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專題復習二 文言文閱讀 課案2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課件.ppt
課案2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學習目標,分類點撥,學習目標,1.梳理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義,了解高考對文言虛詞的考查特點。 2.熟練掌握文言虛詞試題的解題方法。,分類點撥,“常見文言虛詞”,即以考試說明中列舉的18個文言虛詞為重點,它們都是在古文學習中常見的,而不是生僻晦澀的。應掌握的18個文言虛詞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 對于虛詞的考查,除了單獨設題外,翻譯句子也有所涉及。,方法突破,理解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六種技巧 1.語境推斷法 虛詞通常有多種用法,要確定其具體意義和用法,必須結合具體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題。用“焉”作例子來說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荀子勸學)文意是“堆積土石成為高山,風雨(就會)在那里興起”。由此可推斷“焉”是兼詞“于之”“于此”,“興焉”即“在那里興起”。 “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的語境是交代寫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夠看到這篇文章。由此可推斷“焉”是代詞,代作者所寫的文章;“得焉”即“能夠看到它”。 “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論語季氏將伐顓臾)中的“焉”用在疑問句中,表示責備的語氣,由此可推斷“焉”是疑問代詞,可譯為“何、哪里”。而“圣心備焉”(荀子勸學)中的“焉”用在陳述句中,是語氣助詞。,2.語法分析法 這種方法是根據詞語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來推斷。如“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中“其”不作句子成分,只表反問語氣,因此應該是副詞。再如“相如因持璧卻立”,從語法結構上分析,主語是“相如”,“持璧卻立”作謂語,由此可見,句中“因”應該是連詞,作“于是、就”解。 3.標志識別法 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虛詞為標志的,若能記住教材中學過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有助于快速答題。如表被動的“見”“于” “為”“為所”等,表示賓語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唯利是圖”)等。含有虛詞的固定格式,如“是以”為“以是”的倒裝,譯為“因為這”;“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辦法或東西)”;“其之謂也(乎)”也是一個固定格式,根據情況可譯為“大概(恐怕、難道)說的是吧(嗎)”。,4.詞語替代法 答題時先判斷兩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然后將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順、恰當,如通暢,則相同;反之,則不同。如“過于荊,至江上”和“苛政猛于虎”,后一句源自課本,我們比較熟悉,“苛政”與“虎”之間存在比較關系,“于”相當于“比,比更”的意思,用“比”代替句中的“于”,句子通順,語義不變;但將“比”代替前一句的“于”,顯然講不通,前句中的“于”是“從”的意思。如果是選相同的項,該項即可排除。 5.句位分析法 一些虛詞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詞,表陳述、疑問、感嘆等語氣,在句中一般起舒緩語氣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作代詞,如“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在句首還常作語氣副詞(表反問或揣測),如“其李將軍之謂也”(表揣測語氣)。在句中動詞后一般是代詞,如“秦王恐其(代藺相如)破璧”。在名(代)詞后一般是語氣副詞(表期望、祈使語氣),如“爾其(語氣副詞,可要,當)無忘乃父之志”。,6.對稱分析法 語言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詞句構成的對文,其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從句中熟悉的虛詞的用法,推斷對應位置的疑難虛詞的用法。如“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陶潛歸去來兮辭)中“以”和“而”處于對應位置,“而”是表修飾的連詞,由此可推斷“以”也是表修飾的連詞。再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賈誼過秦論)中“因”和“乘”處于對應位置, “乘”是介詞“趁著”的意思,由此可推斷“因”也是“趁著”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對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