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含解析) 蘇科版6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含解析) 蘇科版6》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含解析) 蘇科版6(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6-2017學年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宜城環(huán)科園教學聯(lián)盟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8分) 1.人說話、唱歌時的發(fā)聲靠的是 聲帶 的振動,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 空氣 傳來的. 2.如圖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響乙音叉時,與甲音叉的叉股接觸的乒乓球會被多次彈開,這一現(xiàn)象既可以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 振動 ,也能說明聲音可以在 空氣 中傳播;若在月球表面上進行此實驗,則 不能?。ㄟx填“還能”或“不能”)觀察到上述現(xiàn)象,這是因為 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3.下列與聲有關的語句中,所表達的物理含義是: (1)節(jié)日里的鑼、鼓聲“震耳欲聾”,說明鑼鼓聲的 響度 大. (2)歌唱家的歌聲“悅耳動聽”,說明歌唱家的歌聲的 音色 好. (3)小女孩的講話“脆如銀鈴”,說明小女孩說話聲的 音調 高. (4)“隔墻有耳”這句諺語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識是 固體可以傳播聲音?。? 4.如圖所示,編鐘是我國古代音樂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運用高超的工藝鑄造出大小不同的編鐘,這些鐘在敲擊時能發(fā)出不同 音調 的聲音,這是由于不同的鐘在敲擊后振動的 頻率 不同.樂隊合奏樂曲時,我們可以根據聲音的 音色 不同來辨別不同種類的樂器. 5.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感受和經歷:當你吃餅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時,如果用手捂緊自己的雙耳,自己會聽到很大的咀嚼聲,這說明 固體(骨骼或身體) 能夠傳聲.但是你身旁的同學往往卻聽不到明顯的聲音,這又是為什么呢?請從物理學的角度提出一個合理的猜想: 傳聲效果與傳聲介質有關?。? 6.為解決高樓滅火難題,軍工轉民用“導彈滅火”技術實驗成功,如圖,發(fā)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見光”、“紅外線”和“激光”,當高樓內有煙霧火源不明時,可用 紅外線?。梢姽?紅外線/激光)發(fā)現(xiàn)火源,可用 激光 精確測量火源距離(可見光/紅外線/激光). 7.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藍光二極管的發(fā)明者獲得,這項發(fā)明使制成白光LED燈成為現(xiàn)實.要制成白光LED燈,除藍光二極管外,還需 紅 、 綠 兩種極管.這三種色光如果按照比例的不同混合還能產生任何一種其他顏色的光,我們生活中的 彩色電視機 就是運用了這個三色光混合的原理工作的. 8.李白的詩句“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詩句中的三個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兩個人,一個是由于光的 直線傳播 形成的影子,另一個是由酒面 反射 形成的像. 9.身高1.70m的李洋同學面向穿衣鏡站在鏡前1m,鏡中的像與他相距 2 m,若他遠離平面鏡后退0.5m,則鏡中像高為 1.70 m. 10.多媒體教室中的投影銀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一是利用光的 漫反射 使教室里每位同學都能看到畫面;其二是白布能反射 所有 顏色的光,使同學們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畫面. 11.如圖1所示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實驗中,如果將蠟燭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將 不變?。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在實驗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傾斜,如圖2所示,觀察到蠟燭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圖中的 A (選填“A”或“B”)處.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34分) 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要有物體振動,我們就一定能夠聽到它發(fā)出的聲音 B.月球上的宇航員可直接用語言交談 C.不論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都能夠傳播聲音 D.以上說法都不對 13.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邊緣,一端伸出約為尺長的一半,撥動鋼尺,聽它發(fā)出的聲音,并現(xiàn)察它的振動情況. 然后減小鋼尺伸出長度約為尺長的,再次試驗,得到的結論是( ) A.聲音變大 B.頻率變高 C.振動變慢 D.響度變小 14.將撥響的琴弦用手一按,響聲立即消失原因是( ?。? A.聲音被手擋住了 B.聲音被手吸收了 C.琴弦的振動停止了 D.以上說法都不對 15.地震發(fā)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識,是使喪生人數(shù)增多的一個原因,以下是關于被埋在廢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大聲呼救 B.靜等營救人員前來營救 C.見縫就鉆,從廢墟中爬出來 D.用硬物敲擊預制板或墻壁,向營救人員求救 16.下列措施中,屬于在人耳處減弱噪聲的是( ) A.改進汽車發(fā)動機的性能使它的振動減弱 B.在居民樓靠近馬路的一面植樹造林 C.用手捂住耳朵 D.禁止在市區(qū)燃放煙花爆竹 17.信息1:據說,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晚年失聰后,為了“聆聽”語寫的樂曲,用硬捧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齒中間,就這樣語寫了不少傳世之作. 信息2:有經驗的土著居民在打獵時,經常伏身貼地,他能聽到一般人站立時不易覺察的動靜,并且能及早發(fā)現(xiàn)獵物. 請綜合1、2所提供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選擇聲音傳播的特點( ?。? A.只有固體才能傳聲 B.固體能將聲音放大 C.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比空氣中更快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18.甲同學把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乙同學在長鐵管的另一端敲擊這根鐵管,則甲同學聽到的聲音情況是( ) A.響了一下,聲音是從鐵管傳來的 B.響了一下,聲音是從空氣傳來的 C.響了兩下,先聽到從空氣傳來的 D.響了兩下,先聽到從鐵管傳來的 19.某同學先后對同一鼓面輕敲和重擊各一次,兩次發(fā)出聲音的( ?。? A.音調不同 B.頻率不同 C.響度不同 D.音色不同 20.醫(yī)用聽診器的作用是( ) A.改變發(fā)聲體的頻率,使音調變高 B.使振幅增大,響度增大 C.減少聲音的分散來增大響度 D.縮短聽者距發(fā)聲體的距離 21.在如圖所示幾幅交通標志牌中,能明顯表示用于環(huán)境保護的是( ?。? A. B. C. D. 22.不同物體吸收太陽輻射能力不同,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于是,他將幾個完全相同的物體涂上不同顏色放在太陽底下,測出相同時間內物體升高的溫度,就“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這一環(huán)節(jié)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設 B.提出問題 C.進行實驗 D.分析論證 23.在探究樹蔭下光斑的綜合實踐活動中,為了研究孔的大小對光斑形狀的影響,小華設計了四種開有不同形狀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張卡片乙覆蓋在甲上,如圖所示.接著,從圖示位置沿箭頭方向水平移動乙,觀察光斑形狀的變化情況.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B. C. D. 24.如圖現(xiàn)象可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解釋( ?。? A. 放大鏡賞花 B. 手影游戲 C. 水中折筆 D. 水中倒影 25.陽光燦爛的日子,行走在綠樹成蔭的街道上,常常見到地面上有一些圓形的光斑,這些光斑是( ?。? A.樹葉的實像 B.樹葉的虛線 C.太陽的實像 D.太陽的虛像 26.“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說,猴子看到水中有個月亮,以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來“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關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水中出現(xiàn)月亮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 C.水中出現(xiàn)月亮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 D.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離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離遠 27.下列有關現(xiàn)象與光學知識對應錯誤的是( ?。? A.茂密樹林底下常能看到圓形光斑﹣﹣光的直線傳播 B.平靜的水面出現(xiàn)岸邊景物的倒影﹣﹣平面鏡成像 C.“人面桃花相映紅”﹣﹣桃花呈紅色是因為它能吸收紅光 D.雨后天空出現(xiàn)彩虹﹣﹣光的色散 28.如圖是晚上汽車在干燥的瀝青路面和潮濕的瀝青路面上行駛時大燈部分光路簡圖,在晚上開車時( ?。? A.潮濕的路面更容易發(fā)生光漫發(fā)射 B.干燥的路面發(fā)生光的折射 C.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潮濕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三、作圖題(每題2分,共6分) 29.(1)在圖1中畫出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shù). (2)在圖2中畫出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3)如圖3所示,a、b是鏡前一點光源S發(fā)出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請根據反射光線a、b畫出點光源S的位置. 四、簡答和實驗探究題(填空每空1分,選擇每題2分,共32分) 30.觀察下表,試寫出兩個與聲音傳播速度有關的結論. 在空氣中 在氣、固、液體中(0℃) 在15℃空氣中 溫度/℃ 聲速/ms﹣1 介質 聲速/ms﹣1 頻率/Hz 聲速/ms﹣1 0 330 氧氣 316 2000 340 15 340 水 1450 1000 340 30 349 冰 3160 500 340 100 386 鐵 4900﹣5000 256 340 結論:例: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是不同的. (1)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聲速越大?。? (2) 溫度一定時,(在同一介質中)聲速與頻率無關 . 31.閱讀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問題.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飛翔,用蠟封住其耳朵,雖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間里,仍像喝醉酒一樣,一次次地碰到障礙物,后來,物理學家證實了蝙蝠能發(fā)出?、俪暋〔?,靠這種波的回聲來確定目標和距離. B.如果把八只同樣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細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發(fā)現(xiàn)聲音的 ②音調 與水量有關.如果調節(jié)適當,可演奏出簡單的曲譜,由此我們不難知道古代“編鐘”的原理. C.許多年前,“馬可波羅”號帆船在“火地島”失蹤,經過多年的研究,揭開了“死亡之謎”,他們都是死于亞聲,這是一種人耳聽不到的聲音,頻率低于20Hz,而人的內臟的固有頻率和亞聲波極為相似,當二者相同時,會形成內臟的共振,嚴重時,把內臟振壞而使人喪生. (1)請你將上面短文A、B中①和②兩處補上恰當?shù)奈淖郑? ① 超聲 ;② 頻率?。? (2)文中的“亞聲”是指我們學過的 超聲波 . (3)從短文C中可以看出,人體內臟的固有頻率大致低于 20Hz 左右,聲音具有 能量 . 32.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某同學用玻璃板、相同的兩個棋子A和B、刻度尺、白紙、橡皮泥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 (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較黑暗?。ㄝ^明亮/較黑暗)環(huán)境中進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棋子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 棋子B ,巧妙地解決了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問題. (2)放置好棋子A后,發(fā)現(xiàn),無論如何移動B棋子,都無法和棋子A在鏡中的像重合,你認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玻璃板沒有與桌面垂直?。? (3)小心地移動B棋子,直到與A的像重合為止,這時發(fā)現(xiàn)像與物的大小 相等 ,進一步觀察A、B兩個棋子在白紙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 垂直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 相等?。? (4)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選擇 2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較好. (5)在尋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棋子 A (A/B)這一側觀察. 在觀察時,既可看到前面棋子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時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棋子B”.對于兩次成的像,其中關于棋子A所成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兩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兩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像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6)移開棋子B,用白紙做屏幕放在該位置,直接觀察白紙,發(fā)現(xiàn)白紙上 沒有 (有/沒有)像,可知平面鏡所成的是 虛 像. (7)為證實上述有關成像特點是否具有普遍性,你認為應采取下列哪一項操作? B A.保持A、B個棋子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位置進行觀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的位置,進行與上述(2)相同的操作. 33.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實驗中,如圖甲小華在紙板上用筆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徑跡, (1)如果紙板沒有與平面鏡垂直放置,當光貼著紙板沿EO入射時, 不能?。ㄌ睢澳堋被颉安荒堋保┰诩埌迳峡吹椒瓷涔釵F.接著她把紙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圖乙),在紙板上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 同一平面內?。? (2)為了得到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關系的普遍規(guī)律,小華應當通過多次改變 入射角 ,多次進行實驗. (3)在圖甲所示的實驗中如果讓光沿FO方向射到鏡面,會發(fā)現(xiàn)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反射現(xiàn)象中, 光路是可逆的?。? 34.小燕多次乘車了解到夜間開汽車,若車內亮燈,車內物體會在前面的擋風玻璃上成清晰的像,干擾司機的實現(xiàn),影響行車安全.為今后安全行車,小燕根據生活中透明平板玻璃所成像“明”、“暗”不同的多種情況做以下探究: 【提出問題】物體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與哪些因素有關? 【進行猜想】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與物體離光源的距離有關; 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與與光源的強度有關; 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 【進行實驗,收集數(shù)據】 實驗一: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豎直固定一塊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體固定在離透明平板玻璃0.5m的A點,在桌面的C點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燈照亮A點處的物體,觀察同一物體不同關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各次實驗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從右向左觀察物體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結果記入如表. 燈的功率/W 物體和燈的距離/m 像的明暗程度 5 1 暗 25 1 較暗 40 1 亮 實驗二:同一物體位置固定在A點不動,用同一盞5W的燈先后在桌面B、C、D三點照亮A處的同一物體,同一位置觀察同一物體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變)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結果記入如表. 燈的功率/W 物體和燈的距離/m 像的明暗程度 5 0.5 明 5 1.0 較明 5 1.5 暗 (1)小燕是用實驗一來探究猜想 2?。ㄟx填“1”、“2”或“3”); (2)分析實驗二的實驗數(shù)據及結果可得結論:物體與燈的 距離 越小,物體所成的像越亮; (3)你認為物體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還與 物體 有關(至少寫一個因素),你說的因素在小燕上述兩個實驗中 已經 控制改變量(選填“沒有”或“已經”); (4)小燕猜想1和猜想2還可歸為物體成像的“明”、“暗”程度與物體的 明暗 有關; (5)請你就光現(xiàn)象根據光學知識對司機提出一條有利于安全行駛的建議: 夜間行車時,車內不能開燈?。? 2016-2017學年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宜城環(huán)科園教學聯(lián)盟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8分) 1.人說話、唱歌時的發(fā)聲靠的是 聲帶 的振動,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 空氣 傳來的. 【考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條件. 【分析】解決此題的關鍵是要知道任何聲音都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且傳播聲音需要介質. 【解答】解:人們唱歌、說話的聲音是聲帶的振動產生的,任何聲音都是由振動產生的; 我們聽到聲音是一般是通過空氣傳到我們耳朵的; 故答案為:聲帶;空氣.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聲音產生和傳播條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礎題. 2.如圖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響乙音叉時,與甲音叉的叉股接觸的乒乓球會被多次彈開,這一現(xiàn)象既可以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 振動 ,也能說明聲音可以在 空氣 中傳播;若在月球表面上進行此實驗,則 不能?。ㄟx填“還能”或“不能”)觀察到上述現(xiàn)象,這是因為 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考點】聲音的綜合利用. 【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需要介質來傳播,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音叉實驗可以證明物體發(fā)聲的原因是由于物體的振動. 【解答】解:在教室里,小明敲響乙音叉時,與甲音叉的叉股接觸的乒乓球會彈起來,這一現(xiàn)象既可以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也能說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 若在月球表面上進行此實驗,則不能觀察到上述現(xiàn)象,也聽不到聲音,這是因為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 故答案為:振動;空氣;不能;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點評】解決此類問題要結合聲音產生和傳播條件進行解答. 3.下列與聲有關的語句中,所表達的物理含義是: (1)節(jié)日里的鑼、鼓聲“震耳欲聾”,說明鑼鼓聲的 響度 大. (2)歌唱家的歌聲“悅耳動聽”,說明歌唱家的歌聲的 音色 好. (3)小女孩的講話“脆如銀鈴”,說明小女孩說話聲的 音調 高. (4)“隔墻有耳”這句諺語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識是 固體可以傳播聲音?。? 【考點】音調、響度與音色的區(qū)分. 【分析】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就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物理學中把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把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生活中關于聲音的一些說法都與聲音的三個特征有關. 【解答】解:(1)“鑼鼓聲震耳欲聾”,說明鑼鼓聲的響度大; (2)歌唱家的歌聲“悅耳動聽”,是說他的聲帶振動產生的聲音的音色好; (3)小女孩的講話“脆如銀鈴”,是指講話聲的音調高; (4)“隔墻有耳”是指聲音可以通過固體(墻)傳播. 故答案為:(1)響度;(2)音色;(3)音調;(4)固體可以傳播聲音. 【點評】聲音的特征有音調、響度、音色;三個特征是從三個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且影響三個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4.如圖所示,編鐘是我國古代音樂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運用高超的工藝鑄造出大小不同的編鐘,這些鐘在敲擊時能發(fā)出不同 音調 的聲音,這是由于不同的鐘在敲擊后振動的 頻率 不同.樂隊合奏樂曲時,我們可以根據聲音的 音色 不同來辨別不同種類的樂器. 【考點】音調、響度與音色的區(qū)分. 【分析】音調與發(fā)聲體的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大,單調越高,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和特色,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解答】解:大小不同的編鐘,這些鐘在敲擊時發(fā)出的頻率不同,因此發(fā)出的音調不同; 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樂隊合奏樂曲時,我們可以根據聲音的音色不同來辨別不同種類的樂器. 故答案為:音調;頻率;音色. 【點評】本題既考查了聲音特性的辨別,體現(xiàn)了物理知識與實際例子的結合,難度不大. 5.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感受和經歷:當你吃餅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時,如果用手捂緊自己的雙耳,自己會聽到很大的咀嚼聲,這說明 固體(骨骼或身體) 能夠傳聲.但是你身旁的同學往往卻聽不到明顯的聲音,這又是為什么呢?請從物理學的角度提出一個合理的猜想: 傳聲效果與傳聲介質有關?。? 【考點】骨傳聲及骨傳導的原理. 【分析】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而且傳播速度比液體、氣體還要快一些,傳播效果也要好一些.要解答本題需掌握:聲音傳播需要介質,且骨傳聲效果比空氣傳聲效果好. 【解答】解:當人們吃餅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時發(fā)出的破裂聲是經過頭部骨胳直接傳到自己的聽覺神經的,如果再用手捂緊自己的雙耳,聲音在傳播過程中損失小,自己的耳朵聽起來就覺得聲響較大. 此時旁邊的同學往往卻聽不到明顯的聲音,是因為食物發(fā)出的破裂聲經過空氣傳到你的同學耳朵的過程中,在空氣中就會損失一部分,且氣體比固體傳聲效果差,所以你身旁的同學往往卻聽不到明顯的聲音.據此我們猜想:傳聲效果與傳聲介質有關. 故答案為:固體(骨骼或身體);傳聲效果與傳聲介質有關.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聲音的傳播條件,以及骨傳聲和骨傳導的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礎題. 6.為解決高樓滅火難題,軍工轉民用“導彈滅火”技術實驗成功,如圖,發(fā)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見光”、“紅外線”和“激光”,當高樓內有煙霧火源不明時,可用 紅外線 (可見光/紅外線/激光)發(fā)現(xiàn)火源,可用 激光 精確測量火源距離(可見光/紅外線/激光). 【考點】紅外線. 【分析】(1)自然界中一切物體都向外輻射紅外線,而且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越強; (2)激光測距的原理:激光測距儀向目標發(fā)射激光脈沖束,接受返回來的激光束,測出激光往返所用的時間,就可以算出所測的距離. 【解答】解:(1)在消防火險發(fā)生的初期,災害往往是由于不明顯的隱火引起的,應用紅外線熱成像儀可以快速有效的發(fā)現(xiàn)這些隱火,找到火源,及早滅火. (2)利用激光可以精確測量火源的距離. 故答案為:紅外線;激光.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紅外線的了解以及激光測距的掌握,注重了物理和科技、生活的聯(lián)系,是基礎知識的考查. 7.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藍光二極管的發(fā)明者獲得,這項發(fā)明使制成白光LED燈成為現(xiàn)實.要制成白光LED燈,除藍光二極管外,還需 紅 、 綠 兩種極管.這三種色光如果按照比例的不同混合還能產生任何一種其他顏色的光,我們生活中的 彩色電視機 就是運用了這個三色光混合的原理工作的. 【考點】色光的三原色和顏料的三原色. 【分析】紅、綠、藍叫做三原色光,三種色光共同可組成出各種不同的色光. 【解答】解:紅光、綠光、藍光叫做三原色光,三種色光共同可組成出各種不同的色光.因此,要制成白光LED燈,除藍光二極管外,還需紅、綠兩種色光二極管. 彩色電視機能呈現(xiàn)彩色圖象,是運用了三原色光混合的原理. 故答案為:紅;綠;彩色電視機. 【點評】此題考查學生對色光三原色的理解,難度不大,屬于基礎知識. 8.李白的詩句“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詩句中的三個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兩個人,一個是由于光的 直線傳播 形成的影子,另一個是由酒面 反射 形成的像. 【考點】光直線傳播的應用;光的反射. 【分析】“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中一人是本人,其中另外兩人是本人的影子,根據影的形成原因分析解答本題. 注意光的直線傳播可形成影,光的反射和折射可形成像. 【解答】解: 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飲酒者本人,另外兩“人”是飲酒者形成的影. ①其中一“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線傳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擋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即地面上的“人”; ②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面是一個平面鏡,人在這個平面鏡中成像,即平面鏡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答案為:直線傳播;反射. 【點評】此題考查了“影子”和像的成因,理解光的直線傳播和光的反射現(xiàn)象,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光的直線傳播和光的反射現(xiàn)象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9.身高1.70m的李洋同學面向穿衣鏡站在鏡前1m,鏡中的像與他相距 2 m,若他遠離平面鏡后退0.5m,則鏡中像高為 1.70 m.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案. 【分析】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是等大的,像和物距離平面鏡的距離是相等的. 【解答】解: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像和物距離平面鏡的距離是相等的,物到像的距離是物到平面鏡距離的兩倍, 因為李洋同學距平面鏡的距離是1m,像與他之間的距離是1m2=2m; 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是等大的,當人遠離平面鏡時,視覺上感覺像在變小,但實際上像的大小并沒有變.所以若他遠離平面鏡后退0.5m,他在平面鏡中像的大小不變,高度仍為1.70m. 故答案為:2;1.70. 【點評】人的視覺感覺總是近大遠小,即離像近感覺大,離像遠感覺小,像的真實大小總與物相同. 10.多媒體教室中的投影銀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一是利用光的 漫反射 使教室里每位同學都能看到畫面;其二是白布能反射 所有 顏色的光,使同學們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畫面. 【考點】漫反射;物體的顏色. 【分析】解答此題從以下知識點入手: ①光線照到粗糙不平的物體表面,物體表面發(fā)生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這種反射是漫反射. ②白色物體能反射所有的色光. 【解答】解:①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因為粗糙,利用漫反射,能使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能進入各位同學的眼睛,使同學們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 ②屏幕是白色的,白色能反射所有的色光,能使同學們看到多彩的畫面. 故答案為:漫反射;所有. 【點評】多媒體教室里,我們能看到屏幕上的畫面,這個過程應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識,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白色而粗糙的屏幕、光的直線傳播等等,我們要敢于提出問題,正確回答問題.此題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密切,是一道好題. 11.如圖1所示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實驗中,如果將蠟燭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將 不變?。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在實驗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傾斜,如圖2所示,觀察到蠟燭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圖中的 A?。ㄟx填“A”或“B”)處.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案. 【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分析解答: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大小相等、虛像、左右相反,及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 【解答】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物像等大,所以不管是將蠟燭向靠近鏡面的方向移動還是遠離鏡面,像的大小不變. 如圖,作出蠟燭火焰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可知在實驗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傾斜(如圖2),觀察到蠟燭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圖中的A處; 故答案為:不變;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并會根據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此類題目在近幾年中考中頻繁出現(xiàn),牢記并緊扣平面鏡成像特點可比較容易的進行解答.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34分) 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要有物體振動,我們就一定能夠聽到它發(fā)出的聲音 B.月球上的宇航員可直接用語言交談 C.不論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都能夠傳播聲音 D.以上說法都不對 【考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條件. 【分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但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解答】解:A、人耳朵能夠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為20~20000Hz,所以物體振動時,人不一定能聽到聲音,因此選項A說法不正確. B、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宇航員不能直接用語言交談,因此選項B說法不正確. C、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因此選項C說法正確. D、由上可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的解題關鍵是了解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特點以及人耳能聽到聲音的條件. 13.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邊緣,一端伸出約為尺長的一半,撥動鋼尺,聽它發(fā)出的聲音,并現(xiàn)察它的振動情況. 然后減小鋼尺伸出長度約為尺長的,再次試驗,得到的結論是( ?。? A.聲音變大 B.頻率變高 C.振動變慢 D.響度變小 【考點】頻率及音調的關系. 【分析】頻率是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振動的次數(shù).振動越快,說明頻率越大.音調跟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頻率越小,音調越低. 【解答】解: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邊緣,一端伸出約為尺長的一半,撥動鋼尺,聽它發(fā)出的聲音,然后減小鋼尺伸出長度約為尺長的,若仍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鋼尺振動的頻率會變快,鋼尺振動發(fā)出聲音的頻率變高,音調會變高. 故選B. 【點評】解答此題要明確,鋼尺伸出桌面越長,其振動起來會越慢,則音調會越低. 14.將撥響的琴弦用手一按,響聲立即消失原因是( ) A.聲音被手擋住了 B.聲音被手吸收了 C.琴弦的振動停止了 D.以上說法都不對 【考點】聲音的產生. 【分析】解決此題的關鍵是要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如果物體振動停止,則發(fā)聲停止. 【解答】解: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如果物體振動停止,則發(fā)聲停止. 當將撥響的琴弦用手一按,琴弦的振動停止了,響聲就會立即消失. 故選C. 【點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知道聲音產生的原因. 15.地震發(fā)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識,是使喪生人數(shù)增多的一個原因,以下是關于被埋在廢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大聲呼救 B.靜等營救人員前來營救 C.見縫就鉆,從廢墟中爬出來 D.用硬物敲擊預制板或墻壁,向營救人員求救 【考點】物理常識. 【分析】因為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并且物體振動就會發(fā)出聲音,所以可以積極利用身邊物體發(fā)出施救的信息是求生的關鍵. 【解答】解: A、大聲呼救會浪費體力,失去生存下去的機會,故A不可行; B、救援人員根據被困人員發(fā)出的聲音判斷是否有生命跡象,并進行施救,如果靜靜等待會失去被救的機會,故B不可行; C、見縫就鉆會容易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可能會被不明物傷害,故C不可行; D、當敲擊墻壁或別的物體時,它們會振動并發(fā)出聲音,這樣會給外面一個生命跡象的信息,這樣救援人員可以施救,故D方法可行.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會學以致用. 16.下列措施中,屬于在人耳處減弱噪聲的是( ?。? A.改進汽車發(fā)動機的性能使它的振動減弱 B.在居民樓靠近馬路的一面植樹造林 C.用手捂住耳朵 D.禁止在市區(qū)燃放煙花爆竹 【考點】防治噪聲的途徑. 【分析】解決此類問題要知道減弱噪聲有三種途徑:①在聲源處減弱;②在傳播過程中減弱;③在人耳處減弱. 【解答】解:A、改進汽車發(fā)動機的性能使它的振動減弱,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聲,不合題意; B、在居民樓靠近馬路的一面植樹造林,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不合題意; C、用手捂住耳朵,是為了在人耳處減弱噪聲,符合題意; D、禁止在市區(qū)燃放煙花爆竹,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聲,不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防治噪聲的途徑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況,要結合三種途徑進行分析判斷. 17.信息1:據說,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晚年失聰后,為了“聆聽”語寫的樂曲,用硬捧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齒中間,就這樣語寫了不少傳世之作. 信息2:有經驗的土著居民在打獵時,經常伏身貼地,他能聽到一般人站立時不易覺察的動靜,并且能及早發(fā)現(xiàn)獵物. 請綜合1、2所提供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選擇聲音傳播的特點( ?。? A.只有固體才能傳聲 B.固體能將聲音放大 C.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比空氣中更快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考點】聲音的傳播條件;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分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最快. 【解答】解:A、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不符合題意; B、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最快,而不能將聲音放大;不符合題意; C、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液體和氣體中的傳播速度,符合題意; 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聲音的傳播條件,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最快. 18.甲同學把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乙同學在長鐵管的另一端敲擊這根鐵管,則甲同學聽到的聲音情況是( ?。? A.響了一下,聲音是從鐵管傳來的 B.響了一下,聲音是從空氣傳來的 C.響了兩下,先聽到從空氣傳來的 D.響了兩下,先聽到從鐵管傳來的 【考點】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分析】根據聲音在不同的介質里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就可解答此題. 【解答】解:根據題意甲同學把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乙同學在長鐵管的另一端敲一下這根鐵管,聲音分別從鋼管、空氣中傳播,則甲同學要聽到兩個聲音,一個聲音是從鋼管傳來,另一個是從空氣中傳來的,這也說明了聲音在鋼管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傳播快.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聲音的傳播,屬于基礎知識題,也是中考的熱點之一. 19.某同學先后對同一鼓面輕敲和重擊各一次,兩次發(fā)出聲音的( ?。? A.音調不同 B.頻率不同 C.響度不同 D.音色不同 【考點】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分析】輕敲和重擊鼓面,振幅不同,可根據振幅與響度的關系進行解答. 【解答】解:輕敲鼓面和重擊鼓面,振動的幅度不同,而響度和振幅有關,故兩次發(fā)出的聲音的響度不同; 故選C. 【點評】應該掌握音調、音色、響度的區(qū)別; 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與頻率有關,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與振幅有關,振動的幅度越大,響度越大; 而“聽聲辨人”指的就是音色. 20.醫(yī)用聽診器的作用是( ?。? A.改變發(fā)聲體的頻率,使音調變高 B.使振幅增大,響度增大 C.減少聲音的分散來增大響度 D.縮短聽者距發(fā)聲體的距離 【考點】響度. 【分析】醫(yī)生用聽診器聽病人心臟的跳動是否有規(guī)律,聽診器不能改變病人心臟的跳動的快慢、振動幅度和距離,醫(yī)生用聽診器是減少心臟聲音的分散,聽到的聲音響度更大一些. 【解答】解:A、聽診器不能改變發(fā)聲體的振動快慢,不能改變發(fā)聲體的振動頻率,不能改變發(fā)聲體的音調,不符合題意; B、聽診器不能改變發(fā)聲體的振動幅度.不符合題意; C、聽診器可以減少聲音的分散,增大聽到的響度,符合題意; D、同種條件下,聽到聲音的響度相同時,聽診器能增大醫(yī)生和發(fā)聲體之間的距離,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音調、響度的特點及其區(qū)分,重點關注增大響度的方法是減少聲音的分散. 21.在如圖所示幾幅交通標志牌中,能明顯表示用于環(huán)境保護的是( ?。? A. B. C. D. 【考點】物理常識. 【分析】交通標志牌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了解這些交通標志的含義,對我們的安全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根據我們對于各種交通標志的了解來作答. 【解答】解:A圖的標志是禁止自行車行駛,是為了安全; B圖是掛在橋上的限重標志,是為了橋的安全; C圖是禁止鳴笛的標志,是為了減少噪聲的污染; D圖表示的是此地距桂林還有20km. 故選C.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我們對于交通標志牌含義的了解,是一道常識題,同時也體現(xiàn)了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的物理理念. 22.不同物體吸收太陽輻射能力不同,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于是,他將幾個完全相同的物體涂上不同顏色放在太陽底下,測出相同時間內物體升高的溫度,就“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這一環(huán)節(jié)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設 B.提出問題 C.進行實驗 D.分析論證 【考點】物理學方法. 【分析】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主要有以下幾點要素: 第一是提出問題.也就是探究什么,針對什么現(xiàn)象設問. 第二是猜想與假設.實質上就是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猜想. 第三是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實驗的核心. 第四要素是進行實驗與收集數(shù)據.在實驗中加強實驗規(guī)范操作、安全操作的指導,實驗數(shù)據及時填入記錄表中. 第五要素是分析與論證.實質就是對探究的數(shù)據進行描述,對探究現(xiàn)象歸納總結的過程. 第六要素是評估.評估的實質是對探究的反思過程,討論科學探究中所存在的問題、獲得的發(fā)現(xiàn)和改進建議等.評估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師要以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養(yǎng)成對探究的過程和探究結果有評估的意識. 第七要素是交流與合作.全班或同一組內圍繞得到什么結論,如何得出結論,有什么體會等問題進行討論與交流. 【解答】解: 對于不同物體吸收太陽輻射能力的影響因素,小明認為可能與顏色有關,是對影響因素的判斷,屬于科學探究的第二環(huán)節(jié)猜想與假設. 故選A. 【點評】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發(fā)展不只是記住有關的探究步驟就能解決的,必須在探究實踐中不斷積累. 23.在探究樹蔭下光斑的綜合實踐活動中,為了研究孔的大小對光斑形狀的影響,小華設計了四種開有不同形狀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張卡片乙覆蓋在甲上,如圖所示.接著,從圖示位置沿箭頭方向水平移動乙,觀察光斑形狀的變化情況.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B. C. D. 【考點】光在均勻介質中直線傳播. 【分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探究孔的大小對光斑形狀的影響,必須控制孔的形狀不變,只改變孔的大?。? 【解答】解:(1)C圖中隨著卡片乙向左移動,孔的形狀始終是三角形,并且逐漸變小,故C符合要求; (2)ABD三圖中隨著卡片乙向左移動,孔的形狀發(fā)生了變化,不符合要求. 故選:C. 【點評】本題盡管是考查小孔成像,實際上是考查學生對控制變量法的理解,抓住變量和不變量是解題的關鍵. 24.如圖現(xiàn)象可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解釋( ?。? A. 放大鏡賞花 B. 手影游戲 C. 水中折筆 D. 水中倒影 【考點】光直線傳播的應用. 【分析】(1)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產生的現(xiàn)象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的表面上時會發(fā)生光的反射現(xiàn)象,例如水面上出現(xiàn)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就會出現(xiàn)光的折射現(xiàn)象,例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放大鏡賞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錯誤; B、手影游戲,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正確; B、水中折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錯誤; D、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此題通過幾個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考查了對光的折射、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學習過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學知識解釋有關現(xiàn)象,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5.陽光燦爛的日子,行走在綠樹成蔭的街道上,常常見到地面上有一些圓形的光斑,這些光斑是( ?。? A.樹葉的實像 B.樹葉的虛線 C.太陽的實像 D.太陽的虛像 【考點】光直線傳播的應用. 【分析】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解答】解:樹陰下的地面上出現(xiàn)的圓形光斑,是太陽光通過濃密的樹葉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陽的像,是實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利用光學知識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此題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密切,體現(xiàn)了生活處處是物理的理念. 26.“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說,猴子看到水中有個月亮,以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來“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關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水中出現(xiàn)月亮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 C.水中出現(xiàn)月亮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 D.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離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離遠 【考點】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案. 【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和平面鏡成像原理來解答此題. 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解答】解:因為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物距等于像距, 所以水中的月亮與天上的月亮大小相等,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與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相等,故A、D選項錯誤; 因為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水中出現(xiàn)月亮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故B選項錯誤,C選項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涉及到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等知識點,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準確把握平面鏡成像中的物像等距、等大這一特點. 27.下列有關現(xiàn)象與光學知識對應錯誤的是( ) A.茂密樹林底下常能看到圓形光斑﹣﹣光的直線傳播 B.平靜的水面出現(xiàn)岸邊景物的倒影﹣﹣平面鏡成像 C.“人面桃花相映紅”﹣﹣桃花呈紅色是因為它能吸收紅光 D.雨后天空出現(xiàn)彩虹﹣﹣光的色散 【考點】光直線傳播的應用;光的反射;光的色散. 【分析】自然界中的光現(xiàn)象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①光沿直線傳播: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②光的反射:知道平面鏡成像、水中倒影等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③不透明的物體的顏色是由反射 的色光決定的. ④光的折射:知道水底看起來比實際的要淺、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都是光的折射.其中光的色散其實質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茂密樹林底下常能看到圓形光斑,屬于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正確; B、平靜水面上映出月亮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確; C、因為桃花能反射紅光,所以會有人面桃花相映紅,故C錯誤. D、雨后天空出現(xiàn)彩虹是光經過空氣中的小水滴發(fā)生色散形成的,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現(xiàn)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遇到物體表面會發(fā)生反射:平面鏡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會發(fā)生偏折:鋼筆錯位、筷子變折、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等都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不透明的物體的顏色是由反射 的色光決定的. 28.如圖是晚上汽車在干燥的瀝青路面和潮濕的瀝青路面上行駛時大燈部分光路簡圖,在晚上開車時( ?。? A.潮濕的路面更容易發(fā)生光漫發(fā)射 B.干燥的路面發(fā)生光的折射 C.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潮濕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考點】鏡面反射;漫反射. 【分析】反射分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線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線還是平行射出,這種反射是鏡面反射;平行光線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這種反射是漫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A、由圖可知,光射到潮濕的瀝青路上容易發(fā)生鏡面反射,故A錯誤; B、由圖可知,光射到干燥的瀝青路上容易發(fā)生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不是折射,故B錯誤; C、由于光射到潮濕的瀝青路上容易發(fā)生鏡面反射,反射光線還是平行射出,很少的反射光線進入駕駛員眼睛,所以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潮濕的路面更暗,故C正確;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發(fā)生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判斷物體亮暗的依據并不是鏡面反射和漫反射,而是進入人眼光線的多少,進入眼睛的光線多感覺亮,進入眼睛的光線少感覺暗. 三、作圖題(每題2分,共6分) 29.(1)在圖1中畫出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shù). (2)在圖2中畫出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3)如圖3所示,a、b是鏡前一點光源S發(fā)出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請根據反射光線a、b畫出點光源S的位置. 【考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平面鏡成像的相關作圖. 【分析】(1)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 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可以先作出物體A、B端點AB的像點A′、B′,連接A′、B′即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3)根據反射光線反向延長過像點,作出反光點的像點S′,再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作出發(fā)光點S的位置,補出入射光線. 【解答】解:(1)首先作出法線,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30,所以入射角為90﹣30=60.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線.反射角也為60,如圖所示: (2)先作出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物體AB的像,如圖所示: (3)先將兩條反射光線反向延長交于一點S′,在通過平面鏡作出S′的對稱點S,即為發(fā)光點的位置,并連接S與兩個反射點畫出兩條入射光線,如圖所示: 【點評】(1)此題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應用,首先要熟記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并要注意入射角與反射角的概念. (2)作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常用方法是:作出端點(或關鍵點)的像點,用虛線連接像點得到物體的像. (3)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完成本題較為直觀、準確,因此建議同學們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圖. 四、簡答和實驗探究題(填空每空1分,選擇每題2分,共32分) 30.觀察下表,試寫出兩個與聲音傳播速度有關的結論. 在空氣中 在氣、固、液體中(0℃) 在15℃空氣中 溫度/℃ 聲速/ms﹣1 介質 聲速/ms﹣1 頻率/Hz 聲速/ms﹣1 0 330 氧氣 316 2000 340 15 340 水 1450 1000 340 30 349 冰 3160 500 340 100 386 鐵 4900﹣5000 256 340 結論:例: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是不同的. (1)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聲速越大?。? (2) 溫度一定時,(在同一介質中)聲速與頻率無關?。? 【考點】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聲速的大小跟介質溫度的關系. 【分析】根據表中數(shù)據,在同列數(shù)據中的數(shù)據中進行對比分析,可得到不同的結論.例子得到的結論是根據中列得到的.我們可以再根據左列和右列進行分析. 【解答】解:以表中左列數(shù)據進行分析可得到: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聲速越大. 以表中右列數(shù)據進行分析可得到:溫度一定時,(在同一介質中)聲速與頻率無關. 故答案為:(1)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聲速越大. (2)溫度一定時,(在同一介質中)聲速與頻率無關. 【點評】本題以表格的形式提供有用信息,做題關鍵是對表中數(shù)據結合所學物理知識進行對照分析. 31.閱讀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問題.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飛翔,用蠟封住其耳朵,雖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間里,仍像喝醉酒一樣,一次次地碰到障礙物,后來,物理學家證實了蝙蝠能發(fā)出?、俪暋〔ǎ窟@種波的回聲來確定目標和距離. B.如果把八只同樣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細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發(fā)現(xiàn)聲音的?、谝粽{ 與水量有關.如果調節(jié)適當,可演奏出簡單的曲譜,由此我們不難知道古代“編鐘”的原理. C.許多年前,“馬可波羅”號帆船在“火地島”失蹤,經過多年的研究,揭開了“死亡之謎”,他們都是死于亞聲,這是一種人耳聽不到的聲音,頻率低于20Hz,而人的內臟的固有頻率和亞聲波極為相似,當二者相同時,會形成內臟的共振,嚴重時,把內臟振壞而使人喪生. (1)請你將上面短文A、B中①和②兩處補上恰當?shù)奈淖郑? ① 超聲??;② 頻率?。? (2)文中的“亞聲”是指我們學過的 超聲波 . (3)從短文C中可以看出,人體內臟的固有頻率大致低于 20Hz 左右,聲音具有 能量 . 【考點】聲音的綜合利用. 【分析】(1)蝙蝠是通過發(fā)出超聲波,經物體反射來感知周圍物體的;振動物體的質量不同,頻率不同,音調不同. (2)低于20Hz的是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聲波,人耳不能聽到次聲波和超聲波. (3)人們在次聲波的環(huán)境中,人體內臟和環(huán)境產生共振,聲具有能量,內臟受損. 【解答】解:(1)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飛翔,用蠟封住其耳朵,雖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間里,仍像喝醉酒一樣,一次次地碰到障礙物,后來,物理學家證實了蝙蝠能發(fā)出超聲波,靠這種波的回聲來確定目標和距離. B.如果把八只同樣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細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發(fā)現(xiàn)聲音的頻率與水量有關.如果調節(jié)適當,可演奏出簡單的曲譜,由此我們不難知道古代“編鐘”的原理. (2)超聲波和次聲波人們都聽不到,都屬于亞聲,低于20Hz的亞聲是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亞聲是超聲波. (3)人們在次聲波的環(huán)境中,人體內臟和環(huán)境產生共振,聲具有能量,內臟受損而死亡. 故答案為:超聲;頻率;(1)超聲;頻率;(2)次聲波;(3)20Hz;能量. 【點評】瓶子中裝有水,敲瓶子是瓶子和水一起振動,吹瓶口是瓶子內空氣柱振動-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含解析 蘇科版6 年級 物理 學期 第一次 月考 試卷 解析 蘇科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11764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