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歷史九年級下冊單元限時檢測(第五、六單元)
《人教版歷史九年級下冊單元限時檢測(第五、六單元)》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教版歷史九年級下冊單元限時檢測(第五、六單元)(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人教版歷史九年級下冊單元限時檢測(第五、六單元)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考試須知: 1、請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寫您的姓名、班級等信息。 2、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區(qū)域內答題,否則不予評分。 一、選擇題 1 . 漫畫以夸張的藝術手法對社會生活的刻畫入木三分。如下圖所示, 這組漫畫表明 A.區(qū)域集團化趨勢就此終止 B.歐洲一體化進程面臨挑戰(zhàn) C.世界多極化格局基本形成 D.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2 . 1955年的萬隆會議,不僅取得了圓滿成功,還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主要是因為周恩來提出了 A.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求同存異”的方針 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擁護社會主義的主張 3 . 下面是1950~1991年,美、日、西歐在世界工業(yè)生產中所占的比重(%)。圖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美國進入新經濟時代 B.美日西歐呈現(xiàn)三足鼎立局面 C.日本經濟高速發(fā)展 D.西歐所占比重在不斷增大 4 . 二戰(zhàn)后西歐國際地位一落千丈。為在美蘇爭霸背景下保證自身安全并提高國際地位,擺脫美國的束縛,有識之士探索出一條歐洲發(fā)展之路,其重要特征是 A.推動冷戰(zhàn) B.加入北約 C.發(fā)展科技 D.走向聯(lián)合 5 . (2017年山東青島卷)如圖是1947年美國人畫的一幅漫畫。“?”處對應的正確選項是? A.杜魯門主義 B.馬歇爾計劃 C.兩極格局西歐 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6 . 下表是197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出口額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導致這一差異的原因是( ) 國家 法國 聯(lián)邦德國 比利時 美國 日本 比例 20% 28% 50% 7% 13% A.美國和日本遭到二戰(zhàn)的重創(chuàng) B.歐共體成員國逐步取消關稅 C.歐洲一直得到美國和日本的援助 D.歐元的啟動推動了經濟一體化 7 . 下列不屬于西歐和日本戰(zhàn)后經濟迅速恢復和發(fā)展的共同原因的是 A.重視科技和教育 B.二戰(zhàn)中本土未遭戰(zhàn)火洗劫 C.美國的大力援助和扶持 D.政府采取了有利于經濟發(fā)展的措施 8 . 標志著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兩極格局的是( ) A.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B.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C.萬隆會議的召開 D.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9 . 下圖為甘地在不合作運動中手工紡線,這是為了倡導 A.拒絕在殖民地政府和法院工作 B.拒絕在英國學校讀書 C.用手工制品去抵制英國商品 D.拒絕納稅 10 .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關于西方經濟發(fā)展狀況的表述錯誤的是 A.美國經濟出現(xiàn)了空前繁榮的局面 B.西歐國家經濟已恢復到戰(zhàn)前水平 C.日本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D.為發(fā)展西歐經濟成立歐共體 11 . 當今世界格局呈現(xiàn)多極化趨勢,下面網絡圖所缺的①②③分別應是( ) A.同盟國、東歐劇變、印度 B.北約、蘇聯(lián)解體、歐盟 C.軸心國、世貿組織成立、巴西 D.歐盟、科索沃戰(zhàn)爭、世界貿易組織 12 . 學完“蘇聯(lián)的改革與發(fā)展”一課,某同學做了如下簡要筆記,其中正確的是 A.赫魯曉夫改革:從根本上改變了斯大林時期形成的經濟政治體制 B.勃列涅夫改革:重工業(yè)尤其是軍事工業(yè)發(fā)達,國民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 C.戈爾巴喬夫改革:實行多黨制和政治多元化,政局混亂蘇聯(lián)解體 D.蘇聯(lián)解體:表明社會主義運動在世界范圍內失敗 13 . “劃分歐洲勢力范圍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23日凌晨上演……在柏林的蘇聯(lián)占領區(qū)和另外三個西方國家占領區(qū)之間,立起鐵絲網,隔離起來,另外還圍繞整個柏林修建起圍墻。圍墻兩邊的家庭從此各自一方?!鄙鲜霾牧戏从车谋尘笆? A.經濟大危機爆發(fā) B.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全面爆發(fā) C.美蘇冷戰(zhàn) D.東歐劇變 14 . “萬隆會議”“納米比亞”“卡斯特羅”是某歷史興趣小組開展探究性學習搜集資料時用到的關鍵詞,由此判斷其研究的主題是 A.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巨變 B.中東地區(qū)的民族獨立運動 C.亞非拉國家的新發(fā)展 D.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 15 . (題文)學業(yè)水平考試結束后,都要進行大量的、繁重的數據分析、統(tǒng)計,最終把人類從這種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的重大發(fā)明是( ) A.蒸汽機的發(fā)明 B.電動機的發(fā)明 C.生物工程的發(fā)明 D.計算機的發(fā)明 16 . 克隆技術對人類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一直引起人們廣泛的爭議。它誕生于( ) A.文藝復興時期 B.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期 C.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 D.第三次工業(yè)革命時期 17 . 1948年至1952年是歐洲歷史上經濟發(fā)展最快的時期。工業(yè)生產增長了35%,農業(yè)生產實際上已經超過了戰(zhàn)前水平,戰(zhàn)前幾年的貧窮和饑餓已不復存在,當時歐洲經濟發(fā)展最快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杜魯門主義 B.馬歇爾計劃 C.北約的成立 D.歐盟成立,歐洲經濟崛起 18 . 某國際組織自1948年至今,總共采取了60次維持和平行動。目前,它在全球共有15維和行動特派團和阿富汗政治特派團。這個國際組織指的是 A.世界貿易組織 B.亞太經合組織 C.歐洲聯(lián)盟 D.聯(lián)合國 19 . “他擺弄這個國家,就像家庭主婦擺弄卷心菜一樣。他以為只要把外面的爛葉子剝掉,就會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剝下去,一直到剝光為止”。一位蘇聯(lián)雜志主編這樣諷刺戈爾巴喬夫。他擺弄的這個國家的最終結局是( ) A.經濟日益強大 B.國家走向解體 C.社會政局安定 D.各種矛盾緩和 20 . 下列是當今世界一些國際組織的徽標圖案,中國加入的最大貿易組織是 A. B. C. D. 二、綜合題 21 . 經濟全球化既散發(fā)著誘人的芳香,又纏繞著荊棘和刺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國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國家之一,殷墟即發(fā)現(xiàn)了來自南海乃至阿曼灣的海貝。齊國借助“邊?!钡牡乩項l件,發(fā)展“魚鹽之利”,成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最為富庶的國家。漢代“海上絲綢之路”雛形即已出現(xiàn),魏晉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為佛教東傳的重要方式。宋元時代指南針等遠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貿易達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鄭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現(xiàn)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番國志》等,記錄海行見聞,反映當時東南亞、印度以及阿拉伯、東非等地的風土人情、山川形勝。明后期,鄭若曾針對倭寇等問題,在《籌海圖編》中明確提出“海防”的主張:“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戰(zhàn)勝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辦法。到鴉片戰(zhàn)爭前,“各省水師戰(zhàn)船,均為捕盜緝奸而設”。 ——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等 材料二早在13、14世紀,連接歐亞非地區(qū)的世界貿易網已經形成,歐洲在其中一直處于邊緣地位。這不僅因為歐洲的經濟總量遠遠無法與亞洲的中國、印度相比,還由于歐洲人在從亞洲輸入香料、絲綢、瓷器、棉織品等商品時,能向亞洲銷售的產品極少,多數情況下只能以金、銀等貴金屬交易,歐洲的貴金屬貨幣日益緊缺。16世紀歐洲在世界經濟貿易中的這種處境開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紀,原有的世界經濟貿易格局仍沒有改變。隨著歐洲人越來越廣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經濟貿易體系,并在其中發(fā)揮日益增大的影響力,到19世紀歐洲終于成為世界經濟貿易的中心。 ——據《白銀資本》等 材料三英國既是工業(yè)革命的始作俑者,也是早期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動者。早在19世紀前半期,英國就奉行沒有任何限制的自由貿易政策,而且在19世紀的英國政壇上,大部分政治家都認為自由貿易是國家的命脈。 ——《早期經濟全球化》 材料四二戰(zhàn)使美國的力量空前強大,為美國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政治經濟利益的要求建立其主導下的“全球經濟體系”提供了歷史機遇。 ——《全球時代的美國》 材料五對于發(fā)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它的支持者認為,這種新的經濟形式是發(fā)展中國家走向繁榮的唯一道路。對它的批評者來說,全球經濟是難以駕馭的力量,這種力量使非常少的人獲益而使許多人貧窮。 ——《新全球史》 (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國古代海洋利用的特點。 (2)根據材料二,13到18世紀,在世界經濟貿易中居優(yōu)勢地位的是哪個地區(qū)?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6世紀歐洲在世界經濟貿易中處境開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3)依據材料三,指出英國“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手段。其實現(xiàn)這一手段的政治、經濟的前提是什么? (4)依據材料四,美國建立的“全球經濟體系”有什么特點?二戰(zhàn)后,美國的什么措施有利于這一體系的建立? (5)你同意材料五的哪種觀點?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你的理由。 22 . 材料一近代西歐國家現(xiàn)代化的思想源于文藝復興,倘若沒有文藝復興的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就沒有歐洲的科學思想和科學革命,也就沒有啟蒙運動,沒有近代歐洲國家人民意識的現(xiàn)代化。 ——摘編自程佩璇《近代西歐國家現(xiàn)代化與文藝復興之關系探析》 材料二 1821年,拿破侖在去世前這樣說道:“我是一位普羅米修斯,我被釘在懸崖絕壁的一塊大石上,一只禿啄食我身上的肉。是的,我曾從天上竊了火種,作為一份禮物,奉獻給法蘭西。我無遺物留給我的兒子,我只有把我的威名留給他。” ——摘編自李宏圖、鄭春生、何品《拿破侖帝國》 材料三 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節(jié)團從日本橫濱港出發(fā),前往歐美各國。使節(jié)團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這個數字幾乎是當時政府官員總數的一半。使節(jié)團在一年零十個月的時間里考察了歐美12個國家,同時寫下了長達百卷的考察實錄,為日本日后的改革方向與領域奠定了基礎。 ——摘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根據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歐國家現(xiàn)代化的思想來源?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拿破侖所說的“火種”指的是什么? (3)根據材料三指出當時日本的改革指的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次改革對日本產生了什么積極影響? (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一個國家的崛起需要哪些條件? 23 . 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探究一:一戰(zhàn)結束后,戰(zhàn)勝的帝國主義國家通過兩次會議的召開確定了戰(zhàn)后國際“新秩序”;二戰(zhàn)結束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采取了“遏制”共產主義的冷戰(zhàn)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1)這個“新秩序”是指什么格局?這個格局的實質是什么?為抵制巴黎和會的無理決定,中國爆發(fā)了什么運動? (2)二戰(zhàn)后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此格局結束的標志是什么? (3)寫出上文所提冷戰(zhàn)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表現(xiàn)。 探究二: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lián)解體,美蘇對峙和爭霸的兩極格局崩潰,國際力量的對比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 (4)兩極格局崩潰、冷戰(zhàn)結束以后的世界出現(xiàn)了兩大突出變化,這種突出變化在世界經濟方面、世界格局(國際關系結構)方面突出地表現(xiàn)為兩大趨勢,這兩大趨勢是什么? (5)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過程中,你認為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中國應怎樣做才能占據有利地位? 探究三:當今世界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各個國家為了發(fā)展自己,壯大自己,冰釋前嫌,握手言和,尋求合作,建立同盟,于是就有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tǒng)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和北京中南海舉行的多次會晤。 (6)當年中美兩國關系走向正?;脑蚴鞘裁矗看蜷_中美正?;l(fā)展的是哪一位美國總統(tǒng)?中美兩國之間處理關系的基本準則是什么? 24 . 幾個世紀以來,“歐洲共和國”一直是歐洲人魂牽夢繞的向往。 【圖說歷史】 (1)請寫出圖一兩大侵略集團中核心國的名稱。圖二與圖一相比,歐洲政治版圖的最大變化是什么? 【文匯歷史】 材料一:20世紀50年代時,東歐和西歐各國卻驚人地東山再起。……(法國)戴高樂在各個領域里都推行其獨立自主的政策。……到197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僅僅25年時。一個嶄新的世界政治格局開始出現(xiàn)。在戰(zhàn)后頭幾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兩極分化已經消失。歐洲不再是世界棋盤上的一個卒子——或兩個卒子。東歐和西歐。 ——《全球通史》 (1)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50年代西歐“東山再起”的主要原因。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西歐是如何擺脫“卒子”地位的? 材料二:歐洲人口袋里裝著“歐元”,無論到哪個“歐元區(qū)”去買東西,都用“歐元”來計算,無形中增加了人們的“歐洲意識”。 ——陳樂民《歐洲文明十五講》 (3)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歐洲實現(xiàn)聯(lián)合有什么好處?歐洲的聯(lián)合反映了當今世界發(fā)展的哪些趨勢? 第 12 頁 共 12 頁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綜合題 1、 2、 3、 4、-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人教版 歷史 九年級 下冊 單元 限時 檢測 第五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10935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