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題3 制取氧氣
《【化學】課題3 制取氧氣》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化學】課題3 制取氧氣(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課題3 制取氧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實驗室中制取氧氣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過化學實驗制取新物質的方法; (2)練習連接儀器的操作,學習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動手制取氧氣; (3)認識分解反應、催化劑及催化作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動手實驗進行科學探究,在活動過程中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實驗操作能力等。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親自動手做實驗,讓學生體驗實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習興趣;通過實驗,增強學生的探究欲。 教學重點:氧氣的制法及實驗操作。 教學難點:催化劑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 教具準備:5%的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高錳酸鉀大試管(3支)、木條、酒精燈、天平、火柴、棉花、塞子(帶導管)、集氣瓶(2個)、毛玻璃片、水槽、鐵架臺、坩堝鉗、小燒杯、火柴。 課時分配:2課時 第一課時 制取氧氣的原理 教學過程 知識回顧 1.如何檢驗一瓶無色氣體是氧氣? 2.如何鑒別三瓶無色氣體:空氣、氧氣、氮氣? 3.根據(jù)氧氣的性質說明氧氣有什么重要用途? 一、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演示] 實驗2-5 (一)、用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情況下分解制氧氣 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KMnO4K2MnO4+MnO2+O2 (二)、用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 [演示]1.在試管中加入5 mL 5%的過氧化氫溶液,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觀察木條是否復燃? 2.向上述試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觀察木條是否復燃? 3.待上述試管中沒有現(xiàn)象發(fā)生時,重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并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觀 察木條是否復燃?待上述試管中又沒有現(xiàn)象發(fā)生時,再重復上述操作。 現(xiàn)象:1.不加熱過氧化氫溶液時,帶火星的木條不能復燃,說明沒有氧氣放出。 2.加入少量二氧化錳時,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 3.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二氧化錳的化學性質不變。 結論: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而自身化學性質不變。 [分析] 說明在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二氧化錳可以重復使用。 既然二氧化錳可以重復使用,說明在反應前后它的化學性質沒有改變,那么它的質量有沒有改變呢?科學家們經過精確的實驗,得出了“二氧化錳在反應前后質量未變”的結論。 提示:在實驗前用精密的天平稱量二氧化錳的質量,實驗后把二氧化錳洗凈、干燥,再稱量,比較反應前后二氧化錳質量,發(fā)現(xiàn)沒有變化。 [提問] 既然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沒有變化,那么它在這里到底起一個什么作用呢? 催化劑(又叫觸媒):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質 催化作用: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 催化劑的三大特點:①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可加快或減慢) ②反應前后質量不變 ③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 過氧化氫水+氧氣 H2O2H2O+O2 (三)、 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加熱氯酸鉀分解出氧氣 3.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KClO3 KCl+O2 二、分解反應: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 [總結] 簡單地講,化合反應的特點是“多變一”,分解反應的特點是“一變多”。 [課堂練習] 1.可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藥品是( ) A.空氣 B.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錳 2.實驗室制取氧氣時,必須滿足的條件是( ) A.使用催化劑 B.用含氧的物質作反應物 C.用排水法收集 D.用燃著的火柴檢驗是否收集滿 答案:1.B 2.B [課堂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實驗室制取氧氣通常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加熱高錳酸鉀、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三種方法。在用過氧化氫溶液和氯酸鉀制取氧氣時,通常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它在這里起催化作用。通過對比化合反應,我們還知道制取氧氣的反應都屬于分解反應。同時還告訴我們要學會用分類的方法來學習化學。 板書設計 課題3 制取氧氣 一、實驗室制氧氣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質 催化作用: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 1.過氧化氫水+氧氣 2.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3.氯酸鉀加熱氯化鉀+氧氣 二、分解反應: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 布置作業(yè) 1.上冊課本P42習題1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固體混合可得到一種氣體,在此反應的前后,二氧化錳固體的質量( ) A.變大 B.變小 C.先變大后變小 D.不變 3.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催化劑可以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 B.在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沒有改變 C.在反應前后催化劑的化學性質沒有改變 D.催化劑就是二氧化錳 答案:2.D 3.D 第二課時 制取氧氣的裝置和操作 教學過程 一、實驗室用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1、實驗原理: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KMnO4K2MnO4+MnO2+O2 2、發(fā)生裝置:固體在加熱條件下制取氣體。固+固氣 3、收集裝置。 方法一:排水法,氧氣不易溶于水; 方法二:向上排空氣法,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 4、驗滿:排水法:集氣瓶外有氣泡冒出。 向上排空氣法:用帶火星的木條置于集氣瓶口,木條復燃。 5、實驗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諧音為“茶莊定點收利息”)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連好裝置,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緊握試管,水中的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開手后,導管內出現(xiàn)一段水柱。證明裝置不漏氣 (2).裝藥品。 (3).固定儀器;A組裝順序: 先下后上,從左到右。 B試管口要略微向下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試管底部破裂。 C試管口塞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污染制取的氣體和水槽中的水。 D排氣法收集氣體時,導氣管要伸入接近集氣瓶底部:有利于集氣瓶內空氣排出,使收集的氣體更純。 (4).給試管加熱:先預熱,再集中加熱。 (5).收集氣體,用排水法收集時:導管口開始有氣泡放出時,不宜立即收集(為什么?),當氣泡連續(xù)地并比較均勻地放出時,再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里。 (6).①如果用排水法收集,要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試管) ②如果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要驗滿,驗滿的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證明已滿。 二、實驗室用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1、實驗原理:過氧化氫水+氧氣 H2O2 H2O+O2 2、發(fā)生裝置:固體和液體在不加熱條件下制取氣體。固+液→氣 3、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連好裝置,用鐵夾夾住橡膠管,往長頸漏斗內注水,漏斗內形成穩(wěn)定的水柱,表明裝置氣密性好。 4、優(yōu)點:①、不需加熱,操作簡單; ②、可控制反應速率; ③、產物是水,無污染。 三、氧氣的工業(yè)制法 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利用液氮的沸點(—196℃)比液氧的沸點(—183℃)低,氮氣先從液態(tài)空氣中蒸發(fā)出來,剩下的主要是液氧。 [思考] 這個變化屬于什么變化?為什么? [回答] 從空氣中分離氧氣并沒有生成新物質,而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板書設計 制取氧氣的裝置和操作 一、實驗室用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1、實驗原理 2、發(fā)生裝置 3、收集裝置①排水法 ②向上排空氣法 4、驗滿 5、實驗步驟: 查、裝、定、點、收、離、熄 二、氧氣的工業(yè)制法 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 布置作業(yè) 1.上冊課本P42頁習題2、3、4 2.某氣體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則該氣體應具有( )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 B.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 D.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 3.以下對用排水法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處理正確的是( ) A.將集氣瓶從水中提起后,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瓶口向上正放在桌上 B.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一起拿出水面,然后正放在桌上 C.將集氣瓶從水中提出,倒立在桌上 D.將集氣瓶仍然留在水槽中,用時再取出來 答案:2.B 3.B 教學反思 本課題是學生第一次親自動手制取物質,要求規(guī)范的操作對以后的實驗教學至關重要。在實驗中學生都比較感興趣,并能按照操作規(guī)定制取氧氣。結合前面的學習驗證氧氣的性質都有明顯的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動手實驗的欲望。 4-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化學 【化學】課題3 制取氧氣 課題 制取 氧氣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1019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