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輪復習 專題二 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專題訓練(考試專用)

上傳人:dao****ing 文檔編號:129623251 上傳時間:2022-08-03 格式:DOCX 頁數(shù):6 大?。?34.39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輪復習 專題二 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專題訓練(考試專用)_第1頁
第1頁 / 共6頁
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輪復習 專題二 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專題訓練(考試專用)_第2頁
第2頁 / 共6頁
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輪復習 專題二 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專題訓練(考試專用)_第3頁
第3頁 / 共6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輪復習 專題二 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專題訓練(考試專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輪復習 專題二 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專題訓練(考試專用)(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專題訓練二 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 1719—1721?年間,火山噴發(fā),熔巖阻塞河道,形成五個相互連接的湖泊,這就是位于我國黑龍江省的 著名火山景觀——五大連池(下圖所示)。據(jù)此完成第?1~2?題。 1.組成圖示山體巖石的物質直接來自( ) A.地殼 B.上地幔 C.地核????????D.下地幔 2.在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過程中,該山體巖石在地球表層可轉化為( ) A.花崗巖 C.砂礫巖 B.玄武巖 D.大理巖 答案?1.B 2.C 解

2、析第?1?題,圖示山體巖石是由火山噴發(fā)形成的。一般認為軟流層為巖漿的發(fā)源地,軟流層屬于上 地幔。故選?B?項。第?2?題,火山噴發(fā)形成的巖石為巖漿巖,該山體巖石在地球表層經外力作用可轉 化為沉積巖,砂礫巖屬于沉積巖,C?項正確;大理巖屬于變質巖,D?項錯誤;花崗巖和玄武巖屬于巖漿 巖,A、B?兩項錯誤。 下圖為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和昆侖玉照片,圖中Ⅰ、Ⅱ、Ⅲ分別代表沉積環(huán)境、熔融環(huán)境和變質 環(huán)境,箭頭線代表不同的地質過程。讀圖,完成第?3~4?題。 3.昆侖玉是一種變質巖,盛產于昆侖

3、山脈的巖體中,其形成的過程屬于圖乙中的( ) A.② B.③ C.④ D.⑤ 4.古生物進入并成為巖石中化石的地質環(huán)境和過程是( ) A.Ⅰ—① B.Ⅱ—③ C.Ⅲ—⑤ D.Ⅰ—⑥ 答案?3.D 4.A 解析第?3?題,由題目提供的信息可知,昆侖玉是一種變質巖,應該來自變質環(huán)境,其形成的過程屬于 圖乙中的⑤。第?4?題,古生物進入并成為巖石中的化石,該巖石是沉積巖,而沉積巖形成于沉積環(huán)境 中,故其形成的地質環(huán)境和過程是Ⅰ—①。 1 (2018

4、?浙江溫州九校高一期末)北京時間?2017?年?9?月?8?日?12?時?49?分,圖中★處海域發(fā)生里氏?8.2 級地震,震源深度?19?千米,并引發(fā)海嘯。讀圖,完成第?5~6?題。 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殼 B.巖石圈 C.地核 D.軟流層 6.這次地震的成因可能是( ) A.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 B.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碰撞 C.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碰撞 D.非洲板塊和歐亞板塊張裂 答案?5.B 6.C 解析第?5?題,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19?千米,根

5、據(jù)板塊形態(tài)可知,該地位于大洋上。海洋地殼平均厚 度約?17?千米,巖石圈厚度約?80?千米,故震源應位于巖石圈,B?項對。第?6?題,結合板塊形態(tài)判斷,這 次地震的成因可能是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碰撞,C?項對。 (2018?浙江金華十校高二期末)讀某地地質剖面圖,完成第?7~8?題。 7.下列巖石中與?M?處巖石成因相同的是( ) A.石灰?guī)r C.大理巖 B.玄武巖 D.礫巖 8.圖示地區(qū)發(fā)生的地質作用,依次為( ) A.沉積作用—斷層運動—水平擠壓—巖漿冷凝—風化侵蝕

6、 B.沉積作用—水平擠壓—風化侵蝕—巖漿冷凝—斷層運動 C.沉積作用—水平擠壓—斷層運動—巖漿冷凝—風化侵蝕 D.沉積作用—水平擠壓—斷層運動—風化侵蝕—巖漿冷凝 答案?7.B 8.C 解析第?7?題,讀圖分析可知,圖中?M(花崗巖)是巖漿侵入經冷卻凝固而形成的巖漿巖,玄武巖屬于巖 漿巖,故選?B?項;礫巖、石灰?guī)r屬于沉積巖,A、D?兩項錯誤;大理巖屬于變質巖,C?項錯誤。第?8?題, 主要考查地質作用的先后順序。圖中巖石分層,故該地應該先發(fā)生沉積作用,后經過內力作用水平 2 擠壓,形成褶皺,隨后

7、發(fā)生斷層運動,之后巖漿侵入經冷卻凝固,形成巖漿巖,之后受外力的風化侵蝕 作用出露地表。故選?C?項。 圖甲為某地貌景觀圖。為解釋該景觀的主要成因,教師在教學時進行了如圖乙的演示。讀圖,完成 第?9~10?題。 9.該景觀的地質構造類型是( ) A.地塹 B.地壘????????C.斷層????????D.褶皺 10.教師演示了( ) A.板塊擠壓碰撞 C.巖層水平擠壓 B.巖塊斷裂上升 D.外力侵蝕搬運 答案

8、?9.D 10.C 解析第?9?題,由景觀圖可看出,巖層發(fā)生了彎曲變形,故為褶皺。第?10?題,褶皺是巖層受到水平擠壓 而形成的。 (2018?浙江?4?月選考)某中學背山面河。該校組織學生開展野外采集巖石標本的實踐活動。一組學 生上山在基巖上打了?2?塊巖石標本,另一組學生去河床撿了?2?塊巖石標本。下圖為學生們采集的巖 石標本,經地理老師鑒定有砂礫巖、頁巖、石灰?guī)r和花崗巖。讀圖,完成第?11~12?題。 11.四塊巖石標本,屬于巖漿巖的是( ) A.① B.②??????????C.③??????

9、????D.④ 12.從基巖上打來的巖石標本,成因是( ) A.巖漿侵入 B.海洋中溶解物化學沉積 C.巖漿噴出 D.碎屑物沉積并固結成巖 答案?11.D 12.D 解析本組題考查巖石的形成。第?11?題,據(jù)圖可知,①具有層理結構,②光滑細膩,內含化石,因此① ②為沉積巖。④有細孔,為花崗巖,故選?D?項。第?12?題,從河床撿的巖石標本因受流水侵蝕,表面較 3 光滑,②④符合,則①③是從基巖上打來的巖石標本,其成因應為碎屑物沉積并固結成巖,故選?D 項。 某實驗小組做如下實驗:在花崗巖

10、表面淋上?25?℃左右的水,記錄其內外溫度變化。下圖為所測得的 巖石內外溫度變化曲線圖。據(jù)此完成第?13~14?題。 13.花崗巖的形成過程是巖漿( ) A.高溫變質 C.高壓成巖 B.侵入冷凝 D.噴出冷卻 14.該實驗模擬的地質作用是( ) A.風蝕作用 C.溶蝕作用 B.水蝕作用 D.風化作用 答案?13.B 14.D 解析第?13?題,考查巖石的成因?;◢弾r是巖漿在地下冷凝而形成。第?14?題,考查外力作用。據(jù)圖 可知,花崗巖內外溫差大

11、,熱脹冷縮,使巖石發(fā)生變化,因此為風化作用。 15.讀?40°N?附近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和地質構造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①處地質構造是 ,試分析其形成山嶺的原因。 (2)圖中②板塊是 ,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該海洋中海溝形成的原因。 (3)考古學家在圖中沉積巖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恐龍化石,判斷在巖層④⑤⑥中,巖層 可能發(fā)現(xiàn)恐龍 化石。 (4)圖中?AB?為河流,分別說出?A、B?兩地所受的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答案(1)向斜 向斜槽部受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

12、形成山嶺。 (2)大洋板塊 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大洋板塊位置較低,俯沖到大陸板塊之下,形成海 溝。 (3)⑤ (4)A?以流水沉積作用為主,形成河口三角洲。B?以流水侵蝕作用為主,形成峽谷。 4 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①處巖層向下彎曲,為向斜。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形 成山嶺。第(2)題,②板塊是大洋板塊,從圖中可以看出②板塊穿插到大陸板塊底部,這是由于大洋 板塊與大陸板塊相向運動,大洋板塊水平位置低于大陸板塊,故在運動過程中俯沖到大陸板塊的下 方,形成了海溝。第(3)題

13、,根據(jù)恐龍的生活與滅亡時期可以判定為⑤,即中生代。第(4)題,讀圖可 知,A?靠近海洋,應為河流入海口,水流比較緩慢,以流水沉積為主,容易形成河口三角洲。B?位于河 流上游,由等高線密集說明坡度陡,水流急,以流水侵蝕為主,容易形成峽谷。 16.紅地球葡萄穗大、粒大、色澤艷紅、果肉脆硬、含糖量高,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近些年來渭北 黃土高原區(qū)形成了紅地球葡萄專業(yè)產區(qū)。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渭河南北向剖面圖

14、 渭北紅地球葡萄產區(qū)氣象資料 (1)從內外力作用簡述渭河平原的形成過程并說明其發(fā)展耕作業(yè)的不利條件。 (2)簡析渭北高原地區(qū)紅地球葡萄種植的有利地形和氣候條件。 (3)渭北高原地形破碎,起伏大,分析過度擴大葡萄種植面積對區(qū)域環(huán)境的影響。 答案(1)形成過程:巖層斷裂下陷(地塹);河流堆積作用形成沖積平原。不利條件:年降水量少;冬季 氣溫低;旱澇災害頻繁。 (2)高原地形,多向陽坡地;氣候大陸性強,晝夜溫差大,(葡萄生長期長)光照豐富、熱量充足、 降水較多。 (3)會過度消耗水資源,導致河流下游水量大減;水土流失加劇(生態(tài)環(huán)境惡

15、化);土壤肥力下降; 河流含沙量增加;旱澇災害加劇。 5 解析第(1)題,渭河平原主要是由于巖層發(fā)生斷裂,巖體向下凹陷而成;河流在流動過程中,不斷接受 堆積,最后形成沖積平原。由于該地位于我國北方地區(qū),年降水量少,再加上季風氣候的不穩(wěn)定性, 導致冬季氣溫低且旱澇災害頻繁,這些都不利于耕作業(yè)的發(fā)展。第(2)題,渭北高原地區(qū)地形以高原 為主且多向陽坡地,所以導致該地氣候大陸性強,該地晝夜溫差大、光照豐富、熱量充足、降水較 多等條件都有利于紅地球葡萄的種植。第(3)題,由于葡萄種植需水量大,如果過度擴大葡萄種植面 積會過度消耗水資源,導致河流下游水量大減;水土流失加劇(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土壤肥力下降;河流 含沙量增加;旱澇災害加劇等。 6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