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數(shù)學總復習 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 第1講 集合及其運算
《2022年高考數(shù)學總復習 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 第1講 集合及其運算》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高考數(shù)學總復習 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 第1講 集合及其運算(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高考數(shù)學總復習 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 第1講 集合及其運算 最新考綱 1.了解集合的含義、元素與集合的屬于關系;2.理解集合之間包含與相等的含義,能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3.理解兩個集合的并集與交集的含義,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并集與交集;4.理解在給定集合中一個子集的補集的含義,會求給定子集的補集;5.能使用韋恩(Venn)圖表達集合的關系及運算. 知 識 梳 理 1.元素與集合 (1)集合中元素的三個特征: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 (2)元素與集合的關系是屬于或不屬于關系,用符號∈或?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舉法、描述法、圖示法. 2.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2、 表示 關系 文字語言 符號語言 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相等 集合A與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都相同 A=B 子集 A中任意一個元素均為B中的元素 A?B 真子集 A中任意一個元素均為B中的元素,且B中至少有一個元素不是A中的元素 AB 空集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集合的基本運算 集合的并集 集合的交集 集合的補集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 A∪B={x|x∈A,或x∈B} A∩B={x|x∈A,且x∈B} ?UA={x|x∈U,且x?A} 4.集合的運算性質(zhì) 并集的性質(zhì): A∪?=A;A∪A=A;A∪
3、B=B∪A;A∪B=A?B?A. 交集的性質(zhì): A∩?=?;A∩A=A;A∩B=B∩A;A∩B=A?A?B. 補集的性質(zhì): A∪(?UA)=U;A∩(?UA)=?;?U(?UA)=A. 診 斷 自 測 1.判斷正誤(在括號內(nèi)打“√”或“×”) 精彩PPT展示 (1)若A={x|y=x2},B={(x,y)|y=x2},C={y|y=x2},則A=B=C.(×) (2)若{x2,1}={0,1},則x=0,1.(×) (3)已知集合A={x|mx=1},B={1,2},且A?B,則實數(shù)m=1或m=.(×) (4)含有n個元素的集合的子集個數(shù)是2n,真子集個數(shù)是2n-1,非空真
4、子集的個數(shù)是2n-2.(√) 2.(xx·新課標全國Ⅰ卷)已知集合M={x|-1<x<3},N={x|-2<x<1},則M∩N=( ) A.(-2,1) B.(-1,1) C.(1,3) D.(-2,3) 解析 借助數(shù)軸求解. 由圖知:M∩N=(-1,1). 答案 B 3.(xx·遼寧卷)已知全集U=R,A={x|x≤0},B={x|x≥1},則集合?U(A∪B)=( ) A.{x|x≥0} B.{x|x≤1} C.{x|0≤x≤1} D.{x|0<x<1} 解析 借助數(shù)軸求得:A∪B={x|x≤0或x≥1}, ∴?U(A∪B)={x|0<x<1}. 答案 D
5、 4.已知集合A={(x,y)|x,y∈R,且x2+y2=1},B={(x,y)|x,y∈R,且y=x},則A∩B的元素個數(shù)為( ) A.0 B.1 C.2 D.3 解析 集合A表示的是圓心在原點的單位圓,集合B表示的是直線y=x,據(jù)此畫出圖象,可得圖象有兩個交點,即A∩B的元素個數(shù)為2. 答案 C 5.(人教A必修1P12A10改編)已知集合A={x|3≤x<7},B={x|2<x<10},則(?RA)∩B=________. 解析 ∵?RA={x|x<3或x≥7}, ∴(?RA)∩B={x|2<x<3或7≤x<10}. 答案 {x|2<x<3或7≤x<10} 考
6、點一 集合的含義 【例1】 (1)已知集合A={0,1,2},則集合B={x-y|x∈A,y∈A}中元素的個數(shù)是( ) A.1 B.3 C.5 D.9 (2)若集合A={x∈R|ax2+ax+1=0}中只有一個元素,則a=( ) A.4 B.2 C.0 D.0或4 解析 (1)∵x-y={-2,-1,0,1,2},∴其元素個數(shù)為5. (2)由ax2+ax+1=0只有一個實數(shù)解,可得當a=0時,方程無實數(shù)解; 當a≠0時,則Δ=a2-4a=0,解得a=4(a=0不合題意舍去). 答案 (1)C (2)A 規(guī)律方法 (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首先要搞清楚集合中代表元
7、素的含義,再看元素的限制條件,明白集合的類型,是數(shù)集、點集還是其他類型集合.(2)集合中元素的三個特性中的互異性對解題的影響較大,特別是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檢驗集合中的元素是否滿足互異性.
【訓練1】 已知a∈R,b∈R,若={a2,a+b,0},則a2 016+b2 016=________.
解析 由已知得=0及a≠0,所以b=0,于是a2=1,即a=1或a=-1,又根據(jù)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可知a=1應舍去,因此a=-1,故a2 016+b2 016=1.
答案 1
考點二 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例2】 (1)已知集合A={x|-2≤x≤7},B={x|m+1 8、<2m-1},若B?A,則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為__________.
(2)設U=R,集合A={x|x2+3x+2=0},B={x|x2+(m+1)x+m=0},若(?UA)∩B=?,則m=__________.
解析 (1)當B=?時,有m+1≥2m-1,則m≤2.
當B≠?時,若B?A,如圖.
深度思考 (1)你會用這些結(jié)論嗎?
A∪B=A?B?A,
A∩B=A?A?B,
(?UA)∩B=??
B?A;
(2)你考慮到空集了嗎?
則
解得2 9、m+1)x+m=0的判別式Δ=(m+1)2-4m=(m-1)2≥0,∴B≠?.
∴B={-1}或B={-2}或B={-1,-2}.
①若B={-1},則m=1;
②若B={-2},則應有-(m+1)=(-2)+(-2)=-4,且m=(-2)·(-2)=4,這兩式不能同時成立,
∴B≠{-2};
③若B={-1,-2},則應有-(m+1)=(-1)+(-2)=-3,且m=(-1)·(-2)=2,由這兩式得m=2.
經(jīng)檢驗知m=1和m=2符合條件.∴m=1或2.
答案 (1)(-∞,4] (2)1或2
規(guī)律方法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在涉及集合關系時,必須優(yōu)先考慮空集的情況, 10、否則會造成漏解.(2)已知兩個集合間的關系求參數(shù)時,關鍵是將條件轉(zhuǎn)化為元素或區(qū)間端點間的關系,進而轉(zhuǎn)化為參數(shù)所滿足的關系.常用數(shù)軸、Venn圖來直觀解決這類問題.
【訓練2】 (1)已知集合A={x|y=ln(x+3)},B={x|x≥2},則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A=B B.A∩B=?
C.A?B D.B?A
(2)已知集合A={x|log2x≤2},B={x|x<a},若A?B,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
解析 (1)A={x|x>-3},B={x|x≥2},結(jié)合數(shù)軸可得:
B?A.
(2)由log2x≤2,得0<x≤4,
即A={x|0<x≤4 11、},
而B={x|x<a},
由于A?B,如圖所示,則a>4.
答案 (1)D (2)(4,+∞)
考點三 集合的基本運算
【例3】 (1)(xx·新課標全國Ⅱ卷)已知集合A={-2,0,2},B={x|x2-x-2=0},則A∩B=( )
A.? B.{2}
C.{0} D.{-2}
(2)(xx·江西卷)設全集為R,集合A={x|x2-9<0},B={x|-1<x≤5},則A∩(?RB)=( )
A.(-3,0) B.(-3,-1)
C.(-3,-1] D.(-3,3)
解析 (1)B={x|x2-x-2=0}={-1,2},A={-2,0,2},
12、∴A∩B={2}.
(2)∵A={x|x2-9<0}={x|-3<x<3},
B={x|-1<x≤5},
∴?RB={x|x≤-1或x>5},
∴A∩(?RB)={x|-3<x<3}∩{x|x≤-1或x>5}={x|-3<x≤-1}.
答案 (1)B (2)C
規(guī)律方法 (1)一般來講,集合中的元素若是離散的,則用Venn圖表示;集合中的元素若是連續(xù)的實數(shù),則用數(shù)軸表示,此時要注意端點的情況.(2)運算過程中要注意集合間的特殊關系的使用,靈活使用這些關系,會使運算簡化.
【訓練3】 (1)已知全集U={0,1,2,3,4},集合A={1,2,3},B={2,4},則(?UA)∪B 13、為( )
A.{1,2,4} B.{2,3,4}
C.{0,2,4} D.{0,2,3,4}
(2)(xx·四川卷)已知集合A={x|(x+1)(x-2)≤0},集合B為整數(shù)集,則A∩B=( )
A.{-1,0} B.{0,1}
C.{-2,-1,0,1} D.{-1,0,1,2}
解析 (1)?UA={0,4},∴(?UA)∪B={0,2,4}.
(2)∵A={x|-1≤x≤2},B為整數(shù)集,
∴A∩B={-1,0,1,2}.
答案 (1)C (2)D
微型專題 集合背景下的新定義問題
以集合為背景的新定義問題,集合只是一種表述形式,實質(zhì)上考查的是考生接受新信息 14、、理解新情境、解決新問題的數(shù)學能力.解決此類問題,要從以下兩點入手:
(1)正確理解創(chuàng)新定義.分析新定義的表述意義,把新定義所表達的數(shù)學本質(zhì)弄清楚,進而轉(zhuǎn)化成熟知的數(shù)學情境,并能夠應用到具體的解題之中,這是解決問題的基礎.
(2)合理利用集合性質(zhì).運用集合的性質(zhì)(如元素的性質(zhì)、集合的運算性質(zhì)等)是破解新定義型集合問題的關鍵.在解題時要善于從題設條件給出的數(shù)式中發(fā)現(xiàn)可以使用集合性質(zhì)的一些因素,但關鍵之處還是合理利用集合的運算與性質(zhì).
【例4】 (xx·青島質(zhì)檢)設集合M=,N=,且M,N都是集合{0|0≤x≤1}的子集,如果把b-a叫作集合{x|a≤x≤b}的“長度”,那么集合M∩N的“長 15、度”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點撥 先理解集合的“長度”,然后求M∩N的“長度”的最小值.
解析 由已知,可得即0≤m≤;
即≤n≤1,取m的最小值0,n的最大值1,可得M=,N=.所以M∩N=∩=.此時集合M∩N的“長度”的最小值為-=.故選C.
答案 C
點評 本題的難點是理解集合的“長度”,解題時緊扣新定義與基礎知識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把此類問題轉(zhuǎn)化成熟悉的問題進行求解.
[思想方法]
1.在解題時經(jīng)常用到集合元素的互異性,一方面利用集合元素的互異性能順利找到解題的切入點;另一方面,在解答完畢時,注意檢驗集合的元素是否滿足互異性以確保答案正確.
16、2.求集合的子集(真子集)個數(shù)問題,需要注意的是:首先,過好轉(zhuǎn)化關,即把圖形語言轉(zhuǎn)化為符號語言;其次,當集合的元素個數(shù)較少時,常利用枚舉法解決,枚舉法不失為求集合的子集(真子集)個數(shù)的好方法,使用時應做到不重不漏.
3.對于集合的運算,常借助數(shù)軸、Venn圖,這是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的又一體現(xiàn).
[易錯防范]
1.集合問題解題中要認清集合中元素的屬性(是數(shù)集、點集還是其他類型集合),要對集合進行化簡.
2.空集不含任何元素,但它是存在的,在利用A?B解題時,若不明確集合A是否為空集時應對集合A的情況進行分類討論.如例2(1)“錯解1:由解得-3≤m≤4;錯解2:由解得2<m≤4,錯因都是對集合 17、B={x|m+1<x<2m-1}”認識不清.
3.Venn圖圖示法和數(shù)軸圖示法是進行集合交、并、補運算的常用方法,其中運用數(shù)軸圖示法要特別注意端點是實心還是空心.
基礎鞏固題組
(建議用時:30分鐘)
一、選擇題
1.(xx·湖北卷)已知全集U={1,2,3,4,5,6,7},集合A={1,3,5,6},則?UA=( )
A.{1,3,5,6} B.{2,3,7}
C.{2,4,7} D.{2,5,7}
解析 ?UA={x|x∈U且x?A}={2,4,7}.
答案 C
2.(xx·廣州綜合測試)已知集合A={0,1,2,3},B={x|x2-x=0},則集合A∩B的子 18、集個數(shù)為( )
A.2 B.4
C.6 D.8
解析 ∵B={x|x2-x=0}={0,1},
∴A∩B={0,1},
∴A∩B的子集個數(shù)為4.
答案 B
3.(xx·貴陽監(jiān)測)若集合A={x|x2=1},B={x|x2-3x+2=0},則集合A∪B=( )
A.{1} B.{1,2}
C.{-1,1,2} D.{-1,1,-2}
解析 ∵A={-1,1},B={1,2},
∴A∪B={-1,1,2}.
答案 C
4.(xx·山東卷)設集合A={x|x2-2x<0},B={x|1≤x≤4},則A∩B=( )
A.(0,2] B.(1,2)
C.[1,2) 19、 D.(1,4)
解析 ∵A={x|x2-2x<0}={x|0<x<2},B={x|1≤x≤4},∴A∩B={x|0<x<2}∩{x|1≤x≤4}={x|1≤x<2}.
答案 C
5.(xx·武漢檢測)設集合P={x|x>1},Q={x|x2-x>0},則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P?Q B.Q?P
C.P=Q D.P∪Q=R
解析 由集合Q={x|x2-x>0},知Q={x|x<0或x>1},所以P?Q,故選A.
答案 A
6.設集合A={x|0<x≤3},B={x|x<-1或x>2},則A∩B=( )
A.(2,3] B.(-∞,-1)∪(0,+∞)
C.(-1, 20、3] D.(-∞,0)∪(2,+∞)
解析 借助數(shù)軸得:
∴A∩B=(2,3].
答案 A
7.已知集合A={x|x2=1},B={x|ax=1},若B?A,則實數(shù)a的取值集合為( )
A.{-1,0,1} B.{-1,1}
C.{-1,0} D.{0,1}
解析 因為A={1,-1},當a=0時,B=?,適合題意;當a≠0時,B={}?A,則=1或-1,解得a=1或-1,所以實數(shù)a的取值集合為{-1,0,1}.
答案 A
8.(xx·長沙模擬)已知集合A={x|x2-3x+2=0,x∈R},B={x|0<x<5,x∈N},則滿足條件A?C?B的集合C的個數(shù)為( )
21、
A.1 B.2
C.3 D.4
解析 A={1,2},B={1,2,3,4},A?C?B,則集合C可以為:{1,2},{1,2,3},{1,2,4},{1,2,3,4}.故選D.
答案 D
二、填空題
9.設全集U=R,集合A={x|x>0},B={x|x>1},則集合(?UB)∩A=__________.
解析 ∵?UB={x|x≤1},∴(?UB)∩A={x|0<x≤1}.
答案 {x|0<x≤1}
10.設集合A={-1,1,3},B={a+2,a2+4},A∩B={3},則實數(shù)a的值為__________.
解析 由題意得a+2=3,則a=1.此時A={-1,1 22、,3},B={3,5},A∩B={3},滿足題意.
答案 1
11.(xx·山東卷改編)已知集合A,B均為全集U={1,2,3,4}的子集,且?U(A∪B)={4},B={1,2},則A∩(?UB)=__________.
解析 由題意知A∪B={1,2,3},
又B={1,2},∴?UB={3,4},
∴A∩(?UB)={3}.
答案 {3}
12.集合A={0,2,a},B={1,a2},若A∪B={0,1,2,4,16},則a的值為__________.
解析 根據(jù)并集的概念,可知{a,a2}={4,16},故只能是a=4.
答案 4
能力提升題組
(建議用時:15 23、分鐘)
13.(xx·皖南八校聯(lián)考)設集合M={(x,y)|y=lg x},N={x|y=lg x},則下列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
A.M∩N≠? B.M∩N=?
C.M∪N=N D.M∪N=M
解析 因為M為點集,N為數(shù)集,所以M∩N=?.
答案 B
14.已知集合A={(x ,y)|y=log2x},B={(x,y)|y=x2-2x},則A∩B的元素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解析 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下畫出函數(shù)y=log2x與y=x2-2x的圖象,如圖所示:
由圖可知y=log2x與y=x2-2x圖象有兩個交點,則A∩B的元素有2個.
答 24、案 B
15.已知集合A={x|y=lg(x-x2)},B={x|x2-cx<0,c>0},若A?B,則實數(shù)c的取值范圍是( )
A.(0,1] B.[1,+∞)
C.(0,1) D.(1,+∞)
解析 A={x|y=lg(x-x2)}={x|x-x2>0}=(0,1),B={x|x2-cx<0,c>0}=(0,c),因為A?B,畫出數(shù)軸,如圖所示,得c≥1.應選B.
答案 B
16.已知U={y|y=log2x,x>1},P={y|y=,x>2},則?UP=__________.
解析 ∵U={y|y=log2x,x>1}={y|y>0},
P={y|y=,x>2}={y|0<y<},
∴?UP={y|y≥}.
答案 {y|y≥}
17.已知集合A={x|1≤x<5},C={x|-a<x≤a+3},若C∩A=C,則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
解析 因為C∩A=C,所以C?A.
①當C=?時,滿足C?A,此時-a≥a+3,得a≤-;
②當C≠?時,要使C?A,則
解得-<a≤-1.
答案 (-∞,-1]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