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設計1《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案設計1《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教學設計
賓縣平坊中學
王金花
《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習并運用正確的朗讀方法,誦讀課文。分析比喻的含義,體味比喻說理的生動形象和說服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研讀課文,了解體會比喻說理的方法和作用,進一步把握托物言志這種寫作手法的應用,在賞析語句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聯(lián)系生活實際,正確的感悟雄健精神對我們的現(xiàn)實意義。
教學重點
通過反復朗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味作者的豪壯情懷
2、。
教學難點
揣摩本文比喻中蘊涵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掌握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看圖片,導入新課。
導言:(教師出示黃河的照片,讓同學們辨認)
大家看一下這個是哪里的照片?關于黃河,你能想到些什么哪?你能用我們學過的詞語來形容一下黃河嗎?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用散文形式寫的“黃河頌”,來感受一下猶如黃河般偉大的,具有高尚情懷的李大釗先生的。
二 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回答問題。
1.你了解作者嗎?你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到當時的背景嗎?
介紹作家及寫作背景
關于李大釗:李大釗(1889—
3、1927),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入天津法政專門學校學習,1913年赴日本,就學于早稻田大學。1916年回國,任北京《晨報》主筆。1918年與陳獨秀創(chuàng)辦《每周評論》,并參與《新青年》的編輯工作,致力于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傳播,宣傳反帝愛國思想,成為五四運動的領袖之一。1920年3月,在北京成立共產(chǎn)主義小組,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嗣后,對黨的建設,工人、學生運動,統(tǒng)一戰(zhàn)線,均有重大貢獻。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軍閥張作霖殺害于北京。李大釗不僅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是一位學者和詩人。他的詩文被魯迅譽為“革命史上的豐碑”。著作有《守常文集》(1939年出版)、《李大釗選集》(195
4、9年出版)、《李大釗詩選注》(1979年出版)。
寫作背景:這篇小品文寫作的年代,正當五四運動高潮過后。封建軍閥與帝國主義相勾結,加緊了對中國人民的壓迫,加緊了對新文化運動的破壞。社會黑暗到了極點。封建復古勢力從一蹶不振中昂起頭來,對新文化運動發(fā)動猖狂的反撲。帝國主義加緊了文化侵略。中華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瘡百孔,步履維艱。在這種“艱難的國運”面前,是臨陣脫逃,垂頭喪氣,悲觀失望,彷徨苦悶,還是正視現(xiàn)實,挺起胸膛,振奮起民族精神?這是擺在每一個革命者、每一個有愛國心的正直的人們面前的嚴峻問題,必須作出抉擇,必須作出明確的回答。針對這種現(xiàn)實和精神狀態(tài),李大釗大聲疾呼,振奮起雄健的民族
5、精神,在嚴重的歷史關頭,在艱難曲折的道路上,樹立起沖破險阻的必勝信心。這在當時濁流滾滾的思想文化界,無疑如一道閃電,一聲驚雷,給人們以極大的鼓舞,極大的振奮。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生自學老師巡視)
1、 根據(jù)拼音寫漢字或給漢字注音
一(xiè)—千里 叢山(dié)—嶺 險(jùn)—
奇趣橫()生 濁()流滾滾 阻抑()
2、 解釋加點的詞語
(1) 民族生命的進程,其經(jīng)歷亦復如是。
(2) 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興興地向前走。
(3) 揚子江及黃河遇見沙漠,遇見山峽都是浩浩蕩蕩地向前流過去
6、, 以成其濁流滾滾、一瀉千里的魄勢。
4 要知在艱難的國運中建造國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1、 學習本文借生動形象的比喻來說理的寫作方法。
四 范讀課文,體會感受。
1 組織交流,完成板書
2 品讀課文,賞析佳句,體會情感。
艱難的國運指國家面臨著怎樣的命運?文中提倡的“雄健的精神”指怎樣的精神?文題是《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那么,“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能顛倒順序嗎?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討論:中華民族,國運昌盛,聯(lián)系國際形勢來想一想,我們還需要“雄健的國民”嗎?
五 課堂小結
發(fā)揚雄健的精神,是時代的需要。當今社會飛速發(fā)展,但仍然會遇到艱難險阻,比如:臺灣問題、釣魚島事件,仍然需要我們拿出雄健的精神,做雄健的國民!
六 板書設計
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
(表面)崎嶇險阻—(比喻)—沖破險阻
(實質(zhì))帝國封建—(說理 )—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