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線性代數(shù)第五版課后習題答案.doc

上傳人:good****022 文檔編號:116424033 上傳時間:2022-07-05 格式:DOC 頁數(shù):95 大?。?.58MB
收藏 版權(quán)申訴 舉報 下載
同濟大學線性代數(shù)第五版課后習題答案.doc_第1頁
第1頁 / 共95頁
同濟大學線性代數(shù)第五版課后習題答案.doc_第2頁
第2頁 / 共95頁
同濟大學線性代數(shù)第五版課后習題答案.doc_第3頁
第3頁 / 共95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同濟大學線性代數(shù)第五版課后習題答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同濟大學線性代數(shù)第五版課后習題答案.doc(9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線性代數(shù)第一章 行列式 1. 利用對角線法則計算下列三階行列式: (1); 解 =2(-4)3+0(-1)(-1)+118 -013-2(-1)8-1(-4)(-1) =-24+8+16-4=-4. (2); 解 =acb+bac+cba-bbb-aaa-ccc =3abc-a3-b3-c3. (3); 解 =bc2+ca2+ab2-ac2-ba2-cb2 =(a-b)(b-c)(c-a). (4). 解 =x(x+y)y+yx(x+y)+(x+y)yx-y3-(x+y)3-x3 =3xy(x+y)-y3-3x2 y-x3-y3-x3 =-2(x3+y3). 2. 按自然數(shù)從小到大為標準次序,

2、 求下列各排列的逆序數(shù): (1)1 2 3 4; 解 逆序數(shù)為0 (2)4 1 3 2; 解 逆序數(shù)為4: 41, 43, 42, 32. (3)3 4 2 1; 解 逆序數(shù)為5: 3 2, 3 1, 4 2, 4 1, 2 1. (4)2 4 1 3; 解 逆序數(shù)為3: 2 1, 4 1, 4 3. (5)1 3 (2n-1) 2 4 (2n); 解 逆序數(shù)為: 3 2 (1個) 5 2, 5 4(2個) 7 2, 7 4, 7 6(3個) (2n-1)2, (2n-1)4, (2n-1)6, , (2n-1)(2n-2) (n-1個) (6)1 3 (2n-1) (2n) (2n-2) 2

3、. 解 逆序數(shù)為n(n-1) : 3 2(1個) 5 2, 5 4 (2個) (2n-1)2, (2n-1)4, (2n-1)6, , (2n-1)(2n-2) (n-1個) 4 2(1個) 6 2, 6 4(2個) (2n)2, (2n)4, (2n)6, , (2n)(2n-2) (n-1個) 3. 寫出四階行列式中含有因子a11a23的項. 解 含因子a11a23的項的一般形式為(-1)ta11a23a3ra4s,其中rs是2和4構(gòu)成的排列, 這種排列共有兩個, 即24和42. 所以含因子a11a23的項分別是 (-1)ta11a23a32a44=(-1)1a11a23a32a44=-a

4、11a23a32a44, (-1)ta11a23a34a42=(-1)2a11a23a34a42=a11a23a34a42. 4. 計算下列各行列式: (1); 解 . (2); 解 . (3); 解 . (4). 解 =abcd+ab+cd+ad+1. 5. 證明: (1)=(a-b)3; 證明 =(a-b)3 . (2); 證明 . (3); 證明 (c4-c3, c3-c2, c2-c1得) (c4-c3, c3-c2得) . (4) =(a-b)(a-c)(a-d)(b-c)(b-d)(c-d)(a+b+c+d); 證明 =(a-b)(a-c)(a-d)(b-c)(b-d)(c-d)(

5、a+b+c+d). (5)=xn+a1xn-1+ +an-1x+an . 證明 用數(shù)學歸納法證明. 當n=2時, , 命題成立. 假設對于(n-1)階行列式命題成立, 即 Dn-1=xn-1+a1 xn-2+ +an-2x+an-1, 則Dn按第一列展開, 有 =xD n-1+an=xn+a1xn-1+ +an-1x+an . 因此, 對于n階行列式命題成立. 6. 設n階行列式D=det(aij), 把D上下翻轉(zhuǎn)、或逆時針旋轉(zhuǎn)90、或依副對角線翻轉(zhuǎn), 依次得 , , , 證明, D3=D . 證明因為D=det(aij), 所以 . 同理可證 . . 7. 計算下列各行列式(Dk為k階行列式

6、): (1), 其中對角線上元素都是a, 未寫出的元素都是0; 解 (按第n行展開) =an-an-2=an-2(a2-1). (2); 解 將第一行乘(-1)分別加到其余各行, 得 , 再將各列都加到第一列上, 得 =x+(n-1)a(x-a)n-1. (3); 解 根據(jù)第6題結(jié)果, 有 此行列式為范德蒙德行列式. . (4); 解 (按第1行展開) . 再按最后一行展開得遞推公式 D2n=andnD2n-2-bncnD2n-2, 即D2n=(andn-bncn)D2n-2. 于是 . 而 , 所以 . (5) D=det(aij), 其中aij=|i-j|; 解 aij=|i-j|, =(

7、-1)n-1(n-1)2n-2. (6), 其中a1a2 an0. 解 . 8. 用克萊姆法則解下列方程組: (1); 解 因為 , , , , ,所以 , , , . (2). 解 因為 , , , , , , 所以, , , , . 9. 問l, m取何值時, 齊次線性方程組有非零解? 解 系數(shù)行列式為 . 令D=0, 得 m=0或l=1. 于是, 當m=0或l=1時該齊次線性方程組有非零解. 10. 問l取何值時, 齊次線性方程組有非零解? 解 系數(shù)行列式為 =(1-l)3+(l-3)-4(1-l)-2(1-l)(-3-l) =(1-l)3+2(1-l)2+l-3. 令D=0, 得 l=

8、0, l=2或l=3. 于是, 當l=0, l=2或l=3時, 該齊次線性方程組有非零解. 第二章矩陣及其運算 1. 已知線性變換: , 求從變量x1, x2, x3到變量y1, y2, y3的線性變換. 解 由已知: , 故 , . 2. 已知兩個線性變換 , , 求從z1, z2, z3到x1, x2, x3的線性變換. 解 由已知 , 所以有. 3. 設, , 求3AB-2A及ATB. 解 , . 4. 計算下列乘積: (1); 解 . (2); 解 =(13+22+31)=(10). (3); 解 . (4) ; 解 . (5); 解 =(a11x1+a12x2+a13x3 a12x1

9、+a22x2+a23x3 a13x1+a23x2+a33x3) . 5. 設, , 問: (1)AB=BA嗎? 解 ABBA. 因為, , 所以ABBA. (2)(A+B)2=A2+2AB+B2嗎? 解 (A+B)2A2+2AB+B2. 因為, , 但 , 所以(A+B)2A2+2AB+B2. (3)(A+B)(A-B)=A2-B2嗎? 解 (A+B)(A-B)A2-B2. 因為, , , 而 , 故(A+B)(A-B)A2-B2. 6. 舉反列說明下列命題是錯誤的: (1)若A2=0, 則A=0; 解 取, 則A2=0, 但A0. (2)若A2=A, 則A=0或A=E; 解 取, 則A2=A

10、, 但A0且AE. (3)若AX=AY, 且A0, 則X=Y . 解 取 , , , 則AX=AY, 且A0, 但XY . 7. 設, 求A2, A3, , Ak. 解 , , , . 8. 設, 求Ak . 解 首先觀察 , , , , , . 用數(shù)學歸納法證明: 當k=2時, 顯然成立. 假設k時成立,則k+1時, , 由數(shù)學歸納法原理知: . 9. 設A, B為n階矩陣,且A為對稱矩陣,證明BTAB也是對稱矩陣. 證明 因為AT=A, 所以 (BTAB)T=BT(BTA)T=BTATB=BTAB, 從而BTAB是對稱矩陣. 10. 設A, B都是n階對稱矩陣,證明AB是對稱矩陣的充分必要

11、條件是AB=BA. 證明 充分性: 因為AT=A, BT=B, 且AB=BA, 所以 (AB)T=(BA)T=ATBT=AB, 即AB是對稱矩陣. 必要性: 因為AT=A, BT=B, 且(AB)T=AB, 所以 AB=(AB)T=BTAT=BA. 11. 求下列矩陣的逆矩陣: (1); 解 . |A|=1, 故A-1存在. 因為 , 故 . (2); 解 . |A|=10, 故A-1存在. 因為 , 所以 . (3); 解 . |A|=20, 故A-1存在. 因為 , 所以 . (4)(a1a2 an 0) . 解 , 由對角矩陣的性質(zhì)知 . 12. 解下列矩陣方程: (1); 解 . (2

12、); 解 . (3); 解 . (4). 解 . 13. 利用逆矩陣解下列線性方程組: (1); 解 方程組可表示為 , 故 , 從而有 . (2). 解 方程組可表示為 , 故 , 故有 . 14. 設Ak=O (k為正整數(shù)), 證明(E-A)-1=E+A+A2+ +Ak-1. 證明 因為Ak=O , 所以E-Ak=E. 又因為 E-Ak=(E-A)(E+A+A2+ +Ak-1), 所以 (E-A)(E+A+A2+ +Ak-1)=E, 由定理2推論知(E-A)可逆, 且 (E-A)-1=E+A+A2+ +Ak-1. 證明 一方面, 有E=(E-A)-1(E-A). 另一方面, 由Ak=O,

13、有 E=(E-A)+(A-A2)+A2- -Ak-1+(Ak-1-Ak) =(E+A+A2+ +A k-1)(E-A), 故 (E-A)-1(E-A)=(E+A+A2+ +Ak-1)(E-A),兩端同時右乘(E-A)-1, 就有 (E-A)-1(E-A)=E+A+A2+ +Ak-1. 15. 設方陣A滿足A2-A-2E=O, 證明A及A+2E都可逆, 并求A-1及(A+2E)-1. 證明 由A2-A-2E=O得 A2-A=2E, 即A(A-E)=2E, 或 , 由定理2推論知A可逆, 且. 由A2-A-2E=O得 A2-A-6E=-4E, 即(A+2E)(A-3E)=-4E, 或 由定理2推論

14、知(A+2E)可逆, 且. 證明 由A2-A-2E=O得A2-A=2E, 兩端同時取行列式得 |A2-A|=2, 即 |A|A-E|=2, 故 |A|0, 所以A可逆, 而A+2E=A2, |A+2E|=|A2|=|A|20, 故A+2E也可逆.由 A2-A-2E=O A(A-E)=2E A-1A(A-E)=2A-1E, 又由 A2-A-2E=O(A+2E)A-3(A+2E)=-4E (A+2E)(A-3E)=-4 E, 所以 (A+2E)-1(A+2E)(A-3E)=-4(A+2 E)-1, . 16. 設A為3階矩陣, , 求|(2A)-1-5A*|. 解 因為, 所以 =|-2A-1|=

15、(-2)3|A-1|=-8|A|-1=-82=-16. 17. 設矩陣A可逆, 證明其伴隨陣A*也可逆, 且(A*)-1=(A-1)*. 證明 由, 得A*=|A|A-1, 所以當A可逆時, 有 |A*|=|A|n|A-1|=|A|n-10, 從而A*也可逆. 因為A*=|A|A-1, 所以 (A*)-1=|A|-1A. 又, 所以 (A*)-1=|A|-1A=|A|-1|A|(A-1)*=(A-1)*. 18. 設n階矩陣A的伴隨矩陣為A*, 證明: (1)若|A|=0, 則|A*|=0; (2)|A*|=|A|n-1. 證明 (1)用反證法證明. 假設|A*|0, 則有A*(A*)-1=E

16、, 由此得 A=A A*(A*)-1=|A|E(A*)-1=O , 所以A*=O, 這與|A*|0矛盾,故當|A|=0時, 有|A*|=0. (2)由于, 則AA*=|A|E, 取行列式得到 |A|A*|=|A|n. 若|A|0, 則|A*|=|A|n-1; 若|A|=0, 由(1)知|A*|=0, 此時命題也成立. 因此|A*|=|A|n-1. 19. 設, AB=A+2B, 求B. 解 由AB=A+2E可得(A-2E)B=A, 故 . 20. 設, 且AB+E=A2+B, 求B. 解 由AB+E=A2+B得 (A-E)B=A2-E, 即 (A-E)B=(A-E)(A+E). 因為, 所以(

17、A-E)可逆, 從而 . 21. 設A=diag(1, -2, 1), A*BA=2BA-8E, 求B. 解 由A*BA=2BA-8E得 (A*-2E)BA=-8E, B=-8(A*-2E)-1A-1 =-8A(A*-2E)-1 =-8(AA*-2A)-1 =-8(|A|E-2A)-1 =-8(-2E-2A)-1 =4(E+A)-1 =4diag(2, -1, 2)-1 =2diag(1, -2, 1). 22. 已知矩陣A的伴隨陣, 且ABA-1=BA-1+3E, 求B. 解 由|A*|=|A|3=8, 得|A|=2. 由ABA-1=BA-1+3E得 AB=B+3A, B=3(A-E)-1A

18、=3A(E-A-1)-1A . 23. 設P-1AP=L, 其中, , 求A11. 解 由P-1AP=L, 得A=PLP-1, 所以A11= A=PL11P-1. |P|=3, , , 而 , 故 . 24. 設AP=PL, 其中, , 求j(A)=A8(5E-6A+A2). 解 j(L)=L8(5E-6L+L2) =diag(1,1,58)diag(5,5,5)-diag(-6,6,30)+diag(1,1,25) =diag(1,1,58)diag(12,0,0)=12diag(1,0,0). j(A)=Pj(L)P-1 . 25. 設矩陣A、B及A+B都可逆, 證明A-1+B-1也可逆,

19、 并求其逆陣. 證明 因為 A-1(A+B)B-1=B-1+A-1=A-1+B-1, 而A-1(A+B)B-1是三個可逆矩陣的乘積, 所以A-1(A+B)B-1可逆, 即A-1+B-1可逆. (A-1+B-1)-1=A-1(A+B)B-1-1=B(A+B)-1A. 26. 計算. 解 設, , , , 則 , 而 , , 所以 , 即 . 27. 取, 驗證. 解 , 而 , 故 . 28. 設, 求|A8|及A4. 解令, , 則 , 故 , . . 29. 設n階矩陣A及s階矩陣B都可逆, 求 (1); 解 設, 則 . 由此得 , 所以 . (2). 解 設, 則 . 由此得 , 所以

20、. 30. 求下列矩陣的逆陣: (1); 解 設, , 則 , . 于是 . (2). 解 設, , , 則 . 第三章矩陣的初等變換與線性方程組 1. 把下列矩陣化為行最簡形矩陣: (1); 解 (下一步: r2+(-2)r1, r3+(-3)r1. ) (下一步: r2(-1), r3(-2). ) (下一步: r3-r2. ) (下一步: r33. ) (下一步: r2+3r3. ) (下一步: r1+(-2)r2, r1+r3. ) . (2); 解 (下一步: r22+(-3)r1, r3+(-2)r1. ) (下一步: r3+r2, r1+3r2. ) (下一步: r12. ) .

21、 (3); 解 (下一步: r2-3r1, r3-2r1, r4-3r1. ) (下一步: r2(-4), r3(-3) , r4(-5). ) (下一步: r1-3r2, r3-r2, r4-r2. ) . (4). 解 (下一步: r1-2r2, r3-3r2, r4-2r2. ) (下一步: r2+2r1, r3-8r1, r4-7r1. ) (下一步: r1r2, r2(-1), r4-r3. ) (下一步: r2+r3. ) . 2. 設, 求A. 解 是初等矩陣E(1, 2), 其逆矩陣就是其本身. 是初等矩陣E(1, 2(1), 其逆矩陣是 E(1, 2(-1) . . 3. 試

22、利用矩陣的初等變換, 求下列方陣的逆矩陣: (1); 解 故逆矩陣為. (2). 解 故逆矩陣為. 4. (1)設, , 求X使AX=B; 解 因為 , 所以 . (2)設, , 求X使XA=B. 解 考慮ATXT=BT. 因為 , 所以 , 從而 . 5. 設, AX =2X+A, 求X. 解 原方程化為(A-2E)X =A. 因為 , 所以 . 6. 在秩是r 的矩陣中,有沒有等于0的r-1階子式? 有沒有等于0的r階子式? 解 在秩是r的矩陣中, 可能存在等于0的r-1階子式, 也可能存在等于0的r階子式. 例如, , R(A)=3. 是等于0的2階子式, 是等于0的3階子式. 7. 從

23、矩陣A中劃去一行得到矩陣B, 問A, B的秩的關系怎樣? 解 R(A)R(B). 這是因為B的非零子式必是A的非零子式, 故A的秩不會小于B的秩. 8. 求作一個秩是4的方陣, 它的兩個行向量是(1, 0, 1, 0, 0), (1, -1, 0, 0, 0). 解 用已知向量容易構(gòu)成一個有4個非零行的5階下三角矩陣: ,此矩陣的秩為4, 其第2行和第3行是已知向量. 9. 求下列矩陣的秩, 并求一個最高階非零子式: (1); 解 (下一步: r1r2. ) (下一步: r2-3r1, r3-r1. ) (下一步: r3-r2. ) , 矩陣的, 是一個最高階非零子式. (2); 解 (下一步

24、: r1-r2, r2-2r1, r3-7r1. ) (下一步: r3-3r2. ) , 矩陣的秩是2, 是一個最高階非零子式. (3). 解 (下一步: r1-2r4, r2-2r4, r3-3r4. ) (下一步: r2+3r1, r3+2r1. ) (下一步: r216r4, r3-16r2. ) , 矩陣的秩為3, 是一個最高階非零子式. 10. 設A、B都是mn矩陣, 證明AB的充分必要條件是R(A)=R(B). 證明 根據(jù)定理3, 必要性是成立的. 充分性. 設R(A)=R(B), 則A與B的標準形是相同的. 設A與B的標準形為D, 則有AD, DB.由等價關系的傳遞性, 有AB.

25、 11. 設, 問k為何值, 可使 (1)R(A)=1; (2)R(A)=2; (3)R(A)=3. 解 . (1)當k=1時, R(A)=1; (2)當k=-2且k1時, R(A)=2; (3)當k1且k-2時, R(A)=3. 12. 求解下列齊次線性方程組: (1); 解對系數(shù)矩陣A進行初等行變換, 有 A=, 于是 , 故方程組的解為 (k為任意常數(shù)). (2); 解 對系數(shù)矩陣A進行初等行變換, 有 A=, 于是 , 故方程組的解為 (k1, k2為任意常數(shù)). (3); 解 對系數(shù)矩陣A進行初等行變換, 有 A=, 于是 , 故方程組的解為 . (4). 解 對系數(shù)矩陣A進行初等行

26、變換, 有 A=, 于是 , 故方程組的解為 (k1, k2為任意常數(shù)). 13. 求解下列非齊次線性方程組: (1); 解 對增廣矩陣B進行初等行變換, 有 B=, 于是R(A)=2, 而R(B)=3, 故方程組無解. (2); 解 對增廣矩陣B進行初等行變換, 有 B=, 于是 , 即 (k為任意常數(shù)). (3); 解 對增廣矩陣B進行初等行變換, 有 B=, 于是 , 即 (k1, k2為任意常數(shù)). (4). 解 對增廣矩陣B進行初等行變換, 有 B=, 于是 , 即 (k1, k2為任意常數(shù)). 14. 寫出一個以為通解的齊次線性方程組. 解 根據(jù)已知, 可得 , 與此等價地可以寫成

27、 , 或 , 或 , 這就是一個滿足題目要求的齊次線性方程組. 15. l取何值時, 非齊次線性方程組. (1)有唯一解; (2)無解; (3)有無窮多個解? 解 . (1)要使方程組有唯一解, 必須R(A)=3. 因此當l1且l-2時方程組有唯一解. (2)要使方程組無解, 必須R(A)R(B), 故 (1-l)(2+l)=0, (1-l)(l+1)20. 因此l=-2時, 方程組無解. (3)要使方程組有有無窮多個解, 必須R(A)=R(B)3, 故 (1-l)(2+l)=0, (1-l)(l+1)2=0. 因此當l=1時, 方程組有無窮多個解. 16. 非齊次線性方程組當l取何值時有解?

28、并求出它的解. 解. 要使方程組有解, 必須(1-l)(l+2)=0, 即l=1, l=-2. 當l=1時, , 方程組解為 或, 即 (k為任意常數(shù)). 當l=-2時, , 方程組解為 或, 即 (k為任意常數(shù)). 17. 設. 問l為何值時, 此方程組有唯一解、無解或有無窮多解? 并在有無窮多解時求解. 解 B= . 要使方程組有唯一解, 必須R(A)=R(B)=3, 即必須 (1-l)(10-l)0,所以當l1且l10時, 方程組有唯一解. 要使方程組無解, 必須R(A)R(B), 即必須 (1-l)(10-l)=0且(1-l)(4-l)0, 所以當l=10時, 方程組無解. 要使方程組

29、有無窮多解, 必須R(A)=R(B)3, 即必須 (1-l)(10-l)=0且(1-l)(4-l)=0, 所以當l=1時, 方程組有無窮多解.此時,增廣矩陣為 B,方程組的解為 ,或 (k1, k2為任意常數(shù)). 18. 證明R(A)=1的充分必要條件是存在非零列向量a及非零行向量bT, 使A=abT. 證明 必要性. 由R(A)=1知A的標準形為 , 即存在可逆矩陣P和Q, 使 , 或. 令, bT=(1, 0, , 0)Q-1, 則a是非零列向量, bT是非零行向量, 且A=abT. 充分性. 因為a與bT是都是非零向量, 所以A是非零矩陣, 從而R(A)1. 因為 1R(A)=R(abT

30、)minR(a), R(bT)=min1, 1=1, 所以R(A)=1. 19. 設A為mn矩陣, 證明 (1)方程AX=Em有解的充分必要條件是R(A)=m; 證明 由定理7, 方程AX=Em有解的充分必要條件是R(A)=R(A, Em),而| Em|是矩陣(A, Em)的最高階非零子式, 故R(A)=R(A, Em)=m. 因此, 方程AX=Em有解的充分必要條件是R(A)=m. (2)方程YA=En有解的充分必要條件是R(A)=n. 證明 注意, 方程YA=En有解的充分必要條件是ATYT=En有解. 由(1) ATYT=En有解的充分必要條件是R(AT)=n. 因此,方程YA=En有解

31、的充分必要條件是R(A)=R(AT)=n. 20. 設A為mn矩陣, 證明: 若AX=AY, 且R(A)=n, 則X=Y. 證明 由AX=AY, 得A(X-Y)=O. 因為R(A)=n, 由定理9, 方程A(X-Y)=O只有零解, 即X-Y=O, 也就是X=Y.第四章向量組的線性相關性 1. 設v1=(1, 1, 0)T, v2=(0, 1, 1)T, v3=(3, 4, 0)T, 求v1-v2及3v1+2v2-v3. 解 v1-v2=(1, 1, 0)T-(0, 1, 1)T =(1-0, 1-1, 0-1)T =(1, 0, -1)T. 3v1+2v2-v3=3(1, 1, 0)T +2(

32、0, 1, 1)T -(3, 4, 0)T =(31+20-3, 31+21-4, 30+21-0)T =(0, 1, 2)T. 2. 設3(a1-a)+2(a2+a)=5(a3+a), 求a, 其中a1=(2, 5, 1, 3)T, a2=(10, 1, 5, 10)T, a3=(4, 1, -1, 1)T. 解 由3(a1-a)+2(a2+a)=5(a3+a)整理得 =(1, 2, 3, 4)T. 3. 已知向量組 A: a1=(0, 1, 2, 3)T, a2=(3, 0, 1, 2)T, a3=(2, 3, 0, 1)T; B: b1=(2, 1, 1, 2)T, b2=(0, -2,

33、 1, 1)T, b3=(4, 4, 1, 3)T, 證明B組能由A組線性表示, 但A組不能由B組線性表示. 證明 由 知R(A)=R(A, B)=3, 所以B組能由A組線性表示. 由 知R(B)=2. 因為R(B)R(B, A), 所以A組不能由B組線性表示. 4. 已知向量組 A: a1=(0, 1, 1)T, a2=(1, 1, 0)T; B: b1=(-1, 0, 1)T, b2=(1, 2, 1)T, b3=(3, 2, -1)T, 證明A組與B組等價. 證明 由,知R(B)=R(B, A)=2. 顯然在A中有二階非零子式, 故R(A)2, 又R(A)R(B, A)=2, 所以R(A

34、)=2, 從而R(A)=R(B)=R(A, B). 因此A組與B組等價. 5. 已知R(a1, a2, a3)=2, R(a2, a3, a4)=3, 證明 (1) a1能由a2, a3線性表示; (2) a4不能由a1, a2, a3線性表示. 證明 (1)由R(a2, a3, a4)=3知a2, a3, a4線性無關, 故a2, a3也線性無關. 又由R(a1, a2, a3)=2知a1, a2, a3線性相關, 故a1能由a2, a3線性表示. (2)假如a4能由a1, a2, a3線性表示, 則因為a1能由a2, a3線性表示, 故a4能由a2, a3線性表示, 從而a2, a3, a

35、4線性相關, 矛盾. 因此a4不能由a1, a2, a3線性表示. 6. 判定下列向量組是線性相關還是線性無關: (1) (-1, 3, 1)T, (2, 1, 0)T, (1, 4, 1)T; (2) (2, 3, 0)T, (-1, 4, 0)T, (0, 0, 2)T. 解 (1)以所給向量為列向量的矩陣記為A. 因為 , 所以R(A)=2小于向量的個數(shù), 從而所給向量組線性相關. (2)以所給向量為列向量的矩陣記為B. 因為 , 所以R(B)=3等于向量的個數(shù), 從而所給向量組線性相無關. 7. 問a取什么值時下列向量組線性相關? a1=(a, 1, 1)T, a2=(1, a, -1

36、)T, a3=(1, -1, a)T. 解 以所給向量為列向量的矩陣記為A. 由 知, 當a=-1、0、1時, R(A)3, 此時向量組線性相關. 8. 設a1, a2線性無關, a1+b, a2+b線性相關, 求向量b用a1, a2線性表示的表示式. 解 因為a1+b, a2+b線性相關, 故存在不全為零的數(shù)l1, l2使 l1(a1+b)+l2(a2+b)=0, 由此得 , 設, 則 b=ca1-(1+c)a2, cR. 9. 設a1, a2線性相關, b1, b2也線性相關, 問a1+b1, a2+b2是否一定線性相關?試舉例說明之. 解 不一定. 例如, 當a1=(1, 2)T, a2

37、=(2, 4)T, b1=(-1, -1)T, b2=(0, 0)T時, 有 a1+b1=(1, 2)T+b1=(0, 1)T, a2+b2=(2, 4)T+(0, 0)T=(2, 4)T, 而a1+b1, a2+b2的對應分量不成比例, 是線性無關的. 10. 舉例說明下列各命題是錯誤的: (1)若向量組a1, a2, , am是線性相關的, 則a1可由a2, , am線性表示. 解 設a1=e1=(1, 0, 0, , 0), a2=a3= =am=0, 則a1, a2, , am線性相關, 但a1不能由a2, , am線性表示. (2)若有不全為0的數(shù)l1, l2, , lm使l1a1+

38、 +lmam+l1b1+ +lmbm=0成立, 則a1, a2, , am線性相關, b1, b2, , bm亦線性相關. 解 有不全為零的數(shù)l1, l2, , lm使l1a1+ +lmam +l1b1+ +lmbm =0,原式可化為l1(a1+b1)+ +lm(am+bm)=0. 取a1=e1=-b1, a2=e2=-b2, , am=em=-bm, 其中e1, e2, , em為單位坐標向量, 則上式成立, 而a1, a2, , am和b1, b2, , bm均線性無關. (3)若只有當l1, l2, , lm全為0時, 等式l1a1+ +lmam+l1b1+ +lmbm=0才能成立, 則

39、a1, a2, , am線性無關, b1, b2, , bm亦線性無關. 解 由于只有當l1, l2, , lm全為0時, 等式由l1a1+ +lmam+l1b1+ +lmbm =0成立, 所以只有當l1, l2, , lm全為0時, 等式l1(a1+b1)+l2(a2+b2)+ +lm(am+bm)=0成立. 因此a1+b1, a2+b2, , am+bm線性無關. 取a1=a2= =am=0, 取b1, , bm為線性無關組, 則它們滿足以上條件, 但a1, a2, , am線性相關. (4)若a1, a2, , am線性相關, b1, b2, , bm亦線性相關, 則有不全為0的數(shù), l

40、1, l2, , lm使l1a1+ +lmam=0, l1b1+ +lmbm=0同時成立. 解 a1=(1, 0)T, a2=(2, 0)T, b1=(0, 3)T, b2=(0, 4)T, l1a1+l2a2 =0l1=-2l2,l1b1+l2b2 =0l1=-(3/4)l2,l1=l2=0, 與題設矛盾. 11. 設b1=a1+a2, b2=a2+a3, b3=a3+a4, b4=a4+a1, 證明向量組b1, b2, b3, b4線性相關. 證明 由已知條件得 a1=b1-a2, a2=b2-a3, a3=b3-a4, a4=b4-a1,于是 a1 =b1-b2+a3 =b1-b2+b3

41、-a4 =b1-b2+b3-b4+a1,從而 b1-b2+b3-b4=0, 這說明向量組b1, b2, b3, b4線性相關. 12. 設b1=a1, b2=a1+a2, , br =a1+a2+ +ar, 且向量組a1, a2, , ar線性無關, 證明向量組b1, b2, , br線性無關. 證明 已知的r個等式可以寫成,上式記為B=AK. 因為|K|=10, K可逆, 所以R(B)=R(A)=r, 從而向量組b1, b2, , br線性無關. 13. 求下列向量組的秩, 并求一個最大無關組: (1)a1=(1, 2, -1, 4)T, a2=(9, 100, 10, 4)T, a3=(-

42、2, -4, 2, -8)T; 解由 , 知R(a1, a2, a3)=2. 因為向量a1與a2的分量不成比例, 故a1, a2線性無關, 所以a1, a2是一個最大無關組. (2)a1T=(1, 2, 1, 3), a2T=(4, -1, -5, -6), a3T=(1, -3, -4, -7). 解 由, 知R(a1T, a2T, a3T)=R(a1, a2, a3)=2. 因為向量a1T與a2T的分量不成比例, 故a1T, a2T線性無關, 所以a1T, a2T是一個最大無關組. 14. 利用初等行變換求下列矩陣的列向量組的一個最大無關組: (1); 解 因為,所以第1、2、3列構(gòu)成一個

43、最大無關組. (2). 解 因為,所以第1、2、3列構(gòu)成一個最大無關組. 15. 設向量組(a, 3, 1)T, (2, b, 3)T, (1, 2, 1)T, (2, 3, 1)T的秩為2, 求a, b. 解 設a1=(a, 3, 1)T, a2=(2, b, 3)T, a3=(1, 2, 1)T, a4=(2, 3, 1)T. 因為, 而R(a1, a2, a3, a4)=2, 所以a=2, b=5. 16. 設a1, a2, , an是一組n維向量, 已知n維單位坐標向量e1, e2, , en能由它們線性表示, 證明a1, a2, , an線性無關. 證法一 記A=(a1, a2, ,

44、 an), E=(e1, e2, , en). 由已知條件知, 存在矩陣K, 使E=AK. 兩邊取行列式, 得|E|=|A|K|.可見|A|0, 所以R(A)=n, 從而a1, a2, , an線性無關. 證法二 因為e1, e2, , en能由a1, a2, , an線性表示, 所以R(e1, e2, , en)R(a1, a2, , an),而R(e1, e2, , en)=n, R(a1, a2, , an)n, 所以R(a1, a2, , an)=n, 從而a1, a2, , an線性無關. 17. 設a1, a2, , an是一組n維向量, 證明它們線性無關的充分必要條件是: 任一n

45、維向量都可由它們線性表示. 證明 必要性: 設a為任一n維向量. 因為a1, a2, , an線性無關, 而a1, a2, , an, a是n+1個n維向量, 是線性相關的, 所以a能由a1, a2, , an線性表示, 且表示式是唯一的. 充分性: 已知任一n維向量都可由a1, a2, , an線性表示, 故單位坐標向量組e1, e2, , en能由a1, a2, , an線性表示, 于是有n=R(e1, e2, , en)R(a1, a2, , an)n,即R(a1, a2, , an)=n, 所以a1, a2, , an線性無關. 18. 設向量組a1, a2, , am線性相關, 且a10, 證明存在某個向量ak (2km), 使ak能由a1, a2, , ak-1線性表示. 證明 因為a1, a2, , am線性相關,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