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huán)》學案(湘教版必修1)
-
資源ID:11513641
資源大?。?span id="xldjz0g" class="font-tahoma">751KB
全文頁數(shù):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10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huán)》學案(湘教版必修1)
第一節(jié) 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huán) 【學習目標】1 知識與能力目標: 結合實例,說明內(nèi)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及其表現(xiàn)形式,理解地殼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主要作用方式。說明外力作用的四種形式及其相互關系,嘗試識別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會用圖文資料說明地殼物質循環(huán)的過程及其產(chǎn)生循環(huán)的物質基礎三大類巖石的轉化過程。培養(yǎng)學生運用地理圖表分析歸納的能力。2 過程與方法: 通過給出多種地理圖表和地理實例,讓學生學會解決各種地理問題。3 情態(tài)目標: 激發(fā)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yǎng)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建立內(nèi)力和外力辨證統(tǒng)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觀點?!拘抡n標重難點】重點:用圖文資料說明地殼物質循環(huán)的過程及其產(chǎn)生循環(huán)的物質基礎三大類巖石的轉化過程。難點:地殼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主要作用方式。地殼物質循環(huán)的過程。【課前預習】一、 內(nèi)力作用與外力作用的比較分類能量來源表現(xiàn)形式相互關系內(nèi)力作用外力作用二、內(nèi)力作用地殼運動地殼運動運動形態(tài)產(chǎn)生地貌相互關系水平運動垂直運動三、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態(tài)分布地區(qū)風化作用侵蝕作用風力侵蝕流水侵蝕侵蝕溶蝕冰川侵蝕沉積作用冰川沉積流水沉積風力沉積四、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巖石分類 形 成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方法點撥】1、知識結構化2、對知識進行歸納對比(1)內(nèi)力作用及其地貌(2)外力作用及其地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態(tài)分布地區(qū)風化作用使地表巖石被破壞,碎屑物殘留在地表,形成風化殼(注:土壤是在風化殼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普遍(例:花崗巖的球狀風化)侵蝕作用風力侵蝕風力吹蝕和磨蝕,形成戈壁、風蝕洼地、風蝕柱、風蝕蘑菇、風蝕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區(qū)(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蝕侵蝕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寬,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tài)?!凹t色沙漠”、“石漠化”濕潤、半濕潤地區(qū)(例:長江三峽、黃土高原地表的千溝萬壑、瀑布)溶蝕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嶇,地表水易滲漏??扇苄詭r石(石灰?guī)r)分布地區(qū)(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瑤琳仙境)冰川侵蝕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蝕平原、冰蝕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國芬蘭)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緯度地區(qū)(例:挪威峽灣、中歐東歐平原)沉積作用冰川沉積雜亂堆積,形成冰磧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緯度地區(qū)流水沉積形成沖積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沖積平原(中下游)顆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積,顆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積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黃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風力沉積形成沙丘(靜止沙丘、移動沙丘)和沙漠邊緣的黃土堆積干旱內(nèi)陸及鄰近地區(qū)(例:塔克拉瑪干沙漠、黃土高原的黃土)3、圖解法地殼物質循環(huán)過程中巖漿及三大類巖石間的轉換關系是難點內(nèi)容。要突破這個問題要通過圖來解決;如右圖可看出三類巖石形成過程之間的關系。巖漿上升冷卻、凝固形成巖漿巖。巖漿巖被侵蝕、搬運、堆積形成沉積巖。巖漿巖、沉積巖在高溫、高壓變質作用下形成變質巖。各類巖石被高溫熔化形成新巖漿回到地球內(nèi)部。完成三大類巖石的相互轉化,構成地殼物質的循環(huán)。【思維導悟】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世界的海陸分布形成的基本原因是_。(2)世界千姿百態(tài)的地表形態(tài)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3)我國臺灣和西南邊疆地區(qū)多地震和火山活動的主要原因是_ 。(4)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后,紅海將擴大,印度半島將消失。這可信嗎?為什么?解析:解答本題一定要緊密結合圖。試題提供的是“六大板塊示意圖”,這就必須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理論來回答問題,特別是第(3)(4)兩題,更必須從圖上的我國地理位置和板塊運動的方向來進行具體分析,回答的文字要簡明扼要。答案:(1)長期以來因地殼運動引起大陸不斷漂移和板塊不斷運動的結果(2)受內(nèi)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3)我國處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與地中海喜馬拉雅兩大火山地震帶相會合的地區(qū),臺灣和西南邊疆地區(qū)更是首當其沖,所以也多火山地震活動(4)可信。由于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都在不停地運動,這使亞洲和非洲之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印度洋板塊北端的印度半島在不斷地向亞歐板塊的下面俯沖,使紅海不斷地擴大,將成為新的大洋,印度半島不斷地北移,最終將逐漸消失?!踞槍τ柧殹?一、 單項選擇題1、有關地質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我們目前所看到的地表形態(tài)就是內(nèi)力作用的結果 B、地質作用分為內(nèi)力作用和外力作用C、地殼運動是地質作用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D、地質作用的結果是形成變質巖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地表形態(tài)是內(nèi)外力長期相互作用下不斷地發(fā)展變化的結果B、引起地殼及其表面形態(tài)不斷發(fā)生變化的作用叫內(nèi)力作用,它包括地質作用和外力作用C、內(nèi)力作用表現(xiàn)為“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D、外力作用的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重力能3、下列地形區(qū)中,由于地殼水平運動形成的是:A、華北平原 B、長江三角洲 C、喜馬拉雅山 D、珠江三角洲4、亞歐板塊和印度板塊相碰撞形成了:A、阿爾卑斯山脈 B、喜馬拉雅山脈 C、馬里亞納海溝 D、 日本群島5、 下列各圖反映的地理現(xiàn)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圖 3-10表示的是四種地貌景觀。讀圖回答67題6、表示花崗巖地貌景觀的是A.a圖 B.b圖 C.c圖 D.d圖7、a圖地貌景觀形式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沉積作用 B.湖泊沉積作用 C.冰川侵蝕作用 D.流水溶蝕侵蝕作用8、地球表面雖然經(jīng)百萬年的風雨侵蝕,但地面仍然是不平的,對此現(xiàn)象解釋較為合理的是:A.海洋水位不斷升降 B、地殼運動不斷發(fā)生C、時間還不夠漫長 D、侵蝕不夠強烈9、讀右圖,判斷下列四種敘述中正確的是 甲處為噴出巖,含有化石 乙處為侵入巖甲可能是火山巖 乙可能是沉積巖A B C D二、綜合題10、三大類巖石循環(huán)轉化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l)在圖中標出箭頭,表示三大類巖石循環(huán)轉化過程。 (2)圖中各箭頭所表示的含義分別是: A ,B ,C ,D 。 (3)地殼物質大循環(huán)過程可概括為:從 到形成 ,又到新的 形成?!緟⒖即鸢浮恳弧?、B 2、A 3、C 4、B 5、C 6、C 7、D 8、B 9、B二、10、1)略 2)重融再生 侵蝕、搬運、堆積 變質作用 冷卻凝固作用 3)巖漿 各種巖石 巖漿高考學習網(wǎng)中國最大高考學習網(wǎng)站Gkxx.com | 我們負責傳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