2019-2020年八年級政治下冊 教案全集 人教新課標版.doc
《2019-2020年八年級政治下冊 教案全集 人教新課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八年級政治下冊 教案全集 人教新課標版.doc(9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八年級政治下冊 教案全集 人教新課標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我國的國家性質;人民和公民的區(qū)別;公民基本權利的含義;我國的權利保障體制;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 能力目標:正確認識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認清公民可以享有的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的能力;提高正確行使權利的能力;自覺遵紀守法,學會尋求法律保護。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增強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和我們是中國公民的自豪感。在行使權利時,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視他人的權利,要維護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規(guī)定。 ★重點和難點 國家的性質;人民和公民的區(qū)別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 ★課前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布置學生翻閱憲法第二章,了解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請學生搜集不正確行使權利的案例,并指出這樣做的后果;編排書本中的案例小品。 ★教學方法:情感激勵法;討論法;小品表演法; ★授課過程 導入新課: 播放flash《灰色的震撼》,可能在新年,新的學期看了這樣的片子,心情會比較傷感,但這就是社會的現(xiàn)實,會這樣有很多的原因,從自身來看,無論是孩子還是民工、農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權利,所以沒有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舉例:比如學生有受教育的權利,它可以得到國家社會的幫助;而民工他有勞動義務,也有獲得報酬的權利等等。我們未成年人的權利問題已是當代一個世界性問題。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青少年作為中國公民,享有廣泛而真實的權利。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第一單元權利義務伴我行,第一課國家的主人廣泛的權第一框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的知識。 新授:板書第一課國家的主人廣泛的權利 第一框 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一、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一)大家了解我們的國家嗎?我們先來談談我們的國徽。 1、大家看見哪些地方懸掛國徽的? 2、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場合都能懸掛嗎?為什么?(國家的象征和標志) 3、請大家觀察國徽的圖案是怎樣的?你知道每個圖案和整個圖案體現(xiàn)了什么嗎?(多媒體出示或請同學準備一個一元的硬幣) (二)國家的性質 1、國徽的圖案正是體現(xiàn)了我們國家的性質,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誰是我們國家的主人?(人民) 3、人民包括哪些人?P4 4、哪些人不屬于人民的范疇?(少數(shù)敵對分子) 說明:人民當家的地位只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才能真正實現(xiàn)。 二、法律確認、保障權利 (一)大家屬于人民嗎?你們覺得自己是國家的主人嗎?在我國,作為人民,憲法賦予了人民管理國家的權力。作為國家的公民,憲法和法律賦予了公民各項權利。 1、閱讀P5材料,舉一些選舉人大代表的例子。提問: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我國人民享有管理國家的權力,其具體途徑是人民選舉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組成各級人代會,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2、公民權利的含義(舉例:受教育的權利、人身自由權利、隱私權、名譽權) 3、什么是公民基本權利?(舉例:政治權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會經濟權利、文化教育權利) 4、看漫畫,思考問題 (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嗎?是不是年滿18周歲才成為公民?(人民——政治概念,與其相對應是敵人;公民——法律概念,與國籍密不可分;公民的范圍大于人民;) (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們是否享有公民權利?(是,比如同樣享有隱私權但不享有全部權利如選舉權、被選舉權,不能履行服兵役義務) (二)我國的權利保障體制 1、案例分析 (1)閱讀案例(小品表演) (2)小寒的哪些權利受到了侵害?(撫養(yǎng)的權利、受教育的權利、) (3)小寒作為公民理應享有各項權利,可她的權利為什么未能實現(xiàn)?(沒有得到家庭的保障) 小結:我們享有的權利,通過家庭、學校、社會以及他人來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我國通過建立以憲法為核心(母法)、以立法保障(制定各部法律)和司法保障(公、檢、法)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2、法律和保障公民權利的關系是怎樣的?(P7寫一寫、說一說) 3、案例分析 (1)閱讀案例 (2)討論:傅某把6名同學帶到治安室強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學生的權利?什么權利?(人身自由權利——公民的人身(包括肉體和精神)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經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的權利。) (3)6名同學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得到司法保障) 4、司法保障的含義 小結: 法律是保障我們權利的法寶,有了法律,我們就有了維權的利劍。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在于人權能夠得到尊重和保障。 第二框 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 能力目標:正確認識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認清公民可以享有的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的能力;提高正確行使權利的能力;自覺遵紀守法,學會尋求法律保護。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增強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和我們是中國公民的自豪感。在行使權利時,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視他人的權利,要維護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規(guī)定。 ★重點和難點 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 ★課前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布置學生翻閱憲法第二章,了解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請學生搜集不正確行使權利的案例,并指出這樣做的后果 ★教學方法:情感激勵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導入: 書本田甜的案例導入。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公民享有的權利是廣泛的。學生討論完成書本的填空,回答書本的問題:1、這些權利對她有什么好處?你認為我們還應該享有哪些權利? 新授:板書二、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 (一)公民權利的廣泛性 公民的基本權利的內容(憲法規(guī)定的9點),請同學們齊讀,老師做簡單解釋。 (二)正確行使權利 我們已經知道公民的權利是廣泛的,但是要注意,權利多并不意味著可以濫用權利,我們要正確行使權利,不正確行使,可能就會作出違法甚至犯罪的事情。先讓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1、學生閱讀書本馮某養(yǎng)狗的案例 2、提問: (1)在都市生活的馮某由養(yǎng)狗的權利嗎?(有) (2)馮某不文明養(yǎng)狗侵犯了鄰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權利?(休息權、環(huán)境權、人身權) (3)你認為文明養(yǎng)狗應注意什么?(馮某養(yǎng)狗不應該損害他人的休息權、環(huán)境權、人身權。進而提升為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他人的權利,對他人權利的侵害,就是對自身權利的侵害。應該在不損害他人合法權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權利,滿足自己的需求。) 結論1: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作簡要解釋) 3、學生閱讀書本非典的案例 (1)提問:蔣某的所作所為是在正確行使言論自由嗎?其危害是什么? 通過討論師生達成共識,結論2: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權益。 4、學生閱讀書本造紙廠廠長的案例 (1)提問:誣陷別人,屬于言論自由嗎? 誣陷別人,于人于己于社會有什么危害?(重點討論) (2)引導學生認識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自由。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都要受法律的制約。 結論3: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2、學生閱讀書本球迷打算游行的案例 (1)提問:這些球迷將要實施的行為,受法律的保護嗎?(學生辯論方式展開討論) (2)幫助學生認識行使權利必須采取合法方式,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 (3)引導學生全面看問題,即一方面看到這是愛國的情感和表現(xiàn),對此應充分給予肯定;另一方面要嚴格按照法律程序進行,得到批準方可采用游行方式表示慶賀,得不到批準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表示慶賀。 (4)了解相關鏈接關于集會游行示威法的規(guī)定 結論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6、學以致用 (1)學生閱讀老吳家和小辛父母的案例 (2)學生回答書本問題,教師檢查掌握知識的情況。 小結: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但是在行使權利的時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四個方面,即四個結論)。 第二課 我們應盡的義務 第一框 公民的義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基本義務的內容;道德義務含義,法律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關系; 能力目標:增強對公民在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對履行道德義務重要意義的認識能力,提高踐行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明確履行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重要意義,明確忠實履行應盡的義務的要求;增強對國家、對社會、對集體、對他人的責任意識,做負責任的公民。 ★重點和難點 重點:公民為什么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 ★課前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填好教師事先發(fā)下來的調查表,目的是了解學生對有關義務知識的認識狀況;請學生總結自己升入中學以來履行過哪些道德義務,并寫成書面材料,共班級展評;將自己了解的三類行為,即法律鼓勵做的行為、法律要求做的行為、法律禁止做的行為,寫成書面材料,為參加教學活動做好準備 ★教學方法:課前調查法;情感激勵法;小品表演法;設疑討論法 ★授課過程 導入新課: 從活動“小明履行了哪些義務?”導入(幫助學生認識義務來自親情、道德、法律等各個方面,法定義務是必須履行的義務。) 1、請學生仔細閱讀圖文資料 2、經過思考,分四組分別討論其中的一個方面,將相關內容分別填在表格中。 3、幾個學生介紹自己填寫的內容后,教師對此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4、小明的上述活動,分別履行哪方面的義務?哪項是法定義務?哪一項義務是我們必須履行的? 小結:我們在社會中生活,不僅享有憲法規(guī)定的各項基本權利,還要對他人、對社會履行相應的義務。這些義務來自親情、道德、紀律、法律等各個方面。其中,法定義務是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公民必須履行的。 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強調)。對于法定義務,我們必須履行。 朗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guī)定 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探討一下關于公民的義務的問題 新授:公民的義務(板書) 一、我們的法定義務(板書) (一)我們?yōu)槭裁匆男蟹ǘǖ牧x務。 案例分析:小珊應該納稅嗎? 1、小品表演 2、在思考,小組辯論(甲方認為小珊是未成年人不要納稅;乙方認為小珊是中國公民要依法納稅,這是公民的義務)基礎上,在班上交流見解。(辯論中論述精彩的學生加5分,參加辯論的加3分,獲勝團隊每人加1分) 3、教師小結(相關鏈接) 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因此,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我們每個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責任感,自覺履行應盡的義務。因為這還是愛國的表現(xiàn)。比如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義務。 朗讀并請學生說說馬克思的話的意思。 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R克思(相關鏈接) (二)我國公民應履行哪些義務? 1、學生朗讀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的義務,教師作簡單分析。 2、除了上面談到的義務,我們還應該法律履行哪些義務? 3、“只想享受權利,不想履行義務;想多享受權利,少履行義務”的認識正確嗎?為什么?(學生討論,教師適時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總結提問: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們要履行法定的義務,為什么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呢?(三點見書) 二、我們的道德義務 (一) 道德義務和含義以及道德義務與法定義務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1、分析小龔的案例引出道德義務的含義。 2、廣義的義務,既包括法定義務,又包括道德義務。 3、公民履行道德義務的意義。 4、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相關鏈接) 5、列舉各種義務讓學生分辨哪些是法定義務,哪些是道德義務? (二)我國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內容 1、案例分析單先生的行為為什么受到人們的稱贊? (感受不能僅僅局限在拾金不昧上,引導學生擴展思路) 2、基本道德規(guī)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 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公民要履行很多的義務。義務分為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公民履行義務,是每個人責無旁貸。 第二框 忠實履行義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忠實履行義務的要求;法律鼓勵做得我們積極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得我們堅決不做。 能力目標:增強對公民在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對履行道德義務重要意義的認識能力,提高踐行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明確履行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重要意義,明確忠實履行應盡的義務的要求;增強對國家、對社會、對集體、對他人的責任意識,做負責任的公民。 ★重點和難點 重點:公民為什么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 ★課前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填好教師事先發(fā)下來的調查表,目的是了解學生對有關義務知識的認識狀況;請學生總結自己升入中學以來履行過哪些道德義務,并寫成書面材料,共班級展評;將自己了解的三類行為,即法律鼓勵做的行為、法律要求做的行為、法律禁止做的行為,寫成書面材料,為參加教學活動做好準備 ★教學方法:課前調查法;情感激勵法;小品表演法;設疑討論法 ★授課過程 導入新課: 馬克思說過: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享有權利的同時,要忠實的履行義務。 新授:板書 忠實履行義務 一、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一)某中學師生援助災民的行為,體現(xiàn)了憲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1、出示東南亞地震和海嘯發(fā)生后,我校師生紛紛捐款的圖片資料(引用身邊的實例,更有說服力,學生感興趣。) 2、師生援助災民的行為,體現(xiàn)了憲法提倡的什么公德?(人道主義) (二)相關鏈接——“五愛” (三)法律和道德的關系——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 (舉例說明兩者的關系:人們的道德水平高了,不但自己會自覺守法,而且敢于同違法現(xiàn)象做斗爭。法律所禁止的,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法律所鼓勵的,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倡導的。法律不可能規(guī)范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需要道德來補充。道德涉及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們的心靈,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廣的范圍內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四)實踐活動:我國法律提倡和鼓勵公民實施的行為還有——(搶答加分) 結論1、對法律所提倡的,我們要積極去做,這是忠實履行義務的重要表現(xiàn)。 二、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一)地理環(huán)保小組同學踐行法律的案例 1、閱讀材料 2、圍繞設問展開討論 3、教師點播——法律要求做的,應該像地理環(huán)保小組同學那樣積極去做,自覺去做,不要無可奈何勉強去做。如果不做,就要承擔由此而產生的法律后果。如法律要求公民要依法納稅。 (二)觀察圖文材料,根據(jù)材料討論我們對于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做,我們可以怎樣來做?(一小組為一個團隊,選擇一個法律要求做的義務進行討論,哪一個團隊想出來的做法多而且可行,獲勝加分。) (三)實踐活動:我國法律要求公民必須作出的行為還有——(搶答加分) 結論2、對于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 三、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一)賈某和姜某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 1、閱讀材料 2、圍繞設問展開討論(重點放在第二個問題上) 3、教師小結——第一,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實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為的危害。第二,幫助學生明確實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為的后果,即會受到法律的懲處。 4、閱讀相關鏈接,讓學生明白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就是觸犯法律,會受到法律制裁。 5、實踐活動:我國法律禁止公民實施的行為還有——(搶答加分) 結論3、對于法律所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做了就是觸犯法律。 總之,我們只有做到正確地行使權利,忠實地履行義務,才能是一個具有高度法制觀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知道怎樣來忠實的履行公民的義務了嗎?(三個結論) 第二單元 我們的人身權利 第三課 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 第一框 生命與健康的權利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了解人格權的內容,知道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了解行使生命健康權的方式;明確每個公民都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生命和健康。 能力目標: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夠正確區(qū)分哪些行為是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行為;逐步形成正確行使生命健康權的能力;提高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能力,如果受到傷害能運用法律武器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熱愛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關注自己的健康;尊重生命,尊重,關愛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尊重權利,增強法律意識,遠離暴力。 ★重點和難點 重點:什么是人格權?怎樣用法律捍衛(wèi)我們的生命健康權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了解學生對“生命健康權”、“人身自由權”等相關內容的已有認識,加強教學的針對性;調查學生對此部分內容有何疑問,以便有針對性進行講解;相關知識的貯備和拓展。如:有關人格權、生命健康權、人身自由權等相關內容;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材內容,圍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確立本課和各框的教學主題;收集相關的案例與素材。 學生準備:向老師提出自己在“人格權”方面想要了解的問題;反思自己是如何行使生命健康權的;反思自己是否有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權的行為;收集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權的相關案例。 ★教學方法:講授法、閱讀法、設疑討論法、體驗教學 ★授課過程 導入新課: 引言導入,學生閱讀引言中的3個情景,簡要回答引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之后,請學生說說自己也有這方面的經歷,在這個方面還有哪些疑問。(增強教學針對性,激發(fā)學生興趣,利于教學。) 生命權和健康權是人們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權利。珍惜生命,維護健康既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我們對自己、對社會的義務。 新授:板書 第三課 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 第一框 生命和健康的權利 一、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 (一)看圖例案例回答問題: 1、請同學觀察三副圖,編一個情景劇本。惡作劇的可以讓學生表演; 2、補充最近煤礦爆炸新聞(北京訊)就在中國總理溫家寶強調煤炭生產安全之際,山西卻發(fā)生煤礦爆炸事故,呂梁交城縣煤礦在3月8下午6點半左右,發(fā)生瓦斯爆炸事故。至9日下午3時為止,已確認有16人死亡,11人仍然下落不明,傷者6人已送醫(yī)院搶救。事發(fā)當時井下有83人工作,54人成功脫險。中國有三分之一的煤炭產于山西,山西也因礦難頻發(fā)而出名,官方數(shù)字顯示,xx年各類煤礦發(fā)生死亡事故175起、死亡497人。 2、以上行為,侵害了人的什么權利? (生命健康權是人格權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人格權的重要性 (三)相關鏈接 人權知識 (四)人格權的構成及其特點 特點: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它由每個人單獨享有,不得轉讓、拋棄、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與我們的人身相分離。 (五)相關鏈接 封建和新中國對于人格權的維護情況 (六)生命健康權的地位——首要地位 (七)相關鏈接 健康和其他利益的比較(請學生齊讀后,談對健康問題的看法) (八)通過對書本三個情景問題分析,引出人身自由權 1、分析三個情景,提問上述行為侵害了人的什么權利? 2、了解人身自由的作用、具體內容、侵權行為 二、法律捍衛(wèi)我們的生命健康權 (一)分析雇傭童工的案例 1、閱讀案例 2、提問法律禁止使用童工,對于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有什么意義? (二) 未成年人的生命受法律的特殊保護的具體法律條文(引導學生尋找現(xiàn)實生活中有哪些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違法行為,并共同討論作為未成年人受害者應如何依法維權。) (三)相關鏈接 禁止使用童工的法律規(guī)定以及雇傭童工的危害 (四) 國家法律(提問哪些法律?)對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加以保護。當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非法侵害時,受害人有權請求國家保護。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和體會?(初步了解人格權的內容,知道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了解行使生命健康權的方式;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夠正確區(qū)分哪些行為是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行為;逐步形成正確行使生命健康權的能力;提高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能力,如果受到傷害能運用法律武器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 第四課 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 一、 本課在本單元的地位 本單元講我們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而本課人格尊嚴權是人格權中的核心權利,它是作為“人”應該享有的最起碼的底線權利,因此,對學生講述這部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維權意識十分必要。 二、 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人格尊嚴權及具體內容,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明確侵害公民人格的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增強學生尊重、保護自己人格的意識,引導學生尊重愛護他人的人格權。 能力目標:使學生關注自身、關注他人,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權利。 覺悟目標:使學生增強維護人格權的法律意識;提高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公民人格權的意識。 2、 本課安排依據(jù) (1)學生所處的情況:在道德、法制建設日益完善的今天,我們也不難看到我們的學生,作為未成年人他們的一些權利并未得到真正的維護和落實,如在學習過程中有意無意,善意惡意的會受到來自同學、老師的歧視,甚至體罰和變相體罰;社會和家庭對未成年人在人格上的傷害等現(xiàn)狀依然存在,導致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安全感、無助感、自卑感,甚至做出違法的行為。因此,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的教育,使他們明確他們的人格權受法律的保護,并積極引導他們去尊重他人的人格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新課標的要求:“我與他人的關系”的第三部分“權利與義務”中指出: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能夠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3、 邏輯分析和課時安排 本課線索:圍繞我們的權利——侵害權利的行為表現(xiàn)——侵害權利應承擔的責任來講述。具體為: 法律權利 法律行為 法律責任 人 格 尊 嚴 權 名譽權 侮辱、誹謗等 如是違法行為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輕者承擔道德責任) 肖像權 惡意毀損、玷污、丑化肖像; 利用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 姓名權 盜用、冒用他人姓名 隱私權 (第五課內容) 課時安排:兩課時 4、教學方法: 通過討論和案例分析法,讓學生明確我們依法享有的人格權及侵害人格權必須承擔的道德、法律責任。 5、教學具體活動 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 (1)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人人享有尊嚴權,法律維護我們的名譽權 難點:我們享有法律規(guī)定的名譽權的同時要履行維護他人名譽權的義務。 (2)課前準備:發(fā)放表格評選最滿意老師和班級星級學生并做統(tǒng)計。 (3)教學過程 第一步:從“乞丐有尊嚴嗎”說起 1、(事件背景介紹:廣州白云機場有一乞丐在行乞時,有一個乘客 鄙夷的將施舍的錢用力的扔在乞丐的臉上,該乞丐不滿這種施舍態(tài)度,認為有傷他的自尊,他說:寧可餓死、凍死也不需要這種施舍。) 根據(jù)這件事,許多網(wǎng)友發(fā)表了評論,請你以“乞丐有尊嚴嗎”加入網(wǎng)評。 摘錄或及時捕捉學生評論的思想火花 。如: 我心飛翔:我為乞丐要尊嚴喝彩 冰糖葫蘆:生命誠可貴,尊嚴價更高。 總結:你可以不去施舍,但你決不因為施舍了別人錢物就有權利去侮辱別人的尊嚴。哪怕他只是一個乞丐,哪怕他在伸出乞討的雙手時已經自己輕賤了自己的人格與尊嚴,但是你,作為一個旁人,均無權因此而雪上加霜,去侵犯他僅剩下的一點人格尊嚴。 (目的在于:1、引出“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它不分地位高低、貴富貧賤、年齡大?。?、明確人格尊嚴權的含義、地位及具體內容;3、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2、呈現(xiàn)相關的法律條文 憲法第38條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5條 第二步:從評選活動談個人名譽 1、說說自己評選最滿意老師和星級學生的依據(jù) 2、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公布大家選出的最滿意老師和星級學生名單,并說說你對他們的具體評價。 (目的在于:通過評選活動讓學生明白,名譽就是社會對一個人品德、才干和信譽的評價,評出的老師和學生就是我們對他們品德、才干等方面的認可) 3、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品行時,往往會用哪些詞語來描述?(完成下列表格,并思考問題。) 品行表現(xiàn) 評價所用的詞 名譽 優(yōu)良 (誠實、善良、正直等) (好的名譽) 不良 (奸詐、邪惡、卑鄙等) (壞的名譽) 問題一:名譽對一個人會有什么影響?(可聯(lián)系小故事:在日本打工的學生和賣瓜的小男孩:得出好的名譽能獲得尊重和經濟效益;壞的名譽使人寸步難行。) 問題二:品行優(yōu)良者一定會受到相應的評價嗎? 第三步:帶著問題二分析案例 1、見書本:受冤枉的大江(組織學生利用材料針對問題二展開討論) 老師引導學生分別從理論和現(xiàn)實的角度加以說明: 從理論上講:品行端正是獲得客觀評價的前提 從現(xiàn)實中講:品行端正不一定會受到相應的客觀評價(要求學生分析得出原因: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任意踐踏他人名譽的行為依然存在著。然后在討論中達成共識:在維護自身名譽的同時要維護他人的名譽。) 2、呈現(xiàn)相關的法律條文 民法通則第101條:通過熟悉法律條文要求學生明確:什么是公民的名譽權?法律是如何規(guī)定公民的這項權利的? 第四步:案例分析——君子動口不動手也違法嗎? 小張和小林是同班同學,有一天小林自修課吵,被小張記下后受到老師的批評。于是小林懷恨在心,想尋機報復。礙于面子他既不敢和小張正面吵,又怕打架受處分,終于想了一個操作簡單的萬全之策:在網(wǎng)上臭罵小張。小林罵的解氣,越罵越過癮,可第二天小張難過了,面對同學們的指指點點,他是有口難辯,心靈受到很大的傷害,最終請病假在家休息。小張還得意的說:“我君子動口不動手,罵死了也不犯法。” 討論:1、小林的做法和說法對嗎?為什么? 2、如果你是法官,對這件事該如何判決? 3、你的身邊還有哪些類似的現(xiàn)象?把有關內容填入下表 侵害名譽權的行為方式 具體表現(xiàn) 造成的危害 應承擔的后果 1.侮辱 謾罵他人 2 3 通過案例分析和表格填寫使學生明確法律保護公民的名譽權,侵害他人的名譽權要受到道德甚至法律的制裁。 第二框 肖像和姓名中的權利 教學活動和建議: 1、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法律保護公民的肖像權和姓名權,侵害公民肖像和姓名權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難點:公民在依法維護自身權利的同時要履行維護他人肖像和姓名的義務。 2、教學方法:案例分析法 3、課前準備:搜集學生在藝術周美術長廊中的人物畫作品。 4、教學過程 第一目:(1)、導入:以我們如何區(qū)別周圍的同學和老師、一些知名人物為引子,讓學生去感受一個具體的人有兩大外在標志: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標志(以容貌將人區(qū)別開來);姓名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用文字符號將人區(qū)別開來),這樣就進入本課要講的內容。 (2)、展示學生藝術周的相關作品:有人物剪紙、素描、石膏像、攝影等。目的讓學生去感受肖像含義、制作方法的豐富性、多樣性及之所以成為特定人的容貌標志。 (3)、案例分析: 見書本:15歲的小紅,喜愛芭蕾舞,讓爸爸給自己拍了張?zhí)璧恼掌?。某刊編輯找到了小紅,要求將該照片刊登于雜志封面上。小紅征得爸爸同意后答應了編輯的要求,編輯將使用照片的報酬交給了小紅。 思考:小紅行使了什么權利? 連連看: 小紅讓爸爸給自己拍照片 肖像使用權 小紅征得爸爸同意后答應編輯的要求 獲酬權 小紅獲得了一定的報酬 肖像制作權 通過思考和動手連線讓學生明確:法律保護公民的肖像權;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肖像制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規(guī)定。 (4)、小品:朱月坡的煩惱 我叫朱月坡,上月在瀟灑樓拍了藝術照,今天莫名其妙發(fā)現(xiàn)櫥窗里擺著自己的巨幅藝術照,難怪同學們見到我就說“美女”,我好不自在。另外,因為我的字不好,老師點名時無意中念成了朱肚皮,于是一個女孩子多了一個不雅的外號,我還發(fā)現(xiàn)自己送給同桌的照片在別的同學手里,不看則已,一看嚇一跳:我長了山羊胡子和一對豬耳朵。哎,我最近比較煩,比較煩。 思考:朱月坡遇上了哪些煩惱?小品中除了侵害公民的名譽權外還有哪些侵權行為?她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目的:根據(jù)這段小品的表演讓學生知道侵害肖像權的行為表現(xiàn)和侵害肖像權的行為要承擔的責任,即: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不得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的肖像進行人身攻擊。反之,就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二目:(1)、由此及彼話人物 魯迅 劉翔 比爾.蓋茨 霍金 我們之所以一看到這些名字就能說出他們的事跡,是因為姓名是一個人的文字符號,它與某個特定的人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它包括正式姓名、筆名和藝名等。 (2)、案例分析一 見書本:牛順父子的沖突。 思考:牛順可以改名嗎?牛正干涉牛順改名的行為是否合法?請說出你的依據(jù)。 目的:引導學生了解什么是公民的姓名權(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知道法律對年滿18周歲的公民和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的具體規(guī)定;明確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 (3)、案例分析二 如此玩笑能開嗎? 案情:宋明怎么也沒想到,一個玩笑惹上了一場官司,落得與好友對簿公堂反目成仇,心中懊悔不已。今年9月,宋明突發(fā)奇想,到郵電局以申洋妻子江玉的名義,向遠在云南的申洋拍了一封加急電報,電文內容為:“家有急事,速歸?!鄙暄蠼拥诫妶蠛笮乓詾檎?,心急如焚地趕回家里,誰知卻是一場虛驚。申洋夫婦一怒之下將宋明告到法院,提出了要宋明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的訴訟請求。 思考:宋明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為什么? 通過了解案情和思考,要求學生明確侵害姓名權的表現(xiàn)形式:盜用和冒用他人姓名。 判決:法院經審理認為,宋明為尋開心,假冒江玉姓名虛構事實愚弄他人,其行為構成侵權,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遂判決宋明向申洋夫婦賠禮道歉,并賠償二人因此遭受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合計5100元。 通過法院的判決我們可以看出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相關鏈接 我國《民法通則》第99條規(guī)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guī)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所謂干涉,是指采取某種積極行為干涉他人使用或變更其行為(如無合法根據(jù)強迫他人更改姓名)。所謂盜用,是指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名義實施有害于他人和社會的行為(如盜用他人的姓名從事活動)。假冒他人姓名與盜用他人姓名一樣,都是指非法利用他人姓名并侵害了權利人的姓名權,但兩者存在著一定的區(qū)別。盜用的結果常常直接損害了被盜用者的利益,而假冒是指使用他人的姓名從事某種民事、經濟及其他活動,假冒者的目的常常并不是為了直接損害被假冒者的利益,而只是為了謀取個人的非法所得。當然,假冒的結果也可能損害被假冒者的利益。根據(jù)《民法通則》第99條的規(guī)定,凡是非法干涉、盜用、假冒他人姓名的,不管是否造成了他人財產損失,均構成他人姓名權的侵害。 第三單元 我們的文化、經濟權利 共編《維權手冊》保護合法權益 目的: (1)增強學生的維權意識; (2)增強學生的初中能力; (3)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件維權“工具”。 操作要求: (1)學生在認真學習有關法律知識和道德規(guī)范的基礎上,圍繞生活、學習等方面搜集侵權的表現(xiàn); (2)結合法律條款和維權幫助的范例,整理出有效維權的途徑和方法; (3)查詢能夠給予維權幫助的機關、部門的地址和電話(如消協(xié)等的地址、網(wǎng)址、投訴電話),為維護權益提供信息資料; (4)按照事先擬訂的提綱,以“當XX權受到侵害時怎么辦”為題撰文; (5)將上述成果裝訂成冊。 第六課 終身受益的權利 學生面臨的問題 當今社會正步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型社會。人人都要受教育,人要終身受教育。在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人類知識急劇增加的形勢下,一個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不可能掌握現(xiàn)代科學知識,很難找到好的工作崗位,甚至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識本領,才能獲得良好的就業(yè)機會,才能豐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現(xiàn)代文明。因此,受教育是學生的一項基本權利。 一方面,現(xiàn)在在社會上存在著一些侵犯初中學生受教育權的行為,如有的家長不讓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有的學校隨意開除學生,有的校舍危險不能上課,有的教育場地被非法占用,有的不法分子擾亂學校秩序妨礙學生學習,等等。學生應該學會如何保護自己的受教育權。 另一方面,國家、社會、和家庭為學生接受義務教育創(chuàng)造了條件,學生則要履行受教育的義務。而現(xiàn)在在初中學生中存在一些不完全履行受教育義務的現(xiàn)象,如有的初中生動輒遲到早退,甚至逃避作業(yè),逃學……,因此應該幫助學生明確受教育不僅是權利,也是義務。對于正在接受高義務教育的初中學生來說,要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履行接受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的義務。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既對個人成長和家庭有利,也對國家和社會有利。接受教育既是道德責任,也是法律義務。 知識要點與學習要求 1、知識目標 ⑴知道教育的含義和重要作用。 ⑵明確義務教育的含義和特征。 ⑶明確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同時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⑷明確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履行受教育義務的三項主要內容。 2、能力目標 ⑴了解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受教育是一項基本的人權。 ⑵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⑴懂得教育既賦予人類智慧與美德,又賦予社會進步的力量,無論是個人的成長還是國家的繁榮昌盛,都離不開教育。 ⑵懂得教育對下一個人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個人生活的準備;另一方面,教育喚起人的潛能,不斷提高和革新自己,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課時:2課時。第一框為1 課時,第二框為1 課時。 教學內容提要 一、知識助我成長 創(chuàng)設情境: 例子——在西北昏黃的天幕下,有這樣一段學者和放羊娃的對話: “你放羊做什么?” “掙錢” “掙錢做什么?” “娶媳婦” “娶媳婦做什么?” “生娃” “生娃做什么?” “放羊” 短短的一段對話,述說了放羊娃的一生,從放羊到放羊的輪回中間只有簡單的掙錢、娶媳婦、生娃三個環(huán)節(jié)。我們不去考究這個輪回在此之前已經輪回了多少個輪回,以后還要輪回多少個輪回,單純從生存的意義上來講,這給我們有什么啟發(fā)? 剛剛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一種悲哀,一種對生存的厭倦。難道我們的生活就那么簡單?我們不甘心那么簡單的輪回,卻又無法為自己找到一個更好的輪回。這種輪回對于正處于對人生與未來充滿渴望和憧憬的熱血沸騰的少年來說,是一種生存的悲哀。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種幸福的生活呢?課本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新思路。 引導學生討論得出以下結論。 1、教育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進一步讓學生了解:(1)教育的含義P58 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fā)展、社會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教育是人類文化的一種傳承活動和催化活動,是連接過去和未來的中介。 (2)教育的重要作用意義。 ①P59對個人來講,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個人生活的準備。它通過向個人傳遞文化幫助人超越一己之見去掌握前人的經驗,分享人類世代積累的知識財富,獲得獨立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喚起人的潛能,不斷提高和革新自己,從而開辟人性發(fā)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來的基礎??傊逃@取知識、知識改變命運。 ②P60對國家來說,教育能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能成就我們的未來。 創(chuàng)設情境:《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五條規(guī)定:幾年滿六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往入學接受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qū),可以推遲到七周歲入學。 引出:2、我們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出示多媒體音像資料,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 但是,每位少年兒童受教育的權利都得到保障了嗎?請看以下事例—— 北京市豐臺區(qū)南苑鄉(xiāng)槐房村是外來打工人員的聚居地,來自河南農村12歲的孫小燕和8歲的弟弟孫向陽隨著父母兩年前來到了北京。小燕的父母在工廠里打工,十天半個月才能回家一次,小燕的奶奶就帶著姐弟倆擠在這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早上6:00點鐘,姐弟倆便起了床,洗漱之后,小燕便不停的向外張望。過了一會,一個女孩子匆匆來到小燕家中。來找小燕的女孩叫小娟,是小燕的同學。小燕把自己頭天晚上寫好的作業(yè)交給了小娟,拖她帶到學校讓老師批改。 看著好朋友能背著書包去上學,小燕心里很難受。今年2月16號,也就是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小燕就讀的打工子弟學校 槐房實驗小學被豐臺區(qū)教委查封了,而小娟隨著實驗小學搬遷到了十幾里外的大興縣。因為路途遠,學生們每天都要乘坐班車去上學。小燕姐弟倆因為交不起每學期增加的200元車費失學在家。姐姐小燕正在讀四年級,弟弟向陽今年讀二年級。失學以后,姐弟倆每天在家堅持自學,按照課文的要求寫作業(yè)。雖然他們對課文的內容似懂非懂,但他們仍然讀的非常認真。 (師過渡):小燕和弟弟雖然失學在家,但仍堅持自學,她的經歷令人心痛。但是,是誰剝奪了小燕上學的權利,誰又應該在失學少年的遭遇中承擔責任呢?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走進今天的熱點辯論。 熱點辯論 : 1、辯題:少年失學誰之過? [教師事先把學生分為五組,分別代表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個人] (師):請同學們結合錄像提供的信息,利用手中的材料、教材,對其進行加工重組, 要求:1、尋找對方的責任 2、盡力為自己開脫 記?。耗憬o對方找的過失越多,你的責任越小,為自己開脫的越好。同學們,展示自己的時候到了,讓我們趕緊行動吧。 [第一階段:學生看書、資料,自由討論, 第二階段:自由辯論,教師應隨時調控、并適時轉移矛盾,挑起戰(zhàn)爭。 此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最重要的部分,通過學生的看書、交流、整合知識、自由辯論,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并能從中找到對方的責任,從而為己開脫。本環(huán)節(jié)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也為本節(jié)課掀起了第一個高潮。] (師小結):同學們的辯論很激烈,也很會為自己開脫。但我們知道,在失學兒童問題上,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均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只不過是責任大小而已。 為了保護我們的受教育權,下面我們來學習—— (1)P60受教育權的含義: 所謂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面對向小燕一樣的失學兒童,我們來幫助他們重新走上復學之路呢? 2復學之路共探討 : [學生討論、交流,陳述各自的職責、措施] 國家:加大教育投入,興辦學校,培養(yǎng)師資,提高教師待遇 社會:捐資助學,尊師重教,拒招童工,維護教學秩序和場地設施 學校:按時接納學生入學,不得開除未成年學生,保質保量,按時進行教學活動 家庭:家長應及時送子女入學,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輟學 你們各方的措施都很好,關鍵是付諸行動,挽救失學兒童。 (師小結):從大家的發(fā)言中可以看出,義務教育要實施,不僅涉及到兒童少年,還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家庭予以保障,請同學們根據(jù)剛才的辯論總結義務教育的含義: (2)P61義務教育含義: 所謂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guī)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多媒體出示義務教育的含義) 從義務教育的含義中可看出義務教育包含兩方面: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國家、社會等都有責任,而《義務教育法》對義務教育的保障作用也正體現(xiàn)在這兩方面。由此可見,在義務教育上,無論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都有法律義務。 (師過渡)另人欣慰的是,失學兒童的遭遇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從國家的加大教育投入,增加教育經費,到全社會的捐資助學、希望工程、春蕾計劃,無不象一股股暖人的春風,點燃了失學兒童心中的希望。但有些人想得更遠,提出了修改《義務教育法》,讓我們關注來自兩會的最新報道: 時事追蹤: 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卷煙廠廠長程佳華向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交了《修改義務教育法,實行義務教育全免費》的議案。他指出:對貧困地區(qū)的學生來說,即使是象征性的學雜費和書本費,也可能成為他們讀書的障礙,因此實行義務教育全免費是他們受教育機會的根本保障。 請回答:程佳華代表為什么要提出這一議案? [學生充分討論、交流,后教師分析、總結] 師分析:1、提出全免費,說明目前的義務教育不是全免費,而僅僅是免除學費,這是義務教育的一個特征。隨著國家的發(fā)展,我們一定能夠實現(xiàn)全免費,真正體現(xiàn)義務教育的免費性。 2、 如果議案能夠實施的話,所有的適齡少年兒童都能享受義務教育,這體現(xiàn)了義務教育的普遍性。 3、 他提出修改法律,想依靠法律來保障義務教育的實施,而法律又對全體社會成員有普遍約束力,這體現(xiàn)了義務教育的強制性。(多媒體出示義務教育的特征) (3)P61義務教育的三個特征: ①強制性,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推行和實施; ②普遍性,所有適齡兒童、少年都要入學接受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③免費性,在義務教育階段,對學生免收學費。 以上就是義務教育區(qū)別于其他教育的顯著特征。 我們希望:農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能夠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共同迎接祖國美好的未來。我們期待著義務教育全免費這一天早日到來。 知識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表現(xiàn)的很積極,很活躍,老師非常感動,實際上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請同學們結合前三個版塊的內容,歸納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 [學生歸納,教師板書] 二、珍惜學習的機會 上一框我們學習了每個年滿六周歲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都有入學接受教育的權利。但是這些適齡兒童、少年的受教育權都能得到實現(xiàn)嗎?請看課本第62頁“小梅的遭遇”。它說明了什么呢? 它說明了我們還有不少的兒童、少年的受教育權因為種種原因,還未能得到有效的保障。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呢?它告訴我們要懂得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 1、維護受教育權利 類似小梅的情況在我國還有很多。請同學們再想想,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侵犯適齡兒童、少年的受教育權的情形……上述情形表明了我們有不少兒童、少年的受教育權正受到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的侵犯。有的是個人的受教育權被侵犯、有的是學生群體的受教育權被侵犯。以上介紹的是: ⑴受教育權被侵犯的情形 接下來,請同學們結合課本“小梅的遭遇”思考—— 假如你是小梅,你打算采用什么方式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 ⑵如何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利 方式一:尋求學校及老師的幫助; 方式二: 方式三: 方式四: 方式…………………………(請同學上講臺到黑板上填寫) (課本第63頁寺廟建到學校旁)……針對這一事例,請同學們各抒己見…… ①假如你是該校的一名學生,應該怎么辦? 學生回答…… ②假如你是該校的校長,應該怎么辦? 學生回答…… 通過上述學習,我們要懂得:受教育——作為我們的權利,一我們不得隨意放棄;二在它受到侵犯時我們必須盡力維護。同時也告訴我們作為中國小公民,適齡的少年,我們還必須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2、履行受教育義務 從國家來說,我國目前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財政還比較緊張,但是國家每年都得拿出幾千億的資金來發(fā)展教育;對于有的家庭來講,家長每個學期也要拿出成百上千的費用供我們學習,對有的家庭來說,也是相當吃力的??梢?, ⑴受教育的機會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機會,努力學習,報答國家和父母。 我們受教育的機會是來之不易的。我們必須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才對得起國家、對得起父母。 ⑵初中學生應如何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參考課本第64頁。共有三項。具體地說, 為了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我們應該做到: ①上課時專心聽講,認真思考,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積極與老師同學探究問題; ②課后認真復習,獨立完成作業(yè);(以下由學生思考后回答) ③………… ④………… ⑤………… 假如遇到下面的問題,你打算怎么辦?(引導學生回答) ①上課走神,遇到老師的批評; ②做作業(yè)時,遇到疑難問題; ③上自己不大喜歡的課; ④考試成績不理想…… (3)初中學生應如何珍惜學習機會? ①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②我們不僅要現(xiàn)在學、還要將來學。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 ③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在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我們樹立遠大的志向,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以勤奮和智慧去擷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絢麗奪目的光彩,為祖國的繁榮富 第七課 擁有財產的權利 知識要點與學習要求 1、知識目標 ⑴了解社會財產的分類和個人財產的內容及財產所有權的含義。 ⑵明確公民合法財產所有權的法律規(guī)定和保護。 ⑶明確遺產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繼承權的含義及實現(xiàn)方式。 ⑷明確智力成果的含義,依法保護智力成果權。 2、能力目標 ⑴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所有權。 ⑵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和智力成果權不受侵犯。 ⑶學會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經濟權利。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⑴在遺產繼承中,除了要嚴格遵守法律規(guī)定外,還要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踐行社會主義道德。 ⑵保護智力成果權,要樹立維權意識。 課時:3課時。第一框為1 課時,第二框為1 課時,第三框為1 課時。 教學內容提要 一、財產屬于誰 1、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 (1)財產的含義(歸屬):屬于國家、集體或個人所有權的物質財富。公民的財產權是指公民所享有的具有經濟利益的權利。財產權包括財產所有權、準物權、債權及知識產權等。 (2)公民的的合法財產的含義:公民正當?shù)?、合法的途徑獲得的財產。 教育學生能辨別哪些是合法財產?哪些是非法財產?結合教材P68——70頁來學習。 (3)財產所有權的含義:教材P70 分別解釋: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 2、法律保護合法財產所有權 (1)為什么要保護?P71 (2)怎樣保護? ①憲法保護 ②民法保護 ③刑法保護 3、當財產所有權受到侵害時 (1)確認財產所有權的歸屬 (2)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 財產屬于誰 一、導入新課 “拾金不昧”。 教師:哪位同學解釋一下這個成語? (學生回答)“拾金不昧”指拾到錢財不藏起來據(jù)為己有。 教師:現(xiàn)實生活中,對于拾金不昧的人社會是怎樣評-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八年級政治下冊 教案全集 人教新課標版 2019 2020 年級 政治 下冊 教案 全集 新課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3317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