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第1課 荷塘月色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語文 第1課 荷塘月色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2(2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荷 塘 月 色,導入,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有一位作家錚錚鐵骨,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中說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他就是寫出了背影、綠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朱自清。今天我們學習他的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作者簡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1898年生于江蘇東海。1903年隨家定居揚州,所以自稱“我是揚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傳統(tǒng)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學系學習。1920年畢業(yè)后在江、浙一帶的中學任教,極受歡迎。1925年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2、19311932年在英國倫敦學語言學及英國文學,回國后仍在清華大學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長詩毀滅、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 等。,創(chuàng)作背景,本文寫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的時候。 面對“這一年的變動”,朱自清覺得是“人的意想所趕不上的”。他認為:“在舊時代正在崩壞,新局面尚未到來的時候,衰頹與騷動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參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參加這種實際行動時,便只有暫時逃避一法在這三條路里,我將選擇哪一條呢?我既不能參加革命或反革命,總得找一個依據(jù),才,可以姑作安心地過日子我終于在國學里找著了一個題目。
3、”(那里去)“這幾天心里似乎有些異常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保ㄒ环庑牛? 簡而言之,此時的朱自清正處在反感于國民黨的“反革命”,又對共產黨的革命心存疑慮。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題解,荷塘:指朱自清先生當時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清華園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繪的特定處所。,月色:月光。點明了時間,是一個有月亮的夜晚。月色是文章描繪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諧寧靜的境界。,月下的荷塘,,彌望 田田 出水很高 (比喻),零星點綴(擬人、比喻),縷縷 (通感),顫動(比喻、擬人),看不見的 脈脈,靜,動,,幽雅寧靜
4、,( ) ( ) ( ) ( ) ( ),荷葉 荷花 荷香 荷波 流水,,,,結構詳解,荷塘上的月色,,( ) ( ),月光 月影,,如流水 靜靜地瀉薄薄的青霧浮起,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灌木的黑影 楊柳的倩影,光和影的和諧像名曲,雖是滿月,卻有一層淡淡的云,,實,,虛,,,實,虛,,朦朧優(yōu)雅,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 高高低低 陰陰的 乍看像煙霧般,,整體的風光,楊柳,樹梢,遠山,樹縫,燈光,樹上,蟬聲,水里,蛙聲,,,,,,由遠及近、由靜及動,下,,,明線:游蹤(外結構),暗線:情感(內結構),出家門,,踱小路,觀荷塘,賞四周,不寧
5、靜,尋寧靜,得寧靜,失寧靜,淡淡的哀愁 淡淡的喜悅,文章結構,問題探究,1、怎樣理解“這幾天心理頗不寧靜”? 一般都認為,這句是“文眼”確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調。所謂“文眼”,是我國散文創(chuàng)作的經驗總結。古人說“揭全文之指,或在片首,或在片中,或在片末?!鄙⑽挠小把邸保饩巢艜刑搶?,題旨才會有隱現(xiàn)。起首句“心里頗不寧靜”,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緊接著由此自然地破題,點出“荷塘”與“月色”。因為“心里頗不寧靜”,才想起荷塘,繼而夜游荷塘。這個“文眼”安在片首、如一錘定音,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調。,關于朱自清心情“不寧靜”的原因,有人認為是源于對蔣介石4.12反革命政變的
6、憤懣;也有人認為是源于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因為結尾作者說“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還有人認為源于作者作為一名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面對人生十字路口而產生的苦悶、彷徨;甚至還有人根據(jù)一些史料,認為朱自清的不寧靜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諧;如此等等。 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必要規(guī)定一個權威性的惟一答案。而且也正因為如此,荷塘月色將成為一首耐讀的朦朧詩,過去、今天和未來的每一位讀者會因年齡、閱歷、所處時代等等因素,而從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讀出屬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2、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是獨處的妙處”? 這一段拋開了寫景,句句都在內心活動。這樣寫,是不是偏離了文章的中心呢? 抒發(fā)月下獨處的自由感正是
7、對“心情頗不寧靜”的自我調節(jié)。拋開了寫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態(tài)煩擾的思緒壓抑不住,一定要說出來。只有在清冷的環(huán)境里獨處才“覺得是個自由的人”,這其中不就蘊含著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嗎? 從行文上看這一段似乎是“游離”出來的抒情段,但從時空上看,這一段與第2自然段是同步的。實際上,這“情”還是離不開“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獨行在那條極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發(fā)所謂“獨處”之情呢?,3、怎樣理解“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在行文上,這是一個過渡句,提挈下文重筆寫荷塘月色。它與第2自然段有什么關系,則容易被忽略。這句是對“去荷塘”文字的一個接續(xù),2、3段便渾成一體了(再次證明第3段并非“游
8、離”出來的段落)。 這一句感情上起了變化,作者沒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尋美來自慰,反映了不滿現(xiàn)實而又幻想超脫現(xiàn)實的心態(tài)。,4、“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是不是有點矛盾? 這里作者實際上強調的是“冷靜”和“獨處”,因為“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敝攸c還是在后面的“冷靜”和“獨處”。用平時的熱鬧來反襯現(xiàn)在的冷靜,用平時的群居來反襯現(xiàn)在的獨處。因為接下來后面有一句“這是獨處的妙處”。,5、為什么會突然說“這令我到底掂著江南了”,“這”是指什么? “這”指流水。前面寫“只不見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蓮子清如水”而來。這是
9、一首情歌?!吧徸忧迦缢本褪恰皯z子情如水”的諧音。 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對情感的表現(xiàn)是極富藝術性,含蓄而美。比如劉禹錫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情。” 在文章中,這句話起著行文轉折過渡的作用,如果究其深味,就有必要聯(lián)系作者的生活經歷。江南是作者的故鄉(xiāng)。,1920年,他從北京大學畢業(yè)后,在杭州、臺州、溫州、寧波等地任教,前后共六年。其間,參加了文學研究會,與葉圣陶、俞平伯、豐子愷、朱光潛等人志同道合,寫了不少具有進步傾向的詩歌和謳歌江南秀麗山水的散文。他到清華大學任教不久,寫了我的江南一詩,表達了他的思鄉(xiāng)之情。就在寫荷塘月色的同時,在一封信中寫道:“今天吃過午飯,偶然抽出一本舊雜志來消遣,
10、卻翻著三年前S君的一封信。信里說著臺州,在上海、杭州、寧波之間的臺州。這真是我的南方了,我正苦于想不出,這卻指引我一條路,雖然只是一條路而已?!?6、第四段說“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一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既然只有“一絲”,為什么會“像閃電一般”呢? 這里的“一絲”既指程度很輕,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閃過去了。所以,“像閃電一般”。,7、第五段,寫月光用“瀉”不用“照”“鋪”,其好處是什么? “瀉”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來的, “瀉”字有向下傾的勢態(tài)?!罢铡焙汀颁仭弊志蜎]有這樣的審美效果。,藝術表現(xiàn)手法,通感是一種特殊的修辭。通感是把人們的各種感覺(視覺、
11、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通過比喻或形容詞溝通起來的修辭方式。通感就是移覺。例: (1)她笑得很甜。(視覺轉為味覺) (2)人靚歌甜。 (聽覺轉為味覺) (3)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嗅覺轉為聽覺)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和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視覺轉為聽覺),1、通感,2、疊詞的使用,遠遠近近 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既開闊又有立體 感,用語言平實自然。,重重 陰陰 隱隱約約,,,傳神地描述出特定環(huán)境中的景物特點,不僅寫出了樹木之多,而且加強了夜色的濃重氣氛。,,疊詞疊字的運用,不僅傳神地描寫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應
12、了第二段中”蓊蓊郁郁”的樹,”陰森森”的小路,讀起來節(jié)奏鮮明,富有音樂美。,課堂練習,A,1、下列音、形、義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彌望(m 充滿)倩影(qin美麗)風姿(z姿態(tài)) B、溫馨(xng芳香)宛然(wn仿佛)驚詫(ch驚奇) C、蓊郁(wng茂盛)噩夢(可怕的) 恩澤(z恩惠) D、裊娜(nio nu柔美的樣子) 風致(zh美的姿態(tài)) 倏地(sh極快的),解析: B 溫馨 xn ;宛然 wn ;C 恩澤 z; D 倏 sh,C,解析:A.薄,不濃;B.脈m;恙,??;D.蓊wng,2.下列紅色的字注音或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C ) A.煤屑(xi )路 倏(極快地)地 薄(
13、迫近)陰 搖曳(擺動) B.脈(mi)脈 無恙(差錯) 倩(qin)影 彌(充滿)望 C.參(cn)差 掬(兩手捧取)水 裊娜(nu) 風致(情趣) D.蓊(wng)蓊郁郁 妖童媛(yun)女 斂裾(衣襟) 惦(掛念)著,3.下列藍色字字形、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明眸善睞(li) 挹(y) 倏(sh) 采擷(xi) B.糟粕(p) 膚淺(f) 杳無音信(yo) 縱橫捭闔(p) C.著粉(zhu) 譬如(b) 不屈不撓(no) 前撲后繼(p) D.夢寐(mi) 回溯(shu) 陌生(mi) 沮喪(j),A,解析:B.捭bi C.譬p;撲,仆; D.溯s;陌m,“他的作品一開始就建立了一種純正樸實的新鮮作風?!? 李廣田 朱自清的散文仍能夠滿貯著那一種詩意以江北人的堅忍的頭腦,能寫出江南風景似的秀麗 郁達夫 他文如其人,風華從樸素出來,幽默從忠厚出來,腴厚從平淡出來。 楊振聲 朱文心境溫厚,節(jié)奏舒緩,文字清淡,絕少瑰麗,熾熱,悲壯,奇拔的境界,所以咀嚼之余,總有一點中年人的味道。 余光中,眾人評朱自清散文:,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