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 每日一題第05周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一含解析

上傳人:仙*** 文檔編號:39808788 上傳時間:2021-11-12 格式:DOC 頁數(shù):5 大小:159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高二語文 每日一題第05周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一含解析_第1頁
第1頁 / 共5頁
高二語文 每日一題第05周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一含解析_第2頁
第2頁 / 共5頁
高二語文 每日一題第05周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一含解析_第3頁
第3頁 / 共5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高二語文 每日一題第05周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一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二語文 每日一題第05周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一含解析(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一) 【2015年高考全國新課標Ⅱ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藝術品的接受在過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學問題,20世紀解釋學興起,一個名為“接受美學”的美學分支應運而生,于是研究藝術品的接受成為藝術美學中的顯學。 過去,通常只是從藝術家的立場出發(fā),將創(chuàng)作看作藝術家審美經驗的結晶過程,作品完成就意味著創(chuàng)作完成。而從接受美學的角度來看,這一完成并不說明創(chuàng)作已經終結,它只說明創(chuàng)作的第一階段告一段落,接下來是讀者或觀眾、聽眾的再創(chuàng)作。由于未被閱讀的作品的價值包括審美價值僅僅是一種可能的存在,只有通過閱讀,它才轉化為現(xiàn)實的存在,因此對作品的接受具有藝術本體的意義

2、。也就是說,接受者也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體之一。 藝術文本即作品對于接受者來說具有什么意義呢?接受美學的創(chuàng)始人、德國的伊瑟爾說藝術文本是一個“召喚結構”,因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個要素。所謂“空白”是說它有一些東西沒有表達出來,作者有意不寫或不明寫,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想象去補充;所謂“空缺”,是語言結構造成的各個圖像間的空白。接受者在閱讀文本時要把一個個句子表現(xiàn)的圖像片斷連接起來,整合成一個有機的圖像系統(tǒng);所謂“否定”指文本對接受者生活的現(xiàn)實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導接受者對現(xiàn)實進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見,文本的召喚性需要接受者呼應和配合,完成藝術品的第二次創(chuàng)作,正如中國古典美學中

3、的含蓄與簡潔,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發(fā)出讀者腦海中的豐富意象。 接受者作為主體,他對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動的,海德格爾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結構,這種結構影響著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義的重現(xiàn),而只能是文本與前理解”的統(tǒng)一。這樣,文本與接受仍呈現(xiàn)出一種相互作用的關系:一方面文本在相當度上規(guī)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圍、方向,讓理解朝它的本義靠攏;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將接受者完全制約住、規(guī)范住,接受者必然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會出現(xiàn)誤讀或創(chuàng)造。從某種意義上說,理解就是誤讀,創(chuàng)造也是誤讀,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樣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與藝術家的本旨一致,那樣并不意味

4、著藝術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經產生就成為歷史,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過去的,而理解總是現(xiàn)在進行時。當我們接受歷史上的藝術作品時,我們當然可以設身處地想象古人的生活,體驗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們畢竟是現(xiàn)代人,只能按照我們現(xiàn)在的心理文化結構去理解古人。當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個體的理解,但個體畢竟是與群體相通的,所以個體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為現(xiàn)實的行為具有通向實踐的品格,藝術品正是通過理解走向現(xiàn)實,并在生活中發(fā)揮作用的。不是別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藝術品的生命之光。 (摘編自陳望衡《藝術是什么》) 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過去,藝術品的接受并不屬于美學

5、的研究范圍,而當接受美學誕生以后,關于藝術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為藝術美學中的一門顯學。 B. 在接受美學誕生以前,人們一般的認識是: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就是藝術家的審美經驗不斷結晶的過程,藝術品一旦形成,創(chuàng)作也就大功告成。 C. 接受美學認為,藝術品在藝術家手中產生出來,這只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第一階段,讀者、觀眾、聽眾對藝術品的接受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繼續(xù)。 D. 通過讀者、觀眾和聽眾的接受,藝術作品的價值才從一種可能的存在轉化為現(xiàn)實的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接受也屬于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部分。 【參考答案】 A 【試題分析】 眾的再創(chuàng)作。”表述雖不同,意思是一樣的。D項,在原文第二段,原文說“由于未被閱讀的

6、作品的價值包括審美價值僅僅是一種可能的存在,只有通過閱讀,它才轉化為現(xiàn)實的存在,因此對作品的接受具有藝術本體的意義。也就是說,接受者也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體之一?!迸c轉述的選項沒有出入。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首先要把握全文主要內容。具體要篩選的內容包括論述文要探究文章的觀點、把握作者在文中體現(xiàn)的態(tài)度、篩選出文中使用的論據(jù)等。 其次要確定篩選信息的區(qū)間。信息篩選的依據(jù)主要是題干和文本。做題時先認真分析題干,明確命題指向,再回歸文本,找到篩選區(qū)域,概括重要信息點,將選項信息與原文語句進行比較。選項語言與原文語句在表述上有一定區(qū)別,命題者常通過改變敘述的方式來設置一些干擾項。比如:①刪減原文中

7、的某些修飾限制成分,造成原文內容的減損或擴大;②改變原文中某些詞語或句子的順序,導致原文語句含意的變化;③改變原文的說法,將未然說成已然,部分說成全體,個別說成一般,主觀說成客觀;④在保留原文基本內容的前提下,看似不經意地漏掉原文中的某個詞語,實際上“暗藏殺機”;⑤在拼湊原文某些語句時,命題者常常無中生有地加入自己的“私貨”,從而造成干擾。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宋以前,詩基本上是一種形象思維的載體,宋代思想文化的發(fā)展把宋代文人推向了一個理性主義的王國。他們建構了以儒家思想為主,儒、道、佛相互滲透的宋代理學思想體系,主張“文以載道,經以致用”,并以此觀照世間萬物,詩詞成為一種

8、格物盡理的載體,而蘇軾,正是這當中的積極實施者和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物,他寫下的千古詩篇,不僅蘊含了他一生的理想、追求、情懷,也折射出哲學思想的光輝,達到了理趣和情趣的完美統(tǒng)一。 蘇軾的詩詞所展示的精神境界,除了儒家所代表的生命意志的向上的張勢以外,還有老莊所代表的痛苦心靈得以解放的精神張勢。他觀照萬物不僅僅是儒家的“仁者愛及萬物”的觀物方式,同時蘊含有莊子的“物化”哲思。蘇軾的據(jù)于儒、依于老、逃于佛的人生哲學使他“寓身物中,超然物外”。儒家的入世有為,引導他熱愛生活和人生;道家的無為,特別是莊子的齊物論,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和日常生活中從容自如;佛家的靜達圓通,則啟迪他走向圓融和通達,形成

9、了他執(zhí)著于人生而不執(zhí)著于得失,熱愛事業(yè)又不熱衷于進退的思想?!安灰晕锵玻灰约罕钡倪_觀,“世事洞明皆學問”的睿智,使蘇軾能俯仰宇宙人生,對世間萬物能夠進行獨特的思考,并用詩詞這個栽體顯現(xiàn)出來。 蘇軾詩詞所表現(xiàn)出的哲理,有別于一般的抽象、空泛的理,是通過格物體情,從形象中反映理和表現(xiàn)理。這樣的詩詞在蘇軾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表現(xiàn)自然法則,揭示人生哲理的,如《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詩人不是直接表達對春天的喜悅,而是放棄了自我本位,化入自然,像自然一樣生活,一樣生存,把他的感覺,轉換成大自然中生物的感覺,通過大自然本身的生命律動來體現(xiàn)。這

10、正是莊子所代表的道家觀物心態(tài),以自然的方式去看待自然。另一類詩是揭示日常生活感受,觀察事物妙理的哲理詩。蘇軾一生宦海浮沉,閱歷豐富。他善于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從客觀事物中見出規(guī)律。在他眼中,極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七絕描繪廬山峰巒重疊、變化多姿的景色,啟發(fā)人們觀察事物要“出乎其外”,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乃至發(fā)現(xiàn)出美來,否則,就會被事物的一個局部、一個細節(jié)阻礙,無法客觀、整體地把握事物特點。如果說“形”是一首詩的軀體,那么“理”便是這首詩的靈魂,“趣”便是這首詩的性格。 在蘇軾表現(xiàn)個

11、人內心世界的詩歌中,始終貫穿著一個鮮明的禪學主題,即人生如夢,虛幻不實。早在二十六歲時,蘇軾就寫出“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這樣充滿人生空漠感的詩句。此后,隨著蘇軾在政治及仕途上連遭波折,他開始對人生的虛幻有更深的體會。在這些詩中,自然現(xiàn)象已上升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轉化為理性的反思。尤為難能可貴的是,詩中的哲理是通過生動、鮮明的藝術意象自然而然地表達出來的,而不是經過邏輯推導或議論分析所得。這樣的詩歌既優(yōu)美動人,又饒有趣味,是名副其實的理趣詩。 (選自衛(wèi)芳《論蘇軾詩詞中的哲學底蘊及精神突圍》,有刪改) 1.下列不屬于蘇軾思想受儒、道、釋影響的一項是

12、( ) A.蘇軾執(zhí)著于人生而不執(zhí)著于得失,熱愛事業(yè)又不熱衷于進退。 B.在《惠崇春江晚景》中詩人化入自然,通過自然本身的生命律動來表現(xiàn)對春天的愉悅。 C.蘇軾在詩詞中表現(xiàn)理趣,不是抽象的、空泛的說理,而是通過意象形象地表達。 D.蘇軾年輕時即對人生的虛幻有很深的體會,人生如夢,虛幻不實,始終是他詩詞的一個主題。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受宋代理學思想影響,宋詩創(chuàng)作不用形象思維,比較注重格物盡理,追求理趣和情趣的完美統(tǒng)一。 B.蘇軾據(jù)于儒、依于老、逃于佛的人生哲學使他身處順境時熱愛生活和人生,處于逆境時則樂觀通達。 C.蘇軾詩詞的哲理往往是通過

13、自然法則或日常生活感受來揭示,避免邏輯推導或議論分析所得。 D.理趣詩往往既優(yōu)美動人,又饒有趣味,其中的“理”可以說是詩的靈魂,“趣”則是詩的性格。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蘇軾詩詞的思想底蘊中,既有儒家所代表的生命意志的向上的張勢,也有老莊所代表的痛苦心靈得以解放的精神張勢。 B.在蘇軾眼中,自然景物往往蘊含深刻的哲理,《題西林壁》中,詩人抒發(fā)自己游山感受的同時,還揭示了“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哲理。 C.蘇軾極具靈心慧眼,儒家的經世致用,禪宗的徹悟,道家的曠達,使他的作品中到處都能發(fā)現(xiàn)妙理新意。 D.蘇軾二十六歲時就寫出了一些充滿人生空漠

14、感的詩篇,顯示出他年輕時就有了以禪學為人生主導思想的傾向。 1.C 2.A 【解析】A項,“宋詩創(chuàng)作不用形象思維”錯,不是不用,而是相對于唐詩來說不太注重。 3.D 今日收獲如何? 總結一下吧!

15、 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