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活動的設計與實施(5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八章 學前兒童美術欣賞 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江北區(qū)教師進修學院 馬星,學習內容,了解學前兒童美術欣賞的特點 知道不同年齡階段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活動的目標 掌握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活動組織的程序 明確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指導的要點,第一節(jié),,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活動的特點,,一種積極的心理活動過程,包括感知、想象、理解、情感多種因素的交錯融合。 淺表層次,直覺因素,理解成分不如成人明顯。,,第一,兒童審美知覺具有完形性。兒童觀看物體 ,不會講繁復對象細節(jié)巨細無遺盡收眼底,高度 概括“發(fā)現(xiàn)”對象基本結構,對輪廓塊面強調夸張 性的專注,對引起注意的特征部分異常敏感。,,第二,兒童審美知覺具有主動性。學前兒童
2、總是 主動選擇那些對于他們富有審美意義的形象及其 結構特征的對象作為審美對象。選擇不受客體局 限,取決于兒童自身審美興趣、審美理想和生活 經歷,按照兒童自己內在規(guī)定性和內在結構選擇。 自由、自主。,,第三,兒童審美知覺具有多通道性。兒童通感。 審美感知是審美理解第一步,審美想象幫助欣賞 主體實現(xiàn)審美理解。審美理解不靠概念、判斷、 推理進行,靠想象進行??梢赃_到“自我中心” “物我不分”。對自己和經驗不加區(qū)分,自己是 對象,對象是自己。審美直覺性、情感性、外 顯性和彌漫性特點。,第一,兒童審美理解具有直覺性。直接從審美對象把我理性意蘊。在兒童眼里,他們的理解就是正確的理解。,第二,兒童審美理解具
3、有情感性。兒童進行審美欣賞時全身心沉浸在審美對象中的傾向,全神貫注神態(tài)成人自愧不如。兒童常以自己情感愛好標準進行審美判斷。,第三,兒童審美理解具有外顯性。借助動作、語言、表情表達自己對審美對象的感受。,第四,兒童審美理解具有彌漫性。審美情感過程中情感帶入其他活動,自己就是形象本身,沉浸角色中。,處于本能直覺階段向審美感知階段轉變期,對色彩、形狀、線條更感興趣,缺乏審美感知。,一、2歲3歲兒童美術欣賞活動的特點,開始萌發(fā)審美心理,具有審美心理結構的雛形,對優(yōu)美形態(tài)的審美態(tài)度、對優(yōu)美事物的偏愛敏感性及相應美感體驗。,二、3歲4歲兒童美術欣賞活動特點,明顯審美偏愛。偏愛色彩鮮艷、夸張和擬人表現(xiàn)風格美
4、術作品,喜歡能帶給他們愉快體驗的自然風光和景物。沒有一般審美標準,喜愛某物取決于個人喜好或生活經驗。,三、4歲5歲兒童美術欣賞活動特點,區(qū)分美丑,有一定審美標準,明顯個性傾向,傾向于自己評價標準,容易受到周圍其他人評價影響。審美評價標準模糊,初步、低級萌發(fā)階段。,四、5歲6歲兒童美術欣賞活動特點,第二節(jié) 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活動目標,涉及注意、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理因素。 淺表層次,直覺因素。,一、2歲3歲兒童美術欣賞活動目標 引導兒童參加美術欣賞活動,體驗美術欣賞活動快樂,培養(yǎng)集中 注意力欣賞習慣。 引導兒童具有鮮明色彩和簡單造型的物品和美術作品,使他們能 對這類形象感興趣。 引導兒童欣
5、賞同伴美術作品。,二、3歲4歲兒童美術欣賞活動目標,鼓勵幼兒用簡短話語大膽表達自己感受。優(yōu)美語言感染幼兒。 引導幼兒對美術作品進行簡單形式分析。,三、4歲5歲兒童美術欣賞活動目標,引導兒童欣賞并初步理解作品形象和作品主題意義,使其知道 美術作品能反映現(xiàn)實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 引導兒童初步欣賞感受作品形象中造型美、色彩變化與統(tǒng)一美、 構圖的對稱與均衡美。 引導兒童欣賞與他們生活經驗有關、能理解成人美術作品、同伴 美術作品,以及日常生活中玩具、生活物品、節(jié)日裝飾、環(huán)境 布置,產生于作品相一致感覺和情感,培養(yǎng)他們關注具有美感 事物。,四、5歲6歲兒童美術欣賞活動目標,引導兒童學習欣賞感興趣繪畫、工藝
6、、雕塑、建筑等藝術作品。 培養(yǎng)初步發(fā)現(xiàn)周圍環(huán)境和美術作品美的能力。 引導兒童了解作品簡單背景知識,進一步感受和理解作品形象 和主題意義,知道美術作品如何反映現(xiàn)實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 引導兒童積極主動參與美術欣賞活動,學習用語言、動作、表情 表達自己對作品感受可聯(lián)想。,第三節(jié) 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活動組織程序,一、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教學的準備 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最初目標是審美態(tài)度形成。 審美態(tài)度具體形式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審美注意。 審美注意指把注意力集中和停留在審美對象的形式結構上,豐子愷稱為“絕緣”。 絕緣是面對一種事物,解除事物在世間一切關系、因果,而孤立地觀看。 審美注意的特點就在于各種心理因素傾注、集
7、中在欣賞對象形式本身,充分感受形式。 審美態(tài)度經過審美注意就完成欣賞的準備階段,進入欣賞的實現(xiàn)階段。,兒童不能完全自發(fā)把注意集中在對象的形式和結構上面,有“求實”心理,注意欣賞對象內容忽略形式。 具備美術欣賞可能性。 注意整合美學的學習,通過觀察、體驗大自然、大社會美感品質,豐富和擴大兒童視界。 整合藝術史的學習,通過對作品背景、歷史和文化了解,加深對作品理解。 整合藝術創(chuàng)作學習,對不同藝術家創(chuàng)作不同表現(xiàn)形式、媒介、技巧的介紹,分析創(chuàng)造思路,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學前兒童美術欣賞需作如下準備: (1)深入了解兒童對欣賞特殊態(tài)度、情感、信念和價值觀,對美術表現(xiàn)形式的情感和理念。 (2)具備一定藝
8、術素養(yǎng),廣泛的藝術知識和技能,提供豐富美感經驗。 (3)選擇經典型藝術作品,向兒童作系列介紹,訓練兒童藝術敏感性。 (4)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學習環(huán)境,經常接觸畫家,參觀美術館、博物館,創(chuàng)作練習。,四個層次教學 (1)感覺的層次。開放態(tài)度,藝術作品感染力激發(fā)幼兒探究欲望,自己直接感覺、知覺與美感意識接觸作品避免預定期望影響兒童。,(2)智慧層次。藝術認知層面活動需要學習。引導兒童從主題、形式、象征、材料、構圖等方面進行有意識觀察,扼要陳述。,(3)表現(xiàn)的層次。表達對作品感受,對審美要素進行分析、描述和談論。著重分析作品中視覺元素的特色,作者如何安排和組織,用隱喻、暗示和解釋等巧妙呈現(xiàn)藝術品內涵和意見
9、,將知覺的作品結構加以必要說明、解釋和評價。,(4)創(chuàng)造性的層次。共同發(fā)掘欣賞藝術品的潛在美感價值,擴展新奇性、原創(chuàng)性,鼓勵兒童在作品潛移默化中創(chuàng)作自己作品。,二、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教學基本過程 主動探究作品含義 一幅畫好壞唯一標準這幅畫能否使兒童喜歡,能否吸引他們注意和興趣。 對美術討論隨意性、自由聯(lián)想、隨感而發(fā)。 美術欣賞過程復雜、微妙、變化多端,培育敏銳審美感受力、審美理解力,對復雜視覺以及他的深奧意義的整體把握能力,(一)描述階段 第一印象瞬間感受,單純視覺快樂,知覺面對作品閃光式認識。 觀看作品前,豐富兒童生活經驗。 足夠觀看欣賞時間,簡潔語言表達真實感受。 耐心傾聽兒童講述,兒童需要
10、幫助,才用啟發(fā)、提問方式給予線索啟迪。 對作品特征和要素識別方面進一步觀察,主題、形象、材料詳盡描述。一般性認知,不是審美感知。,(二)形勢分析階段 指分析視覺對象之間關系,作品表現(xiàn)形式美。造型、色彩、構圖,對稱、均衡、節(jié)奏、韻律、變化、統(tǒng)一等構成原理應用。 對美形式感覺與理解,兒童有天性流露。 色彩單色多色紅色黃色綠色藍色冷色,,,藝術作品中線條包含豐富表現(xiàn)力和文化底蘊。 直線單調、平靜。 曲線緩慢、連綿、柔和、流動。 放射線舒展、充滿活力。 正方形穩(wěn)定、剛直、呆板。 圓形活潑、柔和、流動。,,,色彩、線條作品基本要素。相互關系。 形體輪廓大小、線條粗細曲折變化、 色彩深淺明暗,它們之間節(jié)奏
11、與韻律、 對稱與均衡、多樣與統(tǒng)一構成的形式 美形成一種整體關系。 優(yōu)秀作品運動性、變化性和統(tǒng)一性。 善于發(fā)現(xiàn)作品最突出、最重要部分, 它們與次要、較為隱蔽視覺點相互 襯托關系,情感和情調。,,,(三)解釋階段 指探討美術作品所蘊涵內在意義,把我具體藝術形式所再現(xiàn)東西,或抽象藝術形式所表達的微妙的情感、情調、意義或意味。,具象形作品,畫家對現(xiàn)實中美好、典型事物形象的再創(chuàng)造。需聯(lián)系一定社會歷史背景,不必苛求兒童完全按照創(chuàng)作者愿意來理解。,抽象性作品。沒有真實物體,沒有具體人物,只是各種線條、形狀、顏色不同組合, 兒童對抽象作品反應的熱烈程度,對線條、形狀、色彩的直覺感受和把握,就作品所表達意象和
12、情感表現(xiàn)性方面展開豐富想象,成人不及。,必須對作品符號含義和作品形式與形象具有意義或意味有所了解。 符號意義一般是具有象意味的,世俗的東西。,教師指點重點: 第一,探討美術作品所蘊涵意義,在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運動中進行。即必須根據美術作品的各個部分理解美術作品的整體,同時必須根據美術作品整體來理解美術作品各個部分。,引導欣賞之前,對作品意義預先設計,教師個人解釋,引導中,不停修正,一個或多個合理解釋。 可適當介紹有關作者小故事、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第二,不能要求兒童無條件接受教師預期。必須鼓勵兒童不拘泥于教師解釋。,甚至不拘泥于作者原有創(chuàng)作意圖。 “畫家為什么要這樣畫?” ”這幅畫使你想到了什么?”
13、 “你能說出這幅畫的畫家想要告訴我們什么嗎?” “你想為這幅畫取個什么名字?”,(四)評價階段 指判斷一件美術作品的價值。需要綜合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背景知識、藝術欣賞和美學各方面知識,高級階段。 統(tǒng)一性、復雜性、強烈性標準進行。 統(tǒng)一性從作品完美程度、內在結構和風格的一致性等方面評價。 復雜性指作品豐富、變化、精細、微妙。 強烈性指作品新奇性、新鮮性,震撼力。,第四節(jié) 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活動的指導,,一、講究合適的方法 基本指導方法是對話法,教師、兒童與美術組作品三者之間相互作用與相互交流。 反對灌輸法,高支配低統(tǒng)整,教師為中心,兒童缺乏自身感知與體驗,未直接與美術作品對話,,喪失自我感受、自我加工
14、信息、自己主動創(chuàng)造能力,審美素質下降。,,協(xié)同合作式對話法,教師、兒童、藝術作品平等雙向交流、對話式關系。 主要特征:主體與主體之間相互交流。 欣賞者與藝術作品相互交流通過審美體驗和領悟進行非語言信息溝通。,,在審美心理體驗基礎上進行多通道相互交流,調動自己感知、想象、情感、思維、靈感、無意識等多種審美心理功能,把藝術家情思意念、審美創(chuàng)造,彌散、滲透、融入自己內心深處嗎,達到潛在心靈溝通和內在自我交流。,二、創(chuàng)設有效環(huán)境(物質與心理環(huán)境) 第一,走進自然,激發(fā)、培養(yǎng)兒童欣賞興趣,在各種隨機或專門美術欣賞活動中,培養(yǎng)興趣。,第二,布置多樣而優(yōu)美環(huán)境。幼兒園環(huán)境設計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室內有足夠空
15、間,利用空間多種裝飾,各種圖片和兒童作品。專設美術室。,色彩和形式上幼兒特點:整潔、溫馨、活潑和兒童化,花園和樂園。,三、進行有效提問 對話基本結構:問與答。 兒童不可能迅速有效與作為文本美術作品歷史視界相融合。 教師為中介。雙方都有話語權。,對話雙方關系平等。 教師應給兒童利用多通道充分體驗時間。 教師不但自己學會提問,還要教會兒童提問。 教師不應強求兒童接受某一權威結論或自己看法。 教師可引導兒童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什么感受。,第五節(jié) 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教學活動案例與評析。 一、徐悲鴻的奔馬欣賞 1、教學目標 (1)欣賞作品中奔馬的動態(tài)、形體,以及它的激昂情緒,感覺奔馬的氣勢和力度。,(2)激
16、發(fā)幼兒用體態(tài)、動作表現(xiàn)美的欲望,培養(yǎng)良好的審美情感。 2、教學準備 音樂賽馬、牧民新歌;錄像片群馬奔騰;徐悲鴻作品圖片奔馬,3、教學過程 (1)聽音樂賽馬。提問: 從音樂里你能感覺到一種什么動物?你覺得它在干什么? 你在哪里看見過馬?它是什么樣的? (2)看錄像群馬奔騰,配上賽馬的音樂。提問:你喜歡馬嗎?為什么?,,(3)一故事形式簡述徐悲鴻先生愛馬、觀察馬、畫馬的故事。 (4)出示作品:奔馬。提問: 畫面上的馬在干什么? 什么地方看出馬兒在跑呢?(啟發(fā)跑時馬的動態(tài)描述) 幼兒1:馬蹄子在抬起來。 幼兒2:尾巴向上(甩)起來了。 幼兒3:馬脖子上的“頭發(fā)”也飄起來了。,幼兒4:我感到后面也有很
17、多灰塵。 你覺得這些馬的體魄怎樣?什么地方可以讓你感覺馬很強壯(肌肉的分布、結構) 幼兒1:馬肥肥的!很壯! 幼兒2:指著畫面說:臀部有肌肉。 幼兒3:指著畫面說:大腿有肌肉。 幼兒4:指著畫面說:脖子底下有肌肉。,這些馬和我們看到的給人騎的馬有什么不同?(引出野馬奔放、自由的心情) 它們狂奔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幼兒1:沒有人管它! 幼兒2:它們很自由。 幼兒3:它們都發(fā)狂了。,(5)配上賽馬的音樂,整體感受作品的力量。 (6)小結:今天我們看到畫家徐悲鴻的奔馬,這是一群非常健壯的野馬,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自由、歡快、悠閑,有一股很強大的力量,特別是在草原上奔馳時,讓人感動、興奮,真是太美了,你們想不想學一學小馬在草原上奔馳、歡笑呢?,7、跟著音樂表現(xiàn)馬的歡騰,同時放錄像,渲染氣氛。 孩子們模仿馬的姿態(tài),伴隨音樂自由跳舞,情緒高漲,氣氛熱烈,課堂效果達到高潮。,,評析: 開始時視聽效果引入非常好,為學生營造激昂、奔放、興奮氛圍,孩子們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產生濃厚興趣。 特別在看錄像時,能體會到奔馬造成 “風、沙、塵”等“奔” 壯闊場面。 活動很成功,孩子情緒調動好,教師啟發(fā)輕松,課堂氣氛非常自然、融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