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上冊全套教案 新課標 人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上冊全套教案 新課標 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上冊全套教案 新課標 人教版.doc(3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上冊全套教案 新課標 人教版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什么是化學?化學研究什么? 技能目標:怎樣學習化學?如何學好化學? 情感目標:化學為人類發(fā)展所做的貢獻,人類生存發(fā)展離不開化學。 【教學重點】激發(fā)學生學好化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如何指導學生學好化學 【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觀察實驗,閱讀討論→歸納小結,指導學法。 【教學用品】濾紙、酚酞液、氫氧化鈉溶液、鹽酸溶液、濃氨水、濃鹽酸、集氣瓶、玻璃片等用品。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引言】同學們,今天老師首先來給大家“變幾個魔術”,嚴格來說是做幾個實驗。請看下面的演示。 【演示1】將兩只預先已分別滴入幾滴濃鹽酸與濃氨水的集氣瓶口對口,抽去玻璃片(如下圖所示)。 【演示2】預先在兩張圓形的濾紙上用酚酞寫上化學二字,將兩張濾紙貼在一張長方形的白紙上,再貼在黑板上(如下圖所示)。 教師提問:以上實驗用你們現(xiàn)有的知識(學過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等知識)能否解釋? 總結:是的,目前我們還無法解釋,但在這里我們將這兩個實驗的原理留給大家思考,誰最先解釋出原因的,老師有獎。好了,言歸正傳,要解釋以上實驗及生產(chǎn)生活中的很多現(xiàn)象,我們必須走進化學世界,用化學知識來解答。 【點題】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1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第二環(huán)節(jié):閱讀討論,開闊視野。 教師指導學生用15分時間閱讀課題1的內(nèi)容,并討論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內(nèi)容。1.什么是化學?2.化學的簡單發(fā)展史。3.化學與工業(yè)、農(nóng)業(yè)、醫(yī)療、生活等方面的關系,化學對人類生存發(fā)展的影響。4.怎樣學習化學? 閱讀后,學生討論,同桌、前后桌學生都可討論交流,回答問題:可辯論,包括提出新的問題。 教師提問:有同學知道什么是化學嗎? 學生回答:化學是研究物質(zhì)的組成、結構、性質(zhì)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 過渡:化學這門科學是現(xiàn)在才有的嗎?有同學知道化學的發(fā)展歷史嗎? 1.古代:火的發(fā)現(xiàn)和使用使人類接觸到化學,但并沒有建立這門科學。 2.原子、分子論:人類建立了化學這門科學。 3.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學,使化學研究有規(guī)律可循。 4.納米技術:標志化學已發(fā)展到較高階段。 5.綠色化學:化學發(fā)展的趨勢、方向。 教師小結:化學的發(fā)展史中記載了很多,也經(jīng)歷了很多,對人類有巨大貢獻的化學家也很多,如居里夫人、拉瓦錫等。同學們可利用課余時間上網(wǎng)或查閱圖書資料,了解到更多與化學有關的知識。 提問: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經(jīng)過漫長的歷史建立起來的化學給人類帶來什么? 學生討論。 師:同學們講了很多,化學的發(fā)展確實為人類的生存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點出課題1)但是化學、化工的生產(chǎn)也給人類環(huán)境帶來了一些危害,因此我們現(xiàn)在提倡和研究綠色化學。目前同學們要做的是學好化學,為未來研究化學、為人類造福打好基礎。如何能學好化學呢? 第三環(huán)節(jié):歸納小結,指導學法。動腦──思考、反思。動口──提問、交流、解答。動手──實驗操作、探究、驗證。 【課堂作業(yè)】 1.用自己的觀點填空,并用3~5句話說明自己的觀點,化學使世界_________。 2.附加(由自己決定可做也可不做):查閱資料解答陸老師課前2個實驗的原理。 【板書設計】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1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教學后記】 課題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認識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實驗,初步學會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觀察和描述的方法;2、能有意識地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能在教師指導下根據(jù)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并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得出有價值的結論。 技能目標:初步學習書寫探究活動(或?qū)嶒灒﹫蟾娴姆椒ā? 情感目標:能體驗到探究活動的樂趣和學習成功的喜悅,并進而體會到化學學習的特點是關注物質(zhì)的性質(zhì)、變化、變化過程及其現(xiàn)象等。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觀察和描述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體驗到探究活動的重要性,引導學生親自感受化學學習的特點是關注物質(zhì)的性質(zhì)、變化、變化過程及其現(xiàn)象等。 【教學方法】設置情景法、活動探究法。 【教學用品】燒杯、一根蠟燭、火柴、集氣瓶、玻片、導管及有關藥品等。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引言】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化學與我們關系密切,我們的身邊處處是化學,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那么今天,我還要告訴你們,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中的許多重大發(fā)現(xiàn)和研究成果都是通過實驗得到的;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實驗,通過實驗及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記錄和分析等,可以發(fā)現(xiàn)和驗證化學原理,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并獲得化學知識。下面我們利用實驗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 【活動探究】(一)對蠟燭燃燒的探究 【組織活動】將學生分成小組,桌上擺放一支蠟燭及有關實驗用品。然后按下列的提示步驟進行實驗,并觀察現(xiàn)象,最后對探究結果進行填寫,認真完成好探究活動報告。 【探究步驟】1、點燃前,觀察蠟燭的顏色、狀態(tài)、形狀和硬度,并嗅氣味;切下一小塊石蠟投入水中觀察其現(xiàn)象。 2、點燃蠟燭時:仔細觀察蠟燭燃燒時發(fā)生的變化,注意觀察:火焰由里至外的亮度變化;取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的上方,燒杯內(nèi)壁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觀察其現(xiàn)象,推測蠟燭燃燒后可能產(chǎn)生的物質(zhì)。 3、熄滅蠟燭后,觀察現(xiàn)象,用火柴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觀察蠟燭能否重新燃燒。 4、將你仔細觀察的現(xiàn)象和描述的體驗與同學交流。 附表: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探究步驟 對現(xiàn)象的觀察和描述 點燃前 點燃時 點燃后 【小結】化學學習體現(xiàn)三個特點: 1、關注物質(zhì)的性質(zhì)。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硬度、密度、熔點、沸點等; 2、關注物質(zhì)的變化,如蠟燭受熱時是否熔化,燃燒時是否發(fā)光、放熱并有二氧化碳氣體和水蒸氣生成等; 3、關注物質(zhì)的變化過程及其現(xiàn)象。 4、探究活動完成后,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將這個探究活動的過程、結果、分析過程等寫成實驗報告形式,才是一個探究活動完整過程。你可以參考書上格式寫報告,當然也可以自己設計報告的形式。 【活動探究】(二)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探究。 提出問題:問題1:如何收集一瓶你呼出的氣體? 問題2:如何證明你收集氣體為二氧化碳氣體?如何證明呼出的氣體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問題3:將燃著的木條分別插入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分別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問題4:對著一塊干燥的玻片呼氣,與放在空氣中的玻璃片作比較,有何不同? 【學生活動】組織學生根據(jù)生活中的經(jīng)驗和以往自然中所學的知識先進行討論問題1-4,然后再通過實驗即步驟1-步驟4進行驗證,得出結論。最后由教師總結,學生認真填寫實驗報告。 【信息參考】供學生討論時參考。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成白色渾濁,在下述實驗中,白色渾濁越多,說明氣體中二氧化碳越多。 2、氧氣可以使帶有火星的木條復燃,木條燃燒越旺,說明氧氣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著的木條熄滅。 【小結】1、探究活動得出,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水蒸氣的含量比空氣中二氧化碳、水蒸氣的含量多。 2、探究活動得出,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比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少。 3、探究活動得出,探究過程不但要尊重事實,還要有嚴謹?shù)膽B(tài)度,認真動手操作實驗,逐步培養(yǎng)分析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獲得有價值結論的能力。 【歸納總結】1、從日常生活中??梢园l(fā)現(xiàn)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可以通過實驗等手段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并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等獲得有價值的結論。 2、探究活動(實驗)完成后,應認真寫出實驗報告。 【課堂練習】(小黑板展示) 小明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請你填寫下列空格: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上。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 。這是蠟燭的 性質(zhì)。(填:物理或化學) 2、點燃蠟燭,觀察到蠟燭火焰分為 、 、 三層。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約一秒鐘取出后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處最先碳化。 【板書設計】 課題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活動探究一:對蠟燭燃燒的探究 探究步驟 對現(xiàn)象的觀察和描述 點燃前 點燃時 點燃后 活動探究二: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探究。 【教學后記】 課題三:走進化學實驗室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熟悉實驗規(guī)則,認識部分常用儀器,了解藥品的存放規(guī)則。 技能目標:1、能遵守實驗室規(guī)則,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2、能進藥品的取用、加熱、洗滌儀器等基本實驗操作;3、培養(yǎng)學生正確取用藥品的能力、細致的觀察能力與探究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進藥品的取用、加熱、洗滌儀器等基本實驗操作。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正確取用藥品的能力、細致的觀察能力與探究學習的能力。 【教學方法】教師啟發(fā)與引導法。 【教學用品】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常用儀器與藥品。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 【引言】師:你們已經(jīng)知道,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科學探究。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學習化學就必然要走進化學實驗室,因為這是你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場所,那里有很多儀器和藥品正等待著你,期望著你利用它們來探究化學的奧秘。 【指導觀察】觀察本校學生實驗室的設備設施。 【指導閱讀】閱讀實驗規(guī)則、討論、理解規(guī)則。 【簡介】常見儀器,例如試管、燒杯、水槽、鑷子、集氣瓶等儀器的基本用途(見附錄)討論下列問題: 1、藥品使用的“三不”原則是什么? 2、藥品取用過程應注意哪些事項? 3、化學實驗稱量的藥品若是易潮解的、有腐蝕性的,使用時,應注意什么? 4、如何正確連接玻璃和橡皮管的操作? (組織學生閱讀附錄1,根據(jù)提出的思考題進行討論并歸納總結。) 第二環(huán)節(jié):探究活動(1) 【展示】一批易燃、易爆、有腐蝕性、有毒藥品及其圖標。 【目的】讓學生初步了解部分典型的有毒、易燃、有腐蝕性的藥品。 1、固體藥品的取用。 【指導實驗】引導閱讀課本;觀察學生的操作,糾正錯誤之處,正確規(guī)范地演示一次。 【學生活動】觀察老師的示范操作,通過正誤對比進一步明確注意事項及原因。然后進行規(guī)范地操作練習。 【動畫展示】錯誤操作及后果。 【討論】如果藥品是液態(tài)的,該如何取用呢? 2、液體藥品的取用。 【投影】液體的取用。 【指導實驗】巡回觀察,糾正學生的劃漏之處。 【學生活動】①認識取用液體的儀器觀察圖示,找出取用液體時的“三個要點”。②練習氯化納溶液的取用。③教師演示錯誤操作,讓學生找出錯誤之處并說明理由。 【討論】要取用一定量的液體藥品,應該使用什么儀器呢? 3、液體的定量取用。 【簡介】量筒的規(guī)格。 【演示】教師邊演示,邊講解量筒使用的操作重點和讀數(shù)方式。 【動畫】仰視和俯視對讀數(shù)的影響。 【注意】取用液體時傾倒至接近刻度時,改用膠頭滴管。 【演示】膠頭滴管的使用。 【學生活動】1、練習50ml的水。 2、觀看動畫,分組討論并回答有關問題:(見教材第15頁中“討論”)。 3、觀察膠頭滴管的構造,討論膠頭滴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4、完成規(guī)定的實驗,進行操作、觀察和實驗現(xiàn)象記錄練習。 5、固、液體的取用小結(用表格形式完成記錄練習)。 狀態(tài) 儀器 一般用量 操作要點 操作理由 固體 塊狀(顆粒) 粉末 液體 第三環(huán)節(jié)【探究活動】(2) 1、酒精燈的使用方法 【觀察】指導學生觀察課本中“酒精的使用”示范力,歸納酒精燈使用的幾個注意點: 【指導實驗】指導學生操作[實驗1-4]。教師可以先演示,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讓學生獨立探究本實驗。 【討論】用酒精燈加熱時,應該用哪一層的火焰加熱? 2、給物質(zhì)加熱。 【指導實驗】根據(jù)學生討論的結果(一般有3種方法)進行加熱操作,各組記錄在不同情況下加水加熱至沸騰所需的時間,并對結論加以討論。 【小結】給物質(zhì)加熱一般用外焰。因為外焰的溫度最高。 【討論】如何用外焰給物質(zhì)進行加熱呢?(以加熱液體藥品為例)。 【演示】教師演示[實驗1-5],并進行錯誤的操作,讓學生觀察現(xiàn)象并找出錯誤之處并說明理由。 【學生活動】①觀察教師的演示實驗,找出錯誤地方;②按正確的方法進行加熱操作練習;③結合課本中的討論題歸納給物質(zhì)加熱的方法。 第四環(huán)節(jié):探究活動(3) 【板書】洗滌儀器。 【閱讀】課本中最后自然段,歸納洗滌儀器的正確步驟及如何判斷儀器洗滌干凈。 【演示】教師示范洗滌試管。 【學生活動】按照教師的示范方法,將實驗中所用的試管、燒杯、量筒等儀器都刷洗干凈,并一齊動手整理桌面物品。 第五環(huán)節(jié):課堂練習 自己動手進行實驗操作練習。 第六環(huán)節(jié):歸納總結 師:學完本課題你應該知道: 1、化學實驗室是進行實驗的重要場所,要遵守實驗室規(guī)則,特別要注意安全; 2、要學習一些最基本的實驗操作方法,例如,固、液體藥品的取用、量筒使用、物質(zhì)的加熱法、儀器的洗滌等,這是你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 第七環(huán)節(jié):作業(yè)布置 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碗、筷、飲料吸管以及食鹽、冰糖和水等進行固體藥品取用、液體傾倒等操作練習。 【板書設計】 課題三:走進化學實驗室 一、藥品的取用 1、固體藥品的取用 2、液體藥品的取用 二、物質(zhì)的加熱 1、酒精燈的使用方法 2、給物質(zhì)加熱 三、洗滌儀器 【教學后記】 課題一:空氣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了解空氣的重要成分。2、了解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物理性質(zhì)和用途。3、初步認識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4、初步了空氣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培養(yǎng)環(huán)境、熱愛自然的情感。 技能目標:1、初步學習科學實驗的方法;2、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記錄,并初步學習分析實驗現(xiàn)象。 【教學重點】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教學難點】學生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 【教學用品】集氣瓶、燃燒匙、吸管、水槽、塑料袋。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 【引言】師:沒有空氣就沒有生命!人類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空氣對于人類是如此重要,我們做一個深呼吸,那么我們便吸入了空氣,空氣對于我們又是如此親近和熟悉,但是有誰摸著了它?看到了它嗎?哦,沒有。那么我們本節(jié)就是要通過實驗證明空氣的存在,還要探究空氣的組成成分。 【提問】1、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易察覺,但你能用一個簡單的實驗或列舉實例來說明空氣確實存在嗎? 2、以上事實說明了空氣確實存在,那么空氣中含有哪些氣體成分呢?如何證明這些氣體的存在? 【總結】從生活經(jīng)驗和以往的探究活動中,我們知道了空氣中含有氧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提問】那么,空氣中還含有其他氣體嗎?各種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又是多少? 二、探究活動 設計一個實驗,粗略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教師邊介紹演示新教材[實驗2-1]學生觀察、描述現(xiàn)象,師生共同分析、得出結論。) 三、歸納總結 師:從實驗2-1中得出以下結論; 1、紅磷+氧氣 五氧化二磷; 2、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占1/5; 3、氮氣是不易溶于水的無色無味的氣體(從集氣瓶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繼續(xù)上升這一現(xiàn)象判斷。) 4、氮氣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從燃著的紅磷熄滅了這一現(xiàn)象判斷。) 5、實驗表明,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 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雜質(zhì)0.03% 教師簡介空氣的其他成分,同時講清三個概念:物理性質(zhì)、純凈物和混合物 四、課堂練習 【投影】1、在測定空氣中氧氣成分的實驗中,集氣瓶內(nèi)剩下的氣體主要是氮氣。結合實驗討論: (1) 燃燒著的紅磷熄滅了,這種現(xiàn)象說明氮氣能不能支持燃燒? (2)集氣瓶內(nèi)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還繼續(xù)上升嗎?這種現(xiàn)象能不能說明氮氣不易溶于水? 2、在標準狀況下,氮氣是一種無色、無味,不易溶于水的氣體,它的熔點為-209.9℃,沸點為-195.8℃。從紅磷在氮氣中不能繼續(xù)燃燒的事實,說明氮氣不支持燃燒。許多實驗事實都表明,氮氣的性質(zhì)不如氧活潑。 五、學生自學 1、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 2、保護空氣。 【板書設計】 課題一:空氣 一、 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 1、紅磷+氧氣 五氧化二磷; 2、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占1/5; 3、氮氣是不易溶于水的無色無味的氣體(從集氣瓶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繼續(xù)上升這一現(xiàn)象判斷。) 4、氮氣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從燃著的紅磷熄滅了這一現(xiàn)象判斷。) 5、實驗表明,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 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雜質(zhì)0.03% 二、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 三、 保護空氣 【教學后記】 課題二:氧氣(1)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認識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zhì)。2、觀察和描述硫、木炭、鋁箔等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從中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 技能目標:1、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觀察和探究的能力;2、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尊重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觀察和描述硫、木炭、鋁箔等物質(zhì)的燃燒現(xiàn)象。 【教學難點】對“氧氣不易溶于水”這一結論的探究活動。 【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 【教學用品】已制備好的氧氣、木條、木炭、燃燒匙、酒精燈、火柴、坩堝等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 【引言】師:什么是物理性質(zhì)?(復習上一節(jié)課內(nèi)容)。 【展示】一瓶已制備好的氧氣,正放在桌面上,用玻璃片蓋好。 師:請一位同學說一說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 生: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 師: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在通常狀況下)如下表: 顏色 氣味 狀態(tài) 標況下密度 與空氣密度的比較 熔點 沸點 是否易溶于水 無色 無味 氣體 1.429g% 略大 -218℃ -180℃ 不易 【演示】教材中[實驗2-2]。 (教師在講臺上演示,引導學生觀察現(xiàn)象,得出結論。 【現(xiàn)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結論】說明氧氣能支持燃燒。 【實驗探究】學生分組實驗2-3,實驗2-12,然后填好下表: 實驗名稱 實驗現(xiàn)象 反應文字表達方式 硫在空氣中燃燒 硫在氧氣中燃燒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教師必須強調(diào)硫、木炭分別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有何不同) 【提出質(zhì)疑】木炭和硫分別在空氣里燃燒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不同,這說明了什么? 【交流討論】 【現(xiàn)象】鋁箔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和耀眼的白光。(請該生用手觸摸集氣瓶的外壁,感覺燙。) 【結論】鋁+氧氣氧化鋁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剛才老師與你們一起做過四個實驗,這四個實驗的反應文字表達式告訴了我們:物質(zhì)在空氣中的燃燒,實際上是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反應,對嗎? 師:由于空氣中的氧氣會計師相對較少,所以物質(zhì)燃燒的程度不如在氧氣中劇烈,現(xiàn)在你們明白了嗎? 第二環(huán)節(jié):歸納總結 師:本節(jié)課我們用實驗探究法探究了氧氣一個重要物質(zhì)性質(zhì)——不易溶于水的氣體。 1、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略大(標況下),不易溶于水的氣體。 通過學生的分組實驗和教師的演示實驗及師生的合作實驗,探究了氧氣的一個重要化學性質(zhì)——是一種比較活潑的氣體,在一定條件下能與較多物質(zhì)發(fā)生劇烈的化學反應。 2、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是一種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的氣體。 第三環(huán)節(jié):課堂練習 1、硫在空氣中燃燒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相同之處是都能生成 氣味的氣體,并且都放熱,不同的是硫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 色火焰,而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 色火焰。 2、能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放熱,并生成一種無色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該物質(zhì)是 。 3、空氣中有氧氣,用帶余燼的木條伸入裝有空氣的集氣瓶中,木條是否會復燃?為什么? 第四環(huán)節(jié):作業(yè)布置 1、寫出木炭、硫、磷、鐵、鎂、鋁及蠟燭分雖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反慶的文字表達式。(用填表格式) 2、預習第31-32頁的教材內(nèi)容。 3、討論:空氣中也有氧氣,為什么物質(zhì)在空氣中燃燒不如在純氧中劇烈? 【板書設計】 課題二:氧氣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無色、無味且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的氣體。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一種性質(zhì)比較活潑的氣體。 【教學后記】 課題二:氧氣(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認識什么是化學變化,了解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2、認識化合反應、氧化反應,進一步學習物質(zhì)的分類。 技能目標:學習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方法。 【教學重點】探究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 【教學用品】燒杯、玻璃棒、水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一、第一環(huán)節(jié):激發(fā)興趣 (1)化學小魔術:不燃的小手帕 (2)影片片斷欣賞:登山運動員征服喜馬拉雅山。 二、導入新授 上節(jié)課我們做的一些實驗和剛才小魔術中酒精的燃燒都是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我們能不能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呢? 三、探究合作 1、分組討論: (1)下列反應有哪些共同點? A、碳 + 氧氣 二氧化碳 B、硫 + 氧氣 二氧化硫 C、磷 + 氧氣 五氧化二磷 D、鐵 + 氧氣 四氧化三鐵 E、石蠟 +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2)聯(lián)系實際談談氧氣有哪些用途? 2、師生共同總結: (1)從(1)(2)(3)(4)四個反應中歸納: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反應生成一種物質(zhì)的化學反應叫化合反應。 (2)從(1)(2)(3)(4)(5)五個反應中歸納:物質(zhì)奪取氧的反應叫氧化反應,其中提供氧的物質(zhì)是氧化劑。 3)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在高溫條件下與許多物質(zhì)發(fā)生劇烈反應,具氧化性。 四、創(chuàng)新應用 1、在一只集氣瓶中充滿空氣,現(xiàn)要除去其中的氧氣,又不增加其他氣體成分,可選用的可燃物是 A、木碳 B、鐵 C、磷 D、硫 2、酒精在氧氣中燃燒是不是化合反應?為什么? 四、板書設計 氧氣的性質(zhì)和用途 一、(1)從(1)(2)(3)(4)四個反應中歸納: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反應生成一種物質(zhì)的化學反應叫化合反應。 (2)從(1)(2)(3)(4)(5)五個反應中歸納:物質(zhì)奪取氧的反應叫氧化反應,其中提供氧的物質(zhì)是氧化劑。 (3)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在高溫條件下與許多物質(zhì)發(fā)生劇烈反應,具氧化性。 【教學后記】 課題三:制取氧氣(1)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掌握實驗室可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或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方法制取氧氣。2、初步了解通過化學實驗制取新物質(zhì)的方法。 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制取氣體的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教學難點】制取氧氣的裝置選擇。 【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 【教學用品】大試管、酒精燈、水槽、鐵架臺、帶導管的橡皮塞、藥匙、氯酸鉀、5%的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紀錄片欣賞:中日登山運動員征服喜馬拉雅山。 2、 二、導入新授 氧氣除供給呼吸與支持燃燒外,還廣泛用于氣焊、煉鋼、登山、潛水和醫(yī)院搶救病人。我們需要的氧氣包括上節(jié)課中用到的氧氣是怎樣來的呢?我們今天來學習第三節(jié)《氧氣的制法》。 四、 究實驗 1、實驗探究 1)加熱純的氯酸鉀并觀察。 2)加熱純的二氧化錳看是否有氧氣放出。 3)在熱的氯酸鉀中迅速撒入二氧化錳并觀察。 4)怎樣才能制取氧氣并收集? 2、實驗總結 1)純的氯酸鉀必須在高溫下才能緩慢放出氧氣。 2)加熱二氧化錳始終不能放出氧氣。 3)混有二氧化錳的氯酸鉀稍微加熱就能放出氧氣。 4)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是: 氯酸鉀氯化鉀 + 氧氣 5)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氣的裝置:固固加熱裝置 7)氧氣的制取步驟:A、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 B、裝藥品于試管中并固定在鐵架臺上 C、加熱 D、收集氧氣 E、將導管移出水面 F、熄滅酒精燈 排水法(氧氣不易溶于水) 8)氧氣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氣法(氧氣比空氣重) 四、創(chuàng)新應用 1、實驗室用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制取甲烷,甲烷比空氣輕且極難溶于水,選擇怎樣的裝置制取并收集甲烷? 2、為保證長時間潛航,在潛水艇里要配備氧氣再生裝置。現(xiàn)有以下幾種制取氧氣的方法:1)加熱氯酸鉀 2)電解水 3)在常溫下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你認為最適合在潛水艇里制取氧氣的方法是哪一個?為什么? 五、 書設計 氧氣的制法 1、純的氯酸鉀必須在高溫下才能緩慢放出氧氣。 2、加熱二氧化錳始終不能放出氧氣。 3、混有二氧化錳的氯酸鉀稍微加熱就能放出氧氣。 4、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是: 氯酸鉀氯化鉀 + 氧氣 5、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氣的裝置:固固加熱裝置 7、氧氣的制取步驟:A、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 B、裝藥品于試管中并固定在鐵架臺上 C、加熱 D、收集氧氣 E、將導管移出水面 F、熄滅酒精燈 排水法(氧氣不易溶于水) 8、氧氣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氣法(氧氣比空氣重) 【教學后記】 課題三:制取氧氣(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掌握實驗室可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或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方法制取氧氣。2、初步了解通過化學實驗制取新物質(zhì)的方法。 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制取氣體的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教學難點】制取氧氣的裝置選擇。 【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 【教學用品】大試管、酒精燈、水槽、鐵架臺、帶導管的橡皮塞、藥匙、氯酸鉀5%的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一、 激發(fā)興趣 a) 紀錄片欣賞:中日登山運動員征服喜馬拉雅山。 b) 搶救“非典”病人時為什么要輸氧? 六、 導入新授 氧氣除供給呼吸與支持燃燒外,還廣泛用于氣焊、煉鋼、登山、潛水和醫(yī)院搶救病人。我們需要的氧氣包括上節(jié)課中用到的氧氣是怎樣來的呢?我們今天來學習第三節(jié)《氧氣的制法》。 七、 探究實驗 1、 實驗探究 1) 加熱純的氯酸鉀并觀察。 2) 加熱純的二氧化錳看是否有氧氣放出。 3) 在熱的氯酸鉀中迅速撒入二氧化錳并觀察。 4) 怎樣才能制取氧氣并收集? 2、 實驗總結 1)純的氯酸鉀必須在高溫下才能緩慢放出氧氣。 2)加熱二氧化錳始終不能放出氧氣。 3)混有二氧化錳的氯酸鉀稍微加熱就能放出氧氣。 4)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是: 氯酸鉀氯化鉀 + 氧氣 5)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氣的裝置:固固加熱裝置 7)氧氣的制取步驟:A、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 B、裝藥品于試管中并固定在鐵架臺上 C、加熱 D、收集氧氣 E、將導管移出水面 F、熄滅酒精燈 排水法(氧氣不易溶于水) 8)氧氣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氣法(氧氣比空氣重) 四、創(chuàng)新應用 a) 實驗室用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制取甲烷,甲烷比空氣輕且極難溶于水,選擇怎樣的裝置制取并收集甲烷? b) 為保證長時間潛航,在潛水艇里要配備氧氣再生裝置?,F(xiàn)有以下幾種制取氧氣的方法:1)加熱氯酸鉀 2)電解水 3)在常溫下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你認為最適合在潛水艇里制取氧氣的方法是哪一個?為什么? 八、 板書設計 氧氣的制法 1)純的氯酸鉀必須在高溫下才能緩慢放出氧氣。 2)加熱二氧化錳始終不能放出氧氣。 3)混有二氧化錳的氯酸鉀稍微加熱就能放出氧氣。 4)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是: 氯酸鉀氯化鉀 + 氧氣 5)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氣的裝置:固固加熱裝置 7)氧氣的制取步驟:A、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 B、裝藥品于試管中并固定在鐵架臺上 C、加熱 D、收集氧氣 E、將導管移出水面 F、熄滅酒精燈 排水法(氧氣不易溶于水) 8)氧氣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氣法(氧氣比空氣重) 【教學后記】 課題一:水的組成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通過實驗的觀察和分析了解水的組成。2、使學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質(zhì)組成的方法。 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水的組成實驗。 【教學難點】水的組成的論述和表達。 【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 【教學用品】水的電解裝置、酒精燈、試管、火柴、多媒體電腦、投影儀等。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導入】“沒有空氣就沒有生命。”這句話道出了“空氣”的重要性,那么,“沒有水人類就無法生存”,更加說明了水的重要性。水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嗎?(在我們?nèi)粘I钪小#? 【小結】水的物理性質(zhì):是一種無色無味透明的液體。我們知道,常見的物質(zhì)是由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也不例外。我們根據(jù)組成元素的種類可以把純凈物分為單質(zhì)和化合物。 【討論】同學們,下面一起來填下列一張表: 單 質(zhì) 化合物 由幾種元素組成 【小結】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zhì);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做化合物。 二、實驗探究 【探究內(nèi)容】水的電解實驗。見教材圖3-1的實驗。 【小結】在水的電解實驗中,有新物質(zhì)生成,是化學反應過程,它的文字表達式為: 水氧氣 + 氫氣 (H2O) (O2) (H2) 三、歸納總結 師:本節(jié)課通過“電解水”的實驗探究了水的組成,證明了水是一種化合物。學完本課題你們應該知道: 1、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是一種化合物。 水氧氣 + 氫氣,屬于分解反應。 2、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五氧化二磷(P2O5)等。 3、單質(zhì)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例如鐵(Fe)、碳(C)、硫(S)。 四、課堂練習 1、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1)自然界中的水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3)水是純凈物,是化合物,是氧化物。 (4)冰塊與水得到混合物。 (5)水的電解過程是化學反應,屬于分解反應類型。 2、將下列物質(zhì):①空氣;②氧氣;③水蒸氣;④高錳酸鉀;⑤鐵粉;⑥氮氣;⑦稀有氣體;⑧鋁箔;⑨海水;⑩過氧化氫溶液,其中屬于混合物的是 ;屬于化合物 ;屬于單質(zhì) 。 【小結】1、實驗測定,空氣中若混入氫氣的體積達總體積的4%—74.2%,點燃時產(chǎn)生爆炸。 2、使用氫氣時,要特別注意安全。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 【總結】因為剛檢驗過純度的試管內(nèi),氫氣火焰可能還沒有熄滅,如果立刻就用這個試管去收集氫氣,氫氣火焰可能會點燃氫氣,使氫氣發(fā)生器發(fā)生爆炸。用拇指堵住試管口一會兒,就使試管內(nèi)未熄滅的氫氣火焰因缺氧氣而熄滅。 五、作業(yè)布置 1、閱讀教材第45—46頁資料“水的組成揭秘”。 2、課后習題3、4。 3、預習課題2。 六、板書設計 課題1 水的組成 一、水的物理性質(zhì)。 水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液體,在101kpa時,水的凝固點為0℃。沸點為100℃。水在4℃時密度最大為1g/cm2,水結冰時密度減小,體積膨脹。 二、 水的組成 (一)電解水的實驗。 (二)驗證實驗: 1、用燃著的火柴點燃陰極產(chǎn)生的氣體——氧氣。 2、用帶火星的木柴棒檢驗陽極產(chǎn)生的氣體——氫氣。 3、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水氧氣 + 氫氣 屬于分解反應 (H2O) (O2) (H2) 混合物 三、物質(zhì)的分類 單質(zhì):由同種元素組成的。 純凈物 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 四、氫氣的驗純 【教學后記】 課題2 分子和原子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物質(zhì)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 過程與方法:通過認識實驗與探究,培養(yǎng)抽象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教學重點】認識物質(zhì)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 【教學難點】培養(yǎng)抽象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 【教學用品】燒杯(250毫升)、水、品紅。燒杯3只(50毫升)、水、酚酞、濃氨水、燒杯(500毫升)1只。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授 二、進入新授 1、從生活經(jīng)驗和實驗事實入手了解分子的運動及客觀存在。 A、做實驗3-2 B、引導學生觀察圖3-6、3-7,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C、做活動與探究 現(xiàn) 象 解 釋 探究1 探究2 燒杯A 燒杯B D、結合物理知識講解分子的概念 ⑴概念: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 ⑵把握這一概念時應注意: 1)分子是構成物質(zhì)的一種粒子;2)是保持著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 3)“最小不是絕對意義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 4)在物理變化中,分子不8變,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改變。 5)分子的特征:不斷運動,有間隙,有大小、形狀和質(zhì)量。 2、引導學生觀察圖3-12(有什么發(fā)現(xiàn)?)結合圖3-13引出原子的概念。 原子的概念、特征 概念: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特征:原子的質(zhì)量和體積都非常小,原子是不斷運動著的,原子間有間隙。 3、分子、原子的比較 分類 分子 原子 區(qū) 別 在化學反應中可再分,構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zhì)的分子 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化學反應前后并沒有變成其他原子 聯(lián) 系 ⑴都是構成物質(zhì)的基本粒子 ⑵質(zhì)量、體積都非常小,彼此間均有一定間隔,處于永恒的運動當中 ⑶同種分子(原子)性質(zhì)相同,不同種分子(原子)性質(zhì)不同 ⑷都具有種類和數(shù)量的含義 三、布置學生完成家庭小實驗 四、做練習 五、板書設計 一、分子 概念: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 1)分子是構成物質(zhì)的一種粒子;2)是保持著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3)“最小不是絕對意義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4)在物理變化中,分子不變,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改變。5)特征:不斷運動,有間隙,有大小質(zhì)量。 二、原子 概念: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特征:原子的質(zhì)量和體積都非常小,原子是不斷運動著的,原子間有間隙。 三、分子、原子的比較 分類 分子 原子 區(qū) 別 在化學反應中可再分,構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zhì)的分子 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化學反應前后并沒有變成其他原子 聯(lián) 系 ⑴都是構成物質(zhì)的基本粒子 ⑵質(zhì)量、體積都非常小,彼此間均有一定間隔,處于永恒的運動當中 ⑶同種分子(原子)性質(zhì)相同,不同種分子(原子)性質(zhì)不同 ⑷都具有種類和數(shù)量的含義 【教學后記】 課題 3 水的凈化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純水與自然水、硬水與軟水的區(qū)別;了解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凈化水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積極參與本課題的活動與探究,進行實際操作。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自來水凈化的過程,體會化學知識在生活生產(chǎn)中的豐富性和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凈化水的方法 【教學難點】參與本課題的活動與探究 【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 【教學用品】燒杯(50毫升)3只,河水(渾濁)、明礬、玻璃棒; 濾紙、漏斗、玻璃棒、燒杯(100毫升)1只、鐵圈;燒杯(100毫升)2只、肥皂水、硬水、軟水、玻璃棒;鐵架臺(2)、鐵圈、石棉網(wǎng)、蒸餾燒瓶、溫度計、冷凝管、尾接管、錐形瓶、酒精燈、沸石;酒精燈、石棉網(wǎng)、單孔塞、試管、燒杯(100毫升)、鐵架臺(帶鐵夾)、沸石;品紅、活性炭、氨水、漏試管。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一、思維聯(lián)想、引入新授 ⑴哪些是天然水? ⑵天然水是怎樣搖身一變,成為你隨時可以飲用的純凈水的呢? 二、進入新授 1、除去水中不溶性雜質(zhì)的方法 A、閱讀書上圖3-15,了解自來水廠凈水的過程。 B、做活動與探究 2、觀察現(xiàn)象,比較三杯水的清澈程度 現(xiàn) 象 結 論 自 然 水 加明礬靜置的水 加明礬又經(jīng)過過濾的水 過濾時要做到“一貼二低三靠” 討論: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實驗室中的濾紙和漏斗來過濾液體? 3、除去水中可溶性雜質(zhì)的方法 A、硬水與軟水,檢驗方法(做實驗3-3) 硬水:加肥皂水無泡沫; 軟水:加肥皂水產(chǎn)生大量泡沫 B、硬水的壞處 C、硬水的軟化處理方法 D、自制蒸餾水(做實驗3-4) 1)對蒸餾瓶等儀器,不能直接加熱,要墊 。 2)蒸餾瓶內(nèi)體積為容器容積的 之間。 3)溫度計的位置應在 。 4)應加幾粒沸石(或碎瓷片)目的 。 5)冷凝管內(nèi)冷水應是 口進, 口出,使 。 6)開始蒸餾出的液體,應 。 E、蒸餾水與水蒸餾前的檢驗 F、討論并比較蒸餾和過濾的異同 實驗操作 共同點 區(qū)別 蒸餾 過濾 三、課后完成書上55頁的自制簡易凈水器,試驗它的凈水效果。 四、板書設計 課題 3 水的凈化 一、觀察現(xiàn)象,比較三杯水的清澈程度 現(xiàn) 象 結 論 自 然 水 加明礬靜置的水 加明礬又經(jīng)過過濾的水 二、過濾時要做到“一貼二低三靠” 討論: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實驗室中的濾紙和漏斗來過濾液體? 三、除去水中可溶性雜質(zhì)的方法 A、硬水與軟水,檢驗方法(做實驗3-3) 硬水:加肥皂水無泡沫; 軟水:加肥皂水產(chǎn)生大量泡沫 B、硬水的壞處 C、硬水的軟化處理方法 D、自制蒸餾水 【教學后記】 課題 4 愛護水資源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分布情況;了解世界及我國的水資源狀況;了解水污染的來源、危害及其常規(guī)處理方法。 過程與方法:樹立學生保護水資源、珍惜水資源、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采用互動性的教學組織方式,使學生在分析、研究的過程中深刻意識到水資源的有限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關心社會、為社會作貢獻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了解世界及我國的水資源狀況;了解水污染的來源及危害 【教學難點】樹立學生保護水資源、珍惜水資源、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 【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一、思維聯(lián)想,引入新授 1、為什么地球又稱“水球”?地球表面的水很豐富,為什么又常常缺水? 2、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性的什么日子? 二、進入新授 (一)豐富的水資源 1、豐富的水儲量 地球上江、河、湖、海、地下水、大氣水及生物水等各種形態(tài)的水總儲量約為 ,地球表面約 被水覆蓋。 2、豐富的海洋資源 浩瀚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儲水庫,儲水量是全球總儲量的 。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化學資源。見書上57頁表。 3、海水的特點: 。 4、海洋的貢獻與留給人類的遺憾。 (二)短缺的淡水資源 閱讀書58-59頁,討論水資源短缺的局勢。 看到教材上的圖3-27“世界人均水量和一些國家的人均水量”和3-28“我國各地區(qū)人均水量”。 討論: ⑴這兩個人均水量表說明了什么問題? ⑵我國和其它國家人均水量比較情況怎么樣? (三)愛護水資源 1、說一說你身邊有哪些浪費水的現(xiàn)象 2、你有哪些節(jié)約用水的建議,能說出來與大家共享嗎? 3、節(jié)水徽記:了解節(jié)水徽記(點撥77頁) 4、水體污染及防止 三、課堂練習:算一算 如果一個水龍頭每秒鐘滴水2滴,試設計實驗,計算一晝夜流失水多少千克? 四、課外拓展 做好61頁的調(diào)查與研究,并與同學交流。 【教學后記】 拓展性課題 最輕的氣體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氫氣的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和實驗對氫氣的這些性質(zhì)進行了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新能源的認識。 【教學重點】了解氫氣的化學性質(zhì) 【教學難點】了解氫氣的化學性質(zhì) 【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一、思維聯(lián)想,引入新授 1、我們都拿過或看過氫氣吹的彩球,松開綁線向上飄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2、我們除了這個現(xiàn)象,還可以通過什么方法證明氫氣的這一性質(zhì)? 3、氫氣除了這種性質(zhì),還具有什么其他性質(zhì)? 二、進入新授 1、回憶前面所學的水的電解,水電解生成了氫氣和氧氣。氫氣具有哪些物理性質(zhì)? 2、閱讀P64第一自然段,填寫下表: 狀態(tài) 顏色 氣味 密度 熔點 沸點 3、做實驗3-6:氫氣的燃燒 實驗室通常用鋅粒(固體)和稀硫酸(液體)來制取氫氣。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裝置來制取氫氣? 在帶尖嘴的導管口點燃純凈的氫氣,用燒杯罩住,觀察火焰的顏色以及燒杯壁上有什么現(xiàn)象。 觀察現(xiàn)象: 得出結論: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4、做實驗3-7:氫氣的爆炸。 以上我們點燃的是純凈的氫氣,如果不純的話會怎么樣? 取一個去蓋、底部鉆有小孔的塑料杯,用紙團堵住小孔,用排水法集滿一杯氫氣,倒置是杯下墊木條是下邊緣一端稍稍抬起,拿掉堵小孔的紙條,用燃著的木條在小孔處點火,注意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實驗現(xiàn)象: 得出結論: 5、閱讀P65,討論氫氣的用途。 三、總結與反思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心得體會? 四、板書設計 一、填寫下表: 狀態(tài) 顏色 氣味 密度 熔點 沸點 二、氫氣的燃燒 實驗室通常用鋅粒(固體)和稀硫酸(液體)來制取氫氣。在帶尖嘴的導管口點燃純凈的氫氣,用燒杯罩住,觀察火焰的顏色以及燒杯壁上有什么現(xiàn)象。 現(xiàn)象: 結論: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三、氫氣的爆炸。 實驗現(xiàn)象: 得出結論: 【教學后記】 第三單元 整理與小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復習使學生鞏固本課題所學知識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積極參與課題的活動與探究,進行實際操作。 【教學重點】分子與原子、水的組成與凈化 【教學難點】分子與原子 【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一、知識歸納 1、水資源與人類的關系 純水通常是無色、無味的液體;4℃時密度為1g/cm3 水的物理性質(zhì) 101KPa時,凝固點是0℃,沸點是100℃ 負極:氫氣,是一種無色、無臭的氣體,在空中燃燒時電解產(chǎn)生 水的電解 藍色火焰,用途;充氣球、冶金、化工原料等 正極:氧氣 方法:靜置沉淀、過濾、吸附沉淀、蒸餾 硬水: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水的凈化 硬水的危害 硬水的軟化 軟水: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海水96.5% 水的分布 湖水0.96% 地面水 河水 江水 地下水大氣水生物水 工業(yè)上的“三廢”未經(jīng)處理,任意排放 水污染的原因 生活用水的任意排放 農(nóng)業(yè)化肥、農(nóng)藥的大量使用 二、練習:基礎訓練本單元所有習題 【教學后記】 第四單元 物質(zhì)構成的奧秘 課題1 原子的構成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原子的構成及構成各粒子的特征。初步了解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概念,會查表找到相對原子質(zhì)量。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學會分析圖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建立物質(zhì)是無限可分的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原子的構成及構成各粒子的特征 【教學難點】建立物質(zhì)是無限可分的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一、思維聯(lián)想、引入新授 1、分子和原子有何本質(zhì)區(qū)別? 2、原子是最小的粒子嗎? 二、進入新授 1、原子的構成 1)思考并回答:分子和原子都是構成物質(zhì)的一種粒子,水是由 構成,水分子由 構成。 鐵由 構成,那么原子能否再分?原子怎樣構成的? 2)學生閱讀教材P68-69第一自然段,交流對原子的構成的了解。 (每一個帶一個單位的 電荷) 原子核 (不帶電) 原子 (每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 電荷) 3)討論:⑴在原子中有帶正電荷的質(zhì)子和帶負電荷的電子,為什么整個原子不顯電性?⑵你能畫出氫原子的模型嗎? 4)觀察分析表4-2,你從中獲得哪些信息? A、核電荷數(shù)= B、 C、 2、相對原子質(zhì)量 1)寫一寫一個氫原子、一個氧原子的質(zhì)量,思考:這樣書寫方便嗎?原子的質(zhì)量又該怎樣衡量? 2)引入相對原子質(zhì)量 概念: 理解: 3)練習查相對原子質(zhì)量。71頁練習3 4)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計算方法。 A、根據(jù)定義計算: 相對原子質(zhì)量= 原子的質(zhì)量 / 一種碳原子質(zhì)量的1/12 B、由質(zhì)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計算: 相對原子質(zhì)量=質(zhì)子數(shù)+中子數(shù) 想一想: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什么是質(zhì)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之和? 三、課堂練習 1、xx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艾哈邁德:澤維爾,開創(chuàng)了“飛秒”化學的新領域,使運用激光光譜技術觀察化學反應時分子中原子的運動成為可能,你認為該技術不能觀察到的是( ) A化學變化中反應物分子的分解 B反應中原子的運動 C化學變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上冊全套教案 新課標 人教版 2019 2020 九年級 化學 上冊 全套 教案 新課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3299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