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學(xué)課件.ppt
《人體解剖學(xué)課件.ppt》由會(huì)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人體解剖學(xué)課件.ppt(212頁(yè)珍藏版)》請(qǐng)?jiān)谘b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共十二章第一章 緒論 一、人體的組成 二、常用解剖術(shù)語(yǔ) 第二章 運(yùn)動(dòng)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骨及骨連結(jié) 第二節(jié) 骨骼肌 第三章 消化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消化管 第二節(jié) 消化腺第四章 呼吸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呼吸道 第二節(jié) 肺 第三節(jié) 胸膜和縱隔第五章 泌尿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腎 第二節(jié) 輸尿管 第三節(jié) 膀胱 第四節(jié) 尿道第六章 男性生殖系統(tǒng)第七章 女性生殖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內(nèi)生殖器 第二節(jié) 乳房和會(huì)陰 第八章 腹膜和腹膜腔第九章 脈管系 第一節(jié) 心血管系 第二節(jié) 淋巴系統(tǒng)第十章 感官 第一節(jié) 視器 第二節(jié) 前庭蝸器第十一章 神經(jīng)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第二節(jié) 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 第三節(jié) 腦和脊髓傳導(dǎo)通路第十二章 內(nèi)分泌系統(tǒng)
2、第一章 緒論 系 統(tǒng) 解 剖 學(xué) : 是 按 人 體 器 官 功 能 系 統(tǒng) 闡 述 人 體 正 常 器 官 形 態(tài) 結(jié) 構(gòu) 及 其 發(fā) 生 發(fā) 展的 科 學(xué) 。 是 醫(yī) 學(xué) 科 學(xué) 中 一 門 重 要 的 基 礎(chǔ) 課 , 是 人 體 解 剖 學(xué) 的 重 要 分 科 之 一 。在 我 國(guó) ,人 體 解 剖 學(xué) 的 分 科 方 法 很 多 , 巨 視 解 剖 學(xué) , 微 視 解 剖 學(xué) , 系 統(tǒng) 解 剖 學(xué) ,局 部 解 剖 學(xué) , 外 科 解 剖 學(xué) , 表 面 解 剖 學(xué) , X線 解 剖 學(xué) , 斷 面 解 剖 學(xué) ,運(yùn) 動(dòng) 解 剖 學(xué) 。一、人體的組成 ( 一 ) 細(xì) 胞 細(xì) 胞 是
3、組 成 人 體 的 最 基 本 的 結(jié) 構(gòu) 和 功 能 單 位 。 ( 二 ) 組 織 組 織 由 形 態(tài) 相 似 、 功 能 相 近 的 細(xì) 胞 借 細(xì) 胞 間 質(zhì) 結(jié) 合 在 一 起 而 構(gòu) 成 。 ( 三 ) 器 官 幾 種 不 同 的 組 織 相 互 結(jié) 合 成 具 有 一 定 的 形 態(tài) 、 完 成 一 定 功 能 的 器 官 。 ( 四 ) 系 統(tǒng) 功 能 相 關(guān) 的 器 官 按 順 序 連 在 一 起 構(gòu) 成 系 統(tǒng) 。 人 體 有 九 大 系 統(tǒng) : 運(yùn) 動(dòng) 系 統(tǒng) 、 消 化系 統(tǒng) 、 呼 吸 系 統(tǒng) 、 泌 尿 系 統(tǒng) 、 生 殖 系 統(tǒng) 、 脈 管 系 統(tǒng) 、 感 覺 器
4、 統(tǒng) 、 神 經(jīng) 系 統(tǒng) 、 內(nèi) 分 泌 系 統(tǒng) 。 人體九大系統(tǒng) 運(yùn)動(dòng)消化和呼吸 泌尿生殖脈管系 感覺神經(jīng)內(nèi)分泌 九大系統(tǒng)要牢記 二、常用解剖術(shù)語(yǔ) ( 一 ) 解 剖 學(xué) 姿 勢(shì) 解 剖 學(xué) 姿 勢(shì) 又 稱 標(biāo) 準(zhǔn) 姿 勢(shì) , 即 : 身 體 直 立 , 兩 眼 平 視 , 上 肢 下 垂 , 下 肢 并 攏 , 手掌 足 尖 向 前 。 解剖學(xué)姿勢(shì) 標(biāo)準(zhǔn)姿勢(shì)象立正 身體直立兩眼平 掌心足尖都向前 上肢下垂下肢并 ( 二 ) 方 位 術(shù) 語(yǔ) 上 、 下 ; 顱 側(cè) 、 尾 側(cè) ; 前 ( 腹 側(cè) ) 、后 ( 背 側(cè) ) ; 內(nèi) 側(cè) 、 外 側(cè) ; 內(nèi) 、 外 ;淺 、 深 ; 近 側(cè) 、
5、遠(yuǎn) 側(cè) ; 尺 側(cè) 、 橈 側(cè) ;脛 側(cè) 腓 側(cè) ; 左 、 右 ; 垂 直 、 水 平 、 中 央 等 。( 三 ) 軸 和 面 均 為 假 想 。 1 軸 包 括 矢 狀 軸 、 冠 狀 軸 、 垂 直 軸 。 2 面 包 括 矢 狀 面 、 冠 狀 面 、 水 平 面 。 第二章 運(yùn)動(dòng)系統(tǒng) 概述 1 運(yùn) 動(dòng) 系 統(tǒng) 組 成 運(yùn) 動(dòng) 系 統(tǒng) 由 骨 、 骨 連 結(jié) 和 骨 骼 肌 組 成 ,骨 借 骨 連 結(jié) 構(gòu) 成 整體 的 支 架 即 骨 骼 , 肌 附 著 于 骨 。 2 運(yùn) 動(dòng) 系 統(tǒng) 功 能 在 運(yùn) 動(dòng) 中 骨 起 杠 桿 作 用 , 關(guān) 節(jié) 為 樞 紐 ,骨 骼 肌 為 動(dòng) 力
6、 。 共同 完 成 支 持 人 體 、 保 護(hù) 內(nèi) 臟 及 運(yùn) 動(dòng) 的 功 能 。 運(yùn)動(dòng)系統(tǒng)組成、功能 運(yùn)動(dòng)系統(tǒng)骨連骨 支持運(yùn)動(dòng)加保護(hù) 肌肉動(dòng)力骨杠桿 關(guān)節(jié)樞紐連鄰骨 第一節(jié) 骨及骨連結(jié) 一、骨及骨連結(jié)概述 ( 一 ) 骨 總 論 1 骨 的 形 態(tài) 分 類 骨 按 形 態(tài) 可 分 為 :長(zhǎng) 骨 、 短 骨 、 扁 骨 和 不 規(guī) 則 骨 。 2 骨 的 部 位 分 類 成 人 骨 共 206塊 , 按 在 體 內(nèi) 所 處 部 位 不 同 可分 為 : 顱 骨 、 軀 干 骨 和 四 肢 骨 。 顱 骨 分 腦顱 骨 和 面 顱 骨 , 共 23塊 , 軀 干 骨 共 51塊 ,四 肢 骨 共
7、 126塊 , 另 有 3對(duì) 聽 小 骨 位 于 顳 骨 內(nèi) 。 各部骨數(shù)目 各骨數(shù)目分開記 記住位置就容易 腦面顱骨二十三 軀干總共五十一 四肢一百二十六 全身骨頭基本齊 還有六塊體積小 藏在中耳鼓室里 3 骨 的 構(gòu) 造 骨 主 要 由 骨 質(zhì) 、 骨 髓 、 骨 膜 構(gòu) 成 。 (1)骨 質(zhì) : 即 骨 組 織 , 又 分 骨 密 質(zhì) 和 骨 松 質(zhì) 。 骨 密 質(zhì) , 主 要分 布 于 長(zhǎng) 骨 干 和 其 它 骨 的 表 面 。 骨 松 質(zhì) , 由 骨 小 梁 構(gòu) 成 , 位于 骨 的 內(nèi) 部 。 (2)骨 髓 : 充 填 于 骨 髓 腔 和 松 質(zhì) 腔 隙 內(nèi) 。 又 分 黃 骨 髓
8、 和 紅 骨 髓, 紅 骨 髓 能 造 血 。 成 人 髂 骨 、 胸 骨 、 椎 骨 內(nèi) 終 生 保 留 紅 骨 髓 。 (3)骨 膜 : 由 致 密 結(jié) 締 組 織 構(gòu) 成 , 位 于 骨 的 最 外 邊 , 含 有 豐 富的 血 管 、 神 經(jīng) 和 成 骨 細(xì) 胞 。 在 骨 的 生 長(zhǎng) 、 發(fā) 生 、 修 復(fù) 和 改 建 中起 重 要 作 用 。 ( 二 ) 骨 連 結(jié) 總 論 1 骨 連 結(jié) 分 類 根 據(jù) 骨 連 結(jié) 的 結(jié) 構(gòu) 形 式 , 可 分 為 直 接 連 結(jié) 和 間 接 連 結(jié) 。 (1)直 接 連 結(jié) : 包 括 膜 性 連 結(jié) 、 軟 骨 性 連 結(jié) 、 骨 性 連
9、結(jié) 。 (2)間 接 連 結(jié) : 即 關(guān) 節(jié) 。2 關(guān) 節(jié) 的 基 本 構(gòu) 造 和 輔 助 結(jié) 構(gòu) 關(guān) 節(jié) 的 結(jié) 構(gòu) 各 不 相 同 , 但 基 本 構(gòu) 造 都 一 樣 。 (1)基 本 構(gòu) 造 : 包 括 關(guān) 節(jié) 面 、 關(guān) 節(jié) 囊 、 關(guān) 節(jié) 腔 。 (2)輔 助 結(jié) 構(gòu) : 包 括 韌 帶 和 關(guān) 節(jié) 內(nèi) 軟 骨 等 。 關(guān)節(jié)的基本構(gòu)造和輔助結(jié)構(gòu) 關(guān)節(jié)面,關(guān)節(jié)囊 關(guān)節(jié)腔內(nèi)軟骨藏 韌帶加強(qiáng)穩(wěn)固性 基本構(gòu)造都一樣 3 關(guān) 節(jié) 的 運(yùn) 動(dòng) (1)屈 和 伸 : 是 圍 繞 冠 狀 軸 的 運(yùn) 動(dòng) 。 (2)內(nèi) 收 和 外 展 : 是 圍 繞 矢 狀 軸 的 運(yùn) 動(dòng) 。 (3)旋 內(nèi) 和 旋
10、外 : 圍 繞 垂 直 軸 是 的 運(yùn) 動(dòng) 。 (4)環(huán) 轉(zhuǎn) : 是 屈 、 外 展 、 伸 、 內(nèi) 收 連 結(jié) 起 來(lái) 的 動(dòng) 作 。 即 近側(cè) 端 不 動(dòng) 遠(yuǎn) 側(cè) 端 作 圓 周 運(yùn) 動(dòng) 。 二、軀干骨及連結(jié) 軀 干 骨 包 括 椎 骨 、 胸 骨 和 肋 , 共 51塊 。 借 骨 連 結(jié) 構(gòu) 成 脊 柱 和 胸 廓 。 ( 一 ) 脊 柱 1 椎 骨 (1)名 稱 及 數(shù) 目 : 成 人 椎 骨 26塊 , 包 括 頸 椎 7塊 、 胸 椎 12塊 、 腰 椎 5塊 、 骶 骨 1塊( 由 5塊 骶 椎 融 合 而 成 ) 、 尾 骨 1塊 ( 由 4塊 尾 椎 融 合 而 成 ) 。
11、 (2)椎 骨 的 一 般 結(jié) 構(gòu) : 椎 體 、 椎 板 、 椎 弓 、 椎 孔 、 棘 突 、橫 突 、 小 關(guān) 節(jié)(3)各 部 椎 骨 的 特 點(diǎn) 1)頸 椎 特 點(diǎn) : 椎 體 較 小 。 橫 突 有 孔 稱 橫 突 孔 。 棘 突 末 端 分 叉 。 特 化 頸 椎 有 : 第 一 頸 椎 ,無(wú) 椎 體 和 棘 突 , 呈 環(huán) 形 , 又 稱寰 椎 。 第 二 頸 椎 , 有 齒 突 , 又稱 樞 椎 。 第 七 頸 椎 , 棘 突 特 長(zhǎng), 又 稱 隆 椎 。 其 棘 突 是 計(jì) 數(shù) 椎骨 的 重 要 體 表 標(biāo) 志 。 2) 胸 椎 特 點(diǎn) : 胸 椎 體 上 和 橫 突 上 有
12、 與 肋 相 連 結(jié) 的 肋 凹 。 棘 突 向 后 下 斜 伸 呈 疊 瓦 狀 。 3)腰 椎 特 點(diǎn) : 椎 體 大 。 棘 突 呈 板 狀 水 平 后 伸 。 4)骶 骨 : 呈 三 角 形 , 前 面 主 要 結(jié) 構(gòu) 有 岬 、 骶 前 孔 等 。 后 面 主 要 結(jié)構(gòu) 有 骶 后 孔 、 骶 管 裂 孔 和 骶 角 等 , 骶 角 是 骶 管 麻 醉 時(shí) 重 要 的 體 表 標(biāo)志 。 側(cè) 面 主 要 結(jié) 構(gòu) 有 耳 狀 面 等 。 5)尾 骨 : 由 4塊 尾 椎 融 合 而 成 。各部椎骨特點(diǎn) 椎骨外形不規(guī)范 抓住要點(diǎn)能分辨 頸椎體小棘分叉 橫突有孔最明顯 胸椎連肋有肋凹 棘突疊瓦
13、下斜尖 腰椎承重體最大 棘突后伸寬又扁 2 椎 骨 的 連 結(jié) 椎 骨 間 的 連 結(jié) 主 要 有 椎 間 盤 、 韌 帶 和 關(guān) 節(jié) 等 (圖 2-1)。 (1)椎 間 盤 1)位 置 : 位 于 相 鄰 椎 體 之 間 。 2)構(gòu) 成 : 由 纖 維 環(huán) 和 髓 核 構(gòu) 成 。纖 維 環(huán) 為 環(huán) 形 的 纖 維 軟 骨 ,連 于 上 下 椎 體 之 間 , 髓 核 為 膠凍 狀 , 位 于 中 央 。 3)臨 床 意 義 : 纖 維 環(huán) 后外 側(cè) 較 薄 弱 ,用 力 過 猛 時(shí) 可致 髓 核 脫 出 而 壓 迫 脊 神 經(jīng) 。 椎間盤 椎體之間纖維環(huán) 膠狀髓核在中間 后外薄弱易脫出 壓迫
14、神經(jīng)致痛癱 (2)韌 帶 主 要 有 五 條 , 即 三 長(zhǎng) 兩 短 。 1)三 條 長(zhǎng) 韌 帶 : 前 縱 韌 帶 , 連 接 于 椎 體 之 前 。 后 縱 韌 帶 , 連 接 于 椎 體 之 后 。 棘 上 韌 帶 , 連 接 于 棘 突 之 后 。 2)兩 條 短 韌 帶 : 棘 間 韌 帶 , 連 接 于 棘 突 之 間 。 黃 韌 帶 , 連 接 于 椎 弓 之 間 。 3)臨 床 意 義 :腰 椎 穿 刺 時(shí) 由 外 向 內(nèi) 依 次 經(jīng) 過 的韌 帶 是 棘 上 韌 帶 、 棘 間 韌 帶 、 黃韌 帶 。 脊柱韌帶及意義 脊柱韌帶,三長(zhǎng)兩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間 再透黃韌,進(jìn)入椎
15、管 3 脊 柱 的 整 體 觀 (1)前 面 觀 : 椎 體 自 上 而 下 依 次 增 大 , 骶 尾 部 又 逐 漸 縮 小 , 與承 受 體 重 壓 力 密 切 相 關(guān) 。 (2)后 面 觀 : 棘 突 上 下 排 列 成 一 條 直 線 。 各 部 棘 突 方 向 有 所 不同 , 頸 部 棘 突 較 短 , 胸 部 棘 突 向 后 下 呈 疊 瓦 狀 排 列 , 腰 部 棘 突近 水 平 后 伸 。 (3)側(cè) 面 觀 : 可 見 四 個(gè) 生 理 彎 曲 ,即 頸 曲 、 胸 曲 、 腰 曲 、 骶 曲 。主 要 起 減 緩 震 蕩 作 用 。 其 中 , 頸 腰 二 曲 凸 向 前
16、, 胸 骶 二 曲 凸 向后 。 脊柱的整體觀 上細(xì)下粗尾部尖 承受壓力密相關(guān) 后觀棘突一條線 頸短胸斜腰平扁 側(cè)觀生理四個(gè)彎 線條大方又美觀 胸骶彎曲凸向后 頸腰二曲凸向前 ( 二 ) 胸 廓 由 12塊 胸 椎 、 12對(duì) 肋 、 1塊 胸 骨 構(gòu) 成 。 1 胸 骨 (1)形 態(tài) 分 部 : 自 上 而 下分 為 胸 骨 柄 、 胸 骨 體 和 劍突 三 部 。 胸 骨 柄 上 方 凹 陷為 頸 靜 脈 切 跡 , 柄 、 體 交界 處 形 成 略 微 向 前 隆 凸 的胸 骨 角 。 (2)臨 床 意 義 : 胸 骨 角 平對(duì) 第 二 肋 軟 骨 ,是 記 數(shù) 肋 的 標(biāo) 志 。 2
17、肋 : 共 十 二 對(duì) 。 (1)形 態(tài) 分 部 前 部 為 肋 軟 骨 , 后 部 為 肋 骨 , 末 端 有 肋 頭 ,內(nèi) 面 下 緣 處 有 肋 溝 . (2)肋 的 連 結(jié) 1)肋 的 后 端 連 結(jié) : 肋 的 后 端 連 于 胸 椎 。 2)肋 的 前 端 連 結(jié) : 肋 的 前 端 連 結(jié) 不 盡 相 同 。 第 一 肋 借 肋 軟 骨 連 于 胸 骨 柄 。 第 二 肋 借 肋 軟 骨 連 于 胸 骨 角 。 第 37肋 借 肋 軟 骨 與 胸 骨 體 相 連 。 第 810肋 借 肋 軟 骨 依 次 連 于 上 位 肋 軟 骨 , 形 成 肋 弓 。 第 11、 12肋 前
18、端 游 離 于 腹 肌 之 中 , 稱 浮 肋 。 肋的連結(jié) 一肋連于胸骨柄 二肋對(duì)角標(biāo)志明 三至七肋與體連 八至十肋成肋弓 十一十二稱浮肋 前端游離肌肉中 3 胸 廓 的 整 體 觀 及 運(yùn) 動(dòng) 胸 廓 呈 前 后 略 扁 的 圓 錐 形 , 上 窄下 寬 。 肋 骨 間 為 肋 間 隙 , 由 肋 間 肌封 閉 。 (1)胸 廓 上 口 : 由 第 一 胸 椎 、 第 一肋 、 胸 骨 的 頸 靜 脈 切 跡 圍 成 , 向 前下 傾 斜 。 (2)胸 廓 下 口 : 由 第 十 二 胸 椎 、 十二 肋 、 十 一 肋 、 肋 弓 、 劍 突 圍 成 ,膈 肌 就 是 附 著 于 胸 廓
19、 下 口 周 圍 的 骨面 。 (3)胸 廓 的 運(yùn) 動(dòng) : 吸 氣 時(shí) , 胸 廓 和肋 上 升 。 呼 氣 時(shí) , 胸 廓 和 肋 下 降 。 胸廓形態(tài)、運(yùn)動(dòng) 胸廓形似小鳥籠 上窄下寬扁錐形 上口狹小前下斜 下口封膈分腹胸 容納保護(hù)心肝肺 呼氣下降吸氣升 三、顱骨及其連結(jié) ( 一 ) 顱 的 組 成 顱 骨 共 23塊 ( 不 包 括 3對(duì) 聽 小 骨 ) , 分 為 腦 顱 和 面 顱 。 (1)腦 顱 : 包 括 頂 骨 2、 顳 骨 2 、 額 骨 1、 枕 骨 1、 蝶 骨 1 、 篩 骨 1。 (2)面 顱 : 包 括 淚 骨 2、 顴 骨 2、 腭 骨 2 、 下 鼻 甲 骨
20、2 、 上 頜 骨 2 、 鼻 骨 2、 犁 骨 1、 舌 骨 1、 下 頜 骨 1。 另 有 三 對(duì) 聽 小 骨 位 于 顳 骨 內(nèi) 部 的 中 耳 鼓 室 內(nèi) 。 ( 二 ) 顱 的 整 體 觀 1 顱 頂 觀 成 人 顱 頂 借 冠 狀 縫 、 矢 狀 縫 、 人 字 縫 緊 密 連 結(jié) , 新 生 兒 顱 縫 交 界處 由 結(jié) 締 組 織 膜 封 閉 稱 顱 囟 。 顱 頂 觀 顱 頂 借 縫 連 結(jié) 緊 三 縫 名 為 冠 矢 人 嬰 顱 骨 化 未 完 成 縫 間 膜 閉 叫 顱 囟2 顱 底 內(nèi) 面 觀 顱 底 內(nèi) 面 凹 凸 不 平 , 由 前 向 后 依 次 為 顱 前 窩
21、、 顱 中 窩 、 顱 后 窩 。 (1)顱 前 窩 : 篩 板 、 篩 孔 等 。 (2)顱 中 窩 : 垂 體 窩 、 蝶 鞍 、 圓 孔 、 卵 圓 孔 、 棘 孔 、 眶 上 裂 、 視 神經(jīng) 管 等 。 (3)顱 后 窩 : 枕 骨 大 孔 、 舌 下 神 經(jīng) 管 、 內(nèi) 耳 門 、 橫 竇 溝 、 乙 狀 竇 溝、 頸 靜 脈 孔 等 。 顱底內(nèi)面觀 前窩中央是篩板 篩孔通鼻嗅絲穿 中窩之中垂體窩 前高后高似蝶鞍 兩側(cè)圓孔卵圓孔 棘孔位于最后邊 前部通眶眶上裂 圓形短管視覺連 后窩中央是大孔 前外舌下神經(jīng)管 巖部后面內(nèi)耳門 頸靜脈孔二溝延 注:圓形短管視神經(jīng)管 二溝橫竇溝、乙狀竇溝
22、 3 顱 底 外 面 觀 分 前 后 兩 區(qū) , 前 低 后 高 。 (1)前 區(qū) : 主 要 有 骨 腭 、 牙 槽 弓 、 鼻 后 孔 等 結(jié) 構(gòu) 。 (2)后 區(qū) : 中 部 是 枕 骨 大 孔 , 其 它 主 要 結(jié) 構(gòu) 有 枕 外 隆 凸 、 頸 靜脈 孔 、 莖 突 、 莖 乳 孔 、 乳 突 、 下 頜 窩 。 4 顱 的 側(cè) 面 觀 主 要 有 外 耳 門 、 顴 弓 、 顳 窩 、 翼 點(diǎn) 等 。 翼 點(diǎn) : 位 于 顳 窩 , 是 額 、 頂 、顳 、 蝶 四 骨 相 交 匯 處 。 此 處 骨質(zhì) 薄 弱 , 內(nèi) 有 腦 膜 中 動(dòng) 脈 通 過 ,外 力 打 擊 易 引 起
23、 骨 折 而 發(fā) 生 顱內(nèi) 出 血 。 翼點(diǎn)位置、意義 翼點(diǎn)位于太陽(yáng)穴 額頂顳蝶會(huì)顳窩 內(nèi)有腦膜中動(dòng)脈 骨折皆因骨質(zhì)薄 5 顱 的 前 面 觀 (1)眶 : 略 呈 四 棱 錐 形 , 容 納 視 器 。 主 要 結(jié) 構(gòu) 有 眶 尖 、 眶 口 、 眶上 緣 、 眶 上 切 跡 、 眶 下 緣 、 眶 下 孔 、 眶 上 裂 、 眶 下 裂 、 淚 囊 窩 等。 (2)骨 性 鼻 腔 : 位 于 面 顱 中 央 , 前 口 為 犁 狀 孔 , 后 口 為 鼻 后 孔 。 (3)骨 性 鼻 旁 竇 : 是 骨 性 鼻 腔 周 圍 骨 內(nèi) 含 氣 腔 隙 。 起 減 輕 重 量 、發(fā) 音 共 鳴
24、作 用 。 主 要 有 額 竇 、 篩 竇 、 蝶 竇 、 上 頜 竇 四 對(duì) 。 骨性鼻旁竇名稱特點(diǎn) 鼻旁竇,如音箱 鼻腔周圍骨內(nèi)藏 額篩蝶竇上頜竇 都有開口通鼻腔 ( 三 ) 顱 的 連 結(jié) 顱 骨 之 間 多 為 直 接 連 結(jié) , 只 有 下 頜 骨 與 顳 骨 之 間 形 成 顳 下 頜關(guān) 節(jié) 。 1 顳 下 頜 關(guān) 節(jié) 構(gòu) 成 顳 下 頜 關(guān) 節(jié) 由 下 頜 骨 的 髁 突 ( 下 頜 頭 ) 與 顳 骨 下 頜 窩 及 關(guān) 節(jié)結(jié) 節(jié) 構(gòu) 成 。 2 顳 下 頜 關(guān) 節(jié) 特 點(diǎn) 顳 下 頜 關(guān) 節(jié) 特 點(diǎn) 為 : 關(guān) 節(jié) 腔 內(nèi) 含 有 關(guān) 節(jié) 盤 。 關(guān) 節(jié) 囊 松 弛, 易 脫
25、 位 。 顳下頜關(guān)節(jié)構(gòu)成及特點(diǎn) 下頜頭,下頜窩 構(gòu)成關(guān)節(jié)功能多 關(guān)節(jié)腔有關(guān)節(jié)盤 關(guān)節(jié)囊壁前薄弱 咀嚼語(yǔ)言做表情 張口過大向前脫 四 、 四 肢 骨 及 其 連 結(jié) ( 一 ) 上 肢 骨 及 其 連 結(jié) 1 上 肢 骨 每 側(cè) 32塊 , 包 括 肩 胛 骨 1、 鎖 骨 1、 肱 骨 1、 橈 骨 1 、 尺 骨 1、 腕 骨 8、 掌 骨 5、 指骨 14。 (1)肩 胛 骨 : 呈 三 角 形 , 分 兩 面 、 三 緣 、 三 角 。 后 面 有 肩 胛 岡 , 末 端 延 為 肩 峰, 是 肩 部 最 高 點(diǎn) 。 外 側(cè) 角 形 成 關(guān) 節(jié) 盂 , 參 與 肩 關(guān) 節(jié) 構(gòu) 成 。 上
26、 角 、 下 角 分 別 平 對(duì)第 二 、 第 七 肋 , 是 計(jì) 數(shù) 肋 骨 的 標(biāo) 志 。 (2)鎖 骨 : 呈 “ ”形 , 內(nèi) 側(cè) 為 胸 骨 端 ,外 側(cè) 為 肩 峰 端 。 (3)肱 骨 : 為 典 型 長(zhǎng) 骨 , 分 一 體 兩 端 。上 端 為 膨 大 的 半 圓 形 肱 骨 頭 , 參 與 肩 關(guān)節(jié) 的 構(gòu) 成 。 下 端 有 肱 骨 小 頭 和 滑 車 , 參與 肘 關(guān) 節(jié) 的 構(gòu) 成 。 肱 骨 頭 外 下 縮 細(xì) 稱 解剖 頸 , 肱 骨 上 端 與 干 交 匯 處 為 外 科 頸 ,因 此 處 最 易 發(fā) 生 骨 折 需 去 外 科 治 療 而 得名 。 肱 骨 干
27、后 方 有 橈 神 經(jīng) 溝 , 有 橈 神 經(jīng)通 過 。 肱 骨 下 端 內(nèi) 上 方 后 面 有 尺 神 經(jīng) 溝, 有 尺 神 經(jīng) 通 過 。 肱 骨 主 要 結(jié) 構(gòu) 可 歸 納 為 兩 頭 、 兩 頸 、兩 溝 。肱骨主要結(jié)構(gòu) 上大下小兩個(gè)頭 小頭推著滑車走 解剖外科兩個(gè)頸 骨折快往外科走 尺橈兩個(gè)神經(jīng)溝 同名神經(jīng)溝內(nèi)走 。 (4)前 臂 骨 : 包 括 內(nèi) 側(cè) 的 尺 骨 和 外 側(cè) 的 橈 骨 , 習(xí) 慣 稱 為內(nèi)尺外橈。 1)尺 骨 : 為 一 上 大 下 小 的 長(zhǎng) 骨 。 主 要 結(jié) 構(gòu) 有 鷹 嘴 、 滑 車 切 跡 、 尺 骨 頭 、 橈 切 跡、 尺 骨 莖 突 等 。 2)
28、橈 骨 : 主 要 結(jié) 構(gòu) 有 橈 骨 頭 、 尺 切 跡 、 橈 骨 莖 突 等 。 (5)手 骨 : 包 括 腕 骨 、 掌 骨 、 指 骨 。 1)腕 骨 : 8塊 , 排 成 遠(yuǎn) 近 兩 列 。 近 側(cè) 列 由 外 向 內(nèi) 依次 為 手 舟 骨 、 月 骨 、 三 角 骨 、 豌 豆 骨 。 遠(yuǎn) 側(cè) 列 由外 向 內(nèi) 依 次 為 大 多 角 骨 、 小 多 角 骨 、 頭 狀 骨 、 鉤 骨 。 腕骨名稱 舟月三角豆 大小頭狀鉤 2)掌 骨 : 由 外 向 內(nèi) 依 次 為 1、 2、 3、 4、 5掌 骨 。 3)指 骨 : 14塊 。 拇 指 為 2塊 , 其 余 各 指 為 3塊
29、。 2 上 肢 骨 連 結(jié) (1)肩 關(guān) 節(jié) 1)構(gòu) 成 : 由 肩 胛 骨 的 關(guān) 節(jié) 盂 和 肱 骨 頭 構(gòu) 成 。 2)特 點(diǎn) : 肱 骨 頭 大 、 關(guān) 節(jié) 盂 較 淺 小 。 關(guān) 節(jié) 囊 松 弛 、 易 向 前 下 脫 。 運(yùn) 動(dòng) 靈 活 、 穩(wěn) 固 性 較 差 。 肩關(guān)節(jié)構(gòu)成特點(diǎn) 肩關(guān)節(jié),很靈活 關(guān)節(jié)囊松下薄弱 肱骨頭大盂淺小 運(yùn)動(dòng)不當(dāng)向下脫 (2)肘 關(guān) 節(jié) 1)構(gòu) 成 : 由 肱 骨 下 端 和 尺 、 橈 骨 上 端 構(gòu) 成 。 2)特 點(diǎn) : 一 個(gè) 關(guān) 節(jié) 囊 內(nèi) 包 括 三 組 關(guān) 節(jié) ,即 肱 橈 、 肱 尺 、 橈 尺 近 側(cè) 關(guān) 節(jié) 。 韌 帶 有 固 定 橈 骨
30、 頭 的 橈 骨 環(huán) 狀 韌 帶 和 尺 、 橈 側(cè) 副 韌 帶 。 肱 骨 內(nèi) 、 外 上 髁 與 尺 骨 鷹 嘴 三 者 在 屈 肘 關(guān) 節(jié) 時(shí) 呈 三 角 形 , 伸 肘 關(guān) 節(jié) 時(shí) 呈 一 條 直 線 。 肘 關(guān) 節(jié) 構(gòu) 成 及 特 點(diǎn) 肘 關(guān) 節(jié) , 最 特 殊 一 個(gè) 囊 內(nèi) 包 三 組 肱 橈 肱 尺 橈 尺 近 橈 環(huán) 韌 帶 尺 橈 副 屈 肘 三 角 伸 直 線 脫 位 改 變 能 查 出 (3)手 關(guān) 節(jié) 手 關(guān) 節(jié) 包 括 橈腕 關(guān) 節(jié) 、 腕 骨間 關(guān) 節(jié) 、 腕 掌 關(guān) 節(jié) 、 掌 指 關(guān)節(jié) 、 指 骨 間 關(guān)節(jié) 等 。 ( 二 ) 下 肢 骨 及 其 連 結(jié) 1
31、下 肢 骨 每 側(cè) 31塊 , 包 括 髖 骨 1、 股 骨 1、 髕 骨 1、 脛 骨 1、 腓 骨 1、 跗 骨 7、 跖 骨 5、 趾 骨 14。 (1)髖 骨 : 由 髂 骨 、 恥 骨 、 坐 骨 三 骨 在 髖 臼 處 匯 合 而 成 。 髖 骨 的 結(jié) 構(gòu) 可 歸 納 為 三 個(gè) 一 、 三 個(gè) 二 、 三 個(gè) 三 。 髖骨主要結(jié)構(gòu) 髂恥坐骨三合一 一面一孔一個(gè)嵴 二窩二線二切跡 三節(jié)三支三個(gè)棘 注:一面耳狀面;一孔閉孔;一個(gè)嵴髂嵴;二窩髂窩、髖臼 ;二線弓狀線、恥骨梳;二切跡坐骨大切跡、坐骨小切跡;三節(jié)髂結(jié)節(jié)、恥骨結(jié)節(jié)、坐骨結(jié)節(jié);三支坐骨支、恥骨上支、恥骨下支;三個(gè)棘髂前上嵴、
32、髂后上嵴、坐骨棘。 (2)股 骨 : 是 人 體 最 粗 大 的 長(zhǎng) 骨 。 主 要 結(jié) 構(gòu) 有 股 骨 頭 、 股 骨 頸 、 股 骨 體 、 大 轉(zhuǎn) 子、 小 轉(zhuǎn) 子 、 內(nèi) 側(cè) 髁 、 外 側(cè) 髁 等 。 (3)髕 骨 : 略 呈 三 角 形 。 位 于 股 骨 下 端 前 方 。 (4)小 腿 骨 : 包 括 內(nèi) 側(cè) 的 脛 骨 和 外 側(cè) 的 腓 骨 , 習(xí) 慣 稱 為內(nèi)脛外腓。 1)脛 骨 : 較 粗 大 , 主 要 結(jié) 構(gòu) 有 內(nèi) 側(cè) 髁 、 外 側(cè) 髁 、 脛 骨 粗 隆 、 內(nèi) 踝 等 。 2)腓 骨 : 較 細(xì) 小 , 主 要 結(jié) 構(gòu) 有 腓 骨 頭 、 外 踝 等 。 (
33、5)足 骨 : 包 括 跗 骨 、 跖 骨 、 趾 骨 。 1)跗 骨 : 共 七 塊 。 最 上 方 的 是 距 骨 , 距 骨 下 為 跟 骨 ,距 骨 前 有 足 舟 骨 。 跟 骨 前 接 骰 ( 音 t ou) 骨 , 足 舟骨 前 接 內(nèi) 、 中 、 外 側(cè) 三 塊 楔 ( 音 x ie ) 骨 。 跗骨名稱 距下有跟前接舟 舟前三楔跟前骰 2)跖 骨 : 由 內(nèi) 向 外 依 次 為 1、 2、 3、 4、 5跖 骨 。 3)趾 骨 : 趾 2塊 , 其 余 各 趾 均 三 塊 。 2 下 肢 骨 連 結(jié) (1)骨 盆 1)構(gòu) 成 : 由 骶 骨 、 尾 骨 和 左 右 髖 骨 借
34、 骶 髂 關(guān) 節(jié) 、 恥 骨 聯(lián) 合 及 韌帶 而 構(gòu) 成 。 2)骨 盆 界 線 : 由 后 向 前 依 次 為 骶 骨 岬 、 弓 狀 線 、 恥 骨 梳 、 恥 骨聯(lián) 合 上 沿 。 3)大 小 骨 盆 的 劃 分 : 骨 盆 以 界 線 為 界 分 為 大 、 小 骨 盆 。 界 線 以下 為 小 骨 盆 。 4)小 骨 盆 的 兩 口 : 小 骨 盆 的 上 口 即 界 線 ,下 口 由 后 向 前 依 次 為 為 尾 骨 尖 、骶 結(jié) 節(jié) 韌 帶 、 坐 骨 結(jié) 節(jié) 、 坐 骨 支 、 恥 骨 下 支 、 恥 骨 聯(lián) 合 下 沿 。 5)男 女 骨 盆 的 形 態(tài) 差 別 見 表
35、2-2: 表2-2 男女骨盆的形態(tài)差別 男 性 女 性 骨 盆 上 口 心 形 圓 形 骨 盆 下 口 較 狹 窄 較 寬 大 骨 盆 腔 漏 斗 形 圓 桶 形 恥 骨 下 角 70o75o 80o100o 骨盆構(gòu)成、分界及男女骨盆比較 骶骨尾骨兩髖骨 構(gòu)成骨盆起保護(hù) 界線以下小骨盆 男窄女寬很清楚 男腔漏斗女腔桶 男小女大看角度 (2)髖 關(guān) 節(jié) 1)構(gòu) 成 : 由 髖 臼 和 股 骨 頭 構(gòu) 成 。 2)主 要 特 點(diǎn) : 股 骨 頭 圓 小 、 髖 臼 由 髖 臼 唇 加 深 。 關(guān) 節(jié) 囊 厚 而堅(jiān) 韌 、 只 有 后 下 壁 稍 薄 弱 。 囊 內(nèi) 囊 外 均 有 韌 帶 加 強(qiáng)
36、, 囊 外 為 髂 股韌 帶 、 囊 內(nèi) 為 股 骨 頭 韌 帶 。髖關(guān)節(jié)構(gòu)成及特點(diǎn) 股骨頭圓髖臼深 髖臼周緣髖臼唇 外內(nèi)韌帶髂股頭 囊薄后下余堅(jiān)韌 (3)膝 關(guān) 節(jié) 1)構(gòu) 成 : 由 股 骨 內(nèi) 外 側(cè) 髁 、 脛 骨 內(nèi) 外 側(cè) 髁 和 髕 骨 構(gòu) 成 。 2)主 要 特 點(diǎn) : 是 最 大 最 復(fù) 雜 的 關(guān) 節(jié) 。 關(guān) 節(jié) 囊 松 弛 但 韌 帶 發(fā) 達(dá) , 囊 外 有 髕 韌 帶 、 囊 內(nèi) 有 前 后 交 叉 韌 帶 。 關(guān) 節(jié) 腔 內(nèi) 有呈 “ C”形 的 內(nèi) 側(cè) 半 月 板 和 呈 “ O” 的 外 側(cè) 半 月板 , 以 加 強(qiáng) 穩(wěn) 固 性 和 適 應(yīng) 性 ( 圖 2-3)
37、。 膝關(guān)節(jié)特點(diǎn) 膝關(guān)節(jié),最復(fù)雜 承受壓力也最大 關(guān)節(jié)囊松韌帶補(bǔ) 髕下韌帶最發(fā)達(dá) 內(nèi) C外 O半月板 前后韌帶相交叉 注:髕下韌帶髕骨下方 的韌帶,即髕韌帶。 (4)足 關(guān) 節(jié) 足 關(guān) 節(jié) 包 括 距 小 腿 關(guān) 節(jié) ( 踝 關(guān) 節(jié) ) 、 跗 跖 關(guān) 節(jié) 、 跖 趾 關(guān) 節(jié) 、 趾 間 關(guān) 節(jié) 等 。 第二節(jié) 骨骼肌 一、概述 運(yùn) 動(dòng) 系 統(tǒng) 的 肌 屬 骨 骼 肌 , 每 塊 肌 都 可 看 作 一 個(gè) 器 官 。 ( 一 ) 肌 的 分 類 1 根 據(jù) 肌 的 位 置 分 為 頭 肌 、 軀 干 肌 、 四 肢 肌 等 。 2 根 據(jù) 肌 的 功 能 分 為 屈 肌 、 伸 肌 、 內(nèi) 收
38、 肌 、 外 展 肌 、 旋 內(nèi) 肌 、 旋 外 肌 等 。3 根 據(jù) 肌 的 外 形 分 為 長(zhǎng) 肌 、 短 肌 、 扁 肌 和 輪 匝 肌 等 。 ( 二 ) 肌 的 基 本 構(gòu) 造 每 塊 肌 都 由 肌 腹 和 肌 腱 兩 部 構(gòu) 成 。 肌 腹 由 肌 纖 維 構(gòu) 成 , 具有 收 縮 功 能 。 肌 腱 由 致 密 結(jié) 締 組 織 構(gòu) 成 , 闊 肌 的 肌 腱 又 稱腱 膜 。 ( 三 ) 肌 的 輔 助 結(jié) 構(gòu) 1 筋 膜 又 分 淺 筋 膜 和 深 筋 膜 。 1)淺 筋 膜 : 位 于 皮 下 , 由 疏 松 結(jié) 締 組 織 構(gòu) 成 , 又 稱 皮 下 筋 膜 。 2)深
39、筋 膜 : 位 于 淺 筋 膜 深 面 , 由 致 密 結(jié) 締 組 織 構(gòu) 成 。 2 滑 膜 囊 位 于 腱 和 骨 面 接 觸 處 , 為 一 密 閉 的 、 結(jié) 締 組 織 扁 囊 , 內(nèi) 含 滑 液 。 3 腱 鞘 包 于 長(zhǎng) 肌 腱 外 面 , 為 一 互 相 連 續(xù) 的 雙 層 鞘 狀 結(jié) 構(gòu) , 內(nèi) 含 滑 液 。 肌的分類構(gòu)造輔助結(jié)構(gòu) 長(zhǎng)短扁肌輪匝肌 肌腹肌腱兩相依 筋膜腱鞘滑膜囊 輔助減少摩擦力 二、頭肌 頭 肌 分 為 面 肌 和 咀 嚼 肌 。 ( 一 ) 面 肌 又 稱 表 情 肌 , 主 要 有 枕 額 肌 、 眼 輪 匝 肌 和 口 輪 匝 肌 等 。 ( 二 )
40、咀 嚼 肌 配 備 于 顳 下 頜 關(guān) 節(jié) 周 圍 , 主 要 有 咬 肌 、 顳 肌 等 . 三、軀干肌 軀 干 肌 包 括 頸 肌 、 背 肌 、 胸 肌 、 腹 肌 、 膈 和 會(huì) 陰 肌 等 。 ( 一 ) 頸 肌 1 胸 鎖 乳 突 肌 位 于 頸 部 兩 側(cè) , 一 側(cè) 收 縮 可 使 頭 向 同 側(cè) 傾 斜 , 面 部 轉(zhuǎn) 向?qū)?側(cè) 。 雙 側(cè) 收 縮 可 使 頭 后 仰 。2 舌 骨 上 肌 群 位 于 舌 骨 與 下 頜 骨 之 間 。 3 舌 骨 下 肌 群 位 于 舌 骨 與 胸 骨 之 間 。 ( 二 ) 背 肌 1 斜 方 肌 為 項(xiàng) 背 部 三 角 形 扁 肌 ,
41、作 用 于肩 胛 骨 。全 部 肌 收 縮 可 使 肩 胛 骨 向 脊 柱靠 攏 。 2 背 闊 肌 為 胸 側(cè) 部 和 背 下 部 闊 肌 , 作 用于 臂 。可 使 臂 內(nèi) 收 、 旋 內(nèi) 、 后 伸 。 運(yùn)動(dòng) 員參 加 接 力 賽 接 棒 時(shí) 就 是 臂 內(nèi) 收、 旋內(nèi) 和 后 伸 。 (三 )胸 肌 1 胸 大 肌 胸 廓 前 面 , 作 用 于 臂 。 可 使 臂 內(nèi) 收 、 旋 內(nèi) , 上 肢 固 定 時(shí) 可 上 提 軀 干 。 2 前 鋸 肌 有 助 臂 上 舉 的 作 用 .3 肋 間 肌 包 括 肋 間 內(nèi) 肌 和 肋 間 外 肌 。 肋 間 內(nèi) 肌 收 縮 可 呼 氣 ,
42、肋 間 外 肌 收 縮 可 吸 氣 。 ( 四 ) 膈 位 于 胸 腹 之 間 。 包 括 周 圍 的 膈 肌 和 中 央 的 中 心 腱 。 膈 肌 收 縮 胸 腔 擴(kuò) 大 , 引 起 吸氣 , 膈 肌 舒 張 胸 腔 縮 小 , 助 呼 氣 。 膈 上 有 三 個(gè) 裂 孔 , 分 別 是 食 管 裂 孔 、 主 動(dòng) 脈 裂孔 和 腔 靜 脈 孔 , 三 者 分 別 有 食 管 、 主 動(dòng) 脈 和 下 腔 靜 脈 通 過 。 ( 五 ) 腹 肌 包 括 腹 前 壁 的 腹 直 肌 和 腹 外 側(cè) 壁 的 腹 外 斜 肌 、 腹 內(nèi) 斜 肌 、 腹 橫 肌 等 。 1 腹 直 肌 腹 正 中
43、線 兩 側(cè) , 上 寬 下 窄 的 長(zhǎng) 肌 。 2 腹 外 斜 肌 腹 前 外 側(cè) 壁 扁 肌 , 肌 束 由 外 上 斜 向 內(nèi) 下 ( 類 似 手 插 口 袋 ) 。 3 腹 內(nèi) 斜 肌 腹 外 斜 肌 深 面 , 肌 束 由 外 下 呈 扇 形 向 內(nèi) 上 。 4 腹 橫 肌 腹 內(nèi) 斜 肌 深 面 , 肌 束 呈 水 平 方 向 。 腹肌 腹外斜肌插口袋兒 腹內(nèi)斜肌扇子面兒 腹橫肌,褲腰帶兒 前部貼著一直板兒 注:插口袋指腹外斜肌肌束方向。 扇子面指腹內(nèi)斜肌肌束 方向。 褲腰帶指腹橫肌肌束方向。 一直板指腹直肌。 5 腹 部 局 部 結(jié) 構(gòu) 腹 股 溝 管 : 位 于 腹 股 溝 韌
44、帶 內(nèi) 側(cè) 半 上 方 ,是 肌 及 筋 膜 間 的 斜 行 裂隙 , 長(zhǎng) 約 45cm, 有 四 壁 、 兩 口 。 (1)四 壁 : 前 壁 , 主 要 由 腹 外 斜 肌 腱 膜 構(gòu) 成 。 后 壁 , 由 腹 橫 筋 膜 構(gòu) 成 。 上 壁 , 由 腹 內(nèi) 斜 肌 及 腹 橫 肌 弓 狀 下 緣 、 聯(lián) 合 腱 構(gòu) 成 。 下 壁 , 由 腹 股 溝 韌 帶 構(gòu) 成 。 腹股溝管四壁 前面蓋著口袋蓋兒 后面貼著褲腰片兒 上邊頂著橫斜梁兒 下邊踩著溝韌帶兒 注:口袋蓋口袋指腹外斜肌,口袋蓋指腹外斜肌腱膜。 褲腰片褲腰帶指腹橫肌,褲腰片指腹橫肌深面的腹橫筋膜。 橫斜梁指腹橫肌、腹內(nèi)斜肌弓狀
45、下緣和聯(lián)合腱。 溝韌帶指腹股溝韌帶。 (2)兩 口 : 內(nèi) 口 , 稱 腹 股 溝 管 深 環(huán) , 也 稱 腹 環(huán) 。 外 口 , 稱 腹股 溝 管 淺 環(huán) , 也 稱 皮 下 環(huán) 。 (3)通 過 結(jié) 構(gòu) : 男 性 , 有 精 索 。 女 性 , 有 子 宮 圓 韌 帶 。 6 腰 方 肌 : 位 于 腹 后 壁 。 軀干肌主要肌的作用 斜方肌,肩靠脊 背闊肌,能接力 胸大肌,可提軀 前鋸肌,助臂舉 肋間肌,呼吸氣 腹前壁,腹直肌 外側(cè)壁,三扁肌 外內(nèi)斜,橫最里 ( 六 ) 會(huì) 陰 肌 是 封 閉 小 骨 盆 下 口 的 肌 ,主 要 有 肛 提 肌 、 會(huì) 陰 深 橫 肌 和 尿 道 括
46、 約 肌 等 。 盆 膈 : 由 肛 提 肌 與 其 上 、 下 的 筋 膜 一 起 構(gòu) 成 , 封 閉 小 骨 盆 下 口 后 部 。 尿 生 殖 膈 : 由 會(huì) 陰 深 橫 肌 和 尿 道 括 約 肌 與 其 上 、 下 筋 膜 共 同 構(gòu) 成 , 封 閉 小 骨盆 下 口 前 部 。 盆膈和尿生殖膈 骨盆下口兩膈封 肌肉一塊膜兩層 盆膈在后夾提肛 尿膈在前夾深橫 六、四肢肌 ( 一 ) 上 肢 肌 可 分 為 肩 肌 、 臂 肌 、 前 臂 肌 、 手 肌 。 1 肩 肌 主 要 有 三 角 肌 、 岡 上 肌 、 岡 下 肌 、 小 圓 肌 、 大 圓 肌 、 肩 胛 下 肌 等 。
47、三 角 肌 : 位 于 肩 部 ,可 使 肩 關(guān) 節(jié) 外 展 900。 2 臂 肌 分 前 后 兩 群 。 (1)前 群 : 主 要 有 肱 二 頭 肌 、 喙 肱 肌 、 肱 肌 等 。 肱 二 頭 肌 : 兩 個(gè) 頭 , 作 用 于 肘 關(guān) 節(jié) 。 可 屈 肘 關(guān) 節(jié) 及 前 臂 旋后 。 (2)后 群 : 為 肱 三 頭 肌 , 三 個(gè) 頭 , 作 用 于 肘 關(guān) 節(jié) 。 可 伸 肘 關(guān)節(jié) 。 3 前 臂 肌 比 較 復(fù) 雜 , 位 于 橈 、 尺 骨 周 圍 , 包 括 前 后 兩 群 , 每 群 又 可分 為 淺 、 深 兩 層 。 前 群 一 般 為 屈 肌 ( 屈 肘 、 屈 腕
48、 、 屈 掌 、 屈指 ) 或 旋 前 肌 ( 前 臂 旋 前 ) , 后 群 一 般 為 伸 肌 ( 伸 肘 、 伸 腕、 伸 掌 、 伸 指 ) 或 旋 后 肌 ( 前 臂 旋 后 ) , 每 塊 肌 的 功 能 多 與名 稱 一 致 。 (1)前 群 : 共 9塊 , 淺 層 由 橈 側(cè) 向 尺 側(cè) 依 次 為 :肱橈肌、旋前圓肌、橈側(cè)腕屈肌、掌長(zhǎng)肌、指淺屈肌和尺側(cè)腕屈?。?圖 2-4) , 深 層 包 括拇長(zhǎng)屈肌、指深屈肌和旋前方肌。 前臂前群肌名稱 前臂前群橈向尺 肱橈旋前橈腕屈 掌長(zhǎng)指淺尺屈腕 拇長(zhǎng)指深深方居 (2)后 群 : 共 10塊 , 淺 層 由 橈 側(cè) 向 尺 側(cè) 依 次
49、 為 :橈側(cè)腕長(zhǎng)伸肌、橈側(cè)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和尺側(cè)腕伸?。?圖 2-5) , 深 層 由 橈 側(cè) 向 尺 側(cè) 依 次 為 :旋后肌、拇長(zhǎng)展肌、拇短伸肌、拇長(zhǎng)伸肌和示指伸肌。 4 手 肌 可 分 為 外 側(cè) 群 、 中 間 群 、 內(nèi) 側(cè) 群 。 (1)外 側(cè) 群 : 較 發(fā) 達(dá) , 有 4塊 , 作 用 于 拇 指 , 隆 起 形 成 魚 際 。 (2)中 間 群 : 位 于 掌 心 或 掌 骨 之 間 。 (3)內(nèi) 側(cè) 群 : 有 3塊 , 作 用 于 小 指 , 形 成 小 魚 際 。 ( 二 ) 下 肢 肌 可 分 為 髖 肌 、 股 肌 、 小 腿 肌 、 足 肌 。 1 髖
50、肌 位 于 髖 關(guān) 節(jié) 周 圍 , 作 用 于 髖 關(guān) 節(jié) 。 分 前 后 兩 群 , 前 群 主 要 有 髂 腰肌 , 后 群 主 要 有 臀 大 肌 和 梨 狀 肌 等 。 (1)髂 腰 肌 : 由 髂 肌 和 腰 大 肌 組 成 , 可 使 髖 關(guān) 節(jié) 前 屈 旋 外 。 (2)臀 大 肌 : 位 于 臀 部 淺 層 , 大 而 肥 厚 , 其 外 上 1/4部 無(wú) 重 要 血 管 神經(jīng) , 是 臨 床 肌 肉 注 射 的 常 用 部 位 。 作 用 于 髖 關(guān) 節(jié) , 使 其 后 伸 和 旋 外。 (3)梨 狀 肌 : 能 使 髖 關(guān) 節(jié) 旋 外 。 2 股 肌 也 稱 大 腿 肌 ,
51、 分 三 群 。 (1)前 群 股 四 頭 肌 , 位 于 股 前 部 , 是 膝 關(guān) 節(jié) 強(qiáng) 有 力 的 伸 肌 。 縫 匠 肌 , 呈 扁帶 狀 , 屈 髖 屈 膝 。 (2)內(nèi) 側(cè) 群 : 為 5塊 內(nèi) 收 肌 , 即 長(zhǎng) 收 肌 、 短 收 肌 、 大 收 肌 、 恥 骨 肌 、 股 薄 肌 。 均可 使 髖 關(guān) 節(jié) 內(nèi) 收 。 (3)后 群 : 共 三 塊 。 股 二 頭 肌 、 半 腱 肌 、 半 膜 肌 , 三 肌 均 可 屈 膝 關(guān) 節(jié) 、 伸髖 關(guān) 節(jié) 。 3 小 腿 肌 也 比 較 復(fù) 雜 , 分 為 前 群 、 外 側(cè) 群 和 后 群 。 前 群 多 為 足 的 伸 肌
52、和 內(nèi) 翻 肌 , 后 群 多為 足 的 屈 肌 和 內(nèi) 翻 肌 , 外 側(cè) 群 為 足 的 外 翻 肌 。 (1)前 群 : 包 括 長(zhǎng) 伸 肌 、 趾 長(zhǎng) 伸 肌 、 脛 骨 前 肌 等 。 (2)外 側(cè) 群 : 包 括 腓 骨 長(zhǎng) 肌 、 腓 骨 短 肌 等 。 (3)后 群 : 淺 層 為 小 腿 三 頭 肌 , 以 跟 腱 止 于 跟 骨 。 深 層 有 趾 長(zhǎng) 屈 肌 、 長(zhǎng) 屈 肌 和 脛 骨 后 肌 。 1)內(nèi) 翻 足 的 肌 : 脛 骨 前 肌 和 脛 骨 后 肌 2)外 翻 足 的 肌 :腓 骨 長(zhǎng) 肌 和腓 骨 短 肌 4 足 肌 :可 分 足 背 肌和 足 底 肌 。
53、第三章 消化系統(tǒng) 概述 消 化 系 統(tǒng) 由 消 化 管 和 消 化 腺 兩 部 分 構(gòu) 成 , 主 要 功 能 是 消 化 食 物、 吸 收 營(yíng) 養(yǎng) 、 排 出 糞 便 。( 一 ) 消 化 管 消 化 管 始 自 口 腔 , 終 于 肛 門。 包 括 口 、 咽 、 食 管 、 胃 、 小腸 ( 又 分 十 二 指 腸 、 空 腸 、 回腸 ) 、 大 腸 。 臨 床 以 十 二 指 腸為 界 , 將 十 二 指 腸 以 上 消 化 管稱 為 上 消 化 道 , 空 腸 以 下 消 化管 稱 為 下 消 化 道 。 ( 二 ) 消 化 腺 消 化 腺 包 括 肝 、 胰 、 唾 液 腺等 。
54、 第一節(jié) 消化管 一、口腔 ( 一 ) 位 置 口 腔 是 消 化 管 的 起 始 處 , 借 口 唇 與 外 界 相 通 , 借 咽 峽 與 咽 相 續(xù) 。(二 )分 部 口 腔 以 上 、 下 頜 牙 咬 合 為 界 分 為 口 腔 前 庭 和 固 有 口 腔 。 ( 三 ) 牙 牙 是 最 堅(jiān) 硬 的 器 官 , 嵌 于 牙 槽 中 1 形 態(tài) 分 部 牙 按 形 態(tài) 可 分 為 牙 冠 、 牙 根 、 牙頸 。 2 構(gòu) 造 牙 的 構(gòu) 造 包 括 牙 質(zhì) 、 牙 釉 質(zhì) 、 粘合 質(zhì) 。 牙 質(zhì) 為 主 體 , 牙 釉 質(zhì) 覆 蓋于 牙 冠 表 面 , 粘 合 質(zhì) 也 稱 牙 骨 質(zhì),
55、 包 在 牙 根 、 牙 頸 周 圍 。牙的形態(tài)、構(gòu)造 牙齒嵌于牙槽中 共分三部冠根頸 牙質(zhì)構(gòu)成牙主體 根頸骨質(zhì)包一層 釉質(zhì)覆于牙冠上 瓷白光亮最堅(jiān)硬 牙髓位于牙腔中 根尖小孔牙槽通 齲洞加深及牙髓 三叉神經(jīng)傳劇痛 3 牙 的 名 稱 及 排 列 (1)乳 牙 的 排 列 : 右 上 頜 左 上 頜 右 下 頜 左 下 頜 乳中切牙 乳側(cè)切牙 乳尖牙 第一乳磨牙 第二乳磨牙 (2)恒 牙 的 排 列 : 右 上 頜 8 7 6 5 4 3 2 11 2 3 4 5 6 7 8 左 上 頜 右 下 頜 8 7 6 5 4 3 2 11 2 3 4 5 6 7 8 左 下 頜 1中切牙 2側(cè)切牙
56、3尖牙 4第一前磨牙 5第二前磨牙 6第一磨牙 7第二磨牙 8:第三磨牙 4 牙 的 萌 出 牙的萌出 生后六月始萌發(fā) 一歲左右已有八 三歲以前要出齊 六到八歲換恒牙 5 牙 周 組 織 包 括 牙 槽 骨 、 牙 周 膜 、 牙 齦 。 ( 四 ) 舌 舌 位 于 口 腔 底 , 以 “ V”形 界 溝 分 為 舌 前 2/3的 舌 體 和 舌 后 1/3的 舌根 。 舌 的 構(gòu) 造 主 要 包 括 舌 粘 膜 和 舌 肌 。 1 舌 粘 膜 舌 粘 膜 淡 紅 , 表 面 有 許 多 舌 乳 頭 。 輪 廓 乳 頭 和 菌狀 乳 頭 主 管 味 覺 , 絲 狀 乳 頭 接 受 觸 覺 刺
57、激 。 2 舌 肌 (1)舌 內(nèi) 肌 : 構(gòu) 成 舌 的 主 體 。 (2)舌 外 肌 : 為 一 對(duì) 頦 舌 肌 , 一 側(cè) 收縮 可 使 舌 尖 伸 向 對(duì) 側(cè) , 雙 側(cè) 收 縮 可 使舌 尖 伸 向 前 方 。 舌的形態(tài)、構(gòu)造 舌外粘膜舌內(nèi)肌 V 形界溝分根體 舌面粘膜乳頭多 各有功能要牢記 輪廓菌狀主味覺 觸覺刺激絲絲系 ( 五 ) 口 腔 腺 口 腔 腺 主 要 有 腮 腺 、 下 頜 下 腺 、 舌下 腺 三 對(duì) 。 1 腮 腺 位 于 耳 的 前 下 , 腺 管 橫 過 咬 肌 前 , 開 口 于 正 對(duì) 上 頜 第 二 磨 牙 的 頰 粘 膜 上。 腮腺 耳廓前下有腮腺 腺管
58、橫過咬肌前 開口上頜頰粘膜 正對(duì)第二磨牙邊2 下 頜 下 腺 位 于 下 頜 體 深 面 , 開 口 于 舌 下 阜 。 3 舌 下 腺 位 于 舌 深 面 , 開 口 于 舌 下 阜 和 舌 下 襞 二、咽 ( 一 ) 咽 的 位 置 和 形 態(tài) 咽 位 于 16頸 椎 前 方 , 為 一 漏 斗 形 肌 性 管 道 。 長(zhǎng) 約 12cm。 ( 二 ) 咽 的 分 部 與 溝 通 1 鼻 咽 正 對(duì) 鼻 后 孔 , 并 借 此 與 鼻 腔 相 通 。 側(cè) 壁 有 咽 鼓 管 咽 口 通 中 耳 。 2 口 咽 軟 腭 與 會(huì) 厭 平 面 之 間 , 前借 咽 峽 通 口 腔 , 在 腭 舌
59、弓與 腭 咽 弓 之 間 的 隱 窩 內(nèi) 有腭 扁 桃 體 。 4 喉 咽 會(huì) 厭 與 第 六 頸 椎 下 緣 之 間 ,前 對(duì) 喉 , 借 喉 口 與 喉 腔 相通 , 下 續(xù) 食 管 。 咽的分部與溝通 鼻咽口咽和喉咽 鼻口喉腔相通連 咽鼓管口通中耳 六頸下緣續(xù)食管 三、食管 ( 一 ) 食 管 形 態(tài) 、 位 置 、 分 部 為 一 肌 性 管 道 , 長(zhǎng) 約 25cm, 沿 脊 柱 前 方 下 降 , 上 續(xù) 咽 , 下 接 胃的 賁 門 。 可 分 頸 、 胸 、 腹 三 部 。 ( 二 ) 食 管 的 狹 窄 及 意 義 1 第 一 狹 窄 位 于 食 管 起 始 處 ,距 切 牙
60、 約 15cm。 2 第 二 狹 窄 位 于 食 管 與 左 主 支氣 管 交 叉 處 , 距 切牙 約 25cm。 3 第 三 狹 窄 位 于 食 管 穿 膈 處 ,距 切 牙 約 45cm。 意 義 : 是 腫 瘤 好發(fā) 部 位 和 異 物 易 滯 留部 位 。 四、胃 ( 一 ) 胃 的 形 態(tài) 和 分 部 1 形 態(tài) 即 兩 壁 、 兩 緣 、 兩 口 。 兩 壁 即 前 、 后 兩 壁 , 兩 緣 即 大 彎 和 小 彎 , 兩 口 即上 口 賁 門 、 下 口 幽 門 。 胃 上 緣 較 短 , 凹 向 右 上 方 , 稱 胃 小 彎 , 其 最 低 點(diǎn) 處有 一 切 跡 , 成
61、為 角 切 跡 ; 下 緣 較 長(zhǎng) , 凸 向 左 下 方 , 稱 胃 大 彎 。 2 分 部 分 四 部 , 即 賁 門 部 、 胃 底 、 胃 體 和 幽 門 部 。 幽 門 部 臨 床 也 稱 胃 竇 , 分 幽門 竇 和 幽 門 管 兩 部 。(二 )胃 的 位 置 胃 大 部 位 于 左 季 肋 區(qū) , 少部 位 于 腹 上 區(qū) ( 劍 突 下 ) 。 注:二門部賁門部、幽門部。 幽 門 部 和 胃 小 彎 是 胃 潰 瘍 好 發(fā) 的 部 位 l ( 三 ) 胃 壁 的 微 細(xì) 結(jié) 構(gòu) 特 點(diǎn)l 1黏 膜l 2肌 層 五、小腸 ( 一 ) 形 態(tài) 位 置 小 腸 長(zhǎng) 57米 , 位
62、于 腹 腔 中 下 部 。 上 接 幽 門 下 續(xù) 盲 腸 。 ( 二 ) 分 部 小 腸 全 長(zhǎng) 分 十 二 指 腸 、 空 腸 、 回 腸 。 1 十 二 指 腸 (1)上 部 : 起 自 幽 門 , 指 向 肝 門 。 起 始 處 稱 十 二 指 腸 球 , 粘 膜 平滑 ,是 潰 瘍 好 發(fā) 部 位 。 (2)降 部 : 沿 脊 柱 右 側(cè) 下 降 , 后 內(nèi) 側(cè) 壁 有 十 二 指 腸 縱 襞 , 末 端 為十 二 指 腸 大 乳 頭 , 是 膽 總 管 和 胰 管 的 共 同 開 口 。 (3)水 平 部 : 向 左 橫過 第 二 腰 椎 。 (4)升 部 : 末 端 向 下彎 曲
63、 形 成 十 二 指 腸空 腸 曲 , 被 十 二 指腸 懸 肌 ( 韌 帶 ) 固定 于 腹 后 壁 。 十 二指 腸 懸 肌 是 上 、 下消 化 道 的 分 界 , 也是 臨 床 外 科 手 術(shù) 識(shí) 別 空 腸 起 端 的 標(biāo) 志 。 2 空 腸 和 回 腸 (1)空 腸 : 腹 腔 左 上 部 , 空 回 腸 前 2/5, 管 徑 較 大 , 管 壁 較 厚 ,血 供 豐 富 。 (2)回 腸 : 腹 腔 右 下 部 , 空 回 腸 后 3/5, 管 徑 略 小 , 管 壁 較 薄 ,血 供 稍 差 。 六、大腸 ( 一 ) 形 態(tài) 位 置 大 腸 起 自 回 腸 , 終 于 肛 門
64、。 約 1.5米 , 呈 “ 門 框 ” 狀 包 繞 在 小腸 周 圍 。 分 為 盲 腸 、 結(jié) 腸 、 直 腸 三 部 。 盲 腸 和 結(jié) 腸 表 面 有 三 個(gè)特 征 性 的 結(jié) 構(gòu) , 即 : 結(jié) 腸 帶 、 結(jié) 腸 袋 、 腸 脂 垂 。 結(jié) 腸 帶 共 三 條, 交 匯 于 闌 尾 根 部 。 1 盲 腸 左 接 回 腸 , 上 續(xù) 結(jié) 腸 , 下 連闌 尾 。闌 尾 : 長(zhǎng) 68cm, 末 端 位 置不 定 。 根 部 固 定 , 恰 是 三 條結(jié) 腸 帶 交 匯 處 , 是 臨 床 手 術(shù)尋 找 闌 尾 的 重 要 標(biāo) 志 。 其 體 表 投 影 為 麥 氏 點(diǎn) , 即 臍 與
65、 右髂 前 上 棘 連 線 中 外 1/3交 點(diǎn) 。 2 結(jié) 腸 分 為 升 結(jié) 腸 、 橫 結(jié) 腸 、 降 結(jié)腸 和 乙 狀 結(jié) 腸 。 3 直 腸 上 接 乙 狀 結(jié) 腸 , 下 接 肛 門 , 約 15cm。 全長(zhǎng) 有 兩 個(gè) 彎 曲 , 骶 曲 凸 向 后 , 會(huì) 陰 曲 凸 向前 。 以 盆 膈 為 界 分 為 盆 部 和 肛 門 部 。 (1)盆 部 : 下 份 膨 大 , 稱 直 腸 壺 腹 , 內(nèi) 有23個(gè) 直 腸 橫 襞 , 結(jié) 腸 鏡 檢 時(shí) 應(yīng) 避 免 損 傷。 (2)肛 管 : 主 要 結(jié) 構(gòu) 有 肛 柱 、 肛 瓣 、 肛 竇 、齒 狀 線 等 。 齒 狀 線 由 肛
66、 柱 下 端 和 肛 瓣 邊緣 圍 成 , 線 上 線 下 的 神 經(jīng) 來(lái) 源 、 動(dòng) 脈 供應(yīng) 、 血 液 回 流 均 不 一 樣 , 線 上 是 粘 膜 ,線 下 是 皮 膚 。 線 上 形 成 痔 是 內(nèi) 痔 , 線 下形 成 痔 是 外 痔 , 內(nèi) 痔 不 痛 外 痔 痛 。 齒狀線構(gòu)成、區(qū)別、意義 肛柱下端肛瓣緣 連成鋸齒環(huán)形線 線上粘膜下皮膚 供血回血分兩端 線下神經(jīng)屬軀體 線上粘膜內(nèi)臟管 內(nèi)痔不痛外痔痛 辛辣不吃酒莫沾 第二節(jié) 消化腺 一、肝 ( 一 ) 形 態(tài) 肝 是 最 大 的 消 化 腺 , 呈 楔 形 褐 紅 色 。1 膈 面 以 鐮 狀 韌 帶 為 界 分 為 左 、右 兩 葉 。 2 臟 面 有 兩 縱 一 橫 溝 , 分 為 左 葉 、右 葉 、 方 葉 和 尾 狀 葉 。 (1)左 縱 溝 : 前 為 肝 圓 韌 帶 ,后 為 靜 脈 韌 帶 。 (2)右 縱 溝 : 前 為 膽 囊 窩 ,后 有 下 腔 靜 脈 通 過 。 (3)橫 溝 : 又 稱 肝 門 , 是 肝 左 右 管 、 肝 固 有 動(dòng) 脈 、 肝門 靜 脈 、 神 經(jīng) 、 淋 巴 管 等出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wú)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yè)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川渝旅游日記成都重慶城市介紹推薦景點(diǎn)美食推薦
- XX國(guó)有企業(yè)黨委書記個(gè)人述責(zé)述廉報(bào)告及2025年重點(diǎn)工作計(jì)劃
- 世界濕地日濕地的含義及價(jià)值
- 20XX年春節(jié)節(jié)后復(fù)工安全生產(chǎn)培訓(xùn)人到場(chǎng)心到崗
- 大唐女子圖鑒唐朝服飾之美器物之美繪畫之美生活之美
- 節(jié)后開工第一課輕松掌握各要點(diǎn)節(jié)后常見的八大危險(xiǎn)
- 廈門城市旅游介紹廈門景點(diǎn)介紹廈門美食展示
- 節(jié)后開工第一課復(fù)工復(fù)產(chǎn)十注意節(jié)后復(fù)工十檢查
- 傳統(tǒng)文化百善孝為先孝道培訓(xùn)
- 深圳城市旅游介紹景點(diǎn)推薦美食探索
- 節(jié)后復(fù)工安全生產(chǎn)培訓(xùn)勿忘安全本心人人講安全個(gè)個(gè)會(huì)應(yīng)急
- 預(yù)防性維修管理
- 常見閥門類型及特點(diǎn)
- 設(shè)備預(yù)防性維修
- 2.乳化液泵工理論考試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