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語文一輪總復(fù)習(xí)第05課荊軻刺秦王試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2019-2020年高考語文一輪總復(fù)習(xí)第05課荊軻刺秦王試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2020年高考語文一輪總復(fù)習(xí)第05課荊軻刺秦王試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2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語文一輪總復(fù)習(xí)第05課荊軻刺秦王試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知識概覽 【作者簡介】 劉向(約前77—前6),又名劉更生,字子政,西漢沛縣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宣帝時為諫大夫。元帝時,任宗正。后因反對宦官而下獄。成帝即位后,得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西漢著名的經(jīng)學(xué)家、目錄學(xué)家、文學(xué)家。 他在前人基礎(chǔ)上輯錄一部“楚辭體”的詩歌總集《楚辭》。輯錄群書時發(fā)現(xiàn)了六種記錄縱橫家的寫本,編訂了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戰(zhàn)國策》。 《戰(zhàn)國策》 《戰(zhàn)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學(xué)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是第一部),又稱《國策》。由西漢劉向所整理編寫。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wèi)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縱橫家的實戰(zhàn)演習(xí)手冊。這部書有文辭之勝,在我國古典文學(xué)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本書亦展示了戰(zhàn)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fēng)貌,是研究戰(zhàn)國歷史的重要典籍。 【重點理解】 通假字 日以盡矣 “以”通“已”已經(jīng) 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 “決”通“訣” 訣別 圖窮而匕首見 “見”通“現(xiàn)”現(xiàn)出 卒起不意 “卒”通“猝”突然 秦王還柱而走 “還”(hun)通“環(huán)”環(huán)繞 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反”通“返”返回 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陵”通“凌”凌辱 燕王誠振怖 “振”通“震”懼怕 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 少假借之 “少”通“稍”稍微 秦王必說 說 通“悅”,高興、喜歡。 詞類活用 【北】進兵北略地: 名詞作狀語,向北 【邑】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名詞作動詞,封邑 【私】丹不忍以己之私: 形容詞用作名詞,私心 【函】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名詞用作狀語,用匣子 【遠】其人居遠未來: 形容詞用作名詞,遠地 【祖】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名詞用作動詞,出行前祭路神 【涕】士皆垂淚涕泣: 名詞用作動詞,哭 【遲】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遲 【厚】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名詞用作狀語,用厚禮 【朝】(秦王)乃朝服: 名詞用作動詞,穿上上朝的禮服 【使】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 動詞用作名詞,使者。 【聞】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 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聞,稟告 【怪】群臣怪之: 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怪,認為奇怪 【絕】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 動詞使動用法,使……斷了 【斷】斷其左股: 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斷 【箕】箕踞以罵曰: 名詞作狀語,像箕一樣 【生】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詞作狀語,活生生地 【前】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詞用作動詞,走上前 又前而為歌曰: 方位名詞用作動詞,走上前 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 名詞用作動詞,走上前 左右既前: 走上前 【上】發(fā)盡上指冠: 名詞作狀語,向上 非有詔不得上: 方位名詞用作動詞,上前 【旦暮】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詞作狀語,早晚 【衣冠】皆白衣冠以送之: 名詞用作動詞,白衣冠,穿著白色的衣服,戴著白色的帽子 古今異義 【信】古義:信物,如: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今義:書信 【涕】古義:眼淚;如: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 今義:鼻涕 【幣】 古義:禮品;如:持千金之資幣物 今義:貨幣 【窮困】 古義:走投無路,陷入困境;如: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今義:貧窮,生活貧窮,經(jīng)濟困難 【長者】古義:品德高尚之人,此處指樊於期;如: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今義:年長之人 【購】 古義:重金收買;如:今聞購將軍之首 今義:購買 【可以】古義:可以用(它);如: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 今義:表可能、能夠、許可) 【有意】古義:同意,愿意;如:將軍豈有意乎 今義:故意 【偏袒】古義:袒露一只臂膀;如: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 今義:偏護雙方中的一方 【于是】古義:在這時;如:于是太子預(yù)求天下之利匕首 今義:表順承關(guān)系或另提一事) 【顧】古義:回頭;如:終已不顧 今義:照顧,考慮,顧及 【鄙人】 古義:粗鄙的人;如:北蠻夷之鄙人 今義:卑鄙的人 【窮】 古義:窮盡;如:圖窮而匕首見 今義:缺少錢財 【假借】 古義:寬容,原諒;如:愿大王少假借之 今義:不是自己的,偷別人的,如:假借名義) 【走】 古義:跑;如:秦王還柱而走 今義:行走 【提】 古義:讀作dǐ,投擲,投打,投擊;如: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今義:垂手拿著 【郎中】 古義:宮廷的侍衛(wèi);如:諸郎中執(zhí)兵。 今義:稱中醫(yī)醫(yī)生 【股】 古義:大腿;如:斷其左股。 今義:量詞。 【左右】 古義:身邊侍臣;左右既前 今義:方位名詞 【廢】 古義:倒下;荊軻廢 今義:殘廢 【復(fù)】 古義:又,再;如:秦王復(fù)擊軻 今義:往復(fù),重復(fù),復(fù)習(xí) 【深】 古義:刻毒;如: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今義:有深度,與“淺”相對 【遇】 古義:對待;如: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今義:相遇,遇見 【未來】 古義:沒有來;如:其人居遠未來 今義:將來,以后 文言特殊句式 ?、倥袛嗑? 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谑÷跃? 取之 ( 以 ) 百金 秦王購之 ( 以 ) 金千斤 欲與 ( 之 ) 俱 ( 往 ) 以(之)試人 皆陳(于)殿下 其人居遠未來,而為(之)留待 與燕督亢之地圖獻(于)秦王 ?、郾粍泳?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④倒裝句 群臣侍殿上者 【定語后置句】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定語后置句】 燕王拜送于庭 【狀語后置句】 使畢使于前 【狀語后置句】 嘉為先言于秦王曰【狀語后置句】 秦王購之 金千斤【狀語后置句】【定語后置句】 常痛于骨髓 【狀語后置句】 【文言固定結(jié)構(gòu)】 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 “有以”,意為:有用來……的辦法 ) 而卒惶急無以擊軻 ( “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辦法 ) 將奈何 (表疑問,怎么……。下文“為之奈何”“既已無可奈何”意同) 荊軻有所待( 意為:有……的人 、東西?!八焙蟪8鷦釉~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作“有”的賓語。) 將軍豈有意乎( 表揣度,是否……呢。) 荊卿豈無意哉 (表反問,難道……嗎。) 仆所以留者 (復(fù)音虛詞“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譯為:……的原因。) 【難點探究】 一、易水訣別這段描寫烘托了怎樣的氣氛,其中的音樂描寫有什么作用? 答案:這段描寫,烘托了一種慷慨悲壯的氣氛。如“白衣冠”“士皆垂淚涕泣”“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等都是渲染凄涼悲愴的氛圍和同仇敵愾的氣勢。其中音樂描寫表現(xiàn)了荊軻慷慨赴難的英雄氣概,也渲染了悲壯氣氛?!耙姿蛣e” 是“行刺準(zhǔn)備”中的高潮?!敖园滓鹿谒椭保还P道出一場生離死別,加以蕭蕭易水,變徵歌聲,垂淚涕泣,形成一種凄驚悲愴的氛圍,使人預(yù)感到事有不測。隨后作者筆鋒輕轉(zhuǎn),“變徵之聲”復(fù)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悲涼變?yōu)楸瘔?,低沉變?yōu)楦甙海x死別變?yōu)橥饠硱?。這慷慨悲歌的場面,千百年來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湯蹈火、義無反顧! 二、應(yīng)該怎樣評價荊軻刺秦王的行為? 提示:對荊軻刺秦王的行為的評價,歷來見仁見智。學(xué)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①反抗暴力的正義行為,有其合理性。 ②秦統(tǒng)一六國是歷史的必然,是個人和少數(shù)人的愿望改變不了,就整個歷史發(fā)展過程來講,有很大的局限性。 但荊軻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在國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畏艱險的精神和氣概還是值得學(xué)習(xí)的。 三、如何理解本文的寫作特色。 答案:出色的語言描寫。 本文善于運用精練傳神的語言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例如,太子丹婉求荊軻時,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快人快語,表現(xiàn)出他勇而多謀、慮事周密的性格特點。準(zhǔn)備信物,私見樊於期時,荊軻推心置腹,以誠感人,先動之以情,后曉之以義,再告之以法,使樊於期心甘情愿自刎獻首。太子疑其改悔時,荊軻怒叱太子的幾句話,則表現(xiàn)了他不畏權(quán)勢、耿直剛烈的性格。 在秦廷上,當(dāng)秦武陽“色變振恐”時,荊軻的幾句“謝曰”,使秦廷上下疑竇冰釋,使劍拔弩張的氣氛頓時緩和,真正是化腐朽為神奇,令人不由得拍案叫絕!“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是荊軻的最后一句話,也是他自明心跡的一句話。盡管太子丹對他產(chǎn)生過懷疑,但荊軻還是堅守信義,對太子丹忠心耿耿,赤誠之心,蒼天可鑒! 5 荊軻刺秦王 能力提升 【課內(nèi)練習(xí)】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9題。(選擇題每題3分,翻譯題6分)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愿舉國為內(nèi)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shè)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鼻赝踔^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fù)擊軻,被八創(chuàng)。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左右既前,斬荊軻。秦王目眩良久。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3分) A.拔劍,劍長,操其室 操:操持 B.唯大王命之 唯:希望。 C.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寬容、原諒。 D.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 次:先后順序。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思不同的一組是 ( )(3分) A.①荊軻顧笑武陽 ②顧野有麥場 B.①既至秦 ②軻既取圖奉之 C.①軻自知事不就 ②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D.①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 ②佛印絕類彌勒 3.下列對課文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本文善于寫人物的對話和神態(tài)。例如:見秦王時“秦武陽色變振恐”,“荊軻顧笑武陽”而向秦王作了解釋,在千鈞一發(fā)之際,鎮(zhèn)靜的神態(tài)和得體的言辭消彌了危機。 B.本文善于通過對比突出人物性格。例如: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頭腦簡單跟荊軻遇事審慎、三思而行對比,以突出荊軻的深沉多謀。 C.本文善于寫一瞬間同時發(fā)生的各種現(xiàn)象,交織起來就創(chuàng)造出一個悲壯感人的場面。例如:刺秦王時,荊軻的動作,秦王驚起拔劍不出,環(huán)柱而逃的狼狽相,群臣的驚愕,侍醫(yī)擲藥囊,左右呼“王負劍”,一直到荊軻“被八創(chuàng)”,“箕踞以罵”。 D.本文善于通過動作刻畫人物的心理。例如:寫武陽在緊急關(guān)頭神態(tài)失常,同荊軻的鎮(zhèn)定自若對比,突出了荊軻的機智勇敢。 4.翻譯句子(6分) (1)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愿舉國為內(nèi)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4分) (2)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2分) 【課外拓展】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劉穎,字公實,衡州西安人。紹興二十七年進士,調(diào)溧陽主簿。時張浚留守建康,金師初退,府索民租未入者,穎白浚言:“師旅之后,宜先撫摩,當(dāng)盡蠲逋賦。”浚喜,即奏閣免,由是知之,遣其子拭與游。簽判潭州。王佐為帥,負其能,盛氣以臨僚吏,穎約以中道,多屈而改為。及陳峒反,所擒賊多穎計策,帥上其功,曰:“簽判宜居臣上?!? 提舉浙西常平茶鹽,還淀山湖,以泄吳松江,二水禁民侵筑,毋使逼塞大流,民田賴之。就遷提刑,以洗冤澤物為任,間詣獄,察不應(yīng)系者縱遣之。御史以介僻劾罷。除江西運判。江州德化縣田逃徙太半,守乞蠲稅,不報。穎以見種之稅均于荒萊①,民愿耕者第減之,上供自若,而逃田盡復(fù)。 除淮東轉(zhuǎn)運副使。初,水?dāng)〕莩牵扪a未竟,劉超欲移筑,穎入對言:“國家何苦捐百萬緡為軍帥幸賞地邪?”光宗從之。除戶部郎中、淮東總領(lǐng)。務(wù)場以額鈔抵賞,陰耗餉計,二十年無知此弊者,穎究核得之,以所賣數(shù)論賞而總餉增羨。遷司農(nóng)少卿、淮西總領(lǐng)。前主計者請自為都釀抱凈息而利贏余其后稍虧反以大軍錢佐之邀糴江淮回易如負販狀穎以為失王人之體遂罷之內(nèi)府宣限既迫,每移供軍錢以應(yīng)歲輸。 知泉州,升華文閣待制,請興國祠以歸。興國祠滿,除敷文閣待制致仕。嘉定改元,召赴行在,進龍圖閣待制、知婺州。六年,卒于家,年七十八。其在從班日,韓侂胄舊與周旋無間,方居葉中用事,而穎謝絕之。常言:“士以不辱身為重?!逼錇樯僮谡┫嘹w汝愚適歸,相遇于廢寺,泥雨不能伸足,但僧床立語曰:“寄謝余參政,某雖去而人才猶在朝廷,幸善待之?!狈f曰:“相公人才即參政人才也,使果賢,參政之責(zé),非宰相之憂也?!庇鄥⒄硕Y也。余繼相,卒于善類多所全佑,穎之助云。 (選自《宋史劉穎傳》,有刪改) 注:①荒萊,猶草萊,亦指荒地。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前主計者請自為都/釀抱凈息而利贏余/其后稍虧/反以大軍錢/佐之邀糴/江淮回易如負販狀/穎以為失/王人之體遂罷之 B.前主計者請自為都釀/抱凈息而利贏余/其后稍虧/反以大軍錢/佐之邀糴江淮/回易如負販狀/穎以為失/王人之體遂罷之 C.前主計者請自為都釀/抱凈息而利贏余/其后稍虧/反以大軍錢佐之/邀糴江淮/回易如負販狀/穎以為失王人之體/遂罷之 D.前主計者請自為都/釀抱凈息而利贏余/其后稍虧/反以大軍錢/佐之邀糴/江淮回易如負販狀/穎以為失王人之體/遂罷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古代有許多官職任免升降的術(shù)語,本文中“除”是授予職務(wù)的,“罷”是免除職務(wù)的,“調(diào)”“遷” “移”是調(diào)動職務(wù)的。 B.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天子或在京師,或出巡狩,不可豫定,故言行在所耳,也專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C.致仕,古代將官員退休稱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齡為七十歲,有疾患則提前。 D.年號是我國從漢朝初年開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號,是為“改元”。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劉穎為政務(wù)實,得到上司賞識。對官員索取百姓的租稅一事,劉穎提出建議,上司張浚高興地接受了;劉穎在王佐手下任職,他的能力得到王佐的肯定。 B.劉穎為百姓辦實事。他在浙西任職時,治理湖泊,禁止百姓在重要水域筑堤,百姓的田地有了依靠;任提刑時,偷偷進入監(jiān)獄放走不該被拘禁的人。 C.劉穎精明強干,盡心盡職。務(wù)場的一些做法損害國家利益,他采取一些措施,解決這個問題;他的前任主管官員的一些做法有失體統(tǒng),他就停止這件事。 D.劉穎剛直不阿,為人正直。他不會刻意去巴結(jié)權(quán)貴;被貶歸鄉(xiāng)的趙汝愚交待他轉(zhuǎn)告已接替自己做丞相的余參政,要善待朝中人才,劉穎做到了。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師旅之后,宜先撫摩,當(dāng)盡蠲逋賦?!笨O?,即奏閣免。(5分) (2)穎以見種之稅均于荒萊,民愿耕者第減之,上供自若,而逃田盡復(fù)。(5分) 【參考譯文】 劉穎字公實,衢州西安人。紹興二十七年進士,調(diào)任溧陽主簿。這時張浚留守建康,金國軍隊剛剛退走,官府追索百姓沒有交納的租稅,劉穎對張浚說:“戰(zhàn)爭之后,應(yīng)該先進行安撫,應(yīng)當(dāng)把過去的欠租全部免除?!睆埧:芨吲d,就向內(nèi)閣奏報免租,并從此了解了他,讓自己的兒子張栻與他交往。簽判潭州。王佐任帥臣,自負有才能,對下級官吏盛氣凌人,劉穎用中庸之道去勸誡他,大多能接受并改正。等到陳峒造反,擒獲賊寇多數(shù)用的是劉穎的計策,帥上報他的功勞,說:“簽判應(yīng)該居臣之上?!? 提舉浙西常平茶鹽,還原淀山湖,以吳松江泄洪,這兩個水域禁止民眾侵占筑堤,不要逼迫堵塞大的水流,民田靠它得以保全。就地升任提刑,把平反冤案造福萬物作為自己的職責(zé),時常到獄中,審查到不應(yīng)該被拘禁的就釋放他們。御史以耿介怪僻為由彈劾罷免他。任命為江西運判。江州德化縣因為百姓逃亡遷徙大半,田地?zé)o人耕種??h守乞請求減免租稅,沒有得到答復(fù)。劉穎把現(xiàn)在耕種的田地的賦稅平均到荒地上,愿意耕種的百姓逐漸減少租稅,對上供應(yīng)像原來一樣,而且主人逃走的田地也全部復(fù)耕。 用為泉州知州,升任華文閣待制,請求興國祠祿回鄉(xiāng)。興國祠祿任滿,授任敷文閣待制退休。嘉定改年號,召赴皇帝所在地,取消退休名義,任命為刑部侍郎,推辭,進任龍圖閣待制、婺州知州。嘉定六年,(劉穎)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八歲。他在列于朝班的時候,韓侂胄從前與他交往沒有隔閡,等到韓侂胄掌握了大權(quán),劉穎卻謝絕與他來往。常常說:“士人要把不辱及自身作為重要原則?!彼紊僮谡龝r,丞相趙汝愚恰好被貶歸鄉(xiāng),(兩人)在破寺院里相遇,下雨有泥水連腳都沒法伸,就在僧人的床上站著說話,趙汝愚說:“代我感謝余參政,我雖然走了,但人才還在朝廷中,希望好好地對待他們?!眲⒎f說:“相公的人才也就是參政的人才,假如他們真的賢能,是(余)參政的職責(zé),不用宰相擔(dān)憂”余端禮繼任宰相,最終對于好人多有保護,是因為劉穎的幫助。 典型例題 【真題展示】 (xx全國2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趙憙字伯陽,南陽宛人也。少有節(jié)操。從兄為人所殺,無子,憙年十五,常思報之。乃挾兵結(jié)客,后遂往復(fù)仇。而仇家皆疾病,無相距者。憙以因疾報殺,非仁者心,且釋之而去。顧謂仇曰:“爾曹若健,遠相避也?!备技次晃桕幋笮绽钍蠐沓遣幌赂记仓鞂④娎顚毥抵豢显坡勍鹬w氏有孤孫憙信義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嘉年未二十,既引見,即除為郎中,行偏將軍事,使詣舞陰,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尋、邑,憙被創(chuàng),有戰(zhàn)勞,還拜中郎將,封勇功侯。鄧奉反于南陽,憙素與奉善,數(shù)遺書切責(zé)之,而讒者因言憙與奉合謀,帝以為疑。及奉敗,帝得憙書,乃驚曰:“趙憙真長者也。”后拜懷令。大姓李子春先為瑯邪相,豪猾并兼,為人所患。憙下車,聞其二孫殺人事未發(fā)覺,即窮詰其奸,收考子春,二孫自殺。京師為請者數(shù)十,終不聽。時趙王良疾病將終,車駕親臨王,問所欲言。學(xué)|王曰:“素與李子春厚,今犯罪,懷令趙憙欲殺之,愿乞其命?!钡墼唬骸袄舴罘?,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蓖鯚o復(fù)言。其年,遷憙平原太守。時平原多盜賊,憙與諸郡討捕,斬其渠帥,余黨當(dāng)坐者數(shù)千人。憙上言:“惡惡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師近郡?!钡蹚闹?,乃悉移置潁川、陳留。于是擢舉義行,誅鋤奸惡。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輒死,歲屢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賜爵關(guān)內(nèi)侯。時南單于稱臣,烏桓、鮮卑并來入朝,帝令憙典邊事,思為久長規(guī)。建初五年,憙疾病,帝親幸視。及薨,車駕往臨吊。時年八十四。謚曰正侯。(節(jié)選自《后漢書趙憙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云/聞宛之趙氏有孤孫熹/信義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云/聞宛之趙氏有孤孫熹/信義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云/聞宛之趙氏有孤/孫熹信義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云/聞宛之趙氏有孤/孫熹信義著名/愿得降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下車,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職。后來又常用“下車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將嫌犯拘捕關(guān)進監(jiān)獄,然后再作考察,進行犯罪事實的取證工作。 C.車駕,原指帝王所乘的車,有時因不能直接稱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稱。 D.京師,古代指國家的都城,《三國演義》中就經(jīng)常提到“京師”,現(xiàn)代泛指首都。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趙熹耿直磊落,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節(jié)操,從兄被害,為給從兄報仇,他有備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暫時放過仇家。 B.趙熹忠于朝廷,除惡得到支持。他雖與鄧奉友善,但屢次譴責(zé)鄧謀反,最終受到皇上贊賞。擔(dān)任懷令時,堅持誅殺李子春,皇上也拒絕了趙王求情。 C.趙熹制止禍患,大力推崇義行。他擔(dān)任平原太守時,誅殺盜賊首領(lǐng),但對待余黨卻能區(qū)別處理,只是將他們遷往異地,并教導(dǎo)他們應(yīng)該棄惡從善。 D.趙熹忠于職守,身后深享哀榮。他官拜太尉時,南單于稱臣,烏桓等來朝,于是受命對邊事作長久規(guī)劃。他患病去世期間,皇上親自前往慰問吊唁。 1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無復(fù)言。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輒死,歲屢有年,百姓歌之。 【答案】 10.A 11.B 12.C 13.(1)皇上說:“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違犯的,再說說其他要求?!壁w王沒有再說話。 (2)后來青州出現(xiàn)蝗災(zāi),蝗蟲進入平原地界就死去,連年豐收,百姓歌頌。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輒死,歲屢有年,百姓歌之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作為文言斷句題,考生應(yīng)依據(jù)語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抓住句中斷句的標(biāo)志。比如句首詞“夫”“若夫”“然則”“然而”等,句末語氣詞“矣”“也”“焉”“邪”等,表對話的詞語“云”“曰”“謂”等,固定句式或短語“何以”“是以”“是故”“所以”等,對稱的句式、頂真的手法等,專有名詞、一般名詞及代詞等。比如本題中就可以借助表對話的詞語“云”以及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進行選擇。 1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學(xué)常識及文化知識的把握情況。B項,“然后再作考察”錯?!翱肌笔侵妇胁犊絾枴!翱肌笔峭僮?,拷問的意思。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xué)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名師點睛】文學(xué)常識和文化常識類型的題目是必考點,首先考生在平時的文言文學(xué)習(xí)的過程可以按照不同類型進行歸類,比如官職升遷、國號年號、科舉考試、人名稱謂等。然后應(yīng)結(jié)合文本的內(nèi)容做出正確的辨析。 13. 【考點定位】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對于此類題目,考生可以在第一遍閱讀完文本后,再帶著選項進行第二遍閱讀,此時便要依據(jù)時間、年號國號、地點、官職等找到對應(yīng)的句子,比如本題中的“鄧奉”“懷令”“平原太守”等內(nèi)容。最后把選項的內(nèi)容與文中句子進行比對即可。 1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能力。第(1)句中,“奉”,奉行;“枉”,違犯;“更”,再;“道”,說說;“它”,其他;“欲”,要求;“復(fù)”,再。第(2)句中,省略主語“蝗蟲”;“界”,地域;“輒”,就;“歲屢”,連年;“歌”,歌頌。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翻譯句子之前,應(yīng)先明確翻譯的要求,即信達雅。然后把句子代入文中,做如下分析:有無特殊句式,有無專有名詞(尤其要注意人的名字,因只有名沒有姓易被當(dāng)做實詞翻譯),有無詞類活用、古今異義、文言通假等現(xiàn)象,理解大意,最后逐字進行對譯。 參考譯文: 趙憙字伯陽,南陽宛郡人。年輕時就有節(jié)操。更始即位,舞陰(地名)大戶人家李氏擁城不投降,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去招降他們。李氏不肯,說:“聽說宛人趙氏有孤孫趙憙,以信義聞名,愿意向他投降?!备季驼髡仝w憙,趙憙不到二十歲,引見來了,更始笑道:“還是個小孩,怎么能挑著重擔(dān)走很遠呢?”于是把趙憙?nèi)蚊鼮槔芍校惺蛊珜④姷穆殑?wù),讓他到了舞陰,李氏就投降了。 后來趙憙被任命為懷縣縣令。大戶人家李子春原先先做過瑯琊相,好強不守法度,掠奪兼并,大家都很怕他。趙憙下車,聽說他的兩個孫子殺了人沒有被查出來,就不斷地追問其奸情,并把李子春收捕拷問,他的兩個孫子都自殺了。京城里有很多人為他求情,最終趙憙都沒有理會。當(dāng)時趙王劉良快病死了,(皇帝)車駕來到趙王身邊,問他還想要什么。趙王說,我和李子春關(guān)系不錯,現(xiàn)在他犯了罪,懷縣縣令趙憙要殺了他,希望能讓他活命?;实壅f,官吏依法行事,法律才不會白費,你說個別的吧。趙王再也沒有話說了。 這年,趙憙升任平原太守,平原有很多盜賊,趙憙與其他各郡追捕他們,殺了他們的大帥,余黨受株連的有好幾千人。趙憙上書說:惡人做了壞事只要控制住他們的身體就行了,可以把所有人都遷移到京城邊上的郡里?;实勐爮牧怂囊庖?,把他們安置到潁川、陳留。于是趙憙推薦有義行的人,除掉壞蛋。后來青州鬧蝗蟲鬧得很厲害,這些蝗蟲一進入平原郡就死了,平原境內(nèi)連年豐收,百姓都歌頌趙憙。 三十年,趙憙上書說現(xiàn)在應(yīng)該封禪,適合三雍之禮。中元元年,跟著光武帝去泰山封禪。等到皇帝死掉以后,趙憙接受遺詔,主持葬禮。當(dāng)時,藩王都在京城,自從王莽篡位作亂以來,舊的典章制度不復(fù)存在,太子和東海王等人隨便坐在一起,憲章沒有秩序,趙憙表情凝重,橫劍來到殿階上,把其他藩王都扶下去,以顯示尊卑有別。當(dāng)時藩屬國的官員進出宮殿與中央的辦公機構(gòu),與其他的官員沒有區(qū)別,趙憙上表把這些人被護送到京城周邊各縣,讓其他藩王都回到他們自己的公館,只有早晚才能進見,趙憙整頓禮儀,加強守衛(wèi),朝廷內(nèi)外整肅有序。建初五年,他患病期間,皇上親自前往慰問。等到去世后,皇帝親自前往吊唁。享年八十四歲,謚號為正侯。 【模擬試題】 (河南省天一大聯(lián)考xx屆高三階段性測試)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趙禼,字公才,邛州依政人。第進士,為汾州司法參軍。郭逵宣撫陜西,辟掌機宜文字。種諤擅納綏州降人數(shù)萬,朝廷以其生事,議誅諤,反故地歸降人,以解仇釋兵。禼上疏曰:“諤無名興舉,死有余責(zé)。若將改而還之,彼能聽順而亡絕約之心乎?不若諭以彼眾餓莩,投死中國。邊臣雖擅納,實無所利,特以往年俘我蘇立、景詢輩爾??汕苍兊葋?,與降人交歸,各遵紀律,而疆場寧矣。如其蔽而不遣,則我留橫山之眾,未為失也。”又徙逵帥鄜延,為逵移書執(zhí)政,請存綏州以張兵勢,先規(guī)度大理河川,建堡砦,畫稼穡之地三十里,以處降者。若棄綏不守,則無以安新附之眾。援種世衡招蕃兵部敵屯青澗城故事。朝廷從之,活降人數(shù)萬,為東路捍蔽。夏人屢欲款塞,每以虛聲搖邊。詔問方略,禼審計形勢,為破敵之策以獻。遣裨將曲珍、呂真以兵千人分巡東西路。夏人方以四萬眾自間道欲取綏,道遇珍,皇駭亟戰(zhàn),真繼至,夏眾敗走。交阯叛,詔為安南行營經(jīng)略、招討使,總九將軍討之。禼以郭逵老邊事,愿為裨贊,于是以逵為宣撫使,禼副之。逵至,輒與禼異,固爭不能得。禼分遣將吏伐木治攻具,設(shè)伏擊之,斬首數(shù)千級,馘其渠酋,遂皆降。元祐初,梁乙埋數(shù)擾邊,禼知夏將入侵檄西路將劉安曰夏即犯塞門汝徑以輕兵搗其腹心后果來犯安等襲洪州俘斬甚眾夏遂入貢既而以重兵壓境,諸將亟請益戍兵為備,禼因遣人詰夏,夏兵遂去。乙埋終不悛。使間以善意問乙埋:“必欲寇,第數(shù)來,恐汝所得不能償所亡。能改之,吾善遇汝?!边z之戰(zhàn)袍、錦彩,自是乙埋不復(fù)窺塞。禼乃縱間,國中疑而殺之。五年,拜端明殿學(xué)士,遷太中大夫。卒、年六十五。 (節(jié)選自《宋史趙禼傳》,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禼知夏將入侵/檄西路將劉安/曰夏即犯塞門/汝徑以輕兵搗其腹心后/果來犯/安等襲洪州/俘斬甚眾/夏遂入貢/ B.禼知夏將入侵/檄西路將劉安曰/夏即犯塞門/汝徑以輕兵搗其腹心/后果來犯/安等襲洪州/俘斬甚眾/夏遂入貢/ C.禼知夏將入侵/檄西路將劉安/曰夏即犯塞門/汝徑以輕兵搗其腹心/后果來犯安等/襲洪州/俘斬甚眾/夏遂入貢/ D.禼知夏將入侵/檄西路將劉安曰/夏即犯塞門/汝徑以輕兵搗其腹心后/果來犯安等/襲洪州/俘斬甚眾/夏遂入貢/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稼穡是我國對農(nóng)事的總稱,多以春耕為穡,秋收為稼,即播種與收獲,泛指農(nóng)業(yè)勞動。 B.款塞即叩塞門,指外族前來通好或到邊界表示歸順,與“覷邊”“窺塞”“寇邊”相對。 C.交趾原指中國古代南方少數(shù)民族盤腿而坐的行為,后與“安南”都指越南北部地區(qū)。 D.學(xué)士原指讀書人或?qū)W者,文中是一種官職名稱,現(xiàn)指授予高等學(xué)校本科畢業(yè)生的學(xué)位。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一項是(3分) A.趙禼一心平叛,不計個人名利。交趾叛亂時,朝廷讓趙禼統(tǒng)兵平叛,他推薦自己以前的上級郭逵為主將,自己甘愿任副職,趙禼設(shè)伏兵擊賊,取得大勝。 B.趙禼精于謀略,為國屢立功勛。他能審時度勢,為朝廷獻破敵之策;梁乙埋多次侵擾邊關(guān),他以武勝之,以文勸之,最后用離間計將其除去。 C.趙禼富有才華,處事很有見地。他考中進士,在郭逵手下任文職;在種諤擅自納降一事上,他反對誅種諤、返故地歸降人,認為雙方可交換人員,各守紀律,以保邊疆安寧。 D.趙禼深曉邊事,治理卓有成效。他向朝廷建言,應(yīng)做好綏州的規(guī)劃,建設(shè)堡寨,分析了放棄綏州的后果并援引了種世衡治邊舊例,得到朝廷認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若將改而還之,彼能聽順而亡絕約之心乎?不若諭以彼眾餓莩,投死中國。 (2)必欲寇,第數(shù)來,恐汝所得不能償所亡。能改之,吾善遇汝。 【答案】 10.B 11.A 12.C 參考譯文 趙禼,字公才,邛州依政人。他考中進士,擔(dān)任汾州司法參軍。郭逵在陜西任宣撫使,朝廷征召趙禼掌機宜文字。種諤擅自收容綏州數(shù)萬來降者,朝廷認為他惹事生非,商議殺種諤,將土地和歸降的人還給夏國,以解怨仇免去戰(zhàn)事。趙禼上疏說:“種諤無緣無故采取這種做法,死有余辜。如果改變此做法并將眾送還夏國,他們能聽從順服,不再有斷絕盟約的想法嗎?不如告訴夏國,他們的部眾由于饑餓,走投無路投向我國。邊疆大臣雖然擅自接納了他們,但其實毫無益處,只因以前夏國俘虜了我們的蘇立、景詢等人??梢郧菜途霸兊热嘶貋?,與歸降的人交換,以后各自遵守紀律,邊界就安寧了。如果夏國扣留而不遣送,那么我們留下橫山的歸附民眾,也不算失策?!背⒂终{(diào)郭逵為鄜延帥,趙禼為郭逵起草公文給執(zhí)政大臣,建議保存綏州,來擴充軍隊的實力,先規(guī)劃大理河川,建設(shè)堡寨,畫出可以耕種的土地三十里,以安置歸降的人。若舍棄綏州不做好防守,就沒辦法安撫剛剛歸附的民眾。他又被引種世衡招募蕃部兵馬屯守青闕城的舊例。朝廷聽從了他的建議,使數(shù)萬名降人存活,成為東路屏障。夏國多次想來通好,卻經(jīng)常用虛張聲勢的做法擾動邊境人心?;噬显t問對付夏國的策略,趙禼審時度勢,提出了破敵之策進獻。派遣偏將曲珍、呂真率領(lǐng)兵士干人分別進行東西路。夏國剛以四萬大軍欲從小路攻取綏州,途中與曲珍部隊相遇,驚惶失措,倉促應(yīng)戰(zhàn),呂真接著率兵趕到,夏國大敗而逃。交趾叛亂,趙禼被征召為安南行營經(jīng)略、招討使,率領(lǐng)九名大將前往征討。趙禼認為郭逵熟悉邊境事務(wù),愿意擔(dān)任郭逵的副職,于是朝廷任命郭逵為宣撫使,趙禼任他的副職。郭逵到任后,總是與趙禼意見不同,趙禼堅持和郭逵爭論不能取得同意。趙禼分遣兵將砍伐樹木準(zhǔn)備進攻的器具,設(shè)埋伏攻打敵軍,斬殺幾乎敵人,俘獲了敵軍首領(lǐng),于是交敬投降。無祐初年,梁乙埋多次侵擾邊境。趙禼知道西夏即將入侵,發(fā)公文給西路將領(lǐng)劉安說:“西夏入侵邊塞,你就直接率輕裝精兵突襲夏國境內(nèi)重地?!焙髞硐膰粊砬址高吘?,劉安等突襲了洪州,俘虜斬首很多,夏國于是前來進貢。不久夏國用重兵壓境,諸將領(lǐng)急忙請求增兵防備。趙禼因北派遣使者責(zé)問夏國,夏國便退兵了。梁乙埋始終不悔改。趙禼派間諜以善意問梁乙埋:“如果你一定要入侵,只管多派人來,恐怕您所得到的不能補償您所失去的。如果您能改過,我方也將會好好對待您?!辟浰徒o梁乙埋戰(zhàn)袍、錦彩,從此染乙埋不再侵擾邊境。趙禼使用離間計,夏國人懷疑梁乙埋,殺死了他。元祐五年,授任他為端明殿學(xué)士,遷太中大夫。去世時六十五歲。 (二)(湖南省衡陽市十校xx屆高三調(diào)研高考沖刺模擬卷) 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題。 典韋,陳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旅力過人,有志節(jié)任俠。襄邑劉氏與睢陽李永為讎,韋為報之。永故富春長,備衛(wèi)甚謹。韋乘車載雞酒,偽為候者,門開,懷匕首入殺永,徐出。永居近市,一市盡駭。追者數(shù)百,莫敢近。行四五里,遇其伴,轉(zhuǎn)戰(zhàn)得脫。由是為豪杰所識。 初平中,張邈舉義兵,韋為士,屬司馬趙寵。牙門旗長大,人莫能勝,韋一手建之,寵異其才力。后屬夏侯惇,數(shù)斬首有功,拜司馬。好酒食,飲啖兼人,每賜食于前,大飲長歠,左右相屬,數(shù)人益乃供,太祖壯之。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等,軍中為之語曰:“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太祖征荊州,至宛,張繡迎降。太祖甚悅,延繡及其將帥,置酒高會。太祖行酒,韋持大斧立后,刃徑尺,太祖所至之前,韋輒舉斧目之。竟酒,繡及其將帥莫敢仰視。后十余日,繡反,襲太祖營,太祖出戰(zhàn)不利,輕騎引去。韋戰(zhàn)于門中,賊不得入。兵遂散從他門并入。時韋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戰(zhàn),無不一當(dāng)十。賊前后至稍多,韋以長戟左右擊之,一叉入,輒十余矛摧。左右死傷者略盡。韋被數(shù)十創(chuàng),短兵接戰(zhàn),賊前搏之。韋雙挾兩賊擊殺之,余賊不敢前。韋復(fù)前突賊,殺數(shù)人,創(chuàng)重發(fā),瞋目大罵而死。賊乃敢前,取其頭,傳觀之。覆軍就視其軀。太祖退住舞陰,聞韋死,為流涕,募間取其喪,親自臨哭之,遣歸葬襄邑,拜子滿為郎中。車駕每過,常祠以中牢。太祖思韋,拜滿為司馬,引自近。文帝即王位,以滿為都尉,賜爵關(guān)內(nèi)侯。 (選自《三國志?魏書?曲韋傳》)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韋為報之 報:報復(fù)、報仇 B.寵異其才力 異:對……感到驚訝 C.韋輒興趣斧目之 目:盯著看 D.車駕每過,常祠以中牢 過:拜訪 11.下列選項中對古代知識解釋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 A.司馬,古代官職名。馬在古代戰(zhàn)爭中地位重要,因此,司馬是重要的主抓軍事工作的。 B.太祖,指先祖稱謂,后多用來指開國帝王的年號,如: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 C.中牢,顏師古注:“中牢即少牢,謂羊豕也?!鄙倮卧诩榔返囊?guī)格中低于“太牢”。 D.爵,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等級制度之一,通常為人們熟悉的有公、侯、伯、子、男。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 A.由于李永的住處靠近集市,典韋殺了他之后,整個集市的人都震驚了。有幾百個人追趕典韋,但又不敢靠近。典韋走了四五里,遇到他的伙伴,輾轉(zhuǎn)拼戰(zhàn)才得以脫身。 B.他喜好酒食,食量一人頂倆,每次太祖賜他酒食,他總是縱情吃喝,在旁侍候之人相繼給他端酒添菜,需要幾個人才能供應(yīng)得上,太祖認為他非常豪壯。 C.太祖征伐荊州,抵達宛城,張繡出城投降。太祖非常高興,同張繡和他的將領(lǐng)一起設(shè)宴慶賀。典韋握著大斧站在太祖背后,直到酒宴結(jié)束,張繡和他的將帥都不敢抬頭看典韋。 D.太祖退駐到舞陰,聽聞典韋戰(zhàn)死,痛哭流涕,尋找空隙親自取回他的尸體,并哀悼,派人將他送回襄邑安葬,任命他的兒子曲滿為郎中。曹丕即王位,任命典滿為都尉。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韋乘車載雞酒,偽為候者,門開,懷匕首入殺永,徐出。 (2)左右死傷者略盡。韋被數(shù)十創(chuàng),短兵接戰(zhàn),賊前搏之。 參考譯文: 典韋,陳留己吾人。他相貌魁偉,體力過人,有志氣節(jié)操、好行俠仗義。襄邑的劉氏與睢陽的李永結(jié)下仇怨,典韋想要為劉氏報仇。李永原是富春縣令,家中戒備森嚴。典韋乘著車,帶著雞和酒,假扮成前去問候李永的人,大門打開后,他懷揣匕首沖進去殺了李永,然后慢慢走出門。李永的住處靠近集市,整個集市的人都震驚了。有幾百個人追趕典韋,但又不敢靠近。典韋走了四五里,遇到他的伙伴,輾轉(zhuǎn)拼戰(zhàn)才得以脫身。由此典韋被豪杰所識。 初平年間,張邈發(fā)動義兵,典韋作為士兵,隸屬司馬趙寵。軍隊的牙門旗又長又大,沒人能舉得動,典韋一只手就把它舉了起來。趙寵對他的才干和力氣很是驚訝。后來典韋又歸屬夏侯惇,數(shù)次殺敵有功,升為司馬。他喜好酒食,食量一人頂倆,每次太祖賜他酒食,他總是縱情吃喝,在旁侍候之人相繼給他端酒添菜,需要幾個人才能供應(yīng)得上,太祖認為他非常豪壯。典韋好用大雙戟和長刀等兵器,軍中給他編了順口溜說:“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太祖征伐荊州,抵達宛城,張繡出城投降。太祖非常高興,邀請張繡和他的將領(lǐng),設(shè)宴慶賀。太祖挨座敬酒時,典韋握著大斧站在背后,斧刃徑寬一尺,太祖每到一人面前,典韋就舉起大斧盯著他。直到酒宴結(jié)束,張繡和他的將帥都沒人敢抬頭看典韋。十幾天后,張繡謀反,偷襲太祖大營,太祖應(yīng)戰(zhàn)失利,帶著輕裝騎兵退去。典韋在營門中迎戰(zhàn),叛軍無法攻入。他們就分散開來從別的門一齊進攻。當(dāng)時典韋手下的校尉還有十多人,全都殊死搏斗,無不以一當(dāng)十。叛軍先后涌來越聚越多,典韋用長戟左右攻擊,一叉過去,就有十幾支矛被擊斷。他的手下死傷殆盡。典韋也身受幾十處傷,只得與敵人短兵相接,敵兵想上來活捉他。典韋用雙臂挾住兩個敵兵將他們殺死,其余的兵賊不跟上前。典韋又沖上前去突擊敵人,殺死數(shù)人,傷勢加重,雙目圓睜大罵而死。敵人這才敢上前去,割下他的頭,互相傳看,全軍又都來看他的軀體。太祖退駐到舞陰,聽聞典韋戰(zhàn)死,痛哭流涕,招募人偷偷取回他的尸體,親自前去哀悼,并派人將他送回襄邑安葬,任命他的兒子典滿為郎中。太祖每次經(jīng)過襄邑,常用中牢的禮儀來祭奠他。太祖思念典韋,任典滿為司馬,把他安排在自己身邊。曹丕即王位,任命典滿為都尉,賜予他關(guān)內(nèi)侯的爵位。-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一輪 復(fù)習(xí) 05 課荊軻刺 秦王 試題 解析 新人 必修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2911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