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第五單元 酸堿鹽總復習(3)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第五單元 酸堿鹽總復習(3)學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2022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第五單元 酸堿鹽總復習(3)學案
1、掌握食鹽、碳酸鈉、硫酸銅等常見鹽的性質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了解化學肥料的基本常識,了解銨鹽的基本性質及銨根離子的檢驗方法。
1、鹽是指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離子組成的一類化合物。
不同的鹽其溶液的酸堿性不相同,如氯化鈉溶液呈______性,碳酸鈉溶液呈______性,而硫酸銅溶液則呈______性。
不同的鹽的溶解性不同。請識記常見鹽的溶解性。其中AgCl和BaSO4是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鹽,BaCO3、CaCO3、MgCO3等鹽
2、不溶于水但溶于鹽酸、硝酸。
2、鹽根據所含陽離子可分為鈉鹽、鉀鹽、鈣鹽、銨鹽等;根據酸根離子可分為鹽酸鹽、硫酸鹽、碳酸鹽、硝酸鹽等;
3、幾種常見的鹽:
①食鹽(NaCl)是無色、易溶于水的晶體,其水溶液呈_______性,是人們生活中的調味品和防腐劑。生理鹽水的濃度是_____。NaCl和AgNO3溶液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離子
所加試劑
現象
反應方程式
碳酸根離子
硫酸根離子
氯離子
銨根離子
②碳酸鈉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俗名叫___________,其溶液
3、顯__________性。
③大理石、石灰石是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化學式是________。自然界的美麗溶洞、石筍、石柱、鐘乳石等的形成均與其有關,試寫出有關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向澄清石灰水不停地吹CO2會看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硫酸銅的化學式是________,是____色粉末,易溶于水得_______色溶液,有毒。CuSO4常與結合形成藍礬(Cu
4、SO4·5H2O),常利用這種顏色變化來檢驗水的存在。
4、鹽的化學性質:
⑴、寫出Fe與CuSO4溶液、Cu與AgNO3溶液反應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舉出鹽和酸反應兩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寫出CuSO4和Ba(OH)2、Na2CO3和Ca(OH)2溶液反應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寫出BaCl2和AgNO3、Na2CO3和CaCl2溶液反應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銨鹽受熱易分解,如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生成水、氨氣和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要保存在_____________的地方;
遇堿會反應產生氨氣,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_
6、___色,銨態(tài)氮肥不宜與堿性肥料混合使用以免降低肥效。試寫出及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土壤中常缺乏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營養(yǎng)元素,故常見的肥料有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等。
氮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磷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鉀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見的復合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單質氮轉化為化合態(tài)氮的過程稱為氮的固定,分為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銨態(tài)氮;雷雨時氮氣可最終轉化成硝酸鹽。
7、常見的離子的鑒別
1、下列物質①貝殼 ②雞蛋殼 ③漢白玉 ④水壺上水垢 ⑤牙膏中都含有的化
8、學物質是( )
A、氧化鈣 B、磷酸鈣 C、氯化鋇 D、碳酸鈣
2、由Na+、Ca2+、OH-、Cl-、SO42-五種離子里的兩種構成的物質中屬于鹽的共有( )
A.二種 B.三種 C.四種 D.五種
3、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和所學的化學知識,判斷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用鋼絲球洗刷鋁鍋臟物
B、用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為它具有乳化作用
C、銨態(tài)氮肥與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明顯提高肥效
D、深埋廢棄塑料制品,可減少“白
9、色污染”
4、下列四組物質的溶液不加其他試劑就可將它們區(qū)別開的是( )
A、HCl、H2SO4、NaOH B、CuSO、NaCl、HCl
C、Na2CO3、CaCl2、K2CO3 D、FeCl3、NaOH 、 NaCl
5、在元旦聯(lián)歡晚會上,被譽為化學魔術師的曉慧同學為同學們表演了一組化學魔術,在三支盛有液體的玻璃杯中,分別倒入用酒瓶裝的一種液體,同學們看到下列奇特現象:A杯中變成了“紅葡萄酒”(變?yōu)榧t色);B杯變成了“汽水”(產生大量的氣泡);C杯中變成了“牛奶”(有白色沉淀)。請你來揭開魔術秘密:
(1)
10、酒瓶中的液體可能是 _____________ (2)B杯中產生的氣體是 ______________
(3)寫出C杯中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A、D均為黑色固體(D為常見金屬),
B為胃酸的主要成分,C為藍色溶液,D、E、F均
為單質。右圖為這些物質的轉化關系,其中部分反
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已省略。
(1)請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E_________ F_________
(2)反應①除了生成E,另一生成物的化學式為 _________,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____
11、_________。
(3)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食品安全是大事。”用堿性溶液或水浸泡,如果蔬菜上灑了農藥,可使殘留在蔬菜上的農藥毒性降低。因此,買來的蔬菜在食用前最好用稀堿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時間。浸泡蔬菜時可加入適量( )
A、食醋 B、白酒 C、白糖 D、純堿
2、小青家田里的玉米缺鉀出現了莖桿細軟、抗病蟲害能力差和大面積倒伏,應追施( )
A、硫酸鉀
12、 B、過磷酸鈣 C、碳酸氫銨 D、尿素[CO(NH2)2]
3、下列物質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無色透明的是( )
A、NaOH、NaNO3、K2SO4 B、CuSO4、MgSO4、KCl
C、Ba(OH)2、H2SO4、NaCl D、NaCl、AgNO3、HNO3
4、若用實驗證明CuSO4溶液顯藍色不是由SO42-離子造成的,下列實驗無意義的是( )
A、觀察K2SO4 溶液的顏色
B、向CuSO4 溶液滴加適量的NaOH 溶液,振蕩后靜置,溶液顏色消失
C、向CuSO4
13、溶液滴加適量的BaCl2靜置,溶液顏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釋后CuSO4溶液顏色變淺
5、某辯論小組就施用化肥辯論,甲方觀點是施用化肥有利,下列甲方觀點不正確的是( )
A、施用化肥可增加農作物的產量 B、施用化肥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
C、化肥肥效快 D、復合肥能給農作物提供幾種營養(yǎng)元素
6、在CuSO4 和 ZnSO4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中滴加稀硫酸,沒有氣泡產生,則濾出的固體是________(填名稱),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為:__________、________
14、(填化學式),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農技人員采用“測土配方”技術對一片果園進行了土壤檢測,結果顯示該果園需要補充一定量的氮元素和鉀元素。
(1)氮是植物生長的重要元素,果園土壤中缺少氮元素,需要用氮肥來補充,下列屬于氮肥的是 _______________ (填序號)。
圖1
圖2
①KCl ②NH4HCO3 ③Ca3(PO4)2
(2)“測土配方”可以實現“缺什么、補什么”,使用該技術的好處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3)某同學取豐收牌鉀肥(如圖1)樣品2.0g,溶于足量的水中,滴加過量氯化鋇溶液,產生沉淀質量與所加氯化鋇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2。試通過計算判斷該鉀肥中硫酸鉀的質量分數是否符合產品外包裝說明?(反應方程式為:K2SO4+BaCl2=BaSO4↓+2KCl,雜質不參加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