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第6課 琵琶行(并序)課件 語文版必修2
,第6課 琵琶行(并序),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琵琶行,孺子解吟長恨曲 胡人能誦琵琶篇 唐宣宗李忱挽白居易聯(lián),作者簡介 白居易是繼杜甫之后的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是杜甫的有意識的繼承者。 白居易,字樂天,因晚年居住在香山,自號香山居士。又曾做過太子少傅,后人因此稱他為白香山,白傅或白太傅。,他的人生觀是:“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天下?!彼栽诰┳龉倨陂g他的詩大多是“為民請命”,利用詩歌諷刺那些達(dá)官貴人的貪污腐化以及現(xiàn)實社會的黑暗。這種風(fēng)格的詩叫做諷喻詩。最有名的如賣炭翁。 而自從元和十年,掌權(quán)的達(dá)官貴人們惱怒他的詩,借口把他貶為江州司馬后白居易寫了大量的“閑適詩”、“感傷詩”。琵琶行就是白居易在元和十年,被貶不到一年的時候?qū)懴碌囊黄案袀姟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還有長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后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三者雖名稱不同,實則大同小異,常統(tǒng)稱“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簽說,“歌”是曲的總稱,“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種具有鋪敘記事性質(zhì)的歌辭。 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在正文前面,作者有一段小序。在序中交待了作詩的 和 。在敘述 的同時又概述了詩的內(nèi)容。,時間,原因,原因,琵琶行是一首歌行體的長篇敘事詩,頗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傷詩的代表作。鑒賞詩歌要準(zhǔn)確而深入把握藝術(shù)形象。長篇敘事詩多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來表現(xiàn)主題。 琵琶行主要敘述了詩人與一飄泊江湖的長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聲和凄苦身世感動的故事。,題主,移船相近邀相見, 添酒回?zé)糁亻_宴。,千呼萬喚始出來, 猶抱琵琶半遮面。,第一段“潯陽江邊聞琵琶”。1“楓葉荻花秋瑟瑟”。敘述秋夜江邊送客時的環(huán)境,秋夜江邊,楓葉、荻花,色調(diào)暗淡,“瑟瑟”二字點情,景物成了溢滿悲涼情感的意象,疊加在一起,令人頓覺秋涼襲來,渲染了送別時人物凄涼愁慘的心情。2“別時茫茫江浸月”。敘述別時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無不彌散著作者的離愁別緒,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與自然景物有了感應(yīng)。情景交融,自然地點染出哀傷之別,同時為水上琵琶聲的出現(xiàn)準(zhǔn)備好氛圍。,第二段是“江心聆聽琵琶曲” 比喻句音樂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小弦切切如私語幽細(xì)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脆圓潤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宛轉(zhuǎn)流利幽咽泉流冰下難低沉入微銀瓶乍破水漿迸激越雄壯鐵騎突出刀槍鳴激越雄壯四弦一聲如裂帛戛然而止,典型樂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此句描寫音樂的詩句堪稱絕唱。詩人通過通俗新穎、生動恰切的比喻,不但能喚起人們的想象,而且使讀者對樂聲有了更為具體的感受,可謂形象鮮明,韻味無窮;且樂聲的富于變化,使人覺得這位“平生不得志”的琵琶女仿佛在向人們傾訴著滿腔的怨憤和哀愁。,典型境界,“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此時無聲勝有聲”,此句道出了“無聲”與“有聲”之間的辨證關(guān)系,道出了音樂上停頓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場合下,樂曲的暫時休止比連續(xù)不斷的演奏更能觸動人們的心弦,更易讓人受到感染。創(chuàng)造出了曲止情續(xù)、余意無窮的藝術(shù)境界。,東船西舫悄無言, 唯見江心秋月白。,典型氛圍,“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用悄寂無聲的環(huán)境來襯托演奏的效果,樂聲已停,然而余音饒梁,經(jīng)久不息,人們還久久沉醉在音樂創(chuàng)造的氛圍中?!扒臒o言”的寂靜,實則是充滿了感情的時刻,聽眾的忘情和如癡如醉的神情,從側(cè)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藝的高超絕妙。詩人所創(chuàng)造的這個畫面,有著及其感人的藝術(shù)魅力。,第三段:江中聽訴苦身世(分層),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過渡句由彈奏琵琶轉(zhuǎn)入自述身世。 自言本是京城女秋月春風(fēng)等閑度。 早年生活:奢華愜意 弟走從軍阿姨死夢啼妝淚紅闌干。 年長色衰:寂寞冷落 Q:前后兩種處境的轉(zhuǎn)變原因是什么? 弟走從軍、阿姨身亡、年長色衰,詩的前半部分寫樂事,是否與琵琶女的苦身世矛盾?這樣寫有什么作用?,不矛盾 起對比反襯作用 年輕美貌 門庭若市 夕日歡笑 夜夢往事,年長色衰,孤守空船,今日辛酸,孤寂傷感,琵琶女是一個怎樣的形象?,琵琶女是一個才貌雙全,但在封建社會中被摧殘、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對自己的凄涼遭遇、對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表示了積聚已久的憤懣之情,對世人的重色輕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強烈控訴。 但是詩人筆下的琵琶女沒有認(rèn)識到昔日賣笑承歡、醉生夢死的生活是一種被摧殘的痛苦生涯,相反還抱著炫耀、追戀、惋惜的態(tài)度。她只是悲嘆紅顏易老、繁花早逝,卻沒有從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覺醒。,第四段:同病相憐感慨多,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過渡句承上(第二、第三段);啟下(第五段) 表達(dá)了對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是全文的主題句。作者與琵琶女的共同之處 我從去歲辭帝京嘔啞嘲哳難為聽。 表現(xiàn)詩人謫居江州后的凄涼生活和郁悶心情。 今夜聞君琵琶語為君翻作琵琶行 邀請琵琶女再次演奏琵琶。,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同是天涯淪落人”,作者與琵琶女的相似之處有哪些?,一個“本是京城女”,一個“去年辭帝”,一個是名滿京都的名藝人,一個是才華橫溢的大詩人,都是出類拔萃的人才。 一個因年長色衰而嫁商人,一個因直言敢諫而遭貶謫,都有由榮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樣懷著滿腹的“幽愁暗恨”,過著冷落凄涼的寂寞生活。,典型感情,“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這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詩人和琵琶女雖然經(jīng)歷、地位不同,但都有著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艱難處境,生活都同樣地飄零、凄涼、失意。詩人把對琵琶女的深摯同情、對自己被貶的滿腔幽怨以及對冷酷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為這兩句詩揭示出了一種帶有普遍意義的典型情緒,所以能夠在歷史的長河中激起廣泛的同情。,第五段:重聞琵琶青衫濕(分層),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 寫琵琶女對詩人自述的反應(yīng),包含了非常復(fù)雜的感情:有對詩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有得到詩人同情和尊重的知遇之感。所以滿腔激情通過琵琶聲自然流露。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皆掩泣”比“悄無言”程度更深,表現(xiàn)了他們對兩個不幸者的深切同情。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用設(shè)問句表現(xiàn)自己感傷程度之深,全詩在哀怨之聲達(dá)到頂峰時突然收束,給讀者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年長色衰:寂寞冷落。,琵琶行,獨自彈琵琶,欣賞琵琶,演奏琵琶,感嘆世態(tài),自述身世,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為君翻作琵琶曲,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滿座重聞皆掩泣,詩人,琵琶女,送客聞琵琶,寫作藝術(shù),、層次分明,故事完整。這是一篇敘事詩,從作者江頭送客聞琵琶聲、尋聲邀彈者相見寫起,接著寫琵琶女演奏、傾訴身世,最后寫作者觸發(fā)遷謫之感而收束全篇,層次分明,結(jié)構(gòu)緊密。 、敘事與抒情緊密結(jié)合。強烈的抒情氣氛貫徹始終,詩歌所敘之事本身飽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節(jié)的描述,人物的自白,又都滲透著感情,使詩歌的故事性和抒情性融合無間。 、刻畫細(xì)致,語言生動。人物的舉止神態(tài),通過細(xì)節(jié)描寫,把內(nèi)心活動也細(xì)致入微地表現(xiàn)了出來。如詩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話,寫得生動、形象、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