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語文 專題一 綜合測試卷 蘇教版必修4.doc
《2019年高中語文 專題一 綜合測試卷 蘇教版必修4.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高中語文 專題一 綜合測試卷 蘇教版必修4.doc(1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年高中語文 專題一 綜合測試卷 蘇教版必修4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對孔子仁學的重新解讀 孔子的仁學思想始于親,卻非終于親,這也是儒家的仁愛觀念能夠成為最普遍的道德原則的關鍵所在??鬃又鲝垖⑷蕫塾捎H親之情逐步向外擴展,惠及整個人類——“泛愛眾而親仁”(《學而》);爾后再進一步將對人類的道德關懷推及到自然萬物——“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雍也》)。 為了不使“仁民”、“愛物”的思想流于空疏,孔子提出了“畏天命”(《季氏》)的觀念。在孔子那里,“天命”主要被理解為一種異己的客觀必然性。這種必然性是人的力量所不能抗拒的。從某種意義上說,“畏天命”,是孔子在為人的意志自由劃界。在孔子看來,要使天、人關系處于和諧順應的狀態(tài),只有喚起人們對“天命”的敬畏之情,才不至于在“天”或“天命”面前,變得膽大包天、肆虐妄為,否則將“獲罪于天,無所禱也”(《八佾》)。當然,我們也不否認“畏天命”觀念中蘊含著某些宿命論的因子。 孔子認為,君子之所以“畏天命”,是因為君子“知天命”,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季氏》)。而“知天命”并非是指對天命有著清晰、透徹的理喻或預測,而是意味著只有知曉了何謂“天命”,即覺解到人的自由的界限,才能“不怨天、不尤人”,“從心所欲不逾矩”??鬃硬粌H感知到“天命”的存在和對人事的作用,而且還意識到這種存在和作用具有一定的神秘性,難以被人真正知曉。既然天命難知,也就自然要“畏天命”了。這是一種十分明智的態(tài)度,正是這種態(tài)度使得孔子在大自然面前具有虛懷若谷的圣人氣象。 必須指出,孔子對“天命”神秘性的認知、敬畏,并沒有將其引向神秘主義??鬃訌牟粸樯衩匦运螅浅鯇こ5睦碇?。知“天命”之難知,并不等于天命不可知,或者放棄對天命的追問??鬃咏K身都在致力于學習,并且還辯證地意識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皩W”與“思”的目的之一就是力爭達到對“天命”的“知”。孔子從未因為“畏天命”而把人引向對“天命”的單向度的依賴或畏懼,他更多地是在對“天命”的反省、審視、考問的過程中,更大程度地肯定了人在“究天人之際”中的那份主動。然而,孔子也深切感悟到:人的有限生命難以揭示無限的天命。 這種推人及物的情懷,對導引令人走出“人類中心論”和“自然中心論”的怪圈,具有啟迪意義: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既不能只強調人類利益而忽視對自然環(huán)境的保護;也不能只注重自然保護,而完全棄人類利益于不顧。人類利益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必須兼顧,但這種兼顧,又是有“重點”和“差等”的。只有這樣的生態(tài)觀,才不至于使人類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陷入尷尬的“二難”境地。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節(jié)) 1.對孔子提出的“畏天命”觀念的表述,不止確的一項是( ) A.“畏天命”觀念是孔子基于對“天命”的認識之后提出來的。 B.“畏天命”告訴人們,要敬畏自然,否則將“獲罪于天,無所禱也”。 C.面對“天命”,孔子是無力又無奈的,因此,他的“畏天命”觀念包含著宿命論成分。 D.“畏天命”觀念表現了孔子在大自然面前的明智和虛懷若谷的圣人氣象。 解析 “孔子是無力又無奈的”,理解錯誤。 答案 C 2.對文中孔子的人與“天命”的關系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只有喚起人們對“天命”的敬畏之情,才能使天、人關系處于和諧順應的狀態(tài)。 B.孔子意識到了“天命”的存在、對人事的作用及前二者的神秘性,所以要“畏天命”。 C.“天命”難知,并不等于天命不可知,從而放棄對天命的追問,放棄人的主動性。 D.孔子提出的“學”與“思”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力爭達到對“天命”的“知”。 解析 “目的”,絕對化。 答案 D 3.下面的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從“泛愛眾而親仁”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孔子將人類的道德關懷推及到自然萬物。 B.“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是因為“小人”不努力學習,沒有知識,無知者無畏。 C.在強大的“天命”面前,孔子提出“畏天命”思想,還是沒有擺脫“自然中心論”的怪圈。 D.本文認為,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不僅要強調人類利益,更要注重自然保護 解析 B.后半句表述不對,于文無據;C.張冠李戴;D.誤解了原文的關系,把原文的并列關系理解成了遞進關系。 答案 A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孟軻受業(yè)于子思,既通,游于諸侯,所言皆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然終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尋。嘗仕于齊,位至卿,后不能用。孟子去齊,尹士曰:“不識王之不可以為湯、武,則是不明也;識其不可,然且至,則是干祿也。千里而見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晝①,是何濡滯也?”軻曰:“夫尹士烏知予哉!千里而見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豈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晝,于予心猶以為速,王庶幾改諸。王如改之,則必反予。夫出晝,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歸志?!? 魯平公駕,將見孟子,嬖人臧倉謂曰:“何哉,君所謂輕身以先于匹夫者?以為賢乎?”樂正子②曰:“克告于君,君將為來見也。嬖人有臧倉者沮君,君是以不果?!痹唬骸靶校蚴怪?;止,或尼之。行止,非人之所能也。吾不遇于魯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又絕糧于鄒、薛,困殆甚,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仲尼之意,作書中外十一篇,以為“圣王不作,諸侯恣行,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于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塞仁義也。仁義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也。吾為此懼,閑先王之道,距楊、墨,放淫辭,正人心,熄邪說,以承三圣者。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绷夯萃鯊推钢?,以為上卿。 注?、贂儯糊R國邑名。②樂正子:即樂正克,孟子弟子,當時在魯國做官。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識其不可,然且至,則是干祿也 干:謀取 B.嬖人有臧倉者沮君 沮:阻撓 C.閑先王之道 閑:放下 D.距楊、墨,放淫辭 距:抵制 解析 閑:捍衛(wèi)。 答案 C 5.下列選項中分別表現孟子在宣揚孔子學說過程中的“窮”與“通”的一組是(3分)( ) A.絕糧于鄒、薛 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尋 B.所言皆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 梁惠王復聘之,以為上卿 C.受業(yè)于子思 嘗仕于齊,位至卿 D.魯平公駕,將見孟子 識其不可,然且至 解析 A項第二句說其不委曲求全不能變通;C項第一句說其受業(yè),非“窮”;D項第一句說其“通”,第二句是尹士的話,說其居心可疑。 答案 B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尹士認為,孟子不遠千里來見齊王,如果不是不明智,就是為謀求個人利祿,離開齊國時在晝邑“三宿而后出”,這也太遲緩了。 B.孟子在晝邑“三宿而后出”,是因為他相信如果多停留幾天,齊王就可能回心轉意請他回去,可等到齊王改變態(tài)度,他已經不便在晝再停留下去了。 C.孟子游說諸侯的途中,在遭“絕糧”的困厄時依然發(fā)憤著述,為《詩》、《書》等作序,最后被梁惠王聘為上卿。 D.孟子認為,楊朱、墨翟的學說不破除,就會阻止仁義施行,楊墨將會率領野獸吃人,并導致人們相互殘殺的局面。 解析 B.無中生有。齊王并沒有改變態(tài)度;C.“在遭絕糧的困厄時依然發(fā)憤著述”錯,“為《詩》《書》等作序”是其返回后的行為;D.“率獸食人”,(像)率領野獸來吃人,比喻統治者暴政害民,說“楊墨將會率領野獸吃人”不當;“導致人們相互殘殺的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不破除楊墨學說,二是不發(fā)揚孔子學說。 答案 A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軻曰:“夫尹士烏知予哉!千里而見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豈予所欲哉!”(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塞仁義也。(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那尹士怎么會懂得我(的想法)呢!遠行千里來拜見齊王,這是我愿意的(事情);不被齊王賞識(或“禮遇”)而離開,(這)難道是我愿意的嗎!(關鍵詞為“烏”“遇”“豈”,每個1分,判斷句式1分。句意1分) (2)楊墨的學說不破除(或“停止”),孔子的學說不發(fā)揚(或“彰顯”),這是用邪說來欺罔民眾、遏止仁義(或“仁義之道被阻塞”)。(關鍵詞“著”、“誣”、“塞”,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孟子在子思門下接受學業(yè),明通義理后,在諸侯間游說,他所講的都被認為迂腐高遠不切實際,但他始終不委曲求全,屈縮一尺以便伸展八尺。他曾經在齊國做官,做到卿這一職位,后來不被重用。孟子離開齊國,尹士說:“不知道齊王不能成為商湯、周武王那樣的君主,這是不明智;知道齊王不可能,然而還是到齊國來,那就是為謀求利祿。不遠千里地來見齊王,因為不受齊王賞識所以離開,但卻在晝邑住了三夜后才走,這是多么遲緩?。俊泵献诱f:“那尹士怎么會懂得我(的想法)呢!千里迢迢來見齊王,這是我自己愿意的;不受齊王賞識而離開,難道是我愿意的嗎!我是不得已啊。我住了三夜才離開晝邑,在我心里還認為是太快了,(我心想)齊王或許會改變態(tài)度,齊王如果改變了態(tài)度,那一定會讓我回去。(等到)離開了晝邑,齊王沒有(派人)追我回去,我這才有了要回去的強烈想法。” 魯平公準備好車馬,將要去會見孟子,他所寵幸的近臣臧倉說:“這為的是什么呢,您為何要先屈駕去拜訪一個普通人呢?難道認為他有賢德嗎?”樂正子(對孟子)說:“我告訴過國君,他打算來見您的,寵臣中有個叫臧倉的阻止他,所以國君最終沒有來?!泵献诱f:“要辦一件事,可能有人會促使它辦成;不辦,可能有人會阻撓它。能不能辦成事,不是人力能夠決定的。我不能被魯君賞識接見,是天意啊。姓臧的小子怎能使我不被魯君賞識接見呢?” 孟子又曾經在鄒、薛二地斷炊,非常困窘,返回后跟弟子萬章等人為《詩經》、《尚書》作序,闡釋孔子的學說,著成(《孟子》)一書,其中內外篇共十一篇,認為“圣王不出現,諸侯橫行霸道,在野人士橫加議論,楊朱、墨翟的言論充斥天下,以致世上的言論不是屬于楊朱一派便是屬于墨翟一派。楊朱主張一切為自己,是無視君王;墨家主張兼愛,是無視父親;目無父親,目無君王,就是禽獸。楊墨的學說不破除,孔子的學說不發(fā)揚,這是用邪說來欺罔民眾、遏止仁義。仁義被遏止,就像野獸吃人,人們將會相互殘殺。我為此感到憂慮,所以捍衛(wèi)先圣的準則,抵制楊墨的學說,批駁錯誤的言論,端正人心,破除邪說,來繼承夏禹、周公、孔子這三位圣人的事業(yè)。我難道喜好辯論嗎?我是不得已?。 绷夯萃跤制刚埶?,任命他為上卿。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① 蘇軾 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歲,鄉(xiāng)音無伴苦思歸。 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fā)稀。 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 注 ①此詩作于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十一月,蘇軾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賑濟災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8.這首詩的前六句,表達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請簡要概括。(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題要抓住詩歌中的意象來揣測詩人的情感,另外要通過注釋了解寫作背景,達到對詩人思想感情的全面理解。 答案 同情與憂慮百姓疾苦,病中感傷,客中孤寂,思歸的痛苦,老之將至的無奈。(5分,每點1分) 9.結合尾聯,簡要賞析“嫌”字的妙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題需要把關鍵詞放入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關注“嫌”字及相關語句所運用的寫作手法,同時要寫出文字背后所蘊含的情感。 答案 尾聯描寫了客中、長夜、孤舟中只有殘燈相伴的情景(2分),“嫌”字把殘燈擬人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孤燈”不嫌棄詩人的情態(tài)(2分),表達了詩人在殘燈陪伴下感受到的寬慰與溫暖、無奈與自嘲(2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陳力就列,不能者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將焉用彼相矣。(《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2)不患寡而患不均,______________。(《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______________,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4)謹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答案 (1)危而不持 顛而不扶 (2)不患貧而患不安 (3)棄甲曳兵而走 (4)申之以孝悌之義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11)、四(12)兩題中選定其中一題作答。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小 炕 笤 帚 劉心武 他們是大二男生,一天在宿舍里,引發(fā)出了一個關于小炕笤帚的故事。幾個舍友里,只有兩位備有掃床工具,一位富家公子有個非常漂亮的長柄毛刷,一位來自窮鄉(xiāng)的小子有個高粱穗扎的小炕笤帚,其余幾位收拾床鋪時會跟他們借用,一來二去的,都覺得還是那小炕笤帚好使,最近就連那富家公子,也借那小炕笤帚來用。 那天熄燈后,都睡不著,各有各的失眠緣由,綽號“蠟筆大新”嘆口氣提議:“夸克,隨便講點你們鄉(xiāng)里的事情吧?!逼溆鄮孜灰捕几阶h,綽號“唐家四少”的富家公子更建議:“從你那把小炕笤帚說起,也無妨?!? 因為物理考試總得高分,綽號“夸克”就講了起來:那年我才上小學。村里來了個騎“鐵驢”的,“鐵驢”就是一種用大鋼條焊成的加重自行車,后座兩邊能放兩只大筐,馱個二三百斤不成問題。那騎“鐵驢”的吆喝:“綁笤帚啊!”我娘就讓我趕緊去請,是個老頭,他把“鐵驢”放定在我家門外的大榆樹下,我娘抱出一大捆高粱來,讓他給綁成大掃帚、炕笤帚和炊帚。他就取出自帶的馬扎,坐在樹下,先拿刀把高粱截了,理出穗子,然后就用細鐵絲,編扎起來了……“蠟筆大新”嘆口氣說:“不好聽,來個驚人的橋段!”上鋪的一位問:“會鬧鬼嗎?我喜歡《黑衣人》的那份驚悚!”“夸克”繼續(xù)講下去:你們得知道,高粱有好多種,其中一種就叫帚高粱,它的穗子基本上不結高粱米,專適合扎笤帚炊帚什么的,我娘每隔幾年就要在我家院里種一片帚高粱,為的是把以后幾年的掃帚、炕笤帚、炊帚什么的扎出來用,扎多了,可以送親友,也可以拿到集上去賣。 那是個星期天,午飯后,我在屋里寫作業(yè),我娘忽然想起說:你去問問那大爺,他吃晌午飯沒有?他大概是轉悠了好幾個村,給好多家綁了東西,還沒來得及吃飯呢。我就出去問,那老頭說:“不礙的。我綁完了回家去吃?!蔽疫M屋跟我娘一說,我娘就從熱鍋里盛出一碗二米飯,就是白米跟小米混著蒸出的飯,又舀了一大勺白菜燉豆腐蓋在上頭,還放了兩條泡辣椒,讓我端出去……“唐家四少”說:“情節(jié)平淡,我得去趟衛(wèi)生間。”“夸克”就提高聲量說:呀!出現情況了!我娘忽然叨嘮:“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啊……”就往門外去,我跟著,只見那老頭已經從馬扎上翻下地,身子倚在榆樹上,翻白眼……他是被飯菜給噎著了,喉骨哆嗦著,嘴角溢出飯粒和白沫,但剩的半碗飯并沒有打翻,顯然是剛發(fā)生危險時,他就快速把那碗飯菜放穩(wěn)在地上了……我娘趕緊把他的手臂往上舉,指揮我用手掌給那老頭輕輕拍背撫胸,沒多會兒,那老頭喉嚨里的東西順下去了,松快了,娘讓我去取來一碗溫水,讓那老頭小口小口喝,老頭沒事兒了……講到這兒“唐家四少”去衛(wèi)生間了,回來時候只聽“蠟筆大新”在感嘆:“哇噻,兩毛!兩毛能算是錢嗎?”原來,那老頭綁扎東西,大掃帚每個收五毛錢,炕笤帚、炊帚只要兩毛錢。綁扎出一堆東西,“夸克”他娘才付他四塊錢。那老頭說:“你們真仁義,給我飯吃,還救了我。這些剩下的苗苗不成材,可要細心點,多用些鐵絲,也能扎成小炕笤帚,今天我沒力氣了,讓我?guī)ё甙桑^幾天扎好了,我給你們送過來,不用再給錢?!薄翱淇恕蹦镎f:“連那些高粱稈,全拿走吧。扎的小炕笤帚,你自用、送人都好,甭再送來了?!? 從上鋪傳來評議:“不是大片兒。小制作。表現些民間微良小善。比《納德和西敏:一次離別》淺多了。”“夸克”說:沒完呢。過了幾天,本是個晴天,不曾想過了晌午,也不知道怎么的忽然下了場瓢潑大雨,放學回家路上,聽人說下大雨的時候有個騎“鐵驢”的老頭栽溝里了,路過那溝,“鐵驢”挪走了,只留下痕跡,還有一把小炕笤帚,落在溝邊,臟了。我心里一動,撿起那小炕笤帚,回家拿給娘看,娘說,一定是那大爺要給咱們家送來的。那年月鄉(xiāng)里有綁扎笤帚手藝的人,大都跟我爸一樣,進城打工了,剩下的,有的扎出來的東西沒用幾時就散了,可這老頭扎得又結實又好用,除了鐵絲,還都要再箍上一圈紅絨線。我們聽說摔斷腿的老頭被衛(wèi)生院收治了,娘兒倆就去看他……“蠟筆大新”評議:“誠信,很健康的主題?!薄翱淇恕崩^續(xù)講:到了醫(yī)院,見到他,我們就慰問,道謝,可是,那老頭當著醫(yī)生說,他不認識我們,他那“鐵驢”里的小炕笤帚,不是帶給我們家的。我跟娘好尷尬。我們只好退出,在門口,恰好跟那老頭趕過來的家屬擦肩而過……最后,我要說明:這小炕笤帚當時就洗凈曬透了,一直擱在躺柜里,沒舍得用,來大學報到前,娘才取出來讓我裹在鋪蓋卷里,帶到這兒來以前,我進行過消毒,請放心使用。 宿舍里安靜下來。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小說講述了一個關于小炕笤帚的故事,敘事角度很巧妙,時而用第三人稱敘述,時而用第一人稱敘述,敘述角度的轉換十分自然。 B.“夸克”娘兒倆給綁笤帚的老頭吃二米飯,當他發(fā)生危險時又及時搶救,老頭為報答這娘兒倆,綁扎了一堆東西,才收了四塊錢。 C.“夸克”娘兒倆及時搶救吃飯被噎的綁笤帚老頭,這一情節(jié)為下文老頭送小炕笤帚遭大雨栽進溝里的情節(jié)埋下了伏筆。 D.這篇小說故事簡單,情節(jié)也不太曲折,沒有什么矛盾,但文中人物淳厚、質樸、善良、處處為別人著想的品性讓人感動。 E.綁笤帚的老頭來給“夸克”家送小炕笤帚,不幸栽進了溝里,“夸克”通過笤帚上的紅絨線判斷這個老頭就是之前給家里幫笤帚的老頭。 (2)小說對舍友們的描寫貫穿始終,這樣寫的意圖是什么?請簡要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騎“鐵驢”的老頭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說最后寫“夸克”娘兒倆去醫(yī)院看望綁笤帚的老頭,可老頭當著醫(yī)生說不認識他們。作者的這種處理是否合適?請結合小說具體內容,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B項,從文中來看,綁扎那一堆東西,按規(guī)定的價格就應付四塊錢;老頭為感謝他們決定把剩下的高粱苗苗扎成小炕笤帚,免費給他們。D項,“文中人物淳厚……讓人感動”不準確,應是“小炕笤帚故事中的人物淳厚……讓人感動”。E項,從文中可知,“通過笤帚上的紅絨線判斷這個老頭就是之前給家里綁笤帚的老頭”的人是“夸克”娘,而不是“夸克”。 答案 (1)AC(答A給3分,答C給2分,答D給1分;答B(yǎng)、E不給分。) (2)①前兩段寫舍友們對小炕笤帚的偏愛和熄燈后的提議引出了下文講小炕笤帚的故事。 ②第三段舍友們的插話也正是讀者此時的疑問,這個故事有什么特別的,從而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 ③最后兩段舍友們的評議和安靜下來的行為,表現了他們對傳統美德的認同,從而凸顯了小說的主題。(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3) ①質樸厚道。老頭扎笤帚不僅便宜,而且結實好用。 ②知恩圖報。因為“夸克”娘兒倆給他飯吃又救了他,他就把剩下的高粱苗苗帶走扎成小炕笤帚并要送給他們。 ③為別人著想。被飯菜噎到還將碗平穩(wěn)放好,因送小炕笤帚栽到溝里卻當著醫(yī)生的面裝作不認識“夸克”娘兒倆,不想連累他們。(每點2分;若答“講誠信”也可給分。) (4)觀點一:作者的這種處理是合適的。 ①從情節(jié)上說,老頭當著醫(yī)生的面裝作不認識“夸克”娘兒倆,這樣的處理可以產生出人意料的藝術效果。 ②從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說,這樣處理可以使老頭的形象更豐滿,更能突出其善良厚道的品格。 ③從主旨表現上說,這樣的處理有助于小說思想內涵的表達,更能引起讀者的思考,有現實意義。(觀點2分,每點分析2分。) 觀點二:作者的這種處理是不合適的。 ①從情節(jié)上說,前面已有“給飯吃”“出現危險后的搶救”等情節(jié),可見他們正面接觸時間不短,說“不認識”不合情理。 ②從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說,老頭沒有必要裝作不認識,把真實情況說出來,更能凸顯老頭的平常心。 ③從主旨表現上說,老頭冒雨送小炕笤帚足以突出小說“誠信”主題,裝作不認識對主題有破壞作用。(觀點2分,每點分析2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蔡瀾:名流才子的“什錦”人生 1941年,南洋新加坡邵氏“大華戲院”的戲樓上,一個可愛的嬰兒呱呱墜地,父親給其取了一個有趣的名字“蔡瀾”,聽起來像“菜籃”。戲樓、買菜的籃子,冥冥之中注定了蔡瀾一生和電影與美食密不可分。 兒時,蔡瀾的家住在戲院樓上,父親蔡文玄是邵氏電影公司在南洋的發(fā)行主管,兼“大華戲院”的經理,電影伴隨著蔡瀾整個的成長過程。當時新加坡分華校和英校,各不交對方語言。為求聽得懂電影對白,蔡瀾上午念中文,下午讀英文。 父親蔡文玄還是位詩人,很喜歡文學。經常買一大堆書回來給兒女們放在地上,隨兒女們挑選。姐姐蔡亮喜歡教育類的,哥哥蔡丹喜歡做生意的書,而蔡瀾則偏愛看希臘神話、《天方夜譚》這些古古怪怪的書。 電影和書都看的多了,與眾不同的感觸也越來越多。年僅14歲的蔡瀾寫了一篇影評《瘋人院》投給《南洋商報》,沒想到報紙竟然刊發(fā)了,蔡瀾很興奮。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他被聘請為報紙電影版副刊編輯。蔡瀾活得很瀟灑,一拿到稿費,他就帶著一幫同學去吃喝玩樂,夜夜笙歌。 慢慢長大,蔡瀾決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離開獅城,游歷他國。因為愛好電影,而當時日本的電影很發(fā)達,他最終選擇留學日本,就讀于日本大學藝術學部電影科編導系。 1957年,蔡瀾在日本讀書的時候,看著他長大的邵逸夫先生對他寄予厚望:“那邊剛好有一個經理要退休了,你正好可以接任?!庇谑?,他擔任了邵氏電影公司的駐日經理,購買日本片到香港放映,又以影評家的身份,成為多屆亞洲影展的評審員。當年邵氏電影愈拍愈多,蔡瀾也經常游走于韓國、臺灣地區(qū),背包旅行。 1963年,鄒文懷先生自組嘉禾影業(yè)公司后,蔡瀾被掉返香港,擔任制片經理一職,參與多部電影的制作。因為太喜歡電影,蔡瀾寧可不做導演,選擇制片。他認為制片就是“校長兼敲鐘”:制片要構思故事,請編劇寫成劇本,同時,又要接洽適合此戲的導演、演員、工作人員,計算出詳細的預算,還有配音、拷貝、做海報,也要參與討論并給出意見,一直到安排發(fā)行,賣版權,片子在戲院上映,無一不親力親為。有時,蔡瀾可以同時拍五六部戲,但他樂此不疲,在《城市獵人》《烈火青春》等20世紀90年代風靡亞洲的商業(yè)電影中,“監(jiān)制:蔡瀾”的標記十分常見。 雖然從小看電影,大學念電影專業(yè),第一份工作也和電影相關,還曾坦言自己最愛的是電影,但是蔡瀾并不想把電影當做“終身工作”。xx年,老搭檔何冠昌因心臟病辭世,再加上盜版猖獗、市場疲軟,整個電影業(yè),一年只有一兩部電影賣座,其他都虧得一塌糊涂。蔡瀾心灰意冷,忽然意識到電影再好,也是別人的事情,而他竟然為別人的事忙碌了40年! 蔡瀾放棄電影,重拾紙筆?!稏|方日報》的“龍門陣”、《明報》副刊、《壹周刊》上,皆有蔡瀾的專欄。 有關生活的吃住用行,蔡瀾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他的文章,談吃、談喝、談旅游,聲色犬馬,紙醉金迷,但最廣為人知的還是他關于美食的撰文。他將自己的好吃秉性,歸結于父親起名的“不慎”,大哥蔡丹,侄子蔡曄,“于是一家人正好拿著菜單(蔡丹),提著菜籃(蔡瀾),去買菜葉(蔡曄)”,不愛吃,可能嗎?因為“好吃”,蔡瀾吃出了學問,吃成了與金庸、倪匡、黃沾齊名的香港四大才子。蔡瀾一天的美食路線圖是這樣的:早晨喜歡吃面食,中午在外面吃不同的館子。吃五六家才會誕生一篇美食文章,且從不白吃白喝,也不只褒不貶,壞的就說壞,反而讓讀者喜歡。 盡管一路“吃吃喝喝”,他理想的人生境界卻是如豐子愷、弘一法師。他說:“人生的意義就在于吃吃喝喝,以興趣為工作的生活,是我一生的追求。”不是披星戴月地“討”生活,不是百無聊賴地“熬”生活,以“享受人生”為正業(yè)的蔡瀾對生活的態(tài)度是“玩”,在股掌之間玩出出神入化的境界。 很多人都問過蔡瀾:“電影人、美食家、商人,你究竟是做什么的?”蔡瀾說:“我只想做一個人,這并不容易。做人就是努力別看他人臉色,做人也不必要給別人臉色看……人與人之間要有一份互相的尊敬。所以,我不管對方是什么職業(yè),是老是少,我都尊重?!?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第一段介紹蔡瀾的出生地與名字的由來,其作用是增添讀者的閱讀興趣,也為下文介紹蔡瀾成為電影人和美食家作了鋪墊。 B.“而他竟然為別人的事忙碌了40年”這句話寫出了蔡瀾的感嘆:電影再好也是別人的,只因為他沒有組建自己的影片公司。 C.“因為‘好吃’,蔡瀾吃出了學問”,是指蔡瀾在用心品味生活;吃成了“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是因為他撰寫美食方面的文章廣為人知。 D.蔡瀾理想的人生境界和豐子愷、弘一法師一樣都是“吃吃喝喝”,他們都認為:人生樂趣就應在“吃喝”中“享受人生”,“玩”人生。 E.文章先寫蔡瀾的種種人生經歷,最后點出他的人生態(tài)度,這種由外及內、由神及形的寫法,符合讀者的閱讀習慣和認知規(guī)律。 (2)蔡瀾曾坦言自己最愛的是電影,為什么最終放棄了電影?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什錦’人生”的含義是什么?作者以此為題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蔡瀾的人生獨具個性,請你任選一個方面,結合全文,聯系社會生活,談談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B.“只因為他沒有組建自己的影片公司”屬于主觀猜測。D.“吃吃喝喝”“都認為”屬于無中生有。E.“由神及形”理解錯誤。 答案 (1)選A得3分,選C得2分,選B得1分;選D、E不得分。 (2)為老搭檔何冠昌因心臟病辭世而傷感人生短暫,要活出自己的精彩。為電影市場盜版猖獗、疲軟不振而心灰意冷。頓悟電影再好,也是別人的事,要為自己的生活而重拾紙筆。 (3)含義:人生經歷豐富,生活方式多樣。作用:運用比喻,形象地概括了蔡瀾身兼電影人、美食家、商人等多種身份的多彩人生,既通俗易懂又能吸引讀者的注意。 (4)示例: 觀點一:在工作中享受人生。蔡瀾被譽為電影人、專欄作家、商人,他的成功離不開辛勤的工作,工作對他來說就是享受人生。蔡瀾并不是做工作的奴隸,披星戴月地“討”生活,百無聊賴地“熬”生活,而是以灑脫曠達的姿態(tài)來工作,從而享受生活?,F實中有不少“房奴”“車奴”等,這些人大都已失去生活的快樂。其實,享受生活并不是遙不可及,關鍵在于把握好心態(tài)。 觀點二:懂得尊重是人生必需的素養(yǎng)和品質。蔡瀾認為人與人之間要有一份互相尊敬,不必在乎對方的職業(yè)和年齡。要學會尊重自己,努力地不看他人的臉色。還要懂得尊重他人,不必給別人臉色看。當今社會發(fā)生的許多事件,都反映某些人并不懂得尊重的內涵,漠視他人的生命,把自己凌駕在他人之上,最終釀成悲劇,我們要以此為戒,懂得尊重。 第Ⅱ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在下面一段話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好的批評家的文字是________的,他們往往不在語言上________。就像金圣嘆點評《西廂記》一樣,評到佳處,直接來一“妙”字,并不用一大通理論說妙在何處,可是我們便感覺此是妙處了。無需多言,讀者此時已經________。 A.平鋪直敘 字斟句酌 心照不宣 B.平易近人 字斟句酌 心領神會 C.平鋪直敘 咬文嚼字 心照不宣 D.平易近人 咬文嚼字 心領神會 解析 平鋪直敘:說話或寫文章不加修飾,沒有起伏,重點不突出。或形容文章容易理解;平易近人:比喻態(tài)度平和。態(tài)度謙遜和藹,對待人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淺顯,容易理解。咬文嚼字:形容過分斟酌字句而死摳字眼,多指讀死書而忽視對整體內容的理解,也可用在講話時過分推敲字句以炫耀自己,略帶貶義。字斟句酌:指對字句反復推敲琢磨,多半用來稱贊人講話或寫文章,在語言上認真推敲,也可用來讀文章時對語言的仔細品味。心領神會:指對方沒有明說,心里已經領會。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 答案 B 1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 A.著名作家村上春樹連續(xù)五年排在諾貝爾文學獎獲獎預測名單榜首,卻年年與該獎無緣,可以堪稱是諾貝爾文學獎史上“最悲壯的入圍者”。 B.班主任這項工作在學校的教學管理中舉足輕重,它要求承擔者要具備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較高的思想覺悟和一定的管理能力才能勝任。 C.廣州恒大足球隊首次參加“世俱杯”比賽,與歐洲、南美洲和非洲的冠軍同場競技,在收獲自信的同時也看到了與世界的差距。 D.到目前為止,中國珠算等30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世界上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最多的國家。 解析 A.成分贅余,“可以”與“堪”語義重復,應刪去“可以”。B.結構混亂,“它要求……”與“……才能夠勝任”句式雜糅,應刪去其中一個。D.搭配不當,主語“項目”與賓語“國家”不能搭配,應在“中國”后加上“有”。 答案 C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到了微信4.0,騰訊開始了向平臺化方向發(fā)展的戰(zhàn)略部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讓溝通更加輕快便捷。 ①隨著開放力度的加大 ②提供更多附加服務 ③構建一個集郵件、短信、SNS、即時通訊等應用于一身的個性化立體式通訊服務平臺 ④微信將加速社交、游戲、電子商務等更多領域的第三方優(yōu)質應用從PC端向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的平移和整合 ⑤不斷將其他應用引入微信開放平臺 ⑥為用戶帶來更多基于微信平臺的應用 A.④⑤⑥①②③ B.①④③⑤②⑥ C.③⑥①⑤④② D.⑤⑥②①④③ 解析 觀察所給的六句話可知,⑤⑥兩句都在講微信平臺,與橫線前內容關系密切,應緊承開頭,放在最前面的橫線處;從語意上看,②緊承⑥,故②應排在⑥后面;③與④關系密切,且先有“平移和整合”,后有“構建”“立體式通訊服務平臺”,故④放在③之前。根據橫線后的“讓溝通更加輕松便捷”可知,④③應與之緊密相連。 答案 D 16.閱讀下面的問卷調查統計表,回答后面的問題。( 5分) 志愿者對其志愿行為意義的認識(多項選擇) 選項/年齡段 18~25歲 26~40歲 對職業(yè)履歷有幫助,尤其是體現在個人簡歷上 82% 69% 對職業(yè)發(fā)展有益,因為在志愿服務中獲得了某些技能 72% 23% 對職業(yè)發(fā)展有益,因為志愿服務讓自身才干得以充分發(fā)揮 74% 65% 對職業(yè)發(fā)展有益,因為在志愿服務中拓展了社會關系 35% 61% 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兩個年齡段的人對其志愿行為意義認識的同與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同:大多數志愿者都認識到志愿服務對自身職業(yè)履歷有幫助以及能提高自己的才干。 異:小年齡段志愿者側重于從志愿服務中獲得一些技能而大年齡段志愿者更多地傾向于在志愿服務中拓展社會關系。 17.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6 分)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電(記者馬海燕) 近期,中國多地傳出高考改革的消息。其中,北京市《xx~xx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見稿)中提出:xx年起語文學科分值將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英語學科分數由150分減為100分,并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三年內有效。 這個消息出來后,社會反響巨大,據網上投票統計,大多數人贊成,也有不少人反對。你對北京市《xx~xx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有什么樣的看法,請說明理由。不少于4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贊成。首先,英語的功能是使用,將活生生的語言,變成一道道標準化試題,純屬“紙上談兵”。其次,改革并非否定英語的重要性。英語考試改革,反映出了英語教學的利弊。降低英語分值權重,同時提高語文分值權重,就是通過高考指揮棒的導向,來緩解英語占用過多教學資源的現狀,讓各學科教學統兼顧、協調發(fā)展。 示例二:不贊成。全球每年新增的知識和信息中,有很大一總分部分以英語為載體。英語也是全球最通行的世界性語言。在全球化不斷深化,我國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今天,英語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個禪師收了一個年幼的徒弟,徒弟特別喜歡別人表揚,做了什么好事都去告訴別人,也得到了許多人的贊揚,徒弟有些飄飄然。一天,師傅送他一盆含苞待放的荷花,讓他晚上觀察荷花是怎樣開放的。第二天一早,徒弟就急不可待地告訴師傅荷花綻放的各種細節(jié)。師傅聽完,問他:花開的時候,它告訴你了嗎?徒弟聽了,若有所悟。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從師傅的角度,可以談人要有一顆平靜之心,不夸飾,不炫耀地生活;可以談做一個默默無聞的奉獻者是光榮偉大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從徒弟的角度,可以談過多地注重表揚,會把心思放在“別人怎么看我”上,容易滋長虛榮;可以談自幼在贊揚聲中長大,容易經受不住挫折的打擊。從師徒關系上,可以談善于啟發(fā)是最好的教育;談一個人的成長在于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高中語文 專題一 綜合測試卷 蘇教版必修4 2019 年高 語文 專題 綜合測試 蘇教版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3280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