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少耕栽培技術規(guī)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大豆少耕栽培技術規(guī)程(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DB23/T XXXX—XXXX
DB23
黑龍江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 發(fā)布
2020-XX-XX 實施
20XX-XX-XX 發(fā)布
大豆少耕栽培技術規(guī)程
(征求意見稿)
起草單位: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大豆研究所
聯(lián) 系 人:吳俊江
聯(lián)系電話:13359706278
郵 箱:nkywujj@
DB23/T XXXX—20XX
黑龍江省地方標準
CS 65.020.20
B 05
1
DB23/T XXX—XXX
前
2、 言
本標準依據GB/T 1.1-2009的編寫規(guī)則起草。
本標準由黑龍江省農業(yè)農村廳提出。
本標準由黑龍江省農業(y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大豆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吳俊江、王金生、劉慶莉、蒲國鋒、王樹林、馬力、丁素榮、張淑珍、徐鵬飛、張鑫、魏嵐嵐、王君、劉智穎、蓋志佳、任志華、于亞學、劉修林、徐晶、李德龍、張俐俐、夏曉雨。
I
大豆少耕栽培技術規(guī)程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大豆少耕栽培技術所涉及的應用條件,包括產地環(huán)境、品種選用、輪作、秸稈處理、機械播種方式、病蟲草害防治、田間管理以及收獲等操作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黑龍江省土壤有機
3、質在3%以上的非低洼易澇大豆生產區(qū)(地塊)。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或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4404.2 糧食作物種子第2部分:豆類種子標準
GB3095 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
GB5084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15618 土壤環(huán)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風險管理標準
NY/T 1276-2007 農藥安全使用規(guī)范
GB/T 8321 (所有部分)
4、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
NY/T 2159-2012 大豆主要病害防治技術規(guī)程
NY/T 495-2002 東北地區(qū)大豆生產技術規(guī)程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規(guī)程。
3.1 秸稈還田
前茬作物收獲后,將秸稈通過碎混或地表覆蓋等方式將秸稈還回土壤的秸稈處理方式。
3.2 大豆少耕栽培技術
在前茬作物秸稈碎混還田條件下,利用常規(guī)播種機進行大豆播種的栽培技術。
4 產地環(huán)境
空氣環(huán)境質量應符合GB3095的規(guī)定、農田灌溉水質應符合GB5084的標準、土壤環(huán)境質量應符合GB15618的規(guī)定。
5 前茬與地
5、塊選擇
5.1 選擇前茬為禾谷類或非豆科類作物的地塊,主要包括高粱和玉米等。
5.2 選用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質較疏松、肥力適中的地塊。
6 輪作
實行玉米→玉米→大豆或玉米→高粱→大豆等三年輪作,不重茬和迎茬。
7 秸稈處理
玉米或高粱機械收獲的同時要粉碎秸稈,秸稈地表覆蓋還田時秸稈長度在12cm~15cm之間,秸稈碎混還田時長度在5cm~10cm之間。
8 少耕整地
大豆少耕栽培技術宜秋季少耕整地。秋季耙茬整地或聯(lián)合深松整地達到待播狀態(tài)。壟作少耕只對壟形進行深松耙茬,翌年春季直接在處理過的壟臺上播種;平作少耕只需在秋季整理好播種條帶,第二年春季直接在條帶上播種。
6、9 播種
9.1 品種選擇
按當地生態(tài)條件和生產條件,因地制宜地選擇比當地有效積溫低100~150℃的抗倒伏、高產、優(yōu)質、抗逆性強的品種,品種要做到2~3年更新1次。
9.2 種子精選
播前種子要人工粒選或用大豆選種機精選,剔除病斑粒、不完善粒、蟲食粒及雜質。種子質量達到良種以上,即:純度不低于98%,凈度不低于98%,發(fā)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5%。種子質量應符合GB4404.2的規(guī)定
9.3 種子包衣
根據當地土壤條件及病蟲害種類,播種前選用適宜的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如吡蟲啉懸浮種衣劑(防治地下害蟲),35%多??朔N衣劑(防治根腐病、孢囊線蟲及其它地下害
7、蟲),或8%甲多種衣劑(防治根腐病、根潛蠅及其它地下害蟲),或2.5%、10%適樂時(防治根腐?。┑?,以防治孢囊線蟲、根腐病、根潛蠅等地下病蟲害。拌種包衣處理應符合 NY/T 1276-2007 和 GB/T 8321 及NY410-2000中有關規(guī)定,拌種包衣方法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
9.4 播期選擇
決定大豆播種期的主導因素是溫度,0~5 cm土層溫度穩(wěn)定通過8℃ 可進行播種。
9.5 播種方法
選用常規(guī)播種機進行播種,一次性完成播種、施肥、覆土和鎮(zhèn)壓。
9.6 播種深度
播深3 cm~5 cm。
9.7 播種密度
根據當地生態(tài)條件
8、、地力水平、施肥量、降雨量和品種特性等具體情況確定,一般常規(guī)65 cm壟作高稈品種密度為20~25萬株/公頃,耐密植大豆品種一般30~35萬株/公頃,肥地宜稀,薄地宜密。
9.8 播量
公頃播量(kg)= 每公頃保苗數百粒重(g)/凈度(%)發(fā)芽率(%)105(1-田間損失率10%)
9.9 播種質量
要求播深一致、均勻,避免斷條。20~25 cm內無籽為斷條,每4~5 m斷條不超過一處。壟上播種時應對準壟頂中心,偏差為4cm。
10 合理施肥
10.1 施肥部位
采用少耕栽培技術時肥料應在播種時施入,施肥部位應在種側5 cm~7cm、種下6
9、 cm~10 cm,避免種肥同位燒苗。
10.2 施肥量
具體施肥量應按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標準確定。做不到測土配方施肥的地塊建議公頃施磷酸二銨130kg~180kg、氯化鉀70kg~90kg、尿素30kg~40kg。肥料使用應符合 NY/T 496 中有關規(guī)定。
11 田間管理
11.1 中耕
130cm或65cm 壟作少耕耕作栽培在大豆苗期壟溝深松1~2次,深度12cm~18cm。
11.2 化學除草
原則:根據地塊雜草種類、土壤質地、土壤PH值、土壤墑情、氣象條件等,選用適宜的除草劑。
土壤處理:在大豆播后3天內施藥。以禾本科雜草為主的地塊用90%乙草胺、或
10、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等;以闊葉雜草為主的地塊用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劑、48%異噁草松乳油等;對禾本科與闊葉雜草混生的地塊用90%乙草胺、或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等與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劑、48%異噁草松乳油混用。早春雜草較多的地塊可在播種前1周或播種后1周內噴施草甘膦除草劑防除。
大豆田播后苗前土壤處理除草劑建議配方: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1500ml/hm2+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劑30g/hm2+48%異噁草松乳油1800ml/hm2。
莖葉處理:在出苗后2~3片復葉期,雜草2~4葉期施藥。防除禾本科雜草,用5%精喹禾靈乳油或15%的精吡氟禾草靈乳油或10.8%的高效氟吡甲禾靈乳
11、油或12.5%烯禾啶乳油;防除闊葉雜草,用48%滅草松水劑、48%異噁草松乳油等;對禾本科與闊葉雜草混生的地塊用精喹禾靈、或精吡氟禾草靈、或高效氟吡甲禾靈、或烯禾啶等與滅草松、異噁草松等混用。
大豆田苗后莖葉處理除草劑建議配方:48%滅草松水劑2400ml/hm2+48%異噁草松乳油1800ml/hm2+108g/L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750ml/hm2(或150g/L精吡氟禾草靈乳油1000ml/hm2)。農藥使用應符合 GB 4285 和 GB/T 8321 中有關規(guī)定,具體用量、使用方法按農藥說明書進行。
11.3 病蟲害防治
11.3.1 防治原則
堅持預防為主,綜
12、合防治為輔的方針,優(yōu)先使用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達到防治指標的情況下必須使用化學防治時,農藥使用應符合GB 4285及GB/T 8321。
11.3.2防治方法
11.3.2.1 病害防治
可用代森錳鋅、多菌靈對適量水噴霧防治分別防治霜霉病與灰斑病,發(fā)病初期的菌核病可用速克靈噴霧,也可用多菌靈噴霧,每公頃用藥液量500kg。
11.3.2.2 蟲害防治
防治大豆食心蟲采用在成蟲產卵盛期釋放赤眼蜂防治,或選用性誘劑誘殺雄蛾;可采用辛硫磷隨種肥下地進行防治地下害蟲;對于蚜蟲的防治可采用溴氰菊酯乳油粉劑,對適量水噴霧防治。
病蟲害防治執(zhí)行NY/T 2159-2012和NY/T 495-2002中有關規(guī)定。
12 適時收獲
12.1收獲時期
葉片全部落凈,豆粒歸圓時收獲。
12.2收割質量
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莢為準,收割損失率小于1%,脫粒損失率小于2%,破碎率小于5%,泥花臉豆率小于5%,清潔率大于95%。
13 檔案管理
要建立田間生產技術檔案,詳細記載,以備查閱、總結經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