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二首》教學設(shè)計 (1).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古詩二首》教學設(shè)計 (1).docx(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古詩二首教學設(shè)計教學目標1、會寫“危、敢、驚三個生字。2、借助拼音朗讀古詩,熟讀成誦。3、通過看圖讀詩,使學生感受到山寺屹立山巔的非凡氣勢。教學重難點1、借助拼音朗讀古詩,熟讀成誦。2、通過看圖讀詩,使學生感受到山寺屹立山巔的非凡氣勢。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dǎo)入新課1、祖國山河壯麗波瀾,同學們都去過哪里?(出示各地美景圖片)這節(jié)課,我們講通過古 人的詩句來看看在古人眼中的美景是怎樣的?(板書課題)三、初讀課文。1、朗讀課文。2、教師范讀,學生聽讀音3、教師帶讀4、小組開火車讀5、指名讀,糾正讀音6、識記生字,指導(dǎo)書寫(1) 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2) 讓學生自由舉手讀,開火車讀
2、,全班齊讀(3) 讓學生自由舉手說一說自己是如何記住這些字形的。(4) 師小結(jié):剛才同學們說得棒極了!這說明大家已經(jīng)會開動腦筋想問題,用自己的方法學 習了 !7、老師示范,指導(dǎo)書寫。(1) 老師對重難點生字進行示范書寫,讓學生仔細觀察。(2) 讓學生自己練習書寫,注意筆順。四、借助插圖,了解詩意1、出示課件或文中插圖,找一找,山寺在哪里。2、假如你就站在這山頂寺院的高樓上,你會有什么感覺?相機出示前兩行詩。3、指導(dǎo)朗讀前二行詩。(1) 老師配樂范讀;學生試讀;指名讀;(4)全班配樂齊讀。4、站在這高樓上,人們都不敢大聲說話,害怕驚動了天上的神仙。相機出示后兩行詩。(1) 學生自由讀后兩行詩;(
3、2) 指名配樂讀;(3) 教師配樂范讀;(4) 全班配樂齊讀。五、創(chuàng)設(shè)情境1、教師配樂描敘詩境,學生想象畫面。2、學生自讀整首詩。3、指名扮演小詩人,表演讀。4、師生配樂合作讀。第二課時一、復(fù)習導(dǎo)入1、背誦夜宿山寺2、播放敕勒川草原風光錄像,引出詩題。你覺得大草原怎么樣?這美麗遼闊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這里一直流行著一首贊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板書:敕 勒歌二、初讀課文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請你們自己讀讀這首詩,遇到不認識的字把它畫下來,再看拼音多讀幾遍,把它記住。2、同桌互讀詩句,糾正字音,再把課文讀通順。3、開火車認讀生字。4、指名讀課文。提醒“見的讀音。三、研讀課文1、自學詩文。
4、要求:(1)把詩句讀流利。想想詩中寫了哪些景物。(2)你讀懂了哪些詞句,還有哪些詞句不明白,把它畫下來。2、小組交流。3、指名讀。說說詩中寫了哪些景物。(藍藍的天空,遼闊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壯的牛羊。)4、學生對讀懂的詞語和不明白的詞語進行交流,針對學生不明白的詞語教師解疑。川:指平原。敕勒川:敕勒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陰山:指陰山山脈,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中部偏西一帶,東西走向。(可用簡圖)穹廬:游牧民族所住的用氈子做的圓頂帳篷?,F(xiàn)俗稱蒙古包。四野:周圍,四面八方。蒼蒼:深藍色。茫茫:遼闊無邊的樣子。見:露出,呈現(xiàn)。學習第一句。(1)指名讀第一句,說詩意。美麗富饒的敕勒大草
5、原,就在陰山腳下鋪展。天空像一頂巨大的圓頂帳篷籠罩著大草原的四面八方。(2)展開想象、體會詩意,感情朗讀背誦第一句。0)指名讀,師生評讀。請你們想象第一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讀這一句,比比誰讀得好。(2)閉眼想象詩中的情景,齊讀、背誦第一句。學習第二句。(1) 指名讀第二句,說詩意。教師隨機點撥。藍藍的天空下是遼闊的大草原,一陣陣微風吹過,使草兒低伏,出現(xiàn)露出一群群肥壯的牛羊。(2) 展開想像嘩體會詩意,感情朗讀背誦第二句。 指名讀,師生評讀。請你們想象第二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讀這一句,比比誰讀得好。 閉眼想象詩中的情景,齊讀、背誦第二句。3、讀全詩,說詩意。(1) 自由讀,把詩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6、2) 同桌互相說說詩的意思。(3) 指名說詩意。四、賞讀討論1、學了這首古詩,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句,為什么?讓學生有感情地讀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然后說說為什么喜歡。 小組討論。 集體匯報,教師隨機點撥。如:“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句把天比作巨大的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讓我們看到了天地相連的景象,想起了牧 民的蒙古包和他們的生活?!疤焐n蒼,野茫茫。讀了這句,讓我們看到了蔚藍色的天空下那遼闊的綠色大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這一句把草原寫活了。讓我們看到茂盛的牧草和時隱時現(xiàn)的肥壯的牛羊。2、背誦詩文。這首詩就像一幅鮮活的畫面,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再想象一下詩中壯美的情景,有感情地 背誦一遍。板書設(shè)計敕勒歌天 野敕勒川風草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