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反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反思(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分香蕉教學反思馬軍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桃子”“分蘋果”“分糖果”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對大量物體的等分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從學生對“分香蕉”的具體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從而理解除法與平均分的聯(lián)系,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同時,介紹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讓孩子認識一個新朋友除號,并教孩子怎樣寫好這個除號,然后,讓孩子進一步體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具體過程。通過執(zhí)教,使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一、在教學中要依靠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本節(jié)課教材中在講述了除法的兩種意義后,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弄清12根小棒還可以怎樣平均分。我第一次執(zhí)教時,是嚴格按照教材,讓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究不同
2、的分法,學生往往是會分,但不能說清過程與道理,沒有真正理解除法的意義;通過其他數(shù)學教師指點后,執(zhí)教時,我做了改動,在講述了除法的兩種意義后,我安排了兩組對比練習,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了除法的兩種意義后,再讓學生動手操作探究不同的分法,學生既會分也能講述分的過程,效果要好多了。二、要正確處理教師講與學生探的關系。本節(jié)課中對除法這種運算和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的揭示,執(zhí)教時我是讓學生猜一猜、說一說,表面上是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其實既浪費了時間,教學效果也不夠好。這些屬于概念性的教學,學生是初次接觸,教師應該直接揭示,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定的印象。如:在學生理解平均分后,教師直接揭示:像這種平均分的過程
3、可以列一個除法算式。三、要正確把握學生討論的時機。新課程強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建立具有“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特征的學習方式。課堂討論在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課堂討論,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首先,學生要有一定的學習基礎,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能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新問題,從而獲得新知。我在執(zhí)教時,因為學生還沒有深刻理解除法的兩種意義就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往往學生是無話可說,沒有達到討論的目的;其次,教師要講清討論的目的、任務和要求,讓學生有組織、有序的開展討論;再次,要給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不能讓討論走過場,要真正使討論能夠幫助、促進本節(jié)課的教學。四、要精心設計練習
4、題。數(shù)學課離不開練習,機械、重復的練習既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又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本節(jié)課中,第二次執(zhí)教時,我設計了兩組對比練習:1.(1)18個蘋果,每盤放6個,可以分()盤。(2)18個蘋果,平均放在3個盤里,每盤放()個。學生分別列出算式,并說出每個算式各表示什么?再對比:每道題分別是已知什么,求什么?2.(1)15朵花,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幾朵?(2)15朵花,每個小朋友分3朵,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學生思考:這兩道題的算式是一樣的,所表示的意義一樣嗎?學生通過做這兩組練習題,再觀察比較,也加深了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比教師單純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教師是在學習、研究、與反思中不斷進步和提高的,作為一名教師,既要常與其他教師分享教學中成功的喜悅,更要在一起探討教學中的困惑?!爱斁终呙?,旁觀者清。”在一起說一說,研一研,思路會更清晰,長此堅持,對自己的教學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