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2020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 限時練(十八)文言文閱讀(馬廷鸞傳 樓鑰傳)(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新課標)2020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 限時練(十八)文言文閱讀(馬廷鸞傳 樓鑰傳)(含解析)(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限時練(十八) 文言文閱讀(馬廷鸞傳·樓鑰傳)
(建議用時:45分鐘)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馬廷鸞,字翔仲,饒州樂平人。甘貧力學(xué),既冠,里人聘為童子師,遇有酒食饌,則念母藜藿不給,為之食不下咽。登淳祐七年進士第,調(diào)池州教授。寶祐三年,遷太學(xué)錄,召試館職。當時外戚謝堂厲文翁、內(nèi)侍盧允升、董宋臣用事,廷鸞試策言強君德,重相權(quán),收直臣,防近習(xí)。大與時迕,遷秘書省正字。初,丁大全令浮梁,雅慕廷鸞,彌欲鉤致之,廷鸞不為動。試策稍及大全,及廷鸞當輪對,大全私謂王持垕往間焉。廷鸞素厚持垕且同館,不虞其諜也,密露大意。持垕紿曰:“君猶未改秩,姑托疾為后圖乎?”廷鸞曰:“此微臣千一之遭,其
2、何敢不力。”持垕以告大全,及候?qū)Φ铋T,格不得見。翼日,以監(jiān)察御史朱熠劾罷。宋臣遣八廂貌士索奏稿,稿雖焚,聞?wù)呓V,而廷鸞之名重天下。開慶元年,吳潛入相,召為校書郎。景定元年,兼沂靖惠王府教授。時大全黨多斥,宋臣尚居中,言路無肯言者,諸學(xué)官抗疏,疏上即行。會日食,與秘書省同守局,因相與草疏。潛以書告廷鸞曰諸公言事紛紛皆疑潛所嗾聞館中又將論列校書宜無與以重吾過廷鸞對曰公論也不敢避私嫌越數(shù)日,宋臣竟坐謫,徙安吉州。兼權(quán)樞密院編修官。時賈似道自江上還,位望赫奕,廷鸞未嘗親之。度宗初年,詔詢故老,專以修攘大計叩之趙葵??麡O意指陳曰:“老臣出入兵間,備諳此事,愿朝廷謹之重之。”似道作色曰:“此三京敗事者,
3、詞臣失言?!蓖Ⅺ[每見功賞稽遲,將校不出死力,于邊閫升辟,稍越拘攣。似道頗疑異己,黥堂吏以泄其憤。及辭相位,帝惻怛久之曰:“丞相勉為朕留?!蓖Ⅺ[言:“陛下與元老大臣惟懷永圖,臣死且瞑目?!鳖D首涕泣而退。自罷相歸,又十七年而薨。
(選自《宋史·馬廷鸞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潛以書告廷鸞曰/諸公言事紛紛/皆疑潛所嗾/聞館中又將論列/校書宜無/與以重吾過/廷鸞對曰/公論也/不敢避私嫌/
B.潛以書告廷鸞曰/諸公言事紛紛/皆疑潛所嗾/聞館中又將論列/校書宜無與/以重吾過/廷鸞對曰/公論也/不敢避私嫌/
C.潛以書告廷鸞曰/諸公言事/紛紛皆疑潛所嗾/聞
4、館中又將論列/校書宜無與/以重吾過/廷鸞對曰/公論也/不敢避私嫌/
D.潛以書告廷鸞曰/諸公言事/紛紛皆疑潛所嗾/聞館中又將論列/校書宜無/與以重吾過/廷鸞對曰/公論也/不敢避私嫌/
解析:“諸公言事紛紛”中的“言事紛紛”應(yīng)為“紛紛言事”,文言中這類情況狀語往往要放在謂語后,此處不能斷開,排除C、D兩項;“校書宜無與”中的“無與”是說“不要參與”,句末要斷開,排除A項。
答案:B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外戚,指與皇帝、皇后有血緣關(guān)系的親屬,往往通過血緣關(guān)系而擁有權(quán)力。
B.試策,古代考試取士的方法之一,以政事、經(jīng)義等設(shè)問,令應(yīng)試者作答。
5、
C.故老,文中指天子的老臣或資望高深的大臣。也可用來指年齡大而見識多的人。
D.頓首,以頭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際禮儀;也常常作為敬辭用于書信、奏表中。
解析:與皇帝有血緣關(guān)系的親屬稱“宗室”。
答案:A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馬廷鸞頗有學(xué)問,富有孝心。馬廷鸞二十歲就被同鄉(xiāng)聘請為老師,碰上有酒菜的食物就想起母親連野菜都吃不上,并因此難受得吃不下飯。
B.馬廷鸞不懼權(quán)勢,直言上書。當時外戚、內(nèi)侍掌權(quán),馬廷鸞應(yīng)試策對時直言加強君主仁德,加重宰相權(quán)力,招攬正直的大臣,提防親近的寵臣。
C.馬廷鸞交友不慎,被人算計。馬廷鸞應(yīng)試策對稍微涉及丁大全,
6、丁大全讓王持垕前往試探,馬廷鸞一向厚待王持垕,沒料到他是密探,透露了大致內(nèi)容。
D.馬廷鸞盡心公事,遭遇忌恨。馬廷鸞常常見到軍中辦事不力的情況,于是對邊帥的提升征召加以牽制,賈似道便懷疑這是與自己作對,將他直接問罪。
解析:“將他直接問罪”錯誤,是將堂吏問罪刺面以發(fā)泄他的憤恨。
答案:D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初,丁大全令浮梁,雅慕廷鸞,彌欲鉤致之,廷鸞不為動。
譯文:
7、
(2)持垕紿曰:“君猶未改秩,姑托疾為后圖乎?”
譯文:
答案:(1)當初,丁大全任浮梁縣令,一向仰慕馬廷鸞,迫切想要把他請來,馬廷鸞沒有被他打動。
(2)王持垕騙他說:“你還沒有改官升級,姑且借口生病為今后做打算好嗎?”
[參考譯文]
馬廷鸞,字翔仲,是饒州
8、樂平人。甘于貧賤,努力讀書,滿二十歲以后,同鄉(xiāng)聘請他做孩子的老師,碰上有酒菜的食物,就想起母親連野菜都吃不上,因此難受得吃不下飯。淳祐七年考中進士,調(diào)任池州教授。寶祐三年,遷任太學(xué)錄,皇帝招來面試后授予館職。當時外戚謝堂厲文翁、內(nèi)侍盧允升、董宋臣掌權(quán),馬廷鸞應(yīng)試策對時說加強君主仁德,加重宰相權(quán)力,招攬正直的大臣,提防親近的寵臣。很不合時宜,遷任秘書省正字。當初,丁大全任浮梁縣令,一向仰慕馬廷鸞,迫切想要把他請來,馬廷鸞沒有被他打動。應(yīng)試策對稍微涉及丁大全,等輪到馬廷鸞上殿策對時政時,丁大全私下叫王持垕前往試探他。馬廷鸞一向厚待王持垕,而且住同一處,沒料到他是密探,悄悄地透露了大致內(nèi)容。王持垕騙
9、他說:“你還沒有改官升級,姑且借口生病為今后做打算好嗎?”馬廷鸞說:“這是小官們一千次里頭只有一次的機遇,怎么敢不盡力?!蓖醭謭嫲亚闆r告訴了丁大全,等到在殿門等候策對時,阻撓不讓他見到皇帝。第二天,因為監(jiān)察御史朱熠彈劾被罷免。董宋臣派遣守衛(wèi)京師的士兵對容貌像士人的人搜查奏章原稿,稿件雖然被焚燒,聽說的人漸漸增多,因而馬廷鸞的名聲被天下人推重。開慶元年,吳潛入京任宰相,征召馬廷鸞做校書郎。景定元年,兼任沂靖惠王府教授。當時丁大全黨羽多被排斥,董宋臣尚在宮中,諫官沒有肯說話的,眾學(xué)官上書直言,疏章奏上立即照行。適逢日食,與秘書省共同守候太史局,因而相互起草奏疏。吳潛寫書信告訴馬廷鸞說:“各位大人紛
10、紛奏事,都懷疑是我唆使的,聽說館閣內(nèi)部又將論次評定,校書你最好不要參與,會因此加重我的過錯?!瘪R廷鸞回答說:“是公眾的意見,不敢因私人關(guān)系回避?!边^了數(shù)日,董宋臣終于因罪貶謫,遷移到安吉州。馬廷鸞兼任代理樞密院編修官。當時賈似道自江上回朝,地位聲望顯赫,馬廷鸞從未親附他。度宗初年,詔令征詢老臣,專門向趙葵詢問有關(guān)準備排除外敵的重大策略。趙葵極力指明和陳述說:“老臣出入戰(zhàn)場,這事知道得很清楚,希望朝廷謹慎再謹慎?!辟Z似道變臉說:“這就是三京打敗仗的人,文學(xué)侍從官說錯了話?!瘪R廷鸞常常見到獎賞軍功被滯壓拖延,將校不拼死盡力,對于邊帥的提升征召,稍稍過分牽制。賈似道非常懷疑他與自己作對,將堂吏問罪刺
11、面以發(fā)泄他的憤恨。等到辭去相位,皇帝難過很久說:“丞相勉強為我留下吧?!瘪R廷鸞說:“陛下同元老大臣只要想著恢復(fù),臣死也瞑目?!边殿^哭泣著退下。自從罷相歸家,又過了十七年才去世。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樓鑰,字大防,明州鄞縣人。隆興元年,試南宮有司偉其辭藝欲以冠多士策偶犯舊諱得旨以冠末等投贄謝諸公考官胡銓稱之曰此翰林才也試教官調(diào)溫州教授修《淳熙法》。出知溫州。屬縣樂清倡言方臘之變且復(fù)起,邑令捕數(shù)人歸于郡。鑰曰:“罪之則無可坐,縱之則惑民?!本庪`其為首者,而驅(qū)其徒出境,民言遂定,丞相周必大心善之。除考功郎。吏銓并緣為奸,多所壅底。鑰曰:“簡要清通,尚書郎之選?!北M革去之。遷給事
12、中。代言坦明,得制誥體,繳奏無所回避。禁中或私請,上曰:“樓舍人朕亦憚之,不如且已?!毙滩垦?,天下獄案多所奏裁,中書之務(wù)不清,宜痛省之。鑰曰:“三宥制刑,古有明訓(xùn)。”力論不可。試中書舍人。光宗內(nèi)禪詔書,鑰所草也,有云:“雖喪紀自行于宮中,而禮文難示于天下?!彼]紳傳誦之。朱熹以論事忤韓侂胄,除職與郡。鑰言:“陛下閔其耆老,何如仍令修史,少俟春和,復(fù)還講筵?!辈粓?。趙汝愚謂人曰:“樓公當今人物也,直恐臨事少剛決耳?!奔耙娖涑终搱哉?,嘆曰:“吾于是大過所望矣?!睂幾谑芏U,侂胄頗有弄權(quán)之漸,彭龜年力攻之。侂胄轉(zhuǎn)一官,與在京宮觀,龜年除待制,與郡。鑰奏,乞留龜年于講筵。尋知婺州,罷,仍奪職。告老至再,許
13、之。侂胄嘗副鑰為館伴,以鑰不附己,深嗛之。侂胄誅,詔起鑰為翰林學(xué)士。時鑰年過七十,精敏絕人,詞頭下,立進草,院吏驚詫。入朝,陛楯舊班諦視鑰曰:“久不見此官矣?!蔽粌筛呶迥?,累疏求去。嘉定六年薨,年七十七,贈少師,謚宣獻。
(摘編自《宋史·樓鑰傳》)
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試南宮/有司偉其辭藝/欲以冠多士策/偶犯舊諱/得旨以冠末等/投贄謝諸公考官/胡銓稱之曰/此翰林才/也試教官/調(diào)溫州教授/
B.試南宮/有司偉其辭藝/欲以冠多士策/偶犯舊諱/得旨以冠末/等投贄謝諸公/考官胡銓稱之曰/此翰林才也/試教官/調(diào)溫州教授/
C.試南宮/有司偉其辭藝/欲以
14、冠多士/策偶犯舊諱/得旨以冠末/等投贄謝諸公/考官胡銓稱之曰/此翰林才/也試教官/調(diào)溫州教授/
D.試南宮/有司偉其辭藝/欲以冠多士/策偶犯舊諱/得旨以冠末等/投贄謝諸公/考官胡銓稱之曰/此翰林才也/試教官/調(diào)溫州教授/
解析:“策偶犯舊諱”中的“策”是“策論”,是這句話的主語,不可斷開,排除A、B兩項;“末等”是一個詞,不可斷開,排除C項。
答案:D
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禁中,封建帝王所居宮苑,因不許人隨便進出,故稱。
B.內(nèi)禪,在封建社會中,帝王把王位傳給內(nèi)定的繼承人。
C.耆老,原指六七十歲的老人,后泛指德高望重的老人。
D
15、.講筵,帝王為到宮中講論經(jīng)史的大臣特設(shè)的御前宴席。
解析:“宴席”錯誤,應(yīng)是“帝王為講論經(jīng)史的大臣而特設(shè)的御前講席”。
答案:D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樓鑰為官認真,恪盡職守。樓鑰擔任溫州知州時,把散布方臘叛亂會再發(fā)生的謠言的人全部逮捕;任考公郎時,看到吏部銓選官員朋比為奸使多人不能升遷,就割除其中弊病。
B.樓鑰敢于直言,據(jù)理力爭。刑部上書認為中書省審理案件時還要上奏才裁決,這是因為中書省的事務(wù)不清,應(yīng)該把上奏的案件再減少些,樓鑰舉出三次寬恕罪犯是古訓(xùn)的例子來辯解。
C.樓鑰保護同僚,受到贊許。樓鑰對待朱熹得罪韓侂胄要到外地做官的事情堅持
16、自己的看法,先前懷疑他不剛直的趙汝愚對他大加贊賞,認為他的做法出乎自己的意料。
D.樓鑰才思敏捷,超過常人。韓侂胄被誅殺后,被重新起用的樓鑰已七十多歲,但他精力充沛,才思敏捷,詞頭剛剛發(fā)下來,立刻就能呈上制書草稿,院吏都驚訝不已。
解析:“全部逮捕”錯,原文“編隸其為首者,而驅(qū)其徒出境”,樓鑰把為首的人判為奴隸,又將他的黨徒驅(qū)逐出境。
答案:A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編隸其為首者,而驅(qū)其徒出境,民言遂定,丞相周必大心善之。
譯文:
17、
(2)有云:“雖喪紀自行于宮中,而禮文難示于天下?!彼]紳傳誦之。
譯文:
答案:(1)樓鑰把為首的人判為奴隸,又將他的黨徒驅(qū)逐出境,民間的流言才得以平息,丞相周必大心里很欣賞他。
(2)詔書中說:“雖然喪事在宮中自行
18、經(jīng)辦,但禮節(jié)儀式難以向天下人宣示。”士大夫們都傳誦這些句子。
[參考譯文]
樓鑰字大防,是明州鄞縣人。隆興元年,樓鑰參加禮部考試,有關(guān)部門以為他的文章文辭奇?zhèn)ス妍?,打算列為第一名,由于他的策論中偶爾觸犯舊諱,得到旨令置于末等的第一名。樓鑰投書感謝各位考官,考官胡銓稱贊樓鑰說:“真是翰林中的人才。”考試教官,樓鑰出任溫州州學(xué)教授,接受任命編修《淳熙法》。離京任溫州知州。屬縣樂清縣境內(nèi)流傳方臘叛亂將再次發(fā)生,縣令逮捕了幾位散布謠言的人,押送至州府。樓鑰說:“處治他們則沒有獲罪的理由,釋放他們則會繼續(xù)制造謠言惑眾?!睒氰€把為首的人判為奴隸,又將他的黨徒驅(qū)逐出境,民間的流言才得以平息,丞相周必大心
19、里很欣賞他。樓鑰官拜考功郎。典選者在官員選拔時乘機為奸,使很多人遭到阻滯。樓鑰說:“簡明切要清通,是尚書郎的人選?!睂⒈撞∪扛锍氰€改任給事中。代天子草擬詔命表達明確清楚,很符合皇帝詔令的體例特點,封還不合規(guī)定章奏無所回避。宮中有人私自請托,光宗說:“樓舍人我也害怕他,不如罷了。”刑部奏言,天下案例大多上奏裁定,中書職責不清,應(yīng)當忍痛減少它。樓鑰說:“寬恕三次處刑,古來已有明訓(xùn)?!睒O力論述不可。樓鑰任中書舍人。光宗內(nèi)禪詔書,就是樓鑰所起草的,詔書中說:“雖然喪事在宮中自行經(jīng)辦,但禮節(jié)儀式難以向天下人宣示。”士大夫們都傳誦這些句子。朱熹因為論事得罪了韓侂胄,被任命到外地做官。樓鑰上書說:“朱
20、熹是博學(xué)之士,皇上憐憫他年紀大,哪如仍讓他修史,等到春季天氣暖和,再讓他返回講經(jīng)?!弊鄷噬蠜]有答復(fù)。趙汝愚曾對人說:“樓公是當今的一個人物,只是擔心他臨事不能剛強處置?!钡鹊剿吹綐氰€堅決堅持自己的看法,贊嘆說:“樓公此舉,大出我的意料?!睂幾谑芏U繼承帝位,韓侂胄逐漸竊弄權(quán)力,作威作福,彭龜年極力攻擊他。結(jié)果韓侂胄官升一級,主管在京宮觀,彭龜年官拜待制,離開京城去地方任知州。樓鑰上奏,請求留下彭龜年任經(jīng)筵官。不久管理婺州,后罷免,仍被削奪官職。樓鑰再三上書,請求告老還鄉(xiāng),得到了準許。韓侂胄曾以樓鑰為館伴副使,因為樓鑰不依附自己,深深懷恨他。韓侂胄被殺,寧宗下詔起用樓鑰為翰林學(xué)士。當時樓鑰已年過七十,精力充沛,反應(yīng)靈敏,超過常人,命官任職的諭旨剛傳下,樓鑰立即獻上文書,使院吏驚訝不已。樓鑰上朝,執(zhí)盾于皇帝身側(cè)的舊班侍衛(wèi)仔細審視他后說:“很久不見這位大臣了?!痹趦筛温毼迥?,多次上疏請求離職。嘉定六年去世,終年七十七歲,贈官少師,謚號宣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