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xué)年新教材高中語文 第三單元 第8課 登高學(xué)案 新人教版必修上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2020學(xué)年新教材高中語文 第三單元 第8課 登高學(xué)案 新人教版必修上冊(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登高
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兩次約見李白,與其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杜甫備受顛沛流離之苦,最后到了成都,在嚴(yán)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后被嚴(yán)武薦為節(jié)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唐代宗大歷五年,詩人病死在湘江上的一只小船中。
作品
代表作《蜀相》《客至》《春夜喜雨》《絕句二首》《春望》《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江南逢李龜年》《天末懷李白》《月夜憶舍弟》《兵車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月夜》《旅夜書懷》,“三吏”“三別”等。
評價
2、
杜甫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并稱“李杜”。人們稱杜甫的詩為“詩史”,是“千古絕唱”,稱譽杜甫是“詩學(xué)宗師”“詩圣”。
《登高》寫于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當(dāng)時詩人正因為“安史之亂”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經(jīng)五十五歲,動蕩的社會,漂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纏身,痛苦不堪。這一年秋天的重陽節(jié)前后,他來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遠眺,面對蒼茫秋景和滾滾長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萬千,為了抒發(fā)心中深沉的情感,就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后人給予這首詩極高的評價,胡應(yīng)麟就曾說這首《登高》為“古今七言律第一”,這是毫不夸張的評價。
1.近體詩
近體詩與古體詩(又稱古風(fēng))相對
3、,是唐代形成的新詩體,嚴(yán)格講究格律,分為絕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詩(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八句以上)三種,以律詩的格律為基準(zhǔn)。
律詩格律要求嚴(yán)格,常見的有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它們在格律上的規(guī)定如下:
①限字句。一般每首八句,分為四聯(lián),分別叫作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每聯(lián)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
②定韻腳。每首詩偶句句末必須押韻,一韻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
③調(diào)平仄。詩句中每個字用平聲或仄聲,都有基本的規(guī)定,一般按照平仄交互的原則處理。
④講對仗。律詩的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必須對仗。對仗又分為工對、寬對等。工對要求詞性和意義嚴(yán)格對偶,寬對只要求詞性相近、意義大體相對即可。
2.悲
4、秋
對蕭瑟秋景而傷感。語出《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中國詩人很多是懷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他們的政治抱負無法實現(xiàn),不免要寓于他物以求自慰。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又是將近冬天的時候,看到那凋零的落葉,詩人們一方面感嘆歲月不饒人,另一方面也為自己一事無成而慨嘆,這樣就會產(chǎn)生悲秋的情緒。
登高
層解:前四句寫登高所見。在極其蕭瑟的景象中,充滿著一種雄渾奔放的氣勢。
層解:后四句寫登高所感。敘述長年作客、衰病潦倒之苦,表達悲哀之情。
1.古今異義
(1)百年多病獨登臺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一百年的時間。
(2)艱難苦恨繁霜鬢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苦和恨。
(3)萬里悲秋常作客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指路程遙遠。
(4)艱難苦恨繁霜鬢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
今義:艱苦困難。
答案 (1)晚年 (2)極其遺憾 (3)指遠離故鄉(xiāng)
(4)指一生顛沛流離
2.詞類活用
(1)艱難苦恨繁霜鬢(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增多)
(2)無邊落木蕭蕭下(方位名詞用作動詞,落下)
課堂任務(wù)學(xué)習(xí)
1.有人評論“無邊”“不盡”用得好,請你簡要闡述一下理由。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詩人仰望無邊無際、蕭蕭而
7、下的樹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盁o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lián)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地傳達了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慨。
2.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緊扣一個“悲”字,是詩人一生顛沛流離生活的高度概括,請分析“悲”的內(nèi)涵。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深秋葉落猿啼之悲;長年漂泊他鄉(xiāng)
8、之悲;衰老多病之悲;孤獨無依之悲;憂國傷時之悲;因病斷酒,悲愁無以排解之悲。
3.分析《登高》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中的幾個關(guān)鍵意象,并體味這些意象的特點及所表達的感情。
答案?、僭陈暯o人凄涼感 ②用猿這個意象來表達悲情?、燮吹脑娙藚s因戰(zhàn)亂而遠離家鄉(xiāng),有家難回,讓人感慨萬端 ④與漂泊的境遇相似,更添一層羈旅生活、思念家鄉(xiāng)的悲涼之情?、萋?lián)想到自己的生命的流逝,年過半百,而自己還未完成自己的抱負和理想
4.《登高》全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主人公形象?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懷?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形象:全詩通過對詩人肖像、身體狀況、心理、動作等方面的描寫,塑造了長年漂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壯志未酬的愛國詩人形象。
(2)情懷:詩人獨自登高遠望,縱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謂壯懷激烈,慷慨悲歌。這里有對漂泊生涯的感嘆,有對老弱多病的嗟傷,但也有對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執(zhí)著。讓人感受到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嘆逝的博大胸懷。
5.杜甫是一位系念國家安危和人民疾苦的詩人。沉郁頓挫,是杜詩的主要風(fēng)格。你是如何理解杜甫詩歌的“沉郁頓挫”風(fēng)格的?
我的觀點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觀點一:他的詩有一種深沉的憂思,無論是寫人民疾苦、懷友思鄉(xiāng),還是寫自己的窮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闊大的。沉郁,正是感情的博大;頓挫,正是感情的深沉。
觀點二:沉郁,應(yīng)是指情感的深厚、濃郁、憂憤、蘊藉;頓挫,應(yīng)指感情抒發(fā)得深沉含蓄。如杜甫極善于運用反復(fù)、重疊、對比、襯托等手段,使沉郁之情巧妙地寓于頓挫中,把沉郁頓挫昭然揭示在人們的面前。
11、觀點三:所謂沉郁,主要表現(xiàn)為意境開闊壯大,感情深沉蒼涼;所謂頓挫,主要表現(xiàn)為語言和韻律曲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如《登高》,前兩聯(lián)意境雄渾,后兩聯(lián)感情深沉,正體現(xiàn)了沉郁的特點;全詩情感表達沉著蘊藉,正體現(xiàn)了頓挫的特點。
讀寫能力提升
『讀寫能力』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指文藝作品中環(huán)境的描寫、氣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發(fā)結(jié)合得很緊密。表面寫景,實質(zhì)寫情。明寫景,即字面都是景語;但是,其中又都暗含著情,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運用這種方法作文,能使情與景高度融合,所寫的景融入感情色彩,所抒發(fā)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從而達到景中有情、情以景顯、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效果。
如《登高》前兩聯(lián)
12、寫登高聞見之景,后兩聯(lián)抒登高感觸之情。由情選景,寓情于景,渾然一體,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漂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復(fù)雜感情。前后四句落筆的角度雖然不同,但都圍繞著詩的中心——“悲秋”。全詩通過“望中所見,意中所觸”,描繪了江邊的深秋景色,抒發(fā)了詩人感事懷鄉(xiāng)的悲郁情懷。
『針對練筆』
請借鑒情景交融的寫法,寫一景物或者事物,要體現(xiàn)出特色,不少于2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
答案 (示例)這一天我走在街上的花壇旁,忽然發(fā)現(xiàn),這干渴得如同水泥灰的泥土里,居然萌生出幾點新綠,且自信地開出幾朵小花,黃燦燦的。它們在春天陽光的照耀下,竟透著那么一份欣喜,它們的根就扎在這塊毫不濕潤的土地上。它們,是以怎樣的毅力在這樣的土地上生長起來的?。课宜餍酝O履_步,俯身凝視著一朵小花,它向我微笑著。這樣一朵小花,兩片小小的葉子,像兩只舉起歡呼的小手,一根小莖,極綠,在春風(fēng)吹拂中戰(zhàn)栗不止。它微小而精致,令人不忍觸碰。便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生命,一朵開放在春天里的小小花朵,猛然地讓我感悟到生命力的強大。在如此干燥的土地上,扎根,吸收到哪怕一丁點兒的養(yǎng)分,極頑強地生長出來
14、,還綻開小小的花朵,即便是捧起這樣微小的喜悅,但它終是這春天里的花朵啊!它的呈現(xiàn),嫵媚了枯燥的北國的春天。
隨堂任務(wù)作業(yè)
一、基礎(chǔ)檢測
1.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渚清沙白鳥飛回 (名詞,水中的小洲)
B.潦倒新停濁酒杯 (副詞,剛剛)
C.惟覺時之枕席 (動詞,感覺)
D.勢拔五岳掩赤城 (動詞,超出)
答案 C
解析 覺:音jiào,動詞,醒。
2.對本詩詩句的誦讀斷句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
B.無邊/落木/蕭蕭/下
C.百年/多病/獨登/臺
D.潦倒/新停/
15、濁酒/杯
答案 C
解析 應(yīng)為“百年/多病/獨/登臺”,“獨”應(yīng)單讀,“登臺”是一個詞,需要連讀。
3.對下列詩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當(dāng)?shù)囊豁検? )
A.渚清沙白鳥飛回 飛回:盤旋飛舞
B.無邊落木蕭蕭下 蕭蕭:樹葉被風(fēng)吹落的聲音
C.萬里悲秋常作客 萬里:這里指到處漂泊,居無定所
D.潦倒新停濁酒杯 潦倒:政治上不得志
答案 D
解析 潦倒應(yīng)指衰頹,失意。
4.與“萬里悲秋常作客”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百年多病獨登臺 B.無邊落木蕭蕭下
C.錦瑟無端五十弦 D.一弦一柱思華年
答案 A
解析 與
16、例句都是省略句,省略主語“吾”。
二、課內(nèi)閱讀
閱讀《登高》這首詩,完成5~6題。
登高
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5.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用“風(fēng)急”二字帶動全聯(lián),其中“風(fēng)”“渚”“天”“沙”“猿嘯”“鳥飛”,對仗工整。
B.頷聯(lián)“蕭蕭”“滾滾”使“無邊落木”“不盡長江”更加形象,景象蕭瑟、闊遠。
C.“?!睒O言詩人客居他鄉(xiāng)之久,抒寫思鄉(xiāng)情切;“獨”突出孤獨無依,處境艱難。
D.“悲秋”二字是詩眼,前四句抒發(fā)登臺所感的悲情,
17、后四句描寫登臺所見的秋景。
答案 D
解析 說法相反,應(yīng)是:前四句描寫登臺所見的秋景,后四句抒發(fā)登臺所感的悲情。
6.《登高》的首聯(lián)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聯(lián)用高度凝練的十四個字勾勒出一幅登高遠眺的壯闊圖景:風(fēng)急天高,猿啼悲哀,渚清沙白,飛鳥回翔,描繪了一幅氣勢磅礴的長江秋景圖,意境雄渾高遠。一個“哀”字具有千斤之力,讓景有了濃重的感傷色彩,營造出凄涼的意境。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