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氏著作中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無名氏著作中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無名氏著作中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
當存在主義者宣布絕對價值是不存在的,人是自由的時候,也同樣肯定了人做出選擇的必然性,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無名氏著作中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的論文范文,供大家閱讀借鑒。
解志熙認為:"從二十年代初直到四十年代末,存在主義(包括它的先驅(qū)者和現(xiàn)代代表人物的思想)和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關(guān)系,確實構(gòu)成一條雖然薄弱但卻從未間斷的線索,而且這條線索有愈來愈加大的趨勢。";
無名氏博覽群書,敏感多思,他從存在主義哲學先驅(qū)---尼采、海德格爾那里汲取到了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的精髓。與此同時,他對陀思妥耶夫斯基、
2、卡夫卡、里爾克等都非常欣賞。這些文豪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存在主義哲學思考對其文學創(chuàng)作具有不容忽視的啟發(fā)作用。因此,無論是其早期的嘗試之作,還是在之后秘密完成的"生命大書";---《無名書》,自始至終貫穿著作者對于存在主義諸多哲學命題的追尋與思考。
一、自我肯定
存在主義者認為,存在先于本質(zhì)。當人類意識到自己的存在的時候,人擁有絕對的自由為自己下定義,即設立自我意識,并努力成為自己愿意成為的那樣。因此,在存在主義者那里,人擁有絕對的自由確立自我,支配人生。作為具有鮮明存在主義思想傾向的東方作家無名氏,他在探討生命存在的時候,正是將"自我";作為小說人物的精神核心?!稛o名書》
3、的主人公印蒂發(fā)出肺腑之聲:"在生命里,我只愛兩樣東西:自我和自由我寶貴這兩樣,勝似珍貴兩個王國。";
無名氏從創(chuàng)作伊始就確立了與主流話語不同的個人話語方式。他以邊緣者的姿態(tài),關(guān)注在時代潮流中逐漸被消解的個人自我意識。正如耿傳明所講:"他不再滿足于對時代的圖解,而傾向于表現(xiàn)人是怎樣被卷入時代,以及作為人體的人對于時代的感受和體驗。";
因此,"五四";時期倡導的個人啟蒙在無名氏這里得到繼承和開拓。無名氏以驚世駭俗的筆觸,挖掘了在時代滌蕩中的知識分子的自我意識。
《野獸·野獸·野獸》以印蒂的自我覺醒、憤然出走為開端。自我的覺醒使
4、他急于呼吸外界自由的新鮮空氣,然而他感受到的分明是一種生活的威脅。他在與父親的交談中流露了自己的心聲:"我突然發(fā)覺:
我過去所有生活行動,全無意識,我只是環(huán)境拉線下的一個十足木偶。從今天起,那沉睡在黑暗心靈中的我 ,卻第一次睜開眼睛,從漫長煩人噩夢中醒過來。這個我第一次決定開始做它的軀殼的主人,而把原先所有各式各樣的主人趕走。一點也不錯,在這以前,我有許多主人。這以后,這許多主人只凝成一個主人:我!";這是印蒂在思索人生的過程中邁出的第一步。正如存在主義者共同認為的那樣,人并不是從有生命就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感受自我。人們只有通過孤獨的個人體驗和思索才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確
5、立自我意識,尋找本真的自我。當然,在存在主義者看來,自我并不是存在本身,是存在不斷趨向的理想狀態(tài)。克爾凱郭爾認為"自我";是一個過程,是作為起點的自我、作為目標的自我、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三個部分的綜合體。薩特對"自我";的定義則更為詳細,他指出:"自我事實上不能被把握為一個實在的存在者:主體不能是自我,因為我們已經(jīng)看到與自我的重合會使自我消失。但它同樣不能不是自我,因為自我指示了主體自身。因此,自我代表著主體內(nèi)在性對其自身的一種理想距離,代表著一種不是其固有重合、在把主體設立為統(tǒng)一的過程中逃避統(tǒng)一性的方式。";因此我們看到,當印蒂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意識到"自我";的時候,并沒有對自我做出界定,而是
6、在一股生命沖動的激勵下,不知疲倦地尋找那個永遠在前方的自我。
無名氏在展現(xiàn)現(xiàn)代知識分子自我覺醒、自我定位的艱難歷程時,將主人公安排在中國社會革命此起彼伏的年代。在這樣一種特殊時代背景下,個人的自我意識與社會革命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了沖突。南方暴風驟雨似的革命浪潮吸引著印蒂,他滿懷生命激情地投入到革命事業(yè)當中。小說中講到:"印蒂以全生命全靈魂來摯愛這個偉大理想。他決心把自己個交給它,東方女奴似地侍奉他,用每一寸肉每一寸骨來營養(yǎng)它。他不敢幻想這個理想全部開花結(jié)果后的新地球,那太美了。他現(xiàn)在所能做的,只是拼命工作,斗爭,用無休止的工作與斗爭來表現(xiàn)自己的真誠";.然而革命計劃遭遇挫折,革命隊伍
7、受到殘忍殺害,印蒂不幸入獄。當在獄中備受心靈和肉體的折磨時,他以堅強的意志,保持自己堅定的信仰,克服內(nèi)心個人的聲音。真正讓印蒂懷疑自己的信仰的,是同事之間的互相猜疑和冷酷。剎那間,印蒂感覺到了絕對的孤獨。
這幾年他在革命的瀑流中不停碰撞,完全失去自我感覺,失去方向感。"我現(xiàn)在的呼吁,并不單純是我個人的聲音,在我聲音后面,站著千千萬萬的個人,站著千千萬萬受苦刑被虐害的無辜者!";他當年出走是為了尋找生命、探究生命,生命個體的自我意識是人之為人的開端。社會革命的洪流不允許個人意識的閃現(xiàn),自我意識被消解。在個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上,克爾凱郭爾認為兩者是對立沖突的關(guān)系,社會會束縛人的個性,使個
8、人失去真實性。海德格爾同意此觀點,認為"此在一旦獲得了社會性的存在,就同自身走向分裂,失去自己的人格和自由,沉淪到人們中去";,不再擁有真正的存在。因此,存在主義者指出,人是離不開社會的,但是人可以通過痛苦孤獨的感受,覺悟到自我的獨特性和真正價值,回歸本真的存在,實現(xiàn)與外界的溝通。印蒂正是在社會群體的"無我";狀態(tài)中,經(jīng)過痛苦的掙扎,感受自身的存在,重塑自我。
當然,無名氏在大膽地表現(xiàn)個人意識與集體觀念的交鋒的時候,并不是將矛頭指向消解自我空間的社會革命。而是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呼吁關(guān)注特殊歷史時代下人類自身精神世界的狀況,尤其是如何確立自我,尋求個體生命源泉。
9、二、自由選擇
當存在主義者宣布絕對價值是不存在的,人是自由的時候,也同樣肯定了人做出選擇的必然性。當然,選擇是絕對自由的,任何道德標準都不能對其造成干擾,但是人不得不做出選擇。雅斯貝爾斯相信,人"還有意志自由,能夠主宰自己的行動,這使他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塑造自身";.海德格爾認為"此在本質(zhì)上總是它的可能性,所以這個存在者可以在它的存在中選擇自己本身,獲得自己本身;它也可以失去自身,或者說絕非獲得自身而只是貌似獲得自身";.這也就是說人必須不斷地做出自我選擇,才能夠擁有本真的存在,否則就處于非本真的存在。自由選擇學說在薩特那里得到發(fā)展和完善。薩特首先肯定存在先于本質(zhì),那么"如果存
10、在確是先于本質(zhì),人就永遠不能參照一個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來解釋自己的行動,換言之,決定論是沒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因此,存在主義者認為人擁有絕對的自由遵循內(nèi)心自由的意愿來作出自由的選擇,建構(gòu)自己的人生。
《北極風情畫》為我們講述了一段纏綿悱惻、讓人愕然惋惜的愛情悲劇。男主人公是一名風流倜儻的韓國軍官,女主人公美艷驚人。她們不僅被彼此的風度和修養(yǎng)互相吸引,而且因為同樣的悲慘經(jīng)歷而惺惺相惜。國家民族被蹂躪的痛苦,讓這兩個流落異國他鄉(xiāng)的靈魂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白雪皚皚的北國,這對戀人猶如神仙眷侶,忘情地沉醉于愛情的美妙旋律,苦寒的生活環(huán)境絲毫不會消減內(nèi)心的溫暖。然而,噩耗
11、傳來,高級軍官必須在四天內(nèi)整理裝備啟程回國。作為軍人的林上校內(nèi)心百感交集,可是他別無選擇,只能拋棄奧蕾利亞。將所有感情寄托在戀人身上的奧蕾利亞經(jīng)受不起這種打擊。她時而沉靜不語,時而瘋狂夢囈。四個星期后,奧蕾利亞給戀人留下最后一封信,選擇走向死亡的國度。她選擇通過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讓時間停止延續(xù),讓她純潔的愛情保存完整。她不愿意自己在黑暗中,用不可消滅的怨恨腐蝕曾經(jīng)的幸福。在訣別信中,她寫到:"啊,我的親丈夫!我已經(jīng)把一切交給你了,除了這點殘骸。它的存在,是我對你的愛的唯一缺陷。現(xiàn)在我必須殺死這個缺陷,讓我的每一滴血每一寸骨每一個細胞都變成你的血、你的骨、你的細胞。讓我的名字永恒火灶你的名字里!";
12、
這是一個自由純潔的靈魂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她響應了自己內(nèi)心最強烈的要求,回歸自己本真的存在?;钤谔鹈缾矍橹械乃惺艿搅舜嬖谟谑赖囊饬x和價值,她不愿意從這種自由狀態(tài)中墜入現(xiàn)實的深淵。愛的召喚在給她作出選擇的勇氣,終于她將自己的生命奉獻在愛的祭壇上。這是她自由的選擇,她自己決定了生命存在的方式,將生命定格在意義的最高點。
無名氏在通過《無名書》塑造了一位為真理而上下求索的現(xiàn)代知識分子形象。這不難讓人與歌德筆下的浮士德聯(lián)系起來。在這位東方浮士德式的人物身上,我們看到了他不斷自我否定、自由選擇的探索生命真諦的無畏精神。在印蒂看來,安逸優(yōu)裕的生活是沒有生命活力、沒有價值意義的
13、。他認為他的生活目的是:"探究生命,尋找生命";,他選擇沖到社會現(xiàn)實中去,尋找生命最后的"圓全";.志愿成為真理的兒子的他放棄家的溫暖的港灣,將國家和社會的使命視為自己的使命,將時代和整個人類的苦痛視為自己的苦痛。
參加廣州的革命運動被逮捕,施以鞭刑。"他周身浴在血泊里,先是一片粘濕,接著,血干了,破爛的創(chuàng)傷漸漸收縮,皮肉與衣褲結(jié)成一片。全身象有鋼銼子不斷銼,發(fā)生尖銳的斷續(xù)刺痛。這種刺痛,只要他一清醒,就兇厲包圍他。";
當看到革命背后的無形暗影時,印蒂選擇了放棄。光風霽月的甜美愛情治愈了他心靈的創(chuàng)傷,但是挽留不了印蒂。選擇離開縈之后,他投身東北義勇軍,十個月艱苦卓
14、絕的搏斗,讓他感受到孤獨與絕望,感受到了黑暗的生命本體。在絕望中,他選擇了在欲望中沉淪,認為感官的享受是他在黑暗世界中唯一能抓住的東西。當然,在瘋狂的縱欲之后,隨之而來的是不由自主的冷靜自省。與"魔鬼";莎卡羅絕交后,參加武漢戰(zhàn)役,不幸雙腿受傷,臥床大半年,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因為接觸到梅良神父,被神父的自我犧牲精神所感動,他加入了基督教,成為一個虔誠的教徒。《開花在星云以外》敘述了印蒂獨自一人在華山頂峰悟道的經(jīng)歷,印蒂選擇與極頂?shù)娘L雨云電、天光月色融為一體,為的是沖破宇宙的黑暗,建立"星球哲學";.大徹大悟后,他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籌辦"地球農(nóng)場";,建立了一種新的人與人的關(guān)系。
15、由此可見,印蒂的一生都在不斷地作出自由的選擇,不被家庭、社會、時代所束縛。盡管有的選擇趨向的是自己非本真的存在,但是印蒂不斷地自我反省、自我超越,通過進一步的自由選擇,接近自己本真的存在。這也就印證了雅斯貝爾斯認為的那樣,人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物質(zhì)世界的影響,或多或少喪失了存在的意義。因此,人必須利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做出自由選擇,擁抱存在。
三、向死而生
死亡是人類面臨的永恒的話題。它作為生命的終結(jié),無時無刻不對人的生命構(gòu)成威脅。然而,正是死亡讓人類認識到了有限生命的珍貴,領(lǐng)悟到了在有限的時間里實現(xiàn)個體生命價值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無名氏在生動地表現(xiàn)死亡的陰
16、暗面的同時,指引人們以明朗的心態(tài)看待死亡,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斷尋找個體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海德格爾對存在論死亡學說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他認為,"死作為此在的終結(jié)乃是此在最本己的、無所關(guān)聯(lián)的、確知的、而作為其本身則不確定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死,作為此在的終結(jié)存在,存在在這一存在者向其終結(jié)的存在之中";.在面對這樣一種不可避免的終結(jié)存在時,海德格爾提出"向死存在";這一概念。"向死存在";就是指先行到此在的可能性---死亡中去,在這種最極端的可能性中領(lǐng)會自己的存在,籌劃自身。海德格爾在這里肯定的面對有限的人生的生存勇氣,希望人們將對死亡的威脅轉(zhuǎn)化為對于此在的清醒認識和積極籌劃。
無名氏在
17、他的小說中表現(xiàn)出了對于這一話題的思考。他不惜筆墨描寫了死亡的可怖面孔,以及人們在死亡的陰影下的膽怯和畏懼心理?!逗FG》中冼美繡的死亡消散了歡樂的氛圍,取而代之的是無形的悲傷與哀愁。《金色的蛇夜》描繪了人們在世界即將毀滅、生命即將終止前的發(fā)瘋似的的感官享受,這是在死亡黑暗重壓下畸形異化的表現(xiàn)。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威脅,當恐怖的死亡降臨到人身上時,人生的美好享受、理想生活將就此化為烏有。印蒂在孤獨的悟道中體味著死亡的深淵:"在生命中,人們有許多苦惱,其中極痛苦印蒂和萬萬千千人的一種,卻是那份剎那的死亡感覺,永恒的毀滅。不管你怎樣萬帆風順,千歡萬喜,花園里開放數(shù)不清的幸福,一想到死,你眼前就出現(xiàn)一座可怕
18、的黑色深淵,它吞噬你一切塵世幸福,金色的夢。";這是印蒂在歷經(jīng)歲月滄桑依然感覺到的死亡重壓。無名氏在展現(xiàn)人類在死亡面前的悲觀和無奈之后,著力探討的是人類應該以何種態(tài)度面對這一隨時可能發(fā)生的必然性。因此,他在人類對于死亡的畏懼的同時,也表現(xiàn)了一部分人視死如歸的坦然心態(tài)?!兑矮F·野獸·野獸》中,用精細的筆觸描寫了英勇的戰(zhàn)士在近在咫尺的死亡面前的無畏精神。在他們眼里死亡不再是可怕的暗影,而是鼓勵他們迸發(fā)出生命激情的朋友?!端赖膸r層》中,印蒂的父親---印修靜安然自若地迎接自己的死亡,在他的周圍死亡不再具有威脅,死亡轉(zhuǎn)化為瑰麗的花園,散發(fā)著迷人的芳香。左獅在臨終前向朋友講述
19、了其在越南戰(zhàn)爭中與死亡面對面的經(jīng)歷。他講到,"死毫不可怕,它只是生的一部分,異常自然";.同時,他感悟到,正是死亡讓他認識到真正的自我,深切的感受到生命的意義。"那種絕對與宇宙相呼吸的最純潔的自我,只有在恐怖的印緬森林中才能產(chǎn)生。人必須在最可怕的死亡邊緣線上掙扎,才能真正感覺到生命,以及生命中最純粹的愛。這實在是一出悲劇永恒的悲劇。因為,在一生中,并沒有多少人能真正徘徊在這一可怕邊緣線上。";
在無名氏看來,死亡的陰影固然可怕,但是人不能永遠為死亡所威脅。因此他同海德格爾一道,指引人面對死亡的精神之路。無名氏在他的散文中對死亡進行了如下的表述:"穿過死亡的陰影,我們才能看見生命的
20、強烈光芒。死的陰影是一種必要的裝飾,有它,生命才能顯出鮮明的輪廓";.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無名氏肯定了死亡對于感知自身存在和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積極的推動作用。他認為死亡不僅不能使我們陷入悲觀絕望的情緒中無法自拔,相反,死亡的存在恰恰激勵了人類在有限的生命中把握自我、創(chuàng)造價值。無名氏精心塑造的理想的人物形象---印蒂在華山極頂對死亡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解剖,終于心境豁然開朗,實現(xiàn)了"悟道";,獲得了對死亡最終極的認識,死亡帶來的焦慮和絕望也頓時化為烏有。在面對生命必將隨時終結(jié)的事實,他選擇澄清自己黑暗的精神世界,讓光明照耀內(nèi)在靈魂。有了內(nèi)在的光明,死亡便不再是黑暗、毀滅的同義詞。無名氏將生
21、命探索的觸角深入到了人類痛苦的內(nèi)核,死亡給人類帶來的無窮的焦慮,讓生命籠罩一層迷茫的黑紗。海德格爾希望人們在感知到自身存在后,繼續(xù)先行到死,在死亡的激發(fā)下勇敢面對人生。無名氏在海德格爾的啟發(fā)和自身的覺悟下,強調(diào)精神世界的徹底潔凈,將死亡的暗影轉(zhuǎn)化為光明,在樂觀健康的心態(tài)下,積極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實現(xiàn)自我。
無名氏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小說的思想內(nèi)涵和審美觀念受到存在主義的影響,表現(xiàn)出鮮明的存在主義傾向。同時,無名氏敏而多思的秉性以及苦難生活的遭遇進一步加深了他對人生困境的體驗和對精神歸宿的思索。無名氏一生視書如命,學貫中西。中國優(yōu)秀文學作品中體現(xiàn)出的對于人性的張揚和自由的呼吁,給定了其文學創(chuàng)
22、作的關(guān)注對象。而西方現(xiàn)代作家,尤其是存在主義作家作品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對于外在世界不可捉摸的荒謬的展現(xiàn)和對于內(nèi)在精神世界的挖掘,深刻地影響著無名氏的哲學思考和美學觀念??梢哉f,無名氏最大程度地吸收了中西文學中的存在主義思想,創(chuàng)造了一個獨放異彩的藝術(shù)世界。有研究者認為,作品"復雜深邃的內(nèi)容和巨大的藝術(shù)探索的獨創(chuàng)性工作,是需要時間讓人們慢慢認識和消化的。當然,這個時間是可以預期的。";
參考文獻:
[1]解志熙.生的執(zhí)著---存在主義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2]無名氏.海艷[M].廣州:花城出版社,1995.
[
23、3]耿傳明.輕逸與沉重之間---"現(xiàn)代性";問題視野中的"新浪漫派";文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4]無名氏.野獸·野獸·野獸[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
[5]薩特著,陳宣良.存在與虛無[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7.
[6]徐崇溫.存在主義哲學[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7][德]卡爾·雅斯貝爾斯.存在與超越---雅斯貝斯文集[C].余靈靈,徐信華,譯.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88.
[8][德]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6.
[9][法]讓保羅·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M].周煦良,湯永寬,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10]無名氏.北極風情畫---塔里的女人[M].廣州:花城出版社,1995.
[11]無名氏.開花在星云以外[M].香港:新聞天地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