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馬諫議書》練習(xí)和參考答案.doc
《《答司馬諫議書》練習(xí)和參考答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答司馬諫議書》練習(xí)和參考答案.doc(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答司馬諫議書 Ⅰ.課外古詩背誦 【原文】 從軍行 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fēng)秋。 更吹羌笛關(guān)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賞析】 這是詩人的一首邊塞詩。委婉細膩地刻畫了邊關(guān)將士久戍盼歸、思鄉(xiāng)懷親的真摯感情。詩的前三句,寫環(huán)境:詩人首先捕捉住烽火臺、戍樓、黃昏、海風(fēng)等景象,著力渲染蒼茫寂寞的環(huán)境氣氛。然后引出抒情結(jié)句,抒寫征人的思鄉(xiāng)深情。但詩人沒有從征人這邊寫起,而是從萬里之外的閨婦寫起,寫她的無限愁思,以反襯出征人自己的思想波瀾,加強了詩的感染力量。 Ⅱ.課前準備 一、生字識記 聒(guō):聲音嘈雜,使人厭煩。如:聒耳。 壬(rn):1.天干的第九位。2.姓。 恤(x):<書>1.顧慮,憂慮。如:不恤人言。2.憐憫。如:體恤。3.救濟。如:撫恤。 胥(xū):1.<書>胥吏(小官吏)。2.互相。3.〈書〉齊、皆。如:萬事胥備。 度(du):<書>難測;估計。如:揣度。另讀(d):1.計量長短。如:度量衡。2.程度。如:極度。3.章程;行為準則。如:法度。4.人的氣質(zhì)或姿態(tài)。如:風(fēng)度。5.計劃,主張。6.過(指時間)如:虛度光陰。 膏(gāo):1.脂肪;油。如:膏火。2.很稠的糊狀物。如:牙膏。3.肥沃。如:膏腴。本文取此義。 晤(w):見面。如:會晤。 二、詞語識記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來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賜教。 竊:謙詞,私下,代“我”。 操:持。 術(shù):治國之道,政治主張。 強聒:強作解說。聒,喧擾,嘈雜,這里指多話。 略:簡略。 上報:回信。 重念:又想到。 視遇:對待。 厚:優(yōu)厚。 反復(fù):書信反來。 鹵莽:粗疏草率,冒失無禮。 見?。涸徫?。 名實:名義和實際。 人主:皇帝。 侵官:增設(shè)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職權(quán)。 生事:生事擾民。 征利:搜刮錢財,與民爭利。 拒諫:不接受別人的意見。 舉:推行。 辟:排除,駁斥。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諂媚、不行正道的人。 固:本來。 習(xí)于茍且:習(xí)慣于得過且過。 恤:考慮。 洶洶:波濤聲。這里指反對新法的吵鬧之聲。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對上的怨恨。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特,只是。 度(d):計劃,主張。 度(du):考慮。 膏澤:給以好處。 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 敢知:敢于領(lǐng)教。知,領(lǐng)教,接受。 由:機緣,機會。 不任:不勝。 區(qū)區(qū):情意誠摯。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極點。 三、預(yù)習(xí)效果反饋 1.王安石為什么要寫這封書信? 2.“所操之術(shù)多異故也”中“術(shù)”指什么? 3.司馬光如何指責(zé)王安石? 4.翻譯句子。 ①所操之術(shù)多異故也。 ②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③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 Ⅲ.課堂跟講 一、背記知識隨堂筆記 1.《答司馬諫議書》作者是 朝 ,題目中的司馬諫議指 。 2.解釋加粗詞義。 ①故略上報 ②故今具道所以 ③舉先王之政 ④不恤國事 二、整體把握板書設(shè)計 (一)板書設(shè)計 (二)段落層次 1.第1段:交代寫信的 。 2.第2段:針對信中指責(zé)自己的 、 、 、 、 ,逐一加以駁斥。 3.第3段:分析 對新法怨恨、誹謗的 ,并表示對士大夫 、 、 等保守思想的不滿。 4.第4段:書信常規(guī)的 語,使全文結(jié)構(gòu) 。 (三)寫作特點 詞語運用:簡明扼要,鏗鏘有力。面對保守派的指責(zé),作者說道:“則固前知其如此也?!薄叭缭唤袢债?dāng)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弊掷镄虚g透露出一種堅持自己的信心。 中心表達:本文通過對司馬光指責(zé)自己的幾個方面的辯駁,從而批駁了保守派的不恤國事、墨守成規(guī)的狀況,表明自己的堅決態(tài)度。 寫作借鑒:本文層次清晰,條理分明。首先交代寫信的原因,言語委婉有致;接著進行合情合理地辯駁,有理有據(jù),層層深入;最后表明態(tài)度,不失贈答之禮。全文一氣貫通,結(jié)構(gòu)嚴謹,這是同學(xué)們需借鑒的。 三、古文今譯 (原文)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shù)多異故也。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fù)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復(fù)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 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為: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習(xí)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zé)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dāng)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 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 (譯文)我的陳述:昨天承蒙來信賜教。我私下認為與您交好已經(jīng)很久了,可是議論事情每每意見不合,是因為所持的見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緣故。雖然想強作解說,可想到終究一定不會得到諒解,所以想約略寫此回信,不再一件一樁地替自己辯解。又想到承蒙您很看重我,在書信往來中不應(yīng)草率。所以現(xiàn)在詳細說明我這樣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許會原諒我。 原來讀書人要爭的,主要是名義和實際是不是相符的問題。名義和實際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搞明白了。現(xiàn)在您所拿來指教我的,認為是侵犯職權(quán)、生事擾民、搜刮錢財、拒絕進諫,致使天下人怨恨咒罵。我卻認為:從皇帝那里接受旨意,在朝廷上討論法令制度,進行修訂,把它交給主管官員去執(zhí)行,算不得是侵犯職權(quán);推行古代賢明君主的政令來興利除弊,算不上是滋生事端;替國家理財,算不上是搜刮錢財;駁斥謬論,批駁奸佞,不是什么拒絕進諫。至于怨恨咒罵這么多,這本來是我預(yù)先知道會這樣。 人們習(xí)慣于得過且過,不是一天兩天了。大小官員大多把不關(guān)心考慮國家大事、附和世俗、討好眾人當(dāng)作上策?;噬舷敫淖冞@種情況,而我不估量政敵的多少,想出力協(xié)助皇上對抗他們,那么他們怎么會不聲勢洶洶?當(dāng)年盤庚遷都,怨恨的是老百姓,不只是朝廷里的官員罷了。盤庚不因為人們怨恨的緣故,就改變他的計劃。考慮得合情合理之后才行動,這樣就看不出有什么后悔的。如果你責(zé)備我在職的時間很久,不能幫助皇上有大的作為,來使老百姓得到幸福,那么我承認自己的罪過;如果說現(xiàn)在應(yīng)當(dāng)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墨守以前的陳規(guī)舊法罷了,(這)就不是我所敢于領(lǐng)教的了。 沒有機會(和您)見面,(我對您)不由得從內(nèi)心仰慕到了極點。 四、重難點句子和段落詮釋 1.第2段作何理解? 作者在該段以犀利的筆鋒逐一駁斥司馬光對自己的指責(zé)。開頭先提出一個雙方均認可的道理,“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睘橄挛牡摹罢碧峁┩评砬疤帷=又鴮娂咏o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駁,連用“不為……”四個不容置疑的判斷句,顯示了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風(fēng)度。 2.第3段作何理解? 該段具體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指出當(dāng)前現(xiàn)狀,并強調(diào)皇上要改變此情況,而自己不顧眾人反對,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問句,增加結(jié)論的不容置疑性。第二層用盤庚遷都的事實,來論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確性,增強說服力。第三層由兩個假設(shè)句構(gòu)成,內(nèi)容上退中有進,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駁斥更顯柔中有剛。 Ⅳ.當(dāng)堂練習(xí) 如果司馬光收到王安石的這封信,會怎樣? 【同步達綱練習(xí)】 Ⅴ.課后鞏固練習(xí) (30分鐘 60分) 一、基礎(chǔ)題(16分) 1.給下列字注音。(4分) 胥( ) 鹵( ) 謗( ) 晤( ) 2.解釋加粗詞義。(4分) ①所操之術(shù)多異故也 ②重念蒙君實視遇厚 ③而天下之理得矣 ④辟邪說 3.辨識一詞多義。(8分) 二、整體感悟(7分) 1.作者在文中提到“盤庚之遷”這一歷史事件有什么作用?(3分) 2.從文中哪個句子可看出王安石對變法招來的怨誹早有預(yù)料?(4分) 三、課文閱讀題(27分) 閱讀課文第3段,回答問題。 1.解釋加粗詞。(8分) 特: 悔: 膏澤: 事事: 2.翻譯句子。(6分) ①人習(xí)于茍且非一日。 ②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 3.文中提到的盤庚,是 朝的君主,他當(dāng)年遷都是為了 。(3分) 4.文段最后一句“則非某之所敢知”表現(xiàn)了王安石變法的 態(tài)度。(2分) 5.王安石不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學(xué)家。根據(jù)你的積累,試寫出他的一篇詩作。(8分) 四、中考題(10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馬 說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①或盡粟一石。食②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③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④不飲,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下面句中加粗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2分) 2.為文中標(biāo)序號的“食”的讀音和意義歸類,把序號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4分) 、 / 、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根據(jù)文意,簡要說說應(yīng)該怎樣正確對待千里馬。(2分) 參考答案 Ⅱ.三、1.因為司馬光寫了一封長信,對王安石的變法橫加指責(zé),故王安石寫此信為自己辯解。 2.“術(shù)”指二人所持的治國之道、政治主張。 3.指責(zé)王安石變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諫?!? 點撥:可引用課文中句子作答。 4.①所持的見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緣故。 ②名義和實際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就搞明白了。 ③至于怨恨咒罵的人這么多,這本來是我預(yù)先就知道會這樣的。 點撥:翻譯的句子要通順、準確才行。 Ⅲ.一、1.宋 王安石 司馬光 2.①簡略 ②詳細 ③推行 ④考慮 點撥:對課下注釋要熟記。 二、(二)1.緣由 2.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諫 致怨 3.反對派 原因 不恤國事 茍且偷安 墨守成規(guī) 4.結(jié)束 嚴謹 Ⅳ.如:司馬光收到王安石的信后,一方面為王雄辯的才能折服,另一方面看到王變法態(tài)度的堅定,又很惱火,他可能會糾集更多的保守派公開和王作對,使王的變法不能順利進行。 點撥:此題可發(fā)揮想象,合理即可。 Ⅴ.一、1.xū lǔ bng w 點撥:對字音要準確掌握,第一個字不讀“x”。 2.①持 ②優(yōu)厚 ③明白 ④排除,駁斥 點撥: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很多,要善于積累。 二、1.為了借此來說明自己實施新法的堅定性和正確性。 點撥:文章中所舉事例通常是為了論證自己闡述的內(nèi)容。 2.則固前知其如此也。 三、1.只是 后悔 給以好處 做事情 點撥:第一個“事”為動詞,第二個“事”為名詞。 2.①人們習(xí)慣于得過且過,不是一天兩天了。 ②那么他們怎么會不聲勢洶洶呢? 3.商 擺脫自然災(zāi)害 點撥:對書下有關(guān)內(nèi)容要加強記憶。 4.堅決 5.如: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泊船瓜洲》 四、1.A 2.①④/②③ 或:②③/①④ 3.想要它跟普通的馬等同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盡其材,鳴之能通其意。-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5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答司馬諫議書 司馬 諫議書 練習(xí) 參考答案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12750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