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 6.21《石鐘山記》教案(5) 滬教版第四冊.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6.21《石鐘山記》教案(5) 滬教版第四冊.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 6.21《石鐘山記》教案(5) 滬教版第四冊.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6.21《石鐘山記》教案(5) 滬教版第四冊 第二課時 一.背誦復習第一段。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補充注釋 1.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適:到,往 2.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 赴:赴任,就職 3.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 森然:陰森森的樣子 5.微波入焉 焉:兼詞,相當于\于之\,在洞和縫里面 6.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涵淡:水波動蕩 7.因笑謂邁曰 因:于是 (二)理解下列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和用法 1.因 A 因得關所謂石鐘者 B 因笑謂邁曰 C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 事出有因 2.焉 A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C 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 D 語焉不詳 E 且焉置土石 3.固 A 余固笑而不信也 B 固已怪之矣 C 君臣固守以窺周室 D 自以為關中之地,崤函之固 E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4.相 A 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 B 與向之噌吰者相應 C 則將焉用彼相矣 D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 E 蘇秦合縱,為六國之相 F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三)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和現代漢語用法是否相同? 1.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2.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4.與向之噌吰者相應 (四)辨析寫列句子的句式特點 1.而大聲發(fā)于水上 2.空中而多竅 3.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五)朗讀第二段,并通譯全段 三.分析第二段 1.作者參觀石鐘山的緣由是什么? 答:\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得興尉\。 2.作者是怎樣才有了獨到發(fā)現的? 答:深夜泛舟江面。 3.作者的獨到發(fā)現是什么? 答:石鐘山得名是因為風水進出石洞縫穴發(fā)出的聲音與鐘聲相似。 4.本段寫了作者的兩次\笑\,你能說說他當時的心理嗎?(討論) 四.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補充注釋 1.而臆斷其有無 臆斷:主觀地作出判斷 2.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 殆:大概 3.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終:總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考:敲 5.自以為得其實 實:事情能夠的真相 6.蓋嘆酈元之簡 蓋:表原因、目的 (二)解釋下列詞語在句中的用法和含義 1.實 A 自以為得其實 B 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C 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D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2.絕 1.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2.噌吰如鐘鼓不絕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4.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三)解釋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 1.事不目見耳聞 2.而言之不詳 3.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4.自以為得其實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釋。 1.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識之乎? 5.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 6.及讎仇已滅,天下已定 7.長樂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無厭 (五)分析賞讀 1.酈道元、李渤、蘇軾關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陳說有何不同? 答:酈道元認為是水石相擊產生的聲音像鐘而得名;李渤認為是山石敲擊發(fā)出的聲音像鐘而得名;蘇軾認為是風水進出洞穴發(fā)出的聲音像鐘得名。 2.本段在評說中采用了什么方法進行議論? 答:類比和對比的方法。 3.\此世所以不傳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中\(zhòng)此\和\陋者\具體指什么? 答:\此\指石鐘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類人。 4.作者的觀點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觀臆斷,要實地考察。 五.作業(yè):完成課后練習,翻譯背誦全文。 六.教學后記:-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石鐘山記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6.21石鐘山記教案5 滬教版第四冊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6.21 鐘山 教案 滬教版 第四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2609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