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五單元《歐洲的宗教改革》單元檢測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選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五單元《歐洲的宗教改革》單元檢測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選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五單元《歐洲的宗教改革》單元檢測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選修1.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五單元《歐洲的宗教改革》單元檢測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選修1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繼任后,頒布敕令:羅馬天主教會系由上帝獨自創(chuàng)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廢黜主教,如果有人從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職位,教廷將不予承認。這體現(xiàn)了 ( )。 A.教權高于王權 B.王權與教權平等 C.王權高于教權 D.教權與王權互不干涉 解析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的敕令,實際上就是否定了世俗政權的君主任命本國 或本地區(qū)主教的權力,這是教權高于王權的反映。教權與王權矛盾的尖銳,是 歐洲一些封建主要求擺脫教皇勢力,脫離天主教會控制的原因。 答案 A 2.11~13世紀,天主教會為拓展自身的勢力,發(fā)動了以征服“異教徒”為名義的“十字軍東征”。天主教所指的“異教”主要是指 ( )。 A.東正教 B. C.猶太教 D.佛教 解析 十字軍東征是西歐封建主、大商人和天主教會以維護基督教為名,對地 中海東岸地區(qū)發(fā)動的侵略性遠征。當時控制地中海東岸地區(qū)的是信奉 的塞爾柱突厥人。 答案 B 3.歐洲宗教改革期間,德國薩克森的一位天主教徒曾問馬丁路德:“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階和圣禮,那么你說,有罪的靈魂如何才能得救呢?”馬丁路德會對他說 ( )。 A.關鍵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B.永生與永罰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無法改變 C.只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 D.教皇是“兩足禽獸”,人民應起來粉碎教會這個邪惡勢力 解析 從材料信息看,本題考查路德的思想主張。路德主張“信仰得救”,即 關鍵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故選A。B項是達爾文的主張,C項 是王陽明的思想,D項是伏爾泰的思想。 答案 A 4.中世紀歐洲的基本政治狀況是 ( )。 ①封建割據(jù)嚴重?、诜饨ㄍ鯔嗨ト酢、厶熘鹘虝佑谥粮邿o上的地位?、苁? 俗王權與教會神權處于絕對對立狀態(tài)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天主教會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它實行封建神權統(tǒng)治,用神學為 封建制度辯護,宣揚封建王權來自于上帝,為封建王權套上了一圈神秘的光環(huán), 因此,世俗王權和宗教神權基本上處于相輔相成的地位,二者共同維護封建統(tǒng) 治。但封建王權為了消滅國內的封建割據(jù)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又反對教會的 肆意掠奪和對封建割據(jù)勢力的支持,力圖加強對教會的控制,雙方的矛盾屬于 封建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權力之爭,并非處于絕對對立狀態(tài)。 答案 B 5.馬丁路德認為一個人靈魂的獲救只須靠個人虔誠的信仰,根本不需要什么教會的繁瑣儀式。這 ( )。 A.激起德意志各階層民眾的強烈憤慨 B.表現(xiàn)了宗教改革的保守性 C.從根本上否定了教會和僧侶的特權 D.提升了人性的高尚與尊嚴 解析 解答本題應結合材料內容并聯(lián)系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教會出售“贖罪 券”激起德國各階層民眾的憤慨,馬丁路德主張“信仰得救”實質上否定了 教會與僧侶的特權。 答案 C 6.16世紀初,西歐各國開始掀起宗教改革浪潮的直接原因是 ( )。 A.羅馬教皇的黑暗統(tǒng)治 B.文藝復興喚醒了沉睡的人們 C.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D.各國世俗封建主的殘酷剝削 解析 A、C兩項是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宗教改革針對的以羅馬教皇為首的 天主教會,因此,D項不符合題意。 答案 B 7.之所以說宗教改革運動是早期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的一個特殊階段,主要是因為它 ( )。 A.采取了神學異端的斗爭形式 B.沒有發(fā)動人民群眾參與 C.把斗爭矛頭指向教皇和教會 D.只是在個別的國家發(fā)生 解析 宗教改革運動是早期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的一個特殊階段,主要是因為 這一時期的資產階級力量還十分弱小,無法徹底擺脫宗教的束縛,采取了宗教 異端的斗爭形式,只求建立適應新興資產階級需要的新教會。 答案 A 8.馬丁路德對待德意志農民起義的態(tài)度是 ( )。 A.積極支持 B.利用農民起義推動宗教改革 C.明確反對 D.引導農民服從政府反對教會 答案 C 9.德意志宗教改革的特點不包括 ( )。 A.路德把德意志君主和貴族當作教會的天然保護者 B.提出教會和國家政權分離 C.引發(fā)了社會政治領域里的一場大規(guī)模的農民戰(zhàn)爭 D.確立了“教隨國定”的原則 解析 馬丁路德的主張迎合了一些封建統(tǒng)治者擺脫羅馬教廷束縛的要求,得 到了當?shù)刂T侯的支持,其世俗統(tǒng)治者的權力應當高于教權并支配教權,人民應 當服從政府的主張體現(xiàn)了他的教權服從于政權并受政權保護的思想,但并沒有 提出教權和國家政權相分離。 答案 B 10.加爾文宗教改革思想的核心是 ( )。 A.“因信稱義” B.“教隨國定” C.“先定論” D.“政教合一” 答案 C 11.加爾文和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不同之處是 ( )。 A.堅持《圣經(jīng)》的最高權威 B.簡化宗教儀式 C.提倡自由、平等和個人主義精神 D.主張建立民主教會 解析 路德主張信徒可以對《圣經(jīng)》的含義作出個人的價值判斷和理解,人人 在上帝和《圣經(jīng)》面前平等,和加爾文的自由、平等和個人主義是真正的宗教 精神的主張是一致的。 答案 D 12.十六世紀的法國新教教派同天主教派進行了幾十年的戰(zhàn)爭,主要原因是 ( )。 A.羅馬天主教會在法國的統(tǒng)治根深蒂固 B.法國王權控制天主教會反對宗教改革 C.法國統(tǒng)治者嚴格禁止新教在法國傳播 D.法國農業(yè)資本主義根本沒有獲得發(fā)展 解析 宗教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擺脫羅馬教會的控制,而法國早在14世紀, 國王就控制了教會,到16世紀初,法王成為教會的最高首腦。法國王權控制 著教會,他們堅持天主教信仰,反對新教學說的傳播。 答案 B 13.至今,加爾文派信徒主要分布地區(qū)不包括 ( )。 A.瑞士 B.英國 C.法國 D.德國 解析 德國信奉路德派新教。 答案 D 14.英國的清教運動的出現(xiàn)主要是受下列哪一宗教派別的影響? ( )。 A.路德教派 B.法國胡格諾派 C.加爾文派 D.羅馬天主教會 答案 C 15.宗教改革中最能體現(xiàn)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的是 ( )。 A.路德宗教 B.加爾文宗教 C.英國國教 D.法國國教 解析 從當時的各種新教情況來說,加爾文教徹底否定了天主教和羅馬教的作 用,其先定論鼓舞了新興資產階級的進取精神。 答案 B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40分) 16.(22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 9~11世紀,教皇和皇帝(封建君主)通常是通力合作。教皇幫助皇帝制 服日耳曼的世俗封建主,而皇帝則支持教皇對付公開對抗羅馬教皇的權威的拜 占庭對手。1073年,隨著格列高里七世繼位為教皇,開始了教皇權力的至高 無上時期。格列高利在教皇與皇帝爭奪主教敘任權——任命日耳曼主教的權力 ——的斗爭中,贏得了勝利,從而削弱了皇帝的權力和帝國的行政管理,在兩 個多世紀里,教皇一直被普遍地公認為天主教世界的首腦;……教皇權力至高 無上的時期結束于1296年即法國腓力四世在向教士征稅的問題上戰(zhàn)勝教皇卜 尼法斯八世之時。那一年教皇發(fā)布敕令,申明俗人對教士沒有任何權利,并威 脅要把任何試圖向教士征稅者逐出教會。腓力四世拒絕了教皇的要求,并完全 成功地實施了自己的政策。 法國和英國的君主們所擁有的新力量,多半來源于他們與新興的商人階級所結 成的非正式聯(lián)盟。君主保護市民們不受頻繁的戰(zhàn)爭和封建主任意征收的苛捐雜 稅的侵害,而市民們則向君主提供財政作為報答。隨著民族君主的力量日漸增 強、國家機構逐漸完備,君主在動員人力物力以從事海外冒險事業(yè)方面,作出 了極其重要的貢獻。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請回答: (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中世紀時教皇是如何取得這高無上地位的?造 成了什么影響?(14分) (2)法國和英國封建君主能戰(zhàn)勝教皇權威的主要條件是什么?造成了什么影 響?(8分) 解析 第(1)問,要注意結合所給材料和所學知識,從歐洲政治狀況和教會自 身采取的措施等方面進行歸納總結;中世紀晚期,英法等國的封建君主所以能 戰(zhàn)勝教皇權威,關鍵是得到了日益壯大的新興資產階級的支持。 答案 (1)教皇利用宗教的權威幫助封建君主打敗世俗封建主,在封建主支持 下確立教皇在教會中的權威;教皇通過整頓教會,拓展勢力,與封建王權展開 權力之爭;由于中世紀時,封建割據(jù)嚴重,王權衰弱,使得教皇最終確立了至 高無上的地位。教皇控制各國主教的任命權,嚴重削弱了封建王權;教士利用 特權不向封建國家交稅,影響了封建國家的發(fā)展。 (2)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fā)展,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支持封建君主與封建 割據(jù)勢力和教皇勢力進行斗爭。促進了民族國家的發(fā)展,為資本主義的進一步 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17.(18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羅馬天主教會鼓吹“因行稱義”的修道信條。所謂因行稱義,是指一 個基督徒靠其行事修為而成為符合上帝意愿的義人,靈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 必須絕色棄欲、積功行善,諸如持齋、守貞、安貧、乞食、忍讓、施舍,服從 教會、遵守教規(guī)、購買贖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徑。 材料二 馬丁路德提出“因信稱義”說。他認為,靈魂得救只須靠個人虔誠 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會的煩瑣儀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給人的禮物,只有上 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為,全憑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會或 行善,更不靠贖罪券。 材料三 加爾文主張“信仰得救”。他認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 得救與否取決于上帝預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為“選民”和“棄民”; 選民發(fā)財致富,萬事順利,死后進入天堂,棄民則相反。 請回答: (1)據(jù)上述材料看,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的基本主張的共同點是什么?與羅馬天 主教會的主張有何不同?他們?yōu)槭裁匆岢鲞@一與天主教會不同的思想?(9 分) (2)結合所學知識及上述材料信息,比較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的宗教改革主張有 何異同?(9分) 解析 本題通過三段典型性的材料考查了兩位宗教改革思想家與天主教會主 張的不同,并且進一步考查兩人思想的異同點,比較具有代表性。解題的關鍵 在于仔細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歸納即可,注意不要脫離材料。通過本 道題,可以使同學們對整個宗教改革運動有一個更為直觀的認識。 答案 (1)馬丁路德和加爾文都主張信仰得救,羅馬天主教會主張因行得救。 動搖天主教會的神學統(tǒng)治和權威,建立適應資產階級需要的民族教會。 (2)相同點:都主張《圣經(jīng)》是最高權威,反對教皇權威;主張簡化宗教儀式; 個人通過《圣經(jīng)》可直接與上帝溝通。 不同點:加爾文進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個人主義是真正的宗教精神;主張“先 定論”。-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歐洲的宗教改革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五單元歐洲的宗教改革單元檢測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選修1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第五 單元 歐洲 宗教 改革 檢測 解析 新人 選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2781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