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8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8》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8(3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一、選擇題 1.下列幾種估測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約為10m/s B.嶄新的2B鉛筆長約為18cm C.教室門口的高度約為1.4m D.一張試卷紙的厚度大約為1mm 2.圖中,關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確的是( ?。? A. B.C. D. 3.不同物體吸收太陽輻射能力不同,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于是,他將幾個完全相同的物體涂上不同顏色放在太陽底下,測出相同時間內物體升高 的溫度.就“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這一環(huán)節(jié)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收集證據 B.猜想假設 C.進行實驗 D.分析論證 4.能自行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下列物體不屬于光源的是( ?。? A.太陽 B.螢火蟲 C.月亮 D.霓虹燈 5.下列現象不屬于機械運動是( ?。? A.一江春水向東流 B.星光閃閃 C.萬里雪飄 D.春風拂面 6.為了檢驗人躺著和站立時身高長度是否有差異,選用下列哪種刻度尺最合適( ?。? 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 7.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認真細致的測量可以避免誤差 B.測量時未遵守操作規(guī)則會引起誤差 C.測量時的錯誤就是誤差太大 D.測量中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8.下列關于參照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在地面上靜止的物體才能作為參照物 B.運動的物體不能作為參照物 C.為了研究方便,我們通常以地面為參照物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 D.研究機械運動時,被選作的參照物是唯一的 9.在上學的路上,當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華時,一輛車從他身旁向前快速駛去,則( ) A.小明相對于車是向后運動的 B.小明相對于小華是靜止的 C.小華相對于車是向前運動的 D.小華相對于小明是向前運動的 10.甲、乙、丙三輛自行車參加比賽同時同地出發(fā),甲車速度是18km/h,乙車速度是300m/min,丙車速度是5m/s,那么最先到達終點的是( ?。? A.甲車 B.乙車 C.丙車 D.同時到達 11.下列實驗中不能探究聲音產生條件的是( ) A.用敲響的音叉接觸水槽內的水面,會激起水花 B.敲打長鐵管的一端,在另一端能聽到兩次敲擊聲 C.在音箱上放一些塑料泡沫,塑料泡誅會隨著音樂跳動 D.撥動吉他的琴弦發(fā)出聲音時,放在弦上的小紙片會被琴弦彈起 12.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雷雨天,總是先聽到雷聲,稍后才能看到閃電 B.聲音從空氣傳入水中音調發(fā)生了變化 C.2.5赫茲的聲音只要振幅足夠大,人耳就可以聽到 D.超聲波能擊碎人體內“結石”是因為聲波具有能量 13.為了探究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小明設計了下面幾個實驗,如圖所示,你認為不能夠完成探究目的是( ?。? A.硬紙板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 B.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 C.改變薄塑料片滑過梳子的速度 D.改變吹筆帽的力度 14.下列措施屬于在傳播過程中阻斷噪聲的是( ?。? A.摩托車安裝消聲器 B.紡織工人戴防噪聲耳罩 C.城市道路旁安裝隔聲板 D.放鞭炮時捂耳朵 15.關于光的反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當入射光線與鏡面夾角為20時,反射角也是20 B.法線一定和鏡面垂直 C.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入射角增大5時,反射角也要增大5 16.當光從空氣斜射向水面時,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圖中,能正確表示其傳播方向的是( ?。? A. B. C.D. 17.經常提到的:①陽光照在林間地面上形成的光斑;②水中的倒影;③幻燈機銀幕上所成的像;④放大鏡中正立的像.其中( ?。? A.屬于實像的有①②③ B.屬于虛像的有②③④ C.反射而成的像有①② D.折射而成的像有③④ 18.如圖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一可沿ON折疊的白色硬紙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鏡上,使光線AO緊貼硬紙板射向鏡面0點,為了研究反射角與入射角之間關系,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 A.繞ON前后轉動板E B.繞ON前后轉動板F C.改變光線AO與ON之間的夾角 D.改變光線OB與ON之間的夾角 19.小明面對一座高山喊話,經過1秒后聽到自己喊話的回聲,則小明到高山的距離為(聲速為340m/s)( ?。? A.17m B.170m C.34m D.340m 20.如圖所示“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說,猴子看到井中有個月亮,以為月亮掉進井水中了,大叫起來:“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關于井中月亮,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井中出現月亮屬于光的反射現象 C.井中出現月亮屬于光的折射現象 D.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近 21.甲乙兩同學沿平直路面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甲同學比乙同學晚出發(fā)4s B.4s﹣8s內,甲乙同學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C.0﹣8s內.甲乙兩同學運動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兩同學速度相等 二、我會填空 22.小勇同學在做一些測量之后忘了在記錄的數據后面標明單位,請你幫他補上: (1)一本物埋教科書的長約為26 ?。? (2)奧運會男子100米冠軍的速度約為10.3 ?。? 23.(3分)每年春晚的小品都會贏得全國觀眾的喜歡,小艷在現場聽到演員的聲音是由聲帶 產生的,靠 傳播到小艷耳中的,演員模仿“刀郎”的聲音很逼真,是因為他們的 相似. 24.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km,爸爸駕車帶小明去感受大橋的風采,如果小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通過大橋,所需的時間是 h.爸爸問小明:“為什么我看到橋兩邊的路燈都往后退呢?”小明說:“這是因為你選擇了 為參照物.” 25.“金星凌日”的原理和日是類似,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太陽光通過三梭鏡后,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這種現象叫做光的 ?。? 26.小明身高1.7m,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1m處,他在鏡中的像高是 m,他到鏡中像的距離是 m. 27.(3分)經過某交通標志牌時,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標示如圖所示,小明想了想.馬上就明白了這兩個數據的含義:“40”表示通過這段公路吋汽車的行駛速度不能超過40 .若小明爸爸駕車通過這段路程用30min,則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km/h;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從標志牌到上橋最快要 min. 28.(3分)如圖所示是一款具有攝像功能的手機,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 透鏡,通過鏡頭所成的像是 (選填“實像”或“虛像”).若想得到全身的像,應將手機 ?。ā翱拷被颉斑h離”)物體. 29.暑假,家住聊城的小明準備乘坐Z308次列車去北京參加青少年夏令營,該車經停車站的信息如下表所示,則該列車從聊城站出發(fā)到達北京西站所用時間約為 h.已知聊城站到北京西客站的路程約為490km,則該車此行程的平均速度約為 km/h. 三、我會探究 30.(4分)根據如圖所示,在下面的空格處填入相應的內容. (1)甲圖:用抽氣機從內往外抽氣,聽到手機的鈴聲越來越小,此實驗探究的結論是:聲音的傳播需要 ?。? (2)乙圖:音叉發(fā)出聲音的大小不同,小球被彈開的幅度不同,說明聲音的響度與 有關. (3)丙圖:百米賽跑運動員比賽時,裁判員是利用 的方法來比較運動快慢的. (4)丁圖:小聰和小貓通過平面鏡都能夠看到對方,說明光發(fā)生反射時光路是 的. 31.有時,教室黑板反光能“晃”著一些同學的眼睛,其原因是 ?。粸榱吮Wo同學的眼睛,請你根據所學的知識提出改變這種現狀的一條建議: ?。畧D中AO是一條與平面鏡成60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度數. 32.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在鉛筆上整齊排繞20匝漆包線,則漆包線直徑為 mm.(保留兩位小數) 33.(6分)如圖所示,這是小明設什的“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這個實驗的原理是 ?。? (2)選用的器材除小車、木板、墊塊和金屬欄板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停表和 ?。? (3)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 ?。ㄌ睢按蟆被颉靶 保? (4)實驗測的數據如表所示,小車從O點運動到B點通過的路程為 cm,小車在O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是 m/s. 小車由O至A 小車由A至B 小車由B至C 路程s/cm 30 30 30 時間t/s 3 2 1 (5)如圖中四個速度隨時間的關系圖象,能反映出該小車從斜面下滑過程的是 ?。ㄟx填圖中的選項字母) 34.(12分)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的直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為了使像看起來更清晰,實驗最好在 的環(huán)境中進行(選填“較亮”或“較暗”); (2)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與A完全相間的未點燃的蠟燭B,這樣做的目的是探究 的關系.由此實驗得出的結論為:像和物體的大小 . (3)小明在實驗時記錄了如下實驗數據:表格中空缺處的數據應為 ,實驗表明,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ㄟx議案“大于”“小于”或“等于”)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物距)/cm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像距)/cm 第一次 12.0 12.0 第二次 15.0 (4)小成在B蠟燭的燭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ㄟx填“可能”或“不可能”)被點燃,通過進一步實驗表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ㄟx填“實像”或“虛像”). (5)若蠟燭A以0.2m/s的速度遠離玻璃板,則它的像將 ?。ㄟx填“遠離”或“靠近”)玻璃板,且像的大小將 ?。ㄌ睢白兇蟆薄白冃 被颉安蛔儭保? (6)為證實上述有關成像特點是否可靠,你認為應采取下列哪一項操作? A.保待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位置進行觀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進行上還述作. 35.(5分)下面是小明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過程,請你和他一起完成這項探究: (1)小明將透鏡正對太陽光,在透鏡的另一側得到一個最小的亮點F (如圖甲所示),由此說明凸透鏡對光線有 作用,該凸透鏡的焦距為f= cm. (2)實驗開始時,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首先調節(jié)光源、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 ?。? (3)小明用如圖乙所示的婼燭做實驗時,蠟燭和透鏡的位置固定后,移動光屏,發(fā)現光屏上的像如圖丙所示,在不移動光屏和透鏡的情況下,應將蠟燭向 (“上”或“下”)移動即可使像成在光屏中間. (4)將蠟燭放在距離凸透鏡25cm處,調節(jié)光屏可得到倒立、 ?。ā胺糯蟆?、“縮小”或“等大”)的實像,請舉出一種生活中應用這一成橡規(guī)律的光學器件 ?。? 四、我會計算(本大題共8分,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說明、公式和計算步驟等,只寫最后結果不得分) 36.(8分)在實施城市拆遷工程時,為了減少對居民的影響,常采用定向爆破的方式.若某次拆遷一高層建筑時,采用的爆破導火索燃燒速度是0.8cm/s,人跑步的速度是5m/s.若人點燃導火索后需要離爆破點400m才安全,爆破人員選用了長度為96cm的導火索進行定向爆破,通過計算說明該爆破手能否安全撤離到安全地帶? 2016-2017學年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 1.下列幾種估測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約為10m/s B.嶄新的2B鉛筆長約為18cm C.教室門口的高度約為1.4m D.一張試卷紙的厚度大約為1mm 【考點】長度的估測;速度與物體運動. 【分析】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理量的估測,結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物理單位的認識,找出符合實際的選項. 【解答】解: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 B、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18cm,2B鉛筆的長度與此差不多,為18cm.故B符合實際; C、中學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教室門的高度比160cm大一些,在200cm=2m左右.故C不符合實際; D、人的頭發(fā)絲的直徑在80μm左右,試卷紙的厚度與此差不多,在100μm=0.1mm左右.故D不符合實際. 故選B. 【點評】物理學中,對各種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們應該加強鍛煉的重要能力之一,這種能力的提高,對我們的生活同樣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2.圖中,關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確的是( ) A.B. C. D. 【考點】刻度尺的使用. 【分析】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的方法: ①根據估計結果選擇恰當的刻度尺; ②觀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線是否磨損; ③放置刻度尺要將刻度尺與被測長度緊貼; ④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準確讀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計值. 【解答】解: A、零刻線磨損的可以從其他的整刻線開始測起;但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A錯; B、要從刻度尺的零刻線開始測起,所以B錯; C、放置刻度尺時,刻度尺有刻度的一側沒有緊貼被測長度,所以C錯; D、刻度面緊貼被測物體,起始端從零開始,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項,屬于基礎知識,比較簡單. 3.不同物體吸收太陽輻射能力不同,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于是,他將幾個完全相同的物體涂上不同顏色放在太陽底下,測出相同時間內物體升高 的溫度.就“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這一環(huán)節(jié)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收集證據 B.猜想假設 C.進行實驗 D.分析論證 【考點】物理學方法. 【分析】探究式學習是國家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的一種學習方式.科學探究既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 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主要有以下幾點要素: 第一是提出問題.也就是探究什么,針對什么現象設問. 第二是猜想與假設.實質上就是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猜想. 第三是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實驗的核心. 第四要素是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在實驗中要做到規(guī)范操作、安全操作,實驗數據及時填入記錄表中. 第五要素是分析與論證.實質就是對探究的數據進行描述,對探究現象歸納總結的過程. 第六要素是評估.評估的實質是對探究的反思過程,討論科學探究中所存在的問題、獲得的發(fā)現和改進建議等.評估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師要以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養(yǎng)成對探究的過程和探究結果有評估的意識. 第七要素是交流與合作.全班或同一組內圍繞得到什么結論,如何得出結論,有什么體會等問題進行討論與交流. 【解答】解:對照探究實驗的幾個要素可知,“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這屬于做出猜想,因此是猜想假設環(huán)節(jié). 故選B. 【點評】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發(fā)展不只是記住有關的探究知識就能解決的,必須在探究實踐中不斷積累. 4.能自行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下列物體不屬于光源的是( ) A.太陽 B.螢火蟲 C.月亮 D.霓虹燈 【考點】光源. 【分析】根據光源的定義,判斷物體自身是否可以發(fā)光即可做出選擇. 【解答】解:在選項中,太陽、螢火蟲、霓虹燈自身都可以發(fā)光是光源,月亮都是反射太陽的光不是光源.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光源定義的理解能力,屬基礎知識的考查. 5.下列現象不屬于機械運動是( ) A.一江春水向東流 B.星光閃閃 C.萬里雪飄 D.春風拂面 【考點】機械運動. 【分析】在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解答】解:A、一江春水向東流,江水在流動,屬于機械運動; B、星光閃閃是由于大氣層對光線發(fā)生了折射形成的,不屬于機械運動; C、萬里雪飄,雪花的位置在發(fā)生變化,屬于機械運動; D、春風拂面,風是空氣的流動,位置在發(fā)生變化,屬于機械運動. 故選:B. 【點評】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在做機械運動,關鍵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發(fā)生變化. 6.為了檢驗人躺著和站立時身高長度是否有差異,選用下列哪種刻度尺最合適( ?。? 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 【考點】刻度尺的使用. 【分析】(1)首先估計物體的長度和物體對準確程度的要求; (2)刻度尺的選取要根據測量需要達到的準確程度來選取; (3)為了減小誤差,測量時要盡量進行一次測量,即刻度尺的量程要大于物體的長度. 【解答】解: 人的高度大約在2m左右,躺著和站著的長度相差不大,準確到毫米就可以了; 所以根據題中的選項,要用量程是3m,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即選項A準確. 故選A.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選取刻度尺時對量程和分度值的要求,大部分測量儀器都需要按此要求進行. 7.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認真細致的測量可以避免誤差 B.測量時未遵守操作規(guī)則會引起誤差 C.測量時的錯誤就是誤差太大 D.測量中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考點】誤差及其減小方法. 【分析】要正確解答本題,首先要掌握誤差的定義,還要掌握誤差產生的原因,減小誤差的方法及誤差與錯誤的區(qū)別. 【解答】解: 誤差與測量的人、測量工具、測量環(huán)境有關,因此,任何測量中的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減小誤差,不可能消除誤差. 選用更精密的測量儀器,改進實驗方法,熟練實驗技能等都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消除誤差.所以選項A、B、C錯誤,選項D正確. 故選D.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誤差定義、誤差產生的原因及減小誤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8.下列關于參照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在地面上靜止的物體才能作為參照物 B.運動的物體不能作為參照物 C.為了研究方便,我們通常以地面為參照物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 D.研究機械運動時,被選作的參照物是唯一的 【考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分析】(1)在判斷物體的運動還是靜止的時候,可以選擇任意的物體作為參照物,只不過這個物體一旦被選擇為參照物,就被假定為靜止了. (2)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fā)生了改變,如果發(fā)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解答】解:AB、參照物可任意選擇,既可以是運動的物體,也可以是靜止的物體,具體選哪一種物體為參照物,是以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的,故AB錯誤; C、一般情況下,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我們選擇地面為參照物; 故C正確; D、研究機械運動時,參照物可以任意選擇,無論是運動的物體還是靜止的物體都可以做參照物,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參照物的概念,理解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但要注意,參照物一般不選研究對象本身,因為機械運動是相對“另一個物體“的運動,選研究對象本身做參照物,研究對象只可能處在唯一的靜止狀態(tài). 9.在上學的路上,當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華時,一輛車從他身旁向前快速駛去,則( ?。? A.小明相對于車是向后運動的 B.小明相對于小華是靜止的 C.小華相對于車是向前運動的 D.小華相對于小明是向前運動的 【考點】參照物及其選擇;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fā)生了改變,如果發(fā)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解答】解:A、以車為參照物,小明和小華相對于車的位置都發(fā)生了變化,所以說小明和小華相對于車是向后運動的,故A正確,C錯誤; B、以小華為參照物,小明相對于小華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小明相對于小華是運動的;故B錯誤; D、以小明為參照物,小華相對于小明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小華相對于小明是向后運動的;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論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論. 10.甲、乙、丙三輛自行車參加比賽同時同地出發(fā),甲車速度是18km/h,乙車速度是300m/min,丙車速度是5m/s,那么最先到達終點的是( ?。? A.甲車 B.乙車 C.丙車 D.同時到達 【考點】運動快慢的比較;物理量的單位及單位換算. 【分析】進行單位換算,統(tǒng)一單位后比較各車速度的大小,然后判斷哪輛車先到達終點. 【解答】解:v甲=18km/h=5m/s,v乙=300m/min=5m/s,v丙=5m/s,甲、乙、丙三輛自行車的速度相等,甲、乙、丙三輛自行車參加比賽同時同地出發(fā),它們的速度v相同,路程s相同,由t=知它們的運動時間相等,則它們同時到達終點. 故選D. 【點評】進行單位換算,統(tǒng)一速度單位,是解題的關鍵. 11.下列實驗中不能探究聲音產生條件的是( ?。? A.用敲響的音叉接觸水槽內的水面,會激起水花 B.敲打長鐵管的一端,在另一端能聽到兩次敲擊聲 C.在音箱上放一些塑料泡沫,塑料泡誅會隨著音樂跳動 D.撥動吉他的琴弦發(fā)出聲音時,放在弦上的小紙片會被琴弦彈起 【考點】聲音的產生. 【分析】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生;我們可以通過實驗將聲音的振動放大,轉換成其它振動現象. 【解答】解:A、用敲響的音叉接觸水槽內的水面,會激起水花,表明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故A不符合題意; B、敲打長鐵管的一端,在另一端能聽到兩次敲擊聲,這表明聲音能在固體和氣體中傳播,故B符合題意; C、在音箱上放一些塑料泡沫,塑料泡誅會隨著音樂跳動,這說明發(fā)聲體在振動,故C不符合題意; D、撥動吉他的琴弦發(fā)出聲音時,放在弦上的小紙片會被琴弦彈起,這說明發(fā)聲的琴弦是振動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聲音的傳播條件和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礎題. 12.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雷雨天,總是先聽到雷聲,稍后才能看到閃電 B.聲音從空氣傳入水中音調發(fā)生了變化 C.2.5赫茲的聲音只要振幅足夠大,人耳就可以聽到 D.超聲波能擊碎人體內“結石”是因為聲波具有能量 【考點】聲速;響度;聲與能量;光的傳播速度與光年. 【分析】(1)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音的傳播速度; (2)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傳播最快的是固體,其次是液體,最慢是氣體; (3)人耳的聽覺范圍在20~20000Hz之間; (4)聲既可以傳遞信息又可以傳遞能量. 【解答】解:A、光的傳播速度遠遠大于聲音的傳播速度,因此雷雨天時會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故A錯誤; B、當聲音從空氣中傳入水中時,聲音的速度變大,音調不變.故B錯誤; C、2.5Hz的聲音低于人耳的聽覺下限,無論振幅大小都無法聽到,故C錯誤; D、超聲波能擊碎人體內“結石”是因為聲波具有能量.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是一道綜合了多個知識點的題目,做題時要對照相關的物理知識,仔細分析每一種情況的對錯. 13.為了探究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小明設計了下面幾個實驗,如圖所示,你認為不能夠完成探究目的是( ?。? A.硬紙板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 B.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 C.改變薄塑料片滑過梳子的速度 D.改變吹筆帽的力度 【考點】頻率及音調的關系. 【分析】聲音三個特性:音調、響度、音色.音調跟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體積大,質量大的物體難振動,頻率小,音調低.響度跟振幅有關 【解答】解:A、硬紙板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振動的頻率不同,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不同,不符合題意. B、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振動的頻率不同,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不同,不符合題意. 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齒上快慢不同的滑動時,梳子齒振動的頻率不同,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不同,不符合題意. D、改變吹筆帽的力度,振幅不同,響度不同.研究響度跟振幅的關系.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掌握聲音頻率與音調的關系,并能結合實例進行辨析,是本題考查的重點. 14.下列措施屬于在傳播過程中阻斷噪聲的是( ?。? A.摩托車安裝消聲器 B.紡織工人戴防噪聲耳罩 C.城市道路旁安裝隔聲板 D.放鞭炮時捂耳朵 【考點】防治噪聲的途徑. 【分析】噪聲的減弱辦法有三個:在聲源處減弱;在人耳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逐個分析選擇項中的措施,與以上三種方法相對應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 A、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A不合題意. B、紡織工人戴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B不合題意. C、安裝隔音板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C正確. D、放鞭炮時捂耳朵,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D不合題意. 故選C 【點評】噪聲的減弱辦法是針對聲音的產生、傳播、接收這三個過程來采取措施的.兩者對應起來,可以簡化對噪聲減弱辦法的記憶. 15.關于光的反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當入射光線與鏡面夾角為20時,反射角也是20 B.法線一定和鏡面垂直 C.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入射角增大5時,反射角也要增大5 【考點】光的反射. 【分析】①入射角和反射角均指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夾角. ②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③鏡面反射、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A、當入射光線與鏡面夾角為20時,入射角為90﹣20=70,反射角也為70,故A錯誤; B、法線與鏡面垂直,故B正確; C、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正確; D、因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也增大5,故D正確. 故選A. 【點評】光的反射定律,可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 16.當光從空氣斜射向水面時,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圖中,能正確表示其傳播方向的是( ?。? A. B. C.D. 【考點】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規(guī)律. 【分析】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 (1)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在同一種介質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也分居法線兩側;在不同種介質中;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A、圖中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向遠離法線方向偏折了,故不正確; B、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該選項正確; C、圖中反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沒有發(fā)生折射,故不正確; D、圖中反射角大于入射角,故不正確. 故選B. 【點評】解此類問題,要深刻理解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內容,特別容易出錯的地方是光線的方向、位置和角度的大?。? 17.經常提到的:①陽光照在林間地面上形成的光斑;②水中的倒影;③幻燈機銀幕上所成的像;④放大鏡中正立的像.其中( ?。? A.屬于實像的有①②③ B.屬于虛像的有②③④ C.反射而成的像有①② D.折射而成的像有③④ 【考點】光直線傳播的應用;光的反射;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分析】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現象,知道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現象,知道水底看起來比實際的要淺、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線傳播現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解答】解: ①陽光照在林間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實像; ②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 ③幻燈機銀幕上所成的像,屬于凸透鏡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實像; ④放大鏡中正立的像屬于凸透鏡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 其中,屬于實像的是①③,故A錯誤;屬于虛像的有②④,故B錯誤;屬于反射而成的像有②,故C錯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平時要注意各個現象的形成原因,并注意區(qū)分. 18.如圖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一可沿ON折疊的白色硬紙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鏡上,使光線AO緊貼硬紙板射向鏡面0點,為了研究反射角與入射角之間關系,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 A.繞ON前后轉動板E B.繞ON前后轉動板F C.改變光線AO與ON之間的夾角 D.改變光線OB與ON之間的夾角 【考點】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利用實驗幫助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及加深知識的理解掌握.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入射角與反射角的定義. 【解答】解:此題主要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先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個角度射到O點,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數,然后改變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減小或增大,即改變光線AO與ON之間的夾角,再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數,與前一次實驗量出的結果進行比較,即可發(fā)現反射角和入射角關系. 故選C. 【點評】實驗題是中考中必不可少的題目,要加強實驗教學,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分析現象,歸納總結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概括能力. 19.小明面對一座高山喊話,經過1秒后聽到自己喊話的回聲,則小明到高山的距離為(聲速為340m/s)( ?。? A.17m B.170m C.34m D.340m 【考點】回聲測距離的應用. 【分析】聲波從發(fā)出傳到高山的時間為t=1s=0.5s,代入s=vt算出小明到高山的距離. 【解答】解:已知,t=1s=0.5s,v=340m/s, 由v=可得,小明到高山的距離: s=vt=340m/s0.5m=170m. 故選B. 【點評】此題屬于易錯題,出錯的原因是誤把1s當成聲音從發(fā)出到高山的時間. 20.如圖所示“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說,猴子看到井中有個月亮,以為月亮掉進井水中了,大叫起來:“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關于井中月亮,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井中出現月亮屬于光的反射現象 C.井中出現月亮屬于光的折射現象 D.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近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實驗方案;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 【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和平面鏡成像原理來解答此題. 【解答】解:因為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物距等于像距, 所以井中的月亮與天上的月亮大小相等,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與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相等,故A、D選項錯誤; 因為井中出現月亮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故B選項正確,C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1)熟記并靈活運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①像與物大小相等,②物距等于像距,③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④虛像;(2)平面鏡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21.甲乙兩同學沿平直路面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甲同學比乙同學晚出發(fā)4s B.4s﹣8s內,甲乙同學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C.0﹣8s內.甲乙兩同學運動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兩同學速度相等 【考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分析】解答此題需要先觀察圖象,明確橫軸和縱軸所表示的物理量各是什么,然后結合選項逐一去分析. 【解答】解:A、由圖可知,甲同學是在4s時才開始行走,他比乙同學晚出發(fā)4s,選項A正確; B、4s~8s內,甲乙的圖象都是一條直線,表明他們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選項B正確; C、0s~8s內,甲乙通過的路程都是5m,則甲乙兩同學通過的路程相等,選項C正確; D、甲同學從4s開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時4s,則甲的速度:v甲==1.25m/s; 乙同學從0s開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時8s,則乙的速度:v乙==0.625m/s.選項D錯誤. 故選D. 【點評】解答本題關鍵是要分析圖象,根據圖象上的信息做出選擇.選項D的解析也可以采用相同路程比較時間來比較甲和乙的運動快慢:甲和乙在8s末運動的路程相同,但甲所用時間比乙少,則甲運動的比乙快,即甲的速度比乙大. 二、我會填空 22.小勇同學在做一些測量之后忘了在記錄的數據后面標明單位,請你幫他補上: (1)一本物埋教科書的長約為26 cm?。? (2)奧運會男子100米冠軍的速度約為10.3 m/s?。? 【考點】物理量的單位及單位換算. 【分析】首先要對題目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結合對生活實際的認識,填入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解答】解:(1)一本物埋教科書的長度在30cm左右;故填26cm符合實際; (2)奧運會男子100米冠軍的速度在10/s左右;故填10.3m/s符合實際; 故答案為:cm;m/s. 【點評】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理量的估測,結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物理單位的認識,填入符合實際的單位即可. 23.每年春晚的小品都會贏得全國觀眾的喜歡,小艷在現場聽到演員的聲音是由聲帶 振動 產生的,靠 空氣 傳播到小艷耳中的,演員模仿“刀郎”的聲音很逼真,是因為他們的 音色 相似. 【考點】聲音的產生;音色. 【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夠傳播聲音. (2)聲音有三個特性: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指聲音的強弱,音色指聲音的特色. 【解答】解:歌聲是由演員聲帶的振動而產生的,現場觀眾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過來的;演員模仿“刀郎”的聲音很逼真,是因為他們的音色相似. 故答案為:振動;空氣;音色. 【點評】本題需要學生掌握聲音產生、傳播,以及聲音的特征,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 24.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km,爸爸駕車帶小明去感受大橋的風采,如果小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通過大橋,所需的時間是 0.5 h.爸爸問小明:“為什么我看到橋兩邊的路燈都往后退呢?”小明說:“這是因為你選擇了 汽車 為參照物.” 【考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參照物及其選擇. 【分析】知道了路程和速度求運動的時間,可以利用公式t=來求解;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要確定參照物,關鍵分析路燈相對于哪個物體向后退. 【解答】解:由v=得,需要的運動時間: t===0.5h; 路燈相對于汽車不斷后退,所以看到路燈向后退是以汽車為參照物的. 故答案為:0.5;汽車. 【點評】本題考查了速度公式的應用,正確理解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是明確路燈向后退的關鍵. 25.“金星凌日”的原理和日是類似,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光沿直線傳播 ,太陽光通過三梭鏡后,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這種現象叫做光的 色散?。? 【考點】光直線傳播的應用;光的色散. 【分析】(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金星凌日天象是一種影子現象,當光遇到不透明物體時,在物體的后方形成一個暗區(qū),這就是所謂的影子; (2)太陽光是混合光,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經過三棱鏡可以分散為各種色光,這種現象叫光的色散; 【解答】解: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當金星在太陽和地球之間,三個天體正好在一條直線上.金星擋住了太陽沿直線傳播到地球上的光,通過濾光鏡觀察到太陽上有一個明顯的小黑點,這就是金星凌日天象; (2)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各種色光,這是光的色散現象; 故答案為:光沿直線傳播;色散. 【點評】本題考查光的直線傳播、光的色散等有關問題,主要考查學會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26.小明身高1.7m,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1m處,他在鏡中的像高是 1.7 m,他到鏡中像的距離是 2 m. 【考點】平面鏡的應用. 【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進行判斷: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解答】解: 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大小相等,小明身高1.7m,他在鏡中的像高與本人身高相同,為 1.7m; 小明到平面鏡的距離是1m,根據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所以小明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也是1m,他到鏡中像的距離是2m; 故答案為:1.7;2. 【點評】此題考查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應用,比較簡單,屬于基礎知識. 27.經過某交通標志牌時,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標示如圖所示,小明想了想.馬上就明白了這兩個數據的含義:“40”表示通過這段公路吋汽車的行駛速度不能超過40 km/h?。粜∶靼职竹{車通過這段路程用30min,則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36 km/h;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從標志牌到上橋最快要 27 min. 【考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分析】(1)交通標志牌“40”是限速的標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過40km/h;“上橋18km”,是指從該標志牌到上橋還有18km; (2)已知通過這段路程用的時間和到距離,根據公式v=即可求出汽車行駛的速度; (3)已知汽車的最大速度和從標示牌到上橋的距離,根據公式t=可求出最快需要的時間. 【解答】解:(1)交通標志牌“40”是限速的標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過40km/h, (2)“上橋18km”指此地距離上橋還有18km, 行駛時間t=30min=0.5h,則汽車的平均速度v===36km/h; (3)汽車的最大速度v′=40km/h, 由v=可得,從標志牌到上橋最快需要的時間t′===0.45h=0.4560min=27min. 故答案為:km/h;36;27. 【點評】本題考查利用速度公式計算時間,關鍵是明白交通標志牌所表示的意義,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不要超速行駛. 28.如圖所示是一款具有攝像功能的手機,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 凸 透鏡,通過鏡頭所成的像是 實像?。ㄟx填“實像”或“虛像”).若想得到全身的像,應將手機 遠離?。ā翱拷被颉斑h離”)物體. 【考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分析】攝像機是根據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制成的,凸透鏡成實像時,遵循物近像遠像變大的特點. 【解答】解:攝像機是根據凸透鏡成像原理制成的,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通過鏡頭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若想得到全身的像,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的特點,可知,應將手機遠離物體. 故答案為:凸;實像;遠離.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凸透鏡成像原理的應用,要掌握照相機、攝影機、幻燈機、投影儀、放大鏡的制作原理. 29.暑假,家住聊城的小明準備乘坐Z308次列車去北京參加青少年夏令營,該車經停車站的信息如下表所示,則該列車從聊城站出發(fā)到達北京西站所用時間約為 3.5 h.已知聊城站到北京西客站的路程約為490km,則該車此行程的平均速度約為 140 km/h. 【考點】速度與物體運動. 【分析】從表格中找出列車從聊城到北京西站的運行時間和里程,即可算出動車組從聊城到南京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由表格中數據可知:列車從聊城到北京西站的運行時間是12:04﹣08:34=3.5h; 已知聊城站到北京西客站的路程約為490km,則該車此行程的平均速度:v==≈140km/h. 故答案為:3.5;140. 【點評】本題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和學生對列車時刻表的分析能力,體現了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三、我會探究 30.根據如圖所示,在下面的空格處填入相應的內容. (1)甲圖:用抽氣機從內往外抽氣,聽到手機的鈴聲越來越小,此實驗探究的結論是:聲音的傳播需要 介質?。? (2)乙圖:音叉發(fā)出聲音的大小不同,小球被彈開的幅度不同,說明聲音的響度與 振幅 有關. (3)丙圖:百米賽跑運動員比賽時,裁判員是利用 相同路程比較時間 的方法來比較運動快慢的. (4)丁圖:小聰和小貓通過平面鏡都能夠看到對方,說明光發(fā)生反射時光路是 可逆 的. 【考點】聲音的綜合利用. 【分析】(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響度指聲音的強弱,與物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3)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通過相同的路程,比較時間的多少,用時越多,運動越慢.利用相同的時間,比較路程的長短,經過路程越長,運動越快. (4)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解:(1)用抽氣機從內往外抽氣,聽到手機的鈴聲越來越小,此實驗探究的結論是: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2)音叉發(fā)出的聲音不同,小球被彈開的幅度不同,說明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并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3)百米賽跑時,觀眾看到誰跑在前面,誰跑得最快,是利用相同的時間比較經過路程的長短來比較運動的快慢;終點計時員是利用運動相同的路程,比較時間的長短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4)小聰和小貓互相能看到對方,說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為:(1)介質;(2)振幅;(3)相同路程比較時間;(4)可逆. 【點評】本題中的四個圖均來自于課本插圖,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學習時不要忘記課本插圖,明白每一個插圖蘊含的物理意義,復習時做到三清:清插圖、清習題、清例題. 31.有時,教室黑板反光能“晃”著一些同學的眼睛,其原因是 發(fā)生鏡面反射??;為了保護同學的眼睛,請你根據所學的知識提出改變這種現狀的一條建議: 用不易反光的材料做黑板等?。畧D中AO是一條與平面鏡成60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度數. 【考點】鏡面反射;作光的反射光路圖. 【分析】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鏡上,反射光是平行的,這種反射叫做鏡面反射. 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并且陽光射到鏡子上時,迎著反射光的方向就會看到刺眼的光,而做黑板的材料最好采用不易反光的材料; 故答案為:發(fā)生鏡面反射;用不易反光的材料做黑板等. 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如圖所示OB為反射光線,反射角為30.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鏡面反射的特點. 32.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0.1cm ,在鉛筆上整齊排繞20匝漆包線,則漆包線直徑為 1.93 mm.(保留兩位小數) 【考點】長度的測量. 【分析】(1)首先確定刻度尺的分度值,估讀值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然后看物體是從哪個刻度開始,到哪個刻度結束,物體的準確值為多少,估讀值為多少,最后把準確值和估讀值加起來就是該物體刻度; (2)漆包線的直徑很小,如果用刻度尺直接測量,或者測不出或者誤差太大,如圖所示,把漆包線在鉛筆上緊密排繞n圈,測出線圈長度 L,則漆包線直徑d=. 【解答】解: 由圖可知,該刻度尺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為0.1cm,線圈起始端對應的刻度值為6.00cm,末端刻度值為9.85cm,所以線圈的長度是L=9.85cm﹣6.00cm=3.85cm;漆包線的鉛筆上緊密排繞20匝,則漆包線的直徑d==≈0.193cm=1.93mm. 故答案為:0.1cm;1.93. 【點評】注意用線圈總長度除以求漆包線的匝數得出的數值,數值的分度值應和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 33.如圖所示,這是小明設什的“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這個實驗的原理是 v=?。? (2)選用的器材除小車、木板、墊塊和金屬欄板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停表和 刻度尺?。? (3)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 小?。ㄌ睢按蟆被颉靶 保? (4)實驗測的數據如表所示,小車從O點運動到B點通過的路程為 60 cm,小車在O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是 0.15 m/s. 小車由O至A 小車由A至B 小車由B至C 路程s/cm 30 30 30 時間t/s 3 2 1 (5)如圖中四個速度隨時間的關系圖象,能反映出該小車從斜面下滑過程的是 C?。ㄟx填圖中的選項字母)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分析】(1)測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 (2)實驗中需要用刻度尺測物體的路程,用停表測物體的運動時間. (3)斜面傾角越小,物體速度變化越慢,物體運動時間長,越便于時間的測量. (4)根據表中實驗數據求出物體的運動路程與運動時間,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5)小車是在做加速運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速度是逐漸變大的,由此選出圖象. 【解答】解:(1)這個實驗的原理是v=. (2)選用的器材除小車、木板、墊塊和金屬擋板處,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3)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小,便于時間的測量. (4)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小車在OB段的路程為:OB=30cm+30cm=60cm; 小車在OC段的路程: s=30cm+30cm+30cm=90cm=0.9m, 運動時間t=3s+2s+1s=6s, 小車的平均速度v===0.15m/s; (5)由圖象中小車的運動軌跡可知,小車運動的速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大是圖象C,故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v=;(2)刻度尺;(3)??;(4)60;0.15;(5)C. 【點評】本題考查了測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注意事項、求平均速度、圖象分析,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即可正確解題. 34.(12分)(2016秋?興隆縣期中)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的直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為了使像看起來更清晰,實驗最好在 較暗 的環(huán)境中進行(選填“較亮”或“較暗”); (2)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與A完全相間的未點燃的蠟燭B,這樣做的目的是探究 物像的大小 的關系.由此實驗得出的結論為:像和物體的大小 相等?。? (3)小明在實驗時記錄了如下實驗數據:表格中空缺處的數據應為 15.0 ,實驗表明,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等于?。ㄟx議案“大于”“小于”或“等于”)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物距)/cm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像距)/cm 第一次 12.0 12.0 第二次 15.0 (4)小成在B蠟燭的燭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不可能?。ㄟx填“可能”或“不可能”)被點燃,通過進一步實驗表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虛像?。ㄟx填“實像”或“虛像”). (5)若蠟燭A以0.2m/s的速度遠離玻璃板,則它的像將 遠離?。ㄟx填“遠離”或“靠近”)玻璃板,且像的大小將 不變?。ㄌ睢白兇蟆薄白冃 被颉安蛔儭保? (6)為證實上述有關成像特點是否可靠,你認為應采取下列哪一項操作? B A.保待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位置進行觀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進行上還述作.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實驗方案. 【分析】(1)進行平面鏡成像實驗時,物體和環(huán)境的對比度越大,物體越亮,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越清晰. (2)實驗時采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為了比較物像的大小關系,一支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點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玻璃板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時,可-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8 年級 物理 上學 期期 試卷 解析 新人 28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11763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