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14《應(yīng)有格物致知精神》B卷閱讀能力提升練新人教版.doc
-
資源ID:2741226
資源大?。?span id="j9wjy4a" class="font-tahoma">41.50KB
全文頁數(shù):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14《應(yīng)有格物致知精神》B卷閱讀能力提升練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14應(yīng)有格物致知精神B卷閱讀能力提升練新人教版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5題,共12分)1.(一)閱讀文章,回答下面問題沒有“假如”,哪來真知歷史上有“杞人憂天”的故事,用以形容為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擔心。但從科學的角度看,它不僅不是庸人自擾,而且還提出了古代天文學領(lǐng)域的一個大問題天為何掉不下來?人類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再到萬有引力定律,終于弄清了這個“假如”。由是觀之,沒有“假如”,哪來真知?“只要自然科學在思維著,它的發(fā)展形式就是假說”。說杞人憂天是傻問題,其本身就是個問題,因為這樣做中止了探索和發(fā)現(xiàn)。當初,“骨誘導(dǎo)功能”欲把無生命的生物材料變成有生命的組織,被稱為“怪異想法”,但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興棟沒有動搖,潛心探索18年終于修成正果,用新型陶瓷仿制骨頭植入人體受損部位,誘導(dǎo)斷骨自動生長愈合,被譽為“劃時代的醫(yī)學材料發(fā)現(xiàn)”。事實上,“假如”在沒有成真知前,差不多都是“怪異想法”。但“怪異”不等于謬誤,許多時候“怪異”恰恰是“見人所未見”?!凹贝掖业厣?,來不及感受”,正成為今天不少人的生存狀態(tài)。忙、急、快、躁的生活節(jié)奏,令“異想”“假如”的空氣日漸稀薄。“很勤奮,但缺少想法;會考試,但不會提問”,成為不少學生的寫照。科研領(lǐng)域有過之而無不及,項目申請也好,立項評審也好,都對“馬上成功”更感興趣。今人不愿“杞人憂天”,無非是被眼前利益所困。在科研領(lǐng)域中,片面追求高成功率已是個通病。“假如”有著諸多不確定性,勢必有損成功率,加之越是“劃時代成果”,越需要長時間沉淀和考驗,而當前科技項目周期短,要追趕時間進程,“杞人憂天”只能讓位于效率優(yōu)先。于是,不少研究成果淪為功利主義的衍生品,原始創(chuàng)新越加受阻于科研低端化和山寨化趨勢??茖W研究是探索和創(chuàng)造,失敗具有天然合理性,如果怕失敗,研究只會原地踏步。當務(wù)之急,是從忙、急、快、蹀中解脫出來,不被眼前功利所困。當然,“假如”不是主觀臆想,而是從實際出發(fā),在歸納和抽象的基礎(chǔ)上,大膽突破已知束縛,提出有待驗證的問題,然后深入實踐中尋求答案,打開另一個新天地。寬容和激勵“假如”,應(yīng)把握好這個基本點,以免偽科學和妄想干擾了真科學的探索。從“假如”到真知,離不開反復(fù)實證,就得多些“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求索精神。自然科學也好,社會科學也好,都離不開實證,沒有實證,就沒有科學,“假如”也就毫無意義。法拉第提出“磁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假設(shè)之后,做了無數(shù)次實驗,才發(fā)現(xiàn)和證實了電磁感應(yīng)背后的規(guī)律。有些人或是因為懼怕求證過程耗時費力,或是抵制不住眼前利益的誘惑而放棄學術(shù)操守,篡改和修飾數(shù)據(jù)以證明偽假設(shè),這不僅會大大傷害學術(shù)聲譽,也為社會埋下了巨大隱患。正因為這樣,越要激勵“假如”,就越需要嚴懲造假。老子有言:“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碧幚砗谩坝兄焙汀盁o之之用”的關(guān)系,激勵“大膽假設(shè),小心求證”的嚴謹精神,人才的苗子才能在肥沃的土壤順利成長為科學巨匠,我們這個科技大國也才能真正崛起為科技強國。(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文章開頭寫“杞人憂天”有何作用?(3)文中列舉張興棟和法拉第的例子分別論證了什么觀點?(4)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對第段畫線句子進行賞析。(5)讀完全文,你認為“大膽假設(shè)”與“小心求證”有什么聯(lián)系?試舉例闡述。二、作文(共1題,共30分)1.丁肇中由古代的典籍引出觀點,以王陽明和自己的例子為論據(jù),從正反兩個角度論證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引導(dǎo)人們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請你運用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以“勤能補拙”為題目寫一段議論性文字,要求對比鮮明,論證充分。(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