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高中語文第四冊 春天遂想起》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滬教版高中語文第四冊 春天遂想起(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春天,遂想起
教學目標:
1、 體會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濃濃的鄉(xiāng)愁和審慎愛國情懷。
2、 學習本詩以形象思維和富有變化的重疊句式來抒情表意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詩人以憶江南的方式表達的對故土、對祖國的游子深情。
2、 體會是中大量運用的重疊句式及括號中補充文字的作用。
教學課是:2課時
教學步驟: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親原籍江蘇武進,故也稱自己為“江南人”。余光中 “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耙銮屠畎椎膫魅恕?。
一、 品味語言特點,感受詩歌意境
1、重疊句式的運用
本是中重疊的關鍵字是什么
2、呢?作用如何?
(江南 同一個中心詞反復出現(xiàn),形成回環(huán)往復的旋律)
2、在“江南”這一中心語的前面,則變換著各種各樣的修飾語。同學們看一下修飾語分為幾種?
(有關景物的:
“酒旗招展的”、“遍地垂柳的”、“杏花 春雨的”、“多湖的”、“多寺的”、“多亭 的”、“多風箏的”、“多燕子的”、“鐘聲 里的” 等
——富庶秀麗、溫婉可人
有關人物的:
“小杜的”、“蘇小小的”、“乾隆皇帝的” 等等
——江南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
補充杜牧和蘇小小的相關內(nèi)容及圖片。
* 杜牧是詩歌: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赤壁》)
* 煙籠寒水月
3、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泊秦淮》)
*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寄揚州韓綽判官》)
*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秋夕》)
*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春》)
*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
*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山行》)
杜牧的很多詩歌都是他在描寫江南的景物和特色。
* 描繪蘇小小的文字:蘇小小是南北朝齊
4、的錢塘名妓,一位品貌出眾而又多情多義的才女。
* 燕引鶯招柳夾道,章臺直接到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訪,家住西泠妾姓蘇。
* 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泠松柏下。
* 蘇州楊柳任君夸,更有錢塘勝館娃。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白居易)
*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珮。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李賀)
蘇小小被葬在西湖之畔,是西湖諸多傳說故事中的一個。
效果:在整齊之中,富有變化錯落之美。
二、梳理感情線索,把握詩作主旨
開篇:從江南的風光景物、鄉(xiāng)土人情以及歷史文化起筆
中段:開始憶及江南的故
5、舊親友
最后:推出象征祖國大陸的母親形象
那么江南到底象征著什么呢?
形成三個依次遞進的抒情層次。詩中的江南不僅珍藏著他的少年時代,而且也象征著母親,象征著祖國,象征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詩人由懷舊而懷古,抒發(fā)的是一種以民族燦爛古文化為精神背景的文化鄉(xiāng)愁。
思考:
一、談談你對“復活節(jié),不復活的是我的母親”和“母親在喊我”這兩句話的理解。
(第一句話除了表層的意思外,還暗含著兩崖統(tǒng)一、祖國以一個完整的形象重現(xiàn)于世界的愿望難以實現(xiàn)的意思。)
一、 本詩每一節(jié)都有一個括號,這些文字的作用。
(有些是詩人對現(xiàn)狀的補充,有些是對描述對象的評述,使詩歌的內(nèi)容更加豐富。如果去掉這些文字,將會大大地傷及作品的主旨。)
附《鄉(xiāng)愁》
小時候
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呵
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呵在里頭
而現(xiàn)在
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