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 2015
《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 2015》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 2015(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 課程設計 題 目 某城市15104m3/d污水處理廠 設計——格柵設計 學 院 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 專 業(yè) 環(huán)境工程(卓越工程師) 姓 名 李 娟 學 號 20132124061 指導教師 國偉林 許偉穎 二O一六年七月十五日 . . 學院 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 專業(yè) 環(huán)境工程(卓越工程師) 姓名 李 娟 學號 20132124061 題目 某城市15104m3/d污水處理廠設計——格柵設計 一、課程設計的內(nèi)容 (1)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比選,并對工藝構筑物選型做說明; (2)主要處理設施格柵的工藝計算; (3)確定污水處理廠平面和高程布置; (4)繪制主要構筑物圖紙。 二、課程設計應完成的工作 (1)確定合理的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并對所選擇工藝構筑物選型做適當說明; (2)確定污水處理廠格柵的尺寸,完成設計計算說明書; (3)繪制污水處理廠格柵設計圖紙。 . . 學院 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 專業(yè) 環(huán)境工程(卓越工程師) 姓名 李 娟 學號 20132124061 題目 某城市15104m3/d污水處理廠設計——格柵設計 指導小組或指導教師評語: 評定成績 2016年7月15日 指導教師 . 目 錄 1 總 論 2 1.1 設計任務和內(nèi)容 2 1.2 基本資料 2 1.2.1 處理污水量及水質(zhì) 2 1.2.2 處理要求 2 1.2.3 氣象及水文資料 2 1.2.4 廠區(qū)地形 2 2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確定 3 2.1確定處理工藝流程的原則 3 2.2污水處理工藝的流程 3 2.2.1活性污泥 3 2.2.2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與流程 3 3 處理構筑物設計 5 3.1格柵和泵房 5 3.1.1中格柵設計參數(shù)及規(guī)定 5 3.1.2細格柵設計參數(shù)及規(guī)定 7 3.1.3細格柵設計計算 7 3.2曝氣沉砂池 9 3.3初沉池 10 3.4曝氣池 10 3.5二沉池 12 3.5.1二沉池主要尺寸計算 12 3.5.2貯泥容積的計算 14 3.5.3 進出水設計 14 4 污水廠總圖布置 16 4.1 污水廠水平布置 16 4.2 污水廠高程布置 16 4.2.1高程布置原則 16 總 結 19 參 考 文 獻 20 1 總 論 1.1 設計任務和內(nèi)容 (1)確定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并對工藝構筑物選型做說明; (2)主要處理設施(格柵、沉砂池、初沉池、曝氣池、二沉池等)的工藝計算; (3)確定污水處理廠平面和高程布置; (4)每組完成各處理構筑物及平面布置圖、高程圖一套,每人至少繪制一張。 1.2 基本資料 1.2.1 處理污水量及水質(zhì) 表1處理污水量及水質(zhì)要求 處理水量 (104m3/d) CODCr (mg/L) BOD5 (mg/L) SS (mg/L) 15 400 170 270 1.2.2 處理要求 污水經(jīng)二級處理后應符合以下具體要求[1]: CODCr≦70 mg/L BOD5≦20 mg/L SS≦30 mg/L 1.2.3 氣象及水文資料 風向:多年主導風向為北北東風; 氣溫:最冷月平均為5 ℃;最熱月平均為32.5 ℃;極端氣溫,最高為41.9 ℃,最低為-1℃,最大凍土深度為0.05 m; 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為每年728 mm;蒸發(fā)量多年平均為每年1210 mm; 地下水水位,地面下5-6 m。 1.2.4 廠區(qū)地形 污水廠選址在64-66 m之間,平均地面標高為64.5 m。平均地面坡度為0.3%-0.5%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廠區(qū)征地面積為東西長380 m,南北長280 m。 2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確定 2.1確定處理工藝流程的原則 城市污水處理的目的是使之達標排放或污水回用用于使環(huán)境不受污染,處理后出水回用于農(nóng)田灌溉,城市景觀或工業(yè)生產(chǎn)等,以節(jié)約水資源。 《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對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給出以下幾項關于城鎮(zhèn)污水處理工藝選擇的準則[2]: (1)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應根據(jù)處理規(guī)模、水質(zhì)特征、受納水體的環(huán)境功能及當?shù)氐膶? 情況和要求,經(jīng)全面技術經(jīng)濟比較后優(yōu)先確定; (2)工藝選擇的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包括:處理單位水量投資,削減單位污染物投資,處理單位水量電耗和成本,削減單位污染物電耗和成本,占地面積,運行性能,可靠性,管理維護難易程度,總體環(huán)境效益; (3)應切合實際地確定污水進水水質(zhì),優(yōu)先工藝設計參數(shù)必須對污水的現(xiàn)狀、水質(zhì)特征、污染物構成進行詳細調(diào)查或測定,做出合理的分析預測; (4)在水質(zhì)組成復雜或特殊時,進行污水處理工藝的動態(tài)試驗,必要時應開展中試研究; (5)積極地采用高效經(jīng)濟的新工藝,在國內(nèi)首次應用的新工藝必須經(jīng)過中試和生產(chǎn)性試驗,提供可靠性設計參數(shù),然后進行運用。 2.2污水處理工藝的流程 本廠污水擬采用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工藝處理。 2.2.1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污水生物處理技術。 向生活污水注入空氣進行曝氣,每天保留沉淀物,更換新鮮污水。這樣,在持續(xù)一段時間后,在污水中即形成一種呈黃褐色的絮凝體。這種絮凝體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體所構成,它易于沉淀于水分離,并使污水得到凈化、澄清。這種絮凝體就是稱為“活性污泥”[3]的生物污泥。 2.2.2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與流程 圖1所示為活性污泥法處理系統(tǒng)的基本流程[4]。 圖1活性污泥法處理系統(tǒng)的基本流程 系統(tǒng)是以活性污泥反應器—曝氣池作為核心處理設備,此外還有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統(tǒng)和曝氣與空氣擴散系統(tǒng)所組成。 再投入正式運行前,在曝氣池內(nèi)必須進行以污水作為培養(yǎng)基的活性污泥培養(yǎng)與馴化工作。 經(jīng)初次沉淀池或水解酸化裝置處理后的污水從一端進入曝氣池,與此同時,從二次沉淀池連續(xù)回流的活性污泥,作為接種污泥,也與此同步進入曝氣池。此外,從空壓機站送來的壓縮空氣,通過干管和支管的管道系統(tǒng)和鋪設在曝氣池底部的空氣擴散裝置,以細小的氣泡的形式進入污水中,其作用除向污水充氧外,還使曝氣池內(nèi)的污水、活性污泥處于劇烈的攪動的狀態(tài)。活性污泥與污水相互混合、充分接觸,使活性污泥反應得以正常進行。 這樣,由污水、活性污泥和空氣相互混合形成的液體,稱為混合液[5]。 活性污泥反應進行的結果,污水中的有機及污染物得到降解、去除,污水得以凈化,由于微生物的繁衍增殖,活性污泥本身也得到增長。 經(jīng)過活性污泥凈化作用[6]后的混合液由曝氣池的另一端流出進入二次沉淀池,在這里進行固液分離,活性污泥通過沉淀與污水分離,澄清后的污水作為處理水排出系統(tǒng)。經(jīng)過沉淀濃縮的污泥從沉淀池底部排出,其中一部分作為接種污泥回流曝氣池,多余的一部分則作為剩余污泥排出系統(tǒng)。剩余污泥與在曝氣池內(nèi)增長的污泥,在數(shù)量上應保持平衡,使曝氣池內(nèi)得污泥濃度相對地保持在一個較為恒定的范圍內(nèi)。 活性污泥法處理系統(tǒng),實質(zhì)上是自然界水體自凈的人工模擬,不是簡單的模擬,而是經(jīng)過人工強化的模擬。 3 處理構筑物設計 3.1格柵和泵房 3.1.1中格柵設計參數(shù)及規(guī)定 (1)中格柵間隙數(shù) 式中 ——最大設計流量,ms-1; ——格柵傾角,70; ——過柵流速,m/s,?。? ——柵前水深,取; ——柵條間隙,m (2)柵槽寬度 柵槽寬度一般比格柵寬0.2~0.3 m,本設計取0.25 m (3)過水渠道漸寬部分的長度 取1.9m 式中 ——過水渠道寬,m,取1.4m; ——漸寬部分展開角,,取20 (4)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的漸窄部分長度 (5)過柵水頭損失 式中 ——設計水頭損失,m; ——計算水頭損失,m; ——重力加速度,m/s2; ——系數(shù),格柵受污物堵塞時水頭損失增大倍數(shù),一般為3; ——阻力系數(shù),與柵條斷面形狀有關,當為矩形斷面時形狀系數(shù)=2.42,將值代入與關系式即可得到阻力系數(shù)的值。 (6)柵后槽總高度 取 柵槽前總高度 式中 ——柵前渠道超高,m,取0.3 m (7)柵槽總長度 (8)每日柵渣量 說以需要采用機械清渣 式中 ——柵渣量,,當格柵間隙為30~50 mm時,=0.01~0.03,取=0.02 3.1.2細格柵設計參數(shù)及規(guī)定 (1)每日最大流量,Qmax=15104m3/d=1.8 ms-1。 (2)細格柵設置在污水提升泵之后,柵條間隙為1.51~20 mm。 (3)為防止柵條間隙堵塞,過柵流速,一般采用0.6~1.0ms-1。 (4)格柵間須設置工作臺并高出柵前最高設計水位0.3 m,并且應設有安全設施和沖洗設施;格柵間也要設置吊運設備以便進行格柵的檢修和柵渣的日常清除。 (5)每日柵渣量>0.2 m時,適宜采用機械清渣。 (6)格柵的動力裝置應設在室內(nèi)或者要有其他的保護措施。 (7)柵條寬度取S=0.01 m。 3.1.3細格柵設計計算- (1)細格柵間隙數(shù) 式中 ——最大設計流量,m/s; ——格柵傾角,,70; ——過柵流速,,??; ——柵前水深,m; ——柵條間隙,m,取0.005 m。 (2)柵槽寬度 柵槽寬度一般比格柵寬0.2~0.3 m,本設計取0.2 m 取2.0 m (3)過水渠道漸寬部分的長度 式中 ——過水渠道寬,m,取1.4 m; ——漸寬部分展開角,,取20。 (4)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的漸窄部分長度 取0.41 m (5)過柵水頭損失 式中 ——設計水頭損失,m; ——計算水頭損失,m; ——重力加速度,; ——系數(shù),格柵受污物堵塞時水頭損失增大倍數(shù),一般為3; ——阻力系數(shù),與柵條斷面形狀有關,當為矩形斷面時形狀系數(shù)=2.42,將值代入與關系式即可得到阻力系數(shù)的值。 (6)柵后槽總高度 柵槽前總高度 式中 ——柵前渠道超高,m,取0.5 m。 (7)柵槽總長度 (8)每日柵渣量 所以應采用機械清渣。 式中 ——柵渣量,,當格柵間隙為30~50mm時,=0.01~0.03,取=0.02。 3.2曝氣沉砂池 (1)總有效容積V 式中:V——曝氣沉砂池總有效體積,m3 Qmax ——最大設計流量,m3/s t——最大設計流量時停留時間,min (2)池斷面面積A 式中:A——池斷面面積,m v——最大設計流量時的水平流速,m/s (3)池總寬度B 取有效水深H為3.0 m 式中:B——池總寬度,m H——有效水深,m 沉沙池分為兩格(即n=2),則每格寬度b (4)池長L 平面尺寸: 3.3初沉池 (1)沉淀區(qū)的表面積A 由表取q=2.0, m3/( m2 . h) (2)沉淀區(qū)有效水深 設污水在沉淀池內(nèi)的沉淀時間t為2 h. 則沉淀池的有效水深 h2=t=22=4.0 m (3)沉淀區(qū)有效容積V=Ah2=2826.04.0=11304 m3 (4)沉淀區(qū)長度L=vt3.6=523.6=36 m, L/ h2=36/4=9>8,滿足要求 (5)沉淀區(qū)總寬度B=A/L=2826.0/36=78.5 m (6)沉淀池的數(shù)量,分為12格,則每格b=78.5/12=6.5417 m 取兩格為一座沉淀池, L/b=36/6.5417=5.50374>4, L/h=36/4=9>8 (7)沉淀池的總高度 = 3.4曝氣池 1、曝氣池體積 設計4組曝氣池,每組曝氣池的體積為: 每組曝氣池的深度為5米,則每組曝氣池的面積為: 2、曝氣池寬度 設計寬度為7米 ,介于1~2之間,滿足設計規(guī)范要求。 3、曝氣池長度 4、曝氣池平面形式 本次設計其為三廊道式,則每個廊道的長度為:, 滿足設計規(guī)范要求。 示例如圖: 圖2曝氣池結構圖 5、設計曝氣池超高0.5 m,所以曝氣池總體高度為: 曝氣池容積: 式中:——設計流量取12.5104 m3/d。 6、水力停留時間 (1)理想停留時間: (2)實際停留時間: 7、曝氣池高程設計 水力學公式計算: 式中: H——堰上水頭; m——流量系數(shù),m =0.32; b——堰寬; g——重力加速度; Q——設計流量。 考慮到水流變化影響,曝氣池進水口、回流污泥入口、出水口應該按最大流量設計。 對于進水口: 對于污泥回流管: 對于出水管: 3.5二沉池 計選用n=3座輻流式沉淀池。 3.5.1二沉池主要尺寸計算: Qmax=15104m3/d=6250 m3/h Q平=62501.2=5208 m3/h (1)單池的流量為: Qi=Qmax/n=5208/3=1736 m3/h (2)單個二沉池的表面積: Ai=Qi/q=1736m3/h/1.0=1736 m2 式中: A——池表面積,m2; Qi——單池設計流量,m3/h; q——表面負荷,本設計1.0 m3/m2 h。 (3)二沉池的直徑: ,本設計取47m (4)沉淀部分水面面積: F=Qmax/nq=6250/31.0=2083 m2 (5)沉淀池有效水深 取沉淀時間為T=2.5 h R=80 % h2=qT=1.02.5=2.5 m; (6)污泥區(qū)高度: h2"=2T(1+R)XQ0/624(X+Xr)Ai=221.83.215104/62412.21736=1.13 m X--曝氣池中活性污泥濃度,取3.2 g/L; Xr--回流污泥濃度,取9.0 g/L (7)緩沖層高度:h3=0.3 m: 則二沉池的池邊水深為:h2=h2+h2"+h3=2.5+1.13+0.3=3.93 m 徑深比校核:D/h2=48/3.93=12.2(合格) (8)二沉池池底高度的計算及刮泥設備的選擇: 池底坡度選擇為:i=0.05;污泥斗下口直徑選為:D2=2 m,上口直徑為: D1=4m; 低坡落差:h4=[(D-D1)/2]0.05=[(48-4)/2]0.05=1.10 m 所以:刮泥設備選擇ZBG-40型雙周邊傳動刮泥機 ; 污泥斗高度為:h5=[(D1-D2)/2]tan60=[(4-2)/2]1.73=1.73 m; 二沉池的總水深計算:超高取h1=0.3m; 則H=h1+h2+h4+h5=0.3+3.93+1.10+1.73=7.06 m; 3.5.2貯泥容積的計算: r1=D1/2=4/2=2m r2=D2/2=2/2=1m R=D/2=48/2=24 m (1)污泥斗的容積: V1=πh5/3(r12+r1r2+r22)=3.141.73/3(22+21+11)=12.7 m3 (2)污泥斗以上圓錐部分的體積: V2=πh4/3(R2+Rr1+r12)=3.141.10/3(242+242+22)=723.0 m3; (3)沉淀池可儲存的污泥體積為: V=V1+V2=12.7m3+723m3=735.7 m3; 3.5.3進出水設計: 二沉池的進水采用配水井,分別往3座沉淀池均勻進水; (1) 配水井中心管徑: ==1.24m; 式中: v1—中心管內(nèi)污水流速,m/s,0.2≤v1≤0.5, 取0.4m/s; Qi—集配水井的設計流量,m3/s, Qi=17363600=0.48m3/s; (2) 配水井的直徑 ==1.60m; 式中 v2—配水井內(nèi)污水流速,m/s,0.5≤v2≤0.8, 取v2=0.6m/s; Qi—集配水井的設計流量,m3/s; (3) 集水井的直徑: ==2.14m 本設計取2.2m; 式中: v3—集水井內(nèi)污水流速,m/s,0.2≤v3≤0.4,取0.3m/s; (4)溢流堰: 配水井中心管的污水通過薄壁堰溢流到配水井,薄壁堰的過流量公式為: 式中: qi—集配水井的設計流量,m3/s; m—薄壁堰的流量系數(shù),取0.45; b—堰寬,m,=b=πD3=π1.24=3.89 m;==pp H—堰上水深,m; 將上式變換得,薄壁堰堰上水頭為: H===0.15 m; 4 污水廠總圖布置 4.1 污水廠水平布置 污水處理廠平面設計的任務是對各單元處理構筑物與輔助設施等的相對位置進行平面布置,包括處理構筑物與輔助構筑物(如泵站、配水井等),各種管線,輔助建筑物(如鼓風機房、辦公樓、變電站等),以及道路,綠化等。 污水處理廠平面布置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用地面積、日常的運行管理與維修條件,以及周圍地區(qū)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等。進行平面布置時,應綜合考慮工藝流程與高程布置中的相關問題,在處理工藝流程不變的前提下,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做適當調(diào)整,如修正單元處理構筑物的數(shù)目或池型。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應遵循如下基本原則[7]: (1)處理構筑物與生活、管理設施宜分別集中布置,其位置和朝向力求合理,生活、管理設施應與處理構筑物保持一定距離。功能分區(qū)明確,配置得當,一般可按照廠前區(qū)、污水處理區(qū)和污泥處理區(qū)設置。 (2)處理構筑物宜按流程順序布置,應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盡量做到土方量平衡。構筑物之間的管線應短捷,避免迂回曲折,做到水流通暢。 (3)處理構筑物之間的距離應滿足管線(閘閥)敷設施工的要求,并應使操作運行和檢修方便。對于特殊構筑物(如消化池、貯氣池)與其他構筑物之間的距離,應符合國家《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以及地方現(xiàn)行防火規(guī)范的規(guī)定。 (4)處理廠內(nèi)的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給水管道、電氣埋管等管線應全面安排,避免互相干擾,管道復雜時可考慮設置管廊。 (5)考慮到處理廠發(fā)生事故與檢修的要求,應設置超越全部處理構筑物的超越管、單元處理構筑物之間的超越管和單元構筑物的放空管道。并聯(lián)運行的處理構筑物間應設均勻配水裝置,各處理構筑物系統(tǒng)間應考慮設置可切換的連通管渠。 (6)產(chǎn)生臭氣和噪聲的構筑物和輔助建筑物的布置,應注意其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7)設置通向各構筑物和附屬建筑物的必要通道,滿足物品運輸、日常造作管道和檢修的需要。 (8)處理場內(nèi)的綠化面積一般不小于全廠總面積的30%。 (9)對于分期建設的項目,應考慮近期與遠期的合理布置,以利于分期建設。 4.2 污水廠高程布置 4.2.1高程布置原則 污水處理廠的高程設計的任務是對各單元處理構筑物與輔助設施等相對高程作豎向布置;通過計算確定各單元處理構筑物和泵站的高程,各單元處理構筑物之間連接管渠的高程和各部位的水面高程,使污水能夠沿處理流程在構筑物之間通常地流動。 高程布置的合理性也直接影響污水處理廠的工程造價、運行費用、維護管理和運行操作等。高程設計時,應綜合考慮自然條件(如氣溫、水文地質(zhì)、地質(zhì)條件等),工藝流程和平面布置等。必要時,在工藝流程不變的前提下,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對工藝設計作適當調(diào)整。如地質(zhì)條件不好、地下水位較高時,通過修正單元處理構筑物的數(shù)目或池型以減小池子深度,改善施工條件,縮短工期,降低施工費用。 污水處理廠的高程布置應滿足如下條件[8]: (1)盡量采用重力流,減小提升,以降低電耗,方便運行。一般進廠污水經(jīng)一次提升就應能靠重力通過整個處理系統(tǒng),中間一般不再加壓提升。 (2)應選擇距離最長、水頭損失最大的流程進行水力計算,并應留有余地,以免因水頭不夠而發(fā)生涌水,影響構筑物的正常運行。 (3)水力計算時,一般以近期流量(水泵最大流量)作為設計流量;涉及遠期流量的管渠和設施,應按遠期設計流量進行計算,并適當預留貯備水頭。 (4)注意污水流程與污泥流程間的配合,盡量減少污泥處理流程的提升,污泥處理設施排出的廢水應能自流入集水井或調(diào)節(jié)池。 (5)污水處理廠出水管渠高程,應使最后一個處理構筑物的出水能自流排出,不受水體頂托。 (6)設置調(diào)節(jié)池的污水處理廠,調(diào)節(jié)池宜采用半地下式或地下水,以實現(xiàn)一次提升的目的。 污水處理廠初步設計時,污水流經(jīng)處理構筑物的水頭損失,可用經(jīng)驗值或參比類似工程估計,施工圖設計必須通過水力計算來確定水力損失 4.2.2高程布置水力計算 (1)廠區(qū)各構筑物高程基本概況: 本污水處理廠廠區(qū)平均地面標高為64.5m, 取出水口水位為64m,坡度i為0.004。 格柵進水水面標高63.4m,格柵出水水面標高63.3m, 接著污水流入進水泵房,泵房揚程為5.7m, 曝氣沉砂池水面標高為68.5m, 初沉池水面標高為67.4m, 曝氣池水面標高為66.4m, 二沉池水面標高為66,1m, 二沉池出水水面標高為65.6m。 出水水位為65.3m, 所以跌水井高程為1.0m。 (2)水力計算 ①選擇一條距離最長、水頭損失最大的流程L進行水力計算,并應適當留有余地,以保證在任何情況下,處理系統(tǒng)能夠正常運行。估算公式為:h=iL。 ②廢水處理構筑物水頭損失的估計:見下表 表2廢水處理構筑物水頭損失的估計 構筑物名稱 水頭損失 (米) 構筑物名稱 水頭損失 (米) 格柵 沉砂池 除油池 平流式沉淀池 豎流式沉淀池 輻射式沉淀池 裝有回轉(zhuǎn)布水器的生物濾池(其工作高度為H) 0.10~0.25 0.1~0.25 0.10~0.25 0.20~0.40 0.40~0.50 0.50~0.60 H+0.15 裝有噴灑式布水器的生物濾池(其工作高度為H) 鼓風曝氣池 加速曝氣池 混合池 接觸池 H+0.25 0.25~0.40 0.25~0.40 0.10~0.30 0.10~0.30 ④計算過程: 出水口水位:64m 二沉池至出水口沿程水頭損失估算:h1=80m0.004=0.32m 水力損失:由上一位同學計算得h2=0.52m 從曝氣池至二沉池沉池沿程水頭損失估算:h3=220m0.004=0.88m 曝氣池水頭損失:查表得,h4取0.3m 初沉池至曝氣池沿程水頭損失估算:h5=1500.004=0.57m 初沉池水頭損失:查表得,h6取0.2m 曝氣沉砂池至初沉池沿程水頭損失估算:h7=10m0.004=0.45m 曝氣沉砂池水頭損失:查表得h8取0.2m 格柵水頭損失:h9為0.3m 總水頭損失H=3.75m 總 結 課程設計結束了, 在這兩周的的課程設計中,不僅培養(yǎng)了獨立思考、動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種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我們學會了很多學習的方法。通過這次課程設計使我懂得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從理論中得出結論。 總之,這次課程設計使我收獲很多、學會很多。最后,還要感謝我們課程設計的輔導老師許偉穎老師,在設計過程中,老師精心的輔導和不厭其煩地解答疑問,才使得我們以順利的完成這次設計。但是,我也發(fā)現(xiàn)一些自身的不足,基礎知識掌握不牢,觀察不夠仔細,考慮問題不夠全面等,在以后的學習實踐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地充實自己,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也不斷地進步。 通過這幾天的設計,我對《水污染控制工程》這門課又有了在理論課上感受不到的新的認識。理論課上,我們只是接受課本上給的數(shù)據(jù)和公式并進行習題的解答,沒有機會自主的選擇數(shù)據(jù)以及認識到公式及數(shù)據(jù)是怎么來的,而在課程設計中就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從型號、大小等各方面進行自主的選擇,有時需要反反復復的進行驗證才能得到一個最優(yōu)的方案。 大學還剩一年,我會珍惜每次實習,做實驗,做課程設計的機會,努力鍛煉自己,加深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爭取成為一個懂理論會實踐的優(yōu)秀學生。 參 考 文 獻 [1]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顧國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二版),北京市市政設計院,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年. [3]水給水排水工程快速設計手冊,于爾捷,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9年. [4]水工業(yè)設計手冊-----水工業(yè)工程設備,聶梅生,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0年. [5]環(huán)境工程設計基礎,金毓峚,李堅,孫治榮,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年. [6]水處理工程典型設計實例,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年. [7]污水處理工程設計,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年. [8]三廢處理設計手冊(廢水卷),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9]給排水制圖標準,GB/T50106-2001.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 2015 水污染 控制工程 課程設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12932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