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專項對點練29 文言文簡答題:梳理歸納內容要點準確概括分析-人教高三全冊語文試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專項對點練29 文言文簡答題:梳理歸納內容要點準確概括分析-人教高三全冊語文試題(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專項對點練29
文言文簡答題:梳理歸納內容要點,準確概括分析
(時間:20分鐘 分值:15分)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3分)
國之將興,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報,然后其子孫能與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晉國王公①,顯于漢、周之際,歷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時。蓋嘗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币讯渥游簢恼?,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間,朝廷清明天下無事之時,享其福祿榮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晉公修德于身,責報于天,取必于數(shù)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2、……
懿敏公之子鞏與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錄之。銘曰:
嗚呼休哉!魏公之業(yè),與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歸視其家,槐陰滿庭。吾儕小人,朝不及夕。相時射利,皇恤厥德?庶幾僥幸,不種而獲。不有君子,其何能國?王城之東,晉公所廬。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嗚呼休哉!
(節(jié)選自《三槐堂銘》)
【注】?、贂x國王公:下文稱晉公,王祜。②魏國文正公:指王旦,封魏國公,謚文正。
“三槐”與王家人有著怎樣的關聯(lián)? 請簡要概括。
3、
[答案]?、贂x公親手種了三棵槐樹; ②魏國公的功業(yè),和槐樹一起萌生; ③魏國公輔佐真宗,天下安寧,回到家看到槐樹掩映庭院; ④郁郁蔥蔥的三棵槐樹象征著王家的仁德。
【參考譯文】
國家將要興盛,必然會有世代積德的大臣,他們大量行善施德卻沒有得到善報,但此后他們的子孫卻能夠與遵守祖宗法度的太平盛世的君主共同享受天下之福。已故兵部侍郎晉國公王祜,在后漢后周期間就已名聲顯揚,先后侍奉過太祖、太宗兩朝,能文能武,忠孝品德高尚,天下人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但是他最終由于性情正直而不為當世所容。他曾經親手在庭院種了三棵槐樹
4、,說:“我的子孫將來一定有做三公的?!焙髞硭膬鹤游簢恼辉谒握孀诰暗?、祥符年間當了宰相。那時正值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無事,于是享受了榮華富貴十八年。今天把東西存在別人家中,第二天去取,有可能取到,也有可能取不到。而晉公自身修養(yǎng)德行,希望能從上天那里得到回報。幾十年后他得到了上天的回報,就像手持契約,親手交付一樣。我因此知道天理一定能彰顯。
……
懿敏公的兒子王鞏,和我有交往,他崇尚道德而又善作文章,以此繼承了他的家風,我因此記敘了這些事。銘文是:
啊,多么美好!魏國公的功業(yè),和槐樹一起萌生。辛勤地培植,一定要經歷世代才能長成。(魏國公)輔佐真宗,天下安寧?;丶乙豢?,槐樹掩映庭院
5、。我輩小人,早晨不考慮晚上,只知窺察時機,追求名利,哪里還有空閑修養(yǎng)自己的德行?只希望有僥幸的運氣,不種植就能收獲。如果沒有那些君子,國家怎么成為國家?京城的東面,是晉國公居住的地方。郁郁蔥蔥的三棵槐樹,象征著王家的仁德。啊,多么美好!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3分)
李衡,字彥平,江都人。衡幼善博誦,為文操筆立就。登進士第,授吳江主簿。有部使者怙勢作威,侵刻下民,衡不忍以敲撲迎合,投劾于府,拂衣而歸。后知溧陽縣,專以誠意化民,民莫不敬。夏秋二稅,以期日榜縣門,鄉(xiāng)無府吏跡,而輸送先他邑辦。因任歷四年,獄戶未嘗系一重囚。
隆興二年,金犯淮堧,人相驚曰:“寇深矣!”官沿江者多
6、送其孥,衡獨自浙右移家入縣,民心大安。盜猬起旁境,而溧陽靖晏自如。帥汪澈、轉運使韓元吉等列上治狀,詔進一秩,尋召入為監(jiān)察御史。歷司封郎中、樞密院檢詳,出知溫、婺、臺三州,惟婺嘗蒞其治。加直秘閣,而衡引年乞身,懇懇不休,上累卻其奏,除秘閣修撰致仕。上思其樸忠,旋召落致仕,除侍御史,以老固辭,不獲命。差同知貢舉。會外戚張說以節(jié)度使掌兵柄,衡力疏其事,謂“不當以母后肺腑為人擇官”,廷爭移時。改除起居郎,衡曰:“與其進而負于君,孰若退而合于道?!闭挛迳?,請老愈力,上知不可奪。仍以秘撰致仕。衡后定居昆山,結茅別墅,杖屨徜徉,左右惟二蒼頭,聚書逾萬卷,號曰“樂庵”,卒,年七十九。
(節(jié)選自《宋史·李衡傳
7、》)
根據(jù)文中李衡的為官經歷,概括他的主要品質。
[答案] 剛直不阿(正直);忠勤愛民(忠于職守)。
【參考譯文】
李衡,字彥平,江都人。李衡幼年喜歡大量誦讀,寫文章一揮而就。后來考中進士,被任命為吳江主簿。有一個中央衙署下派的官吏依仗權勢橫行霸道,欺凌掠奪百姓,李衡不忍心用酷烈的刑罰對付百姓來迎合他,于是向官府呈遞了彈劾自己的狀文(古代棄官的一種方式),拂袖回家。后來任溧陽縣令,一心用誠意教化百姓,百姓沒有不敬重他的。夏秋二季的賦稅(
8、征收),(只是)把預定(繳納)的期限在縣衙前公布出來,鄉(xiāng)里看不到官吏(催繳賦稅)的蹤跡,可是老百姓上繳賦稅卻比其他縣先完成。因而任職長達四年,獄中未曾關押一個重罪犯人。
隆興二年,金兵進犯至淮河沿岸,人們紛紛驚恐說:“賊兵進入到腹地了!”沿江的官員大多把妻子兒女送走(到外地),唯獨李衡把家從浙東搬到溧陽縣,百姓人心安定。盜賊像刺猬豎起硬刺般在鄰近的縣內涌起,但溧陽縣太平無事。元帥汪澈、轉運使韓元吉等人把李衡評為上等治理上報,皇上下詔給他加官一級,不久召入朝中任監(jiān)察御史。曾任職司封郎中、樞密院檢詳,出任溫、婺、臺三州知州,只有婺州曾親自到任。加官直秘閣,李衡以年老為由請求辭官,誠摯殷切,皇上多
9、次退回他的上奏,(最后)授予秘閣修撰的職銜讓他退休?;噬细心钏緲阒液?,不久又征召他復出,讓他任侍御史,(他)以年老為理由堅決推辭,但沒能得到皇上恩準。命他參與主持選拔推薦官員。正逢外戚張說以節(jié)度使的身份掌握兵權,李衡極力上疏(彈劾)這件事,說“不應該因為他是母后的親人就任以高官”,在朝堂上爭論了很長時間。改官任起居郎,李衡說:“與其任官而有負于國君,不如辭官而合乎道義?!?李衡)五次呈上奏章,極力以年老為由請求退休,皇上知道無法改變他的決定。仍然讓他以秘閣修撰官職退休。李衡后來定居昆山,建茅草別墅,拄著拐杖,穿著麻鞋,安閑自在,身邊只有兩個奴仆,收藏的書超過萬卷,自號“樂庵”,去世時七十九歲
10、。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3分)
余年五十有八,歷郡守十有五人。擇其間賢者,記其大概于此。
長洲為蘇首縣,令長不由以擢,則由以敗。而敗者恒多,豈風土使之然耶!數(shù)其善如宋王公元之,余得見者余公一人而已。公名金,字貢之,成都人。為進士,居京師,謹厚溫雅,人稱為余君子。成化五年抵任,群吏以其儒者,頗易之,作奸如故。公以理教戒,率者居半,因稍加懲艾,即皆改行焉??h民素多訐,公不設鉤距,一以公議裁決,略無于其間。訐者謂公不可欺,亦不可犯,稍稍引去?;蛴袕娿棺皂┯诶碚?,則往往詣府司已上官,上官輒諭之曰:“汝自有賢令,不須至我也?!逼淙司棺越馍?。數(shù)月間,吏民帖伏。
前令玩災橫斂,民
11、多逋亡。聞公之政,漸次歸。復如徭役、丁夫之類,累年為下人所賣、率皆顛倒,因置手籍點視,始得其平??h多富人餌縣官,公略不假辭色,至罰之不少貸,因以斂跡??ぶ袡嗪榔宀?,請托無虛日,公一切謝絕,曰:“吾寧不作官,決不能受其使令也?!笨h當要沖,而繁華甲天下,達官貴使過者,旁午紛雜,舊例必設宴迎勞,公皆罷去,魚肉一飯,歡然而別。其子弟隨侍者,訓飭防范甚嚴,不得輒至中門。一日,見幾上有紙畫數(shù)幅,蓋其子購之于吳縣者,悉取焚之,終不留也。夫人洪氏在縣凡五年,惟織纴供公之裳服,機杼之聲時聞于外,雖同寮吏卒皆不得其面。其化于家者如此。
十年,公與吳令雍泰同征,皆為御史,雍留北臺,公補南臺?;蜓云錇樗鶖D,公袒如也
12、。公今為陜西按察副使,吳民思之不已。
(節(jié)選自《寓圃雜記》,有刪改)
根據(jù)文章內容,概括余公之“賢”在“治吏”“治民”“律己”方面的表現(xiàn)。
[答案]?、僦卫簦河枌c懲戒相結合。②治民:采用公眾議論進行裁決。③律己:公正廉潔,拒絕富人的利誘和權豪的請托;嚴格管教家人。
【參考譯文】
我今年五十八歲,歷經十五任郡守。現(xiàn)選取其中賢能之人,在這里論述其大略。
長洲是蘇州第一縣,歷任縣令不是因之擢升,就是因之敗壞。而敗壞之人總是很多,難道是這
13、里的風俗環(huán)境使他們這樣的嗎?列舉此地的優(yōu)秀人物,有宋代王禹偁等人,我見到過的只有余公一人罷了。余公名金,字貢之,是成都人。余公考中進士,居于國都,為人謹慎篤厚、溫和文雅,人們稱他為“余君子”。余公成化五年到長洲就職,群吏因為他是個讀書人,就很輕視他,還是像過去一樣做不法之事。余公用道理教導和訓誡他們,服從的人便占了一半,于是對他們稍加懲治,他們就都改變了行為。長洲百姓向來喜歡揭發(fā)別人的短處,余公從不輾轉查問推其實情,全由公眾的議論裁決,絲毫不糾纏在其中。揭發(fā)的人認為余公不可欺騙,也不可冒犯,就漸漸退去。有些倔強固執(zhí)自失事理的人,常常到府司以上的官署去,上級官員就告曉他們:“你們自有賢能的縣令,
14、不必到我這里來?!蹦切┤司棺孕猩⑷ァ?shù)月之間,官民順服。
前任縣令輕視災禍、濫征捐稅,長洲百姓多有逃亡。聽聞余公治理有方,民眾次第歸來。再如勞役、丁夫這些人,連年被下屬轉賣,情形都已混亂,于是余公編造手冊查點察看,事情才得以平定??h里多有富人利誘縣令,余公嚴詞拒絕一點也不掩飾表情和語氣,乃至嚴加責罰不作少許寬恕,那些富人由此隱蔽形跡,不敢露面。郡中權貴豪強眾多,請托說情從不間斷,余公一概謝絕,說:“我寧愿不做官,也絕不能供那些人差遣使喚。”長洲正處要沖,又繁榮熱鬧居天下第一,經過此地的高官貴使交錯紛雜,按舊例一定設宴迎接慰勞,余公將此陋習盡皆除去,僅僅魚肉一飯,便歡喜作別。對那些跟隨侍奉的子
15、弟,教訓誡勉、防范甚嚴,令其不得擅入中門。一天,見幾案上放有幾幅畫,是他的兒子在吳縣重金收買的,全都拿來燒掉,一點也不留存。夫人洪氏待在縣里總共五年,紡織供給余公穿著,機杼聲不時傳到室外,即使余公的同僚、吏卒也不得見其一面。余公教化家人,就如此類。
成化十年,余公與吳縣縣令雍泰一同被征召,同為御史,雍泰留任北臺,余公補缺南臺。有人說余公受排擠,而他毫不在意。余公現(xiàn)在做陜西按察副使,吳地百姓對他思念不止。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3分)
項王聞龍且死,大懼,使盱臺人武涉往說齊王信曰:“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
16、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分天下王之?今釋此時而自必于漢以擊楚,且為智者固若此乎?”韓信謝曰:“……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shù)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幸為信謝項王?!?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
上述文段中齊王韓信“雖死不易”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偕畹脻h王信任;②深受漢王敬重;③重信義。
【參考譯文】
項羽獲悉龍且已死,非常害怕,立刻派遣盱臺人武涉去游說齊王韓信說:“目前
17、楚、漢二王成敗之事,關鍵就在您了。您向西依附漢王,漢王即獲勝;向東投靠項王,項王即成功。倘若項王今日遭覆滅,那么接著就輪到滅您了。您和項王曾經有過交情,為什么不反叛漢王與楚王聯(lián)合,三家瓜分天下各立為王呢?現(xiàn)在放棄這個良機,自下決心投靠漢王來進攻楚王,作為智者,難道原本就是這個樣子嗎?”韓信辭謝道:“……漢王授給我上將軍的官印,撥給我?guī)兹f人馬,脫下他的衣服讓我穿,推讓他的食物給我吃,并且對我
言聽計從,所以我才能達到今天這個地位。人家如此親近、信任我,我背叛人家是不吉利的。我即使死了也不會改變跟定漢王的主意!望您替我向項王致歉?!?
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3分)
[上文概括
18、:元行欽是唐末人。在后唐莊宗與梁軍作戰(zhàn)時,他勇救唐莊宗一命。明宗(指李嗣源)兵變,他及時把情況匯報給唐莊宗。明宗包圍了在汴州的唐莊宗時,他帶領將士斷發(fā)泣誓,以死報主。唐莊宗遇害后,他出逃被執(zhí),李嗣源將其殺害在洛陽。]
嗚呼!死之所以可貴者,以其義不茍生爾。方明宗之兵變,諸將未知去就,而行欽獨以反聞,至于斷發(fā)自誓,其誠節(jié)有足嘉矣。及莊宗崩,不能自決,而反逃死以求生,終于被執(zhí)而見殺。其言雖不屈,而死非其志也,烏足貴哉!
(節(jié)選自《新五代史》)
歐陽修認為元行欽“烏足貴”的原因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
[答案] 言辭上對莊宗信誓旦旦,誓以死報;行動上卻貪生怕死,出奔而逃。
【參考譯文】
唉!死亡可貴的原因,是因為能為道義(而死)而不茍且偷生。在李嗣源發(fā)動兵變之時,諸將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而只有元行欽把謀反的消息及時上報,至于斷發(fā)自誓,他的節(jié)義實在值得嘉獎。等到唐莊宗駕崩后,他不能自我決斷,反而逃跑來茍且偷生,最終被抓而被處死。他的言辭雖然慷慨不屈,但是他的死并不是他自愿的,哪里有什么可貴之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