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及薯類作物栽培
《甘薯及薯類作物栽培》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甘薯及薯類作物栽培(13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七章 甘薯及薯類作物栽培,第一節(jié) 薯類作物概述 薯類作物或稱為根莖類作物。常見的有甘薯、馬鈴薯、木薯、薯蕷、魔芋、涼薯等。它們在植物學分類中科屬不一,但主要收獲物都為營養(yǎng)器官,即生長在地下的塊根或塊莖。由于產(chǎn)品器官形成簡單,經(jīng)濟系數(shù)比較高。,參考文獻:,1 于振文主編.作物栽培學各論(北方本).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3,9.212254 2 王樹安.作物栽培學各論.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95,10.214231 3 江蘇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等中國甘薯栽培學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4 4 史新敏等.甘薯脫毒技術及其應用.安徽農(nóng)學通報,1998,4(4):1619 7 馬代夫甘薯壯苗增
2、產(chǎn)的生理特性分析作物雜志,1989(4)2223 8 屈冬玉等.中國馬鈴薯產(chǎn)業(yè)現(xiàn)狀、問題和趨勢.馬鈴薯產(chǎn)業(yè)與西部開發(fā),2001:18 9 劉曉杰等.脫毒小薯催芽技術研究.馬鈴薯雜志,1999.1:13151 10 黑龍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主編中國馬鈴薯栽培學.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94,一、栽培價值及利用,薯類作物具有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特性,它的適應性廣,抗逆力強,抗風、耐旱、耐瘠,遇到嚴重干旱時生長暫時受到抑制,但旱象解除后仍可恢復生長,這是禾谷類作物所不及的。,二、甘薯馬鈴薯的分布及生產(chǎn)分區(qū),甘薯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北緯40以南。亞洲的栽培面積最大,占80%以上,其次是非洲(12%左右)和
3、美洲(4%左右)。,我國甘薯主產(chǎn)區(qū),在黃河下游、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各省,按其氣候條件及栽培制度等特點,可分為五個產(chǎn)區(qū): 北方春薯區(qū)位于北緯41以北, 黃淮海流域春夏薯區(qū)是栽培面積占全國的40%左右。 長江流域夏薯區(qū)位于長江流域中下游和河南、陜西兩省的南部以及四川省和重慶市。 南方夏秋薯區(qū)位于北緯26以南,北回歸線以北。 華南秋冬薯區(qū)位于北回歸線以南,,馬鈴薯分布,于世界五大洲148個國家和地區(qū)。2000年世界種植面積為1877.7萬hm2,總產(chǎn)量301804kt,單產(chǎn)16t/hm2。我國馬鈴薯生產(chǎn)遍及全國各個省(自治區(qū))。2000年全國栽培面積472.3萬hm2,總產(chǎn)66282kt,平均單產(chǎn)
4、14t/hm2。,馬鈴薯分區(qū),我國馬鈴薯種植地區(qū)的氣候、地理、栽培制度及品種類型等條件。 四個馬鈴薯栽培區(qū):北方一作區(qū)、中原二作區(qū)、南方二作區(qū)和西南一、二季混作區(qū)。,第二節(jié) 甘薯的生物學特征,一、甘薯的形態(tài)特征 (一)根 由薯苗或莖蔓生長的根均稱為不定根。根據(jù)不定根的發(fā)育情況可分為纖維根、梗根和塊根三種類,圖13-1 甘薯三種根的形態(tài) 1.塊根 2.梗根 3.纖維根,甘薯的根,.纖維根 纖維根又稱吸收根,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纖維根主要分布在30cm左右的土層內(nèi),入土深的可達1m以上,具有很強的吸水能力,保證甘薯具有抗旱的特性。 .梗根 梗根又稱柴根或牛蒡根,形狀細長,粗細均勻。 .塊根
5、 所處條件好、分化發(fā)育早的不定根,則可能膨大成塊根。塊根為貯藏根。 塊根形狀有圓形、圓筒形、紡錘形、球形和不規(guī)則形。塊根上有縱溝和根眼(或稱根痕)。塊根皮色因品種而異,有紫、粉紅、黃、黃白、白等。皮色和肉色是鑒別品種的主要特征。,(二)莖,甘薯的莖是輸導和繁殖的器官。 甘薯蔓的長度因品種而異。長蔓型品種,春薯蔓長在3m以上,夏薯在2m以上,如豐收白、南京92等;中蔓型品種,春薯蔓長為1.5-3m,夏薯為1-2m,如濟薯1號、煙薯1號等;短蔓型品種,春薯蔓長在1.5m以下,夏薯在1m以下,如煙薯8號、濟南紅等。蔓的長度又因土壤肥力、栽植密度、栽植時期及環(huán)境條件不同而有差異。,莖,莖色因品種而異,
6、可分為綠、紫、褐或綠中帶紫色等。光照強或生長速度緩慢時莖色較深;反之,則較淺。甘薯頂芽含植物生長激素較多,頂端生長優(yōu)勢強,所以用蔓尖栽夏薯有利增產(chǎn)。,(三)葉,甘薯的葉著生在莖節(jié)上,是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 品種間葉形有差異,可分為心臟、三角與掌狀等。葉緣分全緣、帶齒、淺單缺刻、淺復缺刻和深復缺刻。但有些品種在一株上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葉形。葉色有綠、淺綠和紫色等。頂葉色是識別品種的主要特征之一,分為綠、紫、褐或綠帶紫色等。葉片背面的葉脈顏色,分淡紅、紅、紫、淡紫和綠色等。葉柄基部色分為紫、褐、綠色等,葉脈色和葉柄基色都是識別品種的標志。,(四)花、果實、種子,我國北緯230以南,一般品種能自然開
7、花 ,在我國北方,則很少自然開花。甘薯是異花授粉作物,花單生或若干朵集成聚傘花序,花型如漏斗狀。有雄蕊5個,花絲長短不一,花粉囊分為兩室。雌蕊1個,柱頭球狀分二裂。果為蒴果,球形或扁球形,每果有種子1-4粒,種皮褐色。,二、甘薯的生長時期,甘薯是蔓生草本植物,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qū)能終年生長,為多年生植物??梢詣澐譃槿齻€生長時期。 (一)生長前期 從栽插到莖葉封壟為生長前期。它包括扎根還苗和分枝結薯兩個生長階段。華北地區(qū),春薯生長前期約需經(jīng)歷60-70天左右,夏薯約需經(jīng)歷40天左右。,甘薯的生長期,(二)生長中期 從莖葉封壟到莖葉生長量達高峰為生長中期。華北地區(qū),春甘薯的生長中期,大約在栽后70至
8、110天,即月中旬到月下旬;夏薯約在栽后40至70天,即月上旬到月上旬。 (三)生長后期 從莖葉開始衰退到收獲期為生長后期。春薯在月下旬,夏薯在月上旬以后分別進入生長后期。,三、甘薯的產(chǎn)量與品質(zhì)及其形成,(一)甘薯塊根的形成與膨大 1.初生形成層活動時期(既塊根形成期) 甘薯栽秧后10-25天為初生形成層活動時期。大約在栽后10天左右,在原生木質(zhì)部和初生韌皮部之間出現(xiàn)初生形成層。栽后20天左右,出現(xiàn)次生形成層,原來的皮層組織剝落,為木栓層即薯皮所代替。薯皮內(nèi)含有花青素呈紅色或紫色。初生形成層活動力強弱和中柱鞘薄壁細胞木質(zhì)化程度大小決定甘薯幼根發(fā)展的方向。,,2.次生形成層活動時期(即塊根膨大期
9、) 甘薯栽后20天左右出現(xiàn)次生形成層。由于次生形成層活動,分裂出許多薄壁細胞和次生木質(zhì)部及次生韌皮部。由于薄壁細胞數(shù)量的增加,致使塊根迅速膨大。次生形成層活動力的強弱和分布范圍大小是決定塊根膨大的動力。,莖葉生長與塊根膨大間關系,莖葉生長與塊根膨大之間的關系,可以用莖葉鮮重與塊根鮮重的比值(T/R比值)來表示。T/R比值越大,表明甘薯同化產(chǎn)物分配于莖葉越多,反之,T/R比值越小,則同化產(chǎn)物分配于塊根越多。一般的田塊,生長前中期T/R比值大,生長后期T/R比值小。甘薯莖葉生長與塊根產(chǎn)量之間的關系表現(xiàn)有以下三種情況:,1. 莖葉生長不良、塊根產(chǎn)量低,主要原因是土層薄、土壤貧瘠、肥水不足。在生長前期
10、莖葉生長緩慢,結薯晚,一般不出現(xiàn)第一次塊根膨大高峰;中期最高葉面積指數(shù)多在3以下,光合產(chǎn)物少,塊根膨大慢;后期莖葉早衰,收獲時產(chǎn)量低。春薯T/R比值多在0.4以下,夏薯T/R比值多在0.6以下。,2. 莖葉生長過旺、塊根產(chǎn)量也不高,主要原因是土壤肥水充足、土壤透氣性差、施氮肥過多。前期莖葉猛發(fā),結薯晚;中期莖葉徒長,葉色濃綠,葉片肥大,最大葉面積指數(shù)達到5以上,下層葉片受光差,葉片生死交替頻繁,消耗大量養(yǎng)分塊根膨大慢;后期葉色不落黃,塊根產(chǎn)量低,收獲時T/R比值多在1以上。,(三)甘薯的品質(zhì),根據(jù)甘薯的品質(zhì)特點和用途,將甘薯品種分為三個類型:高淀粉型,高糖、高維生素型,高淀粉、高飼料轉化率型。
11、,高淀粉型品種,1.高淀粉型品種的品質(zhì)特點是:塊根產(chǎn)量高、出干率高、淀粉含量高,淀粉白、加工品質(zhì)好。代表性品種有:徐薯18、淮薯3號、綿粉1號、蘇薯2號、魯薯7號、甘薯868、農(nóng)林41號、農(nóng)林43號、高系14,例如農(nóng)林41號塊根淀粉含量高達30% 。這類品種的主要用途是,生產(chǎn)淀粉、檸檬酸、酒精、甘薯粉絲方便面等。,高糖、高維生素型品種,2高糖、高維生素型品種的品質(zhì)特點是:薯型美觀,如薯塊大小適中,形狀好看,皮色好看等;營養(yǎng)成分高,含糖量高、食味好;薯肉黃色、桔黃色、桔紅色或紫色;產(chǎn)量較高。它們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良好的保健功能。代表性品種有:北京553、蘇薯1號、魯薯8號、臺農(nóng)65、蘇薯4號、
12、豫薯5號、冀薯4號、豫薯10號、農(nóng)林37號、農(nóng)林43號、山川紫、百年薯。主要用于鮮食,速凍罐裝,烤地瓜,加工成甘薯脯、甘薯蝦片、膨化薯片,提取食品用色素、化妝品用色素等。,3高淀粉、高飼料轉化率品種,3高淀粉、高飼料轉化率品種的品質(zhì)特點是:莖葉再生能力強,生物產(chǎn)量高;塊根產(chǎn)量高、淀粉含量高;干莖葉中粗蛋白含量高于15%。代表性品種有:廣薯62、魯薯3號等。主要用做牲畜飼料。,四、甘薯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一)溫度 甘薯喜溫暖而對低溫反應敏感,最怕霜凍。在15-30之間,溫度愈高生長愈快,以25為最適溫度,超過35生長緩慢,低于15生長停滯,10以下植株因受冷害而死亡。較大的日夜溫差有利于塊根膨大
13、。,(二)水分,甘薯是耐旱作物,其蒸騰系數(shù)約在300-500之間,低于一般旱田作物。甘薯田間耗水量與產(chǎn)量成正相關,一般認為春甘薯公頃產(chǎn)37.5-60t時,田間耗水量為450-750mm,相當于每公頃4500-7500m3的灌溉量。生長前期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為宜,生長中期以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80%為宜。生長后期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即可。,(三)土壤,甘薯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含有機質(zhì)較多,具有一定肥力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甘薯高產(chǎn)對土壤物理性狀的要求是:土壤空隙度在50%以上,其中非毛管空隙在20%以上,毛管空隙在30%以下;砂質(zhì)壤
14、土的容重為1.24g/cm3。土壤非毛管空隙度高、通氣性好,有利于光合產(chǎn)物向塊根中轉移,提高塊根產(chǎn)量。,土壤,高產(chǎn)甘薯田的土壤肥力指標是:有機質(zhì)12左右,全氮約0.6,水解氮約50mgkg,全磷約0.1,速效磷20mgkg以上,全鉀2以上,速效鉀120mgkg以上。甘薯對土壤的酸堿度要求不嚴格,pH值從4.5-8.5范圍內(nèi)均能生長,而以5-7之間較適宜,酸性過大結薯有減少的趨勢。土壤含鹽量如超過0.2%,則對甘薯生長不利。,(四)光照,甘薯是喜光作物,其光合作用的光飽和點30000-40000lx。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甘薯塊根膨大,塊根的膨大也與每天受光時間長短有關。每天受光12.5-13小時,比
15、較適宜塊根膨大。,第三節(jié) 甘薯育苗技術,一、甘薯的繁殖特點 甘薯為異花授粉作物,自交不孕,用種子繁殖的后代性狀很不一致,產(chǎn)量低。因此,除雜交育種外,在生產(chǎn)上都很少采用有性繁殖。由于甘薯塊根、莖蔓等營養(yǎng)器官的再生能力較強,并能保持良種性狀,故在生產(chǎn)上采用塊根、莖蔓等無性繁殖。,二、塊根萌芽和長苗特性,塊根萌芽與長苗受內(nèi)在因素的影響,包括品種、薯塊的來源、薯塊的大小及部位等。 薯皮薄的品種,薯塊容易透進水分與空氣,萌芽、長苗較快。“根眼”多的品種萌芽、長苗較多;反之,則較少; 夏薯的薯塊生活力較強,染病較輕,薯皮薄,出苗快而多;春薯的薯塊則反之。,二、塊根萌芽和長苗特性,經(jīng)高溫處理下貯藏的種薯出苗
16、快而多,在常溫下貯藏的種薯出苗慢而少。受冷害、病害、水淹和破皮受傷的種薯出苗慢而少; 大薯塊含養(yǎng)分較多,出苗粗壯,但大薯的單位重量出苗數(shù)較少;小薯則相反。一般以150200g的薯塊做種薯比較適宜;薯塊頂部萌芽、長苗快而多,中部慢而少,尾部最慢最少。,三、育苗技術,(一)甘薯壯苗特征 實踐證明,壯苗比弱苗增產(chǎn)20左右。壯苗的特征是:葉片肥厚、葉色較深、頂葉齊平、節(jié)間粗短、剪口多白漿、秧苗不老化又不過嫩、根原基粗而多、不帶病斑、苗長約20cm,百株重約500g。,(二)苗床的建造,1回龍火炕 此種苗床采用煤、柴草等燃料為熱源,特點是溫度均勻,保溫性能好。它設有三條煙道,中間為去煙道,兩邊是回煙道。
17、,(二)苗床的建造,2釀熱溫床 這種苗床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新鮮驢、馬糞和秸稈的纖維素發(fā)酵生熱的苗床。驢、馬糞或牛糞和切碎的麥秸混合,其比例為1:2,澆足尿水。釀熱物的濕度以持水量的70為宜,填人坑中的厚度約50cm,蓋上塑料薄膜,夜間要加蓋草簾保溫,白天揭開草簾曬床提溫,當溫度達到30以上時,踏實釀熱物,上鋪砂土,即可排薯育苗。,,,圖13-2 釀熱溫床縱剖面圖 塑料薄膜 2.墻 3.蓋砂 4.種薯 5.床土 6.釀熱物,(二)苗床的建造,3電熱溫床 在釀熱溫床床土(圖13-2)部分加裝電熱線即為電熱溫床。優(yōu)點是溫度調(diào)控準確,但要注意安全,防止觸電。,(二)苗床的建造,4塑料薄膜冷床 釀熱溫床不
18、加釀熱物為冷床。冷床510cm土層床溫比露地的提高7.55.5,膜內(nèi)平均氣溫比膜外高15。,(三)種暮處理和排放種薯,1種薯處理 選擇具有本品種特征,大小適中,無病害、冷害和破傷的薯塊做種,并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兌水800倍浸種10min,防治黑斑病。,,2適時育苗 當氣溫穩(wěn)定在78時,可開始育苗,華北中部約在3月底到4月初,遼寧省約在4月10日左右。種薯上床后約經(jīng)30d左右即可開始采苗栽插。,,3床土配合 床土用無甘薯病害的肥沃砂質(zhì)壤土2份與腐熟馬糞l份混合均勻后過篩,填入苗床,厚度以810cm為宜,填人床土后,撤施尿素50gm2以促使秧苗生長。,,4排種方法種薯用斜排法,種薯頭尾相壓不超過
19、l4,分清頭尾,切勿倒排,密度一般排種2025kg/m2。排種后,蓋細砂約5cm厚,然后噴水濕透床土。,(四)苗床管理,1從排種到出苗 在排種薯前燒火或加蓋薄膜,使床土溫度上升到32左右時排種。保持32的床溫,約經(jīng)4d后,種薯開始萌芽,再使床土溫度上升到3536,最高不宜超過38,保持34d,目的是使種薯產(chǎn)生抗病物質(zhì)(甘薯酮),抑制黑斑病病菌的侵染。然后,把床溫降到31左右,直至出苗。,,種薯上床時澆足水分,一般在幼芽拱土前不要澆水,如床土干旱,可澆小水。在種薯出苗前一般氣溫較低,要封嚴薄膜,并在下午4點后蓋上草簾保溫,在上午78點揭去草簾曬床提溫。剛拱土的幼芽易受烈日灼傷,可利用早晨和傍晚的
20、弱光曬床,當葉片發(fā)綠時,才可全日曬苗。,,2出苗后的管理 種薯出苗后,把床溫降到28左右。當苗高約10cm時,根系比較發(fā)達,葉片開始增大,秧苗生長加快,把床溫降到25左右,并結合揭開草簾曬苗,促使秧苗生長粗壯。出苗以后,在上午9點時,膜內(nèi)氣溫可能超過35,要注意通風降溫,防止烈日烤苗;此時夜間氣溫仍較低,應加蓋草簾保溫。隨著秧苗生長,葉片增多,蒸發(fā)量提高,一般每天要澆一次水,以保持床土濕潤。,,3采苗前管理 采苗前23d為了鍛煉秧苗,把床溫降到20左右,停止?jié)菜?,進行蹲苗,并注意逐漸揭膜煉苗,防止引起嫩葉枯干。,,4采苗和采苗后的管理 當苗高達20cm以上時,要及時采苗,以免影響下一茬的采苗數(shù)
21、量。采苗當天不要澆水,以利種薯傷口愈合,為了防止小苗萎蔫,采苗后可少量噴水。在采苗后一天澆水時結合施尿素50gm2催苗。再蓋上薄膜,夜間加蓋草簾,把床溫升到3235,促使秧苗生長,經(jīng)過34d后,又轉入低溫煉苗階段。,(五)采苗圃,采苗圃是利用莖葉繁殖培育夏薯苗的主要措施。采苗圃應選擇水澆肥地,在冬前施足基肥后深耕細耙,春季復耕耙地做畦,畦寬120cm,畦長依地形而定,整平畦面后,在4月底前后栽苗,行距約30cm,株距約13cm。栽苗返青后,中耕松土促使根系發(fā)展。麥收前20d左右,澆水結合追施尿素300kg/hm2,以后每隔45d澆水一次,促使秧苗生長。一般lhm2采苗圃可供1015hm2夏薯的
22、秧苗。,(六)脫毒甘薯苗培養(yǎng)技術,,,脫毒苗栽插后返苗快,封壟早,莖節(jié)粗短,葉片肥厚;結薯早,膨大快,薯塊整齊,薯皮光滑,商品率增加,產(chǎn)量一般提高2040%。,,1脫毒培養(yǎng) 每個優(yōu)良品種選610塊種薯,清洗干凈,放入培養(yǎng)箱或蛭石里,保持溫度2830以促其發(fā)芽,當幼苗長到30cm,取莖尖23cm,先用0.1%的洗衣粉攪洗510min,后用自來水沖洗30min。隨后在超凈工作臺上用70%酒精浸泡30s,再用2.5%5%的次氯酸鈉溶液消毒710min,再用無菌蒸餾水消洗34次,置于體視解剖鏡下取其莖尖0.20.4mm,接種到試管中培養(yǎng)。,,采用加激素的MS培養(yǎng)基,pH5.7。在光照1000-1600
23、lux和28條件下培養(yǎng)5-11d后轉入不加激素的1/2MS培養(yǎng)基,光照為3000lux,16h,2830,相對濕度40%60%,培養(yǎng)莖尖成苗。2個月后,苗長到23葉時,取其葉用血清學方法進行病毒鑒定,,除去感染苗得初級脫毒試管苗。,,2病毒初鑒定 采用血清學方法,每苗剪取2片葉,在血清提取液緩沖劑中(0.6M磷酸緩沖劑液PB)勻質(zhì)化,pH調(diào)到7.4,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的方法進行病毒鑒定,也可用往返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技術進行鑒定。 3初級苗培養(yǎng) 2個月后,待苗7-10cm時,進行單節(jié)莖段繁殖,和莖尖一樣培養(yǎng),轉管移入新的培養(yǎng)基,30d后即形成多個株系。,,4指示植物嫁接病毒檢測 待多個株系長到7
24、cm以上時,每個株系取3管。檢測前5-7d逐漸馴化并移植到經(jīng)過消毒的蛭石或河沙土盆里,溫度2028,濕度75%85%。成苗后,將莖或葉柄嫁接到有12個真葉的巴西牽牛幼苗上,套上塑料袋4d,14d監(jiān)測病毒。如葉片出現(xiàn)癥狀,再用血清學方法確認。淘汰后獲得中級脫毒試管苗。,,5中、高級脫毒試管苗培養(yǎng) 脫毒苗可轉移到防蟲溫、網(wǎng)室內(nèi),進行農(nóng)藝性狀鑒定,選出最優(yōu)者繁殖生產(chǎn)用高級脫毒薯。高級脫毒苗在防蟲溫網(wǎng)室中,以苗繁苗并誘導結薯,以求在短期內(nèi)獲得較多的高級脫毒苗或核心原種。當選的試管苗株系同時在試管中加速切段繁殖,用作保存和分發(fā)。,,6脫毒良種生產(chǎn) 用脫毒原種育苗,在無病田塊上種植夏薯,收獲的種薯為一級良
25、種,即為大面積生產(chǎn)用種,第二年大田生產(chǎn)的夏薯留種為二級良種,第三年為純商品薯,不能再作種薯。目前主要的脫毒甘薯品種為徐薯18、北京553、徐薯34、、魯薯8號、一窩紅等。,第四節(jié) 甘薯大田生產(chǎn)主要環(huán)節(jié)及其栽培措施,一、整地 深耕是甘薯取得高產(chǎn)的基礎。耕翻深度以2530cm為宜。結合耕地施足有機肥料,還要注意耙撈保墑。 甘薯宜壟栽,其優(yōu)點是:加厚松土層,加大晝夜溫差。有利于排水,改善土壤通氣性,促使塊根膨大。夏薯莖薯較短,壟寬65cm左右、壟高23cm左右為宜;春薯莖蔓較長,壟寬75cm左右、壟高30cm左右為宜。但在排水不良的田地,可采用大壟栽雙行的方法,壟寬120cm、壟高50cm,壟頂寬4
26、0cm,以利排水防澇。,二、施肥,(一)甘薯的需肥特點 據(jù)分析,每生產(chǎn)鮮薯1000kg,約需吸收N3.5kg,P2051.8kg,K205.5kg。其中以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氮、磷、鉀比例約為2:1:4。甘薯在不同生育階段吸收N、P、K的速度和數(shù)量是和地上部與地下部的養(yǎng)分分配與干物質(zhì)的積累動態(tài)基本一致。N、P、K均以栽后45天的含量最高,以后隨時間的推移和植株生長,其含量下降。,,而從單株和單位面積的吸收積累量來看,氮素吸收積累最快的時期是隨生長期的延長地上部重量增加最快的時期。鉀素吸收積累最快的時期在塊根膨大最快的時期。磷素積累速度較緩,而以單株重量增加最快的時期增長速度較快。土壤養(yǎng)分、
27、土質(zhì)條件、不同品種等對養(yǎng)分的吸收也有一定影響。,(二)施肥技術,甘薯多種在貧瘠的土壤上,施肥量也較少,但為了提高甘薯的產(chǎn)量,必須增施有機肥,配合施用磷鉀化肥。產(chǎn)量在3037.5t/hm2的地塊,基肥應施有機肥30thm2、過磷酸鈣750kghm2、硫酸鉀300kghm2,在土壤含水解氮少于40mg/kg時,每公頃增加尿素150kg。在生長前期,追施尿素 150225kghm2。施肥中速效氮肥不宜過多,以免發(fā)生徒長,并注意三要素肥料配合施用。,三、灌溉與排水,甘薯全生育期的耗水量,據(jù)河南省農(nóng)科院的報道,春薯產(chǎn)量在37.560.0t/hm2時,田間耗水量為450750mm,相當于每公頃450075
28、00m3的灌水量。華北地區(qū),春薯全生長期間的降雨量為500mm左右,由于降雨量分配不均而不能滿足高產(chǎn)春薯生長要求,往往出現(xiàn)生長中期受澇,前、后期干旱。因此,在甘薯生長中期要注意排澇,前、后期遇旱須要進行灌溉。,四、栽秧,(一)栽期 甘薯適期早栽可加長生長期,塊根膨大早,TR比值較小,薯塊大,出干率高,質(zhì)量好,產(chǎn)量高。春薯以510cm地溫穩(wěn)定在1617時為栽秧適期。高產(chǎn)夏薯要求大田生長期有120d,積溫在2700以上。夏薯晚栽不但減產(chǎn),而且小薯的比率增多,切干率降低。春夏薯區(qū)的中、南部要求在6月底前栽完夏薯;北部在小暑前栽完較為適宜。,(二)合理密植,甘薯產(chǎn)量構成的三個因素是:單位面積株數(shù)、每株
29、薯數(shù)和單薯重量。栽秧過密,群體雖大,單位面積結薯較多,但個體發(fā)育不良,單株結薯少,薯形小,切干率低;反之,栽秧過稀,個體發(fā)育雖較好,單株結薯較多,薯塊大,但群體發(fā)展不良,封壟過晚,不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等,產(chǎn)量不高。,,甘薯栽秧密度,華北地區(qū)春薯公頃栽5250067500株,夏薯公頃栽6000075000株為宜。甘薯合理密植要因地制宜,肥地、早栽或長蔓的品種可稍稀些;反之,則稍密些。甘薯行株距的確定既要使植株分布合理,又便于田間管理。春薯的行距一般為7080cm,夏薯約為6070cm。行距過小管理不便,且費工,壟溝太淺,不易排水。株距一般以2025cm為宜。,(三)栽秧方法,栽插的薯苗要剔去病
30、苗、弱苗,并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兌水1000倍浸秧苗基部10min,以防治黑斑病。薯苗較短時用斜栽法,苗較長用船底形栽法,栽深以57cm為宜。防治莖線蟲病每公頃用5克線磷顆粒劑22.530kg,在栽秧時穴施后澆水。 夏薯從采苗圃剪下帶頂芽的秧苗栽插,生長勢強,結薯多。栽插時頂芽要露出地面約34cm,并在地面三片留葉,把其余的葉片埋入土中。,五、田間管理,(一)不同生育時期的要求 1前期 高產(chǎn)春薯要求在6月底封壟,每公頃塊根重6t7.5t,莖葉重18t21t。夏薯要求在7月底8月初封壟,每公頃塊根重約3t,莖葉重約18t。春薯在生長前期,氣溫較低,雨水較少,莖葉生長較慢,田間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全
31、苗,促莖葉早發(fā)、早結薯,即以促為主,但不能肥水猛促,否則造成中期莖葉徒長而影響塊根膨大。夏薯由于生育期短,也是以促為主。,,2中期 高產(chǎn)春薯要求在8月下旬每公頃莖葉重45t52.5t,薯塊重37.5t45t,塊根平均日增重35kg以上;夏薯要求在9月上旬每公頃莖葉重約37.5t,塊根重約27t,塊根平均日增重約40kg。甘薯生長中期是處于高溫多雨,日照少的時期,莖葉生長較快,薯塊膨大較慢,田間管理的主攻方向是調(diào)控莖葉平穩(wěn)生長,促使塊根膨大。管理措施:,,3后期 該期的甘薯莖葉生長逐漸衰退,而塊根增重加快,高產(chǎn)甘薯要求在生長后期的前40d內(nèi),每公頃日平均塊根增重600kg以上。田間管理的主攻方向
32、是保持適當?shù)木G葉面積,防止莖葉早衰,提高光合效能,增加干物質(zhì)積累,促進塊根迅速膨大。,(二)管理措施,1中耕除草 在秧苗返青后即可開始中耕,以利莖葉早發(fā)、早結薯。中耕次數(shù)約23次。雨后或灌水后及時中耕,在最后一次中耕時,要結合修溝培壟。噴灑除草劑,可在栽苗前或在栽苗成活后,每公頃用25除草醚粉劑7.5kg或50殺草丹乳劑3.75kg兌水600750kg,于晴天上午露水干后噴灑壟面,噴時盡量勿使藥液與莖葉接觸,以防藥害。,,2追肥 在土壤貧瘠或施肥不足的田地要及早追施速效肥料,一般每公頃施尿素150225kg。生長后期的葉色落黃較快時,每公頃施尿素75120kg以防止莖葉早衰,促進塊根膨大。甘薯
33、在收獲前4550d,根系吸收養(yǎng)分的能力轉弱,進行根外追肥,每公頃噴灑0.2磷酸二氫鉀或2硫酸鉀溶液1500kg,有增產(chǎn)效果。,,3灌水及排澇 甘薯生長前期土壤濕度以田間持水量70為宜,持水量在60以下時,需進行灌水。雨季當土壤濕度在田間持水量的80以上時對薯塊膨大不利,應及時排水。生長后期雨水較少,常有旱情,當土壤濕度在田間持水量的55時,灌水能防止莖葉早衰,增產(chǎn)顯著。如遇澇害,會影響塊根膨大,切干率降低,不耐貯藏,應迅速排澇。,,4保護莖葉不要翻蔓 根據(jù)多年來的大量試驗證明,甘薯翻蔓一般減產(chǎn)1020,減產(chǎn)的主要原因是翻蔓后由于葉片翻轉、重疊、密集,搞亂了葉片的正常分布,且葉片受到損傷,致使光
34、合強度下降。翻蔓常使莖蔓頂梢折斷,促使腋芽滋生,消耗了大量養(yǎng)料,減少了養(yǎng)料向塊根轉移。,5噴藥控秧,噴灑乙烯利(250mgkg)、多效唑(150mg/kg)溶液750kg/hm2有抑制甘薯莖葉徒長的作用,抑制作用時間1015d。據(jù)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1987年報道,在生長前期末(8月13日),噴灑250mgkg乙烯利溶液1500kg/hm2比對照(噴水)薯干增產(chǎn)9.1,莖蔓變短,分枝增多。,6防治害蟲,前期防治地老虎,每公頃用豆餅粉或棉籽粉37.545kg焙炒后和40樂果乳劑1.5kg拌勻,于傍晚順壟撒施做毒餌。中、后期如有斜紋夜蛾、卷葉蟲、造橋蟲、粘蟲等發(fā)生時可用50辛硫磷乳劑1kg或25殺蟲雙1.
35、5kg加水750900kg噴霧。,六、地膜覆蓋栽培,近幾年來,山東、山西、河北等省市的生產(chǎn)實踐和試驗證明,春薯蓋膜比不蓋膜的增產(chǎn)50以上,有的達到70,切干率提高12。增產(chǎn)原因:據(jù)山東省煙臺市農(nóng)技站1988年觀察,甘薯全生育期的10cm地溫增加積溫294,栽后1個月內(nèi)10cm地溫平均每天增加4左右;土壤含水量增加23。蓋膜還能促進甘薯莖葉早發(fā),早結薯。,七、收 獲,甘薯塊根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能持續(xù)膨大。所以,收獲越晚產(chǎn)量越高。過晚收獲,塊根常受冷害,不耐貯藏,而且因淀粉轉化為糖,切干率降低。當510cm地溫在18左右時,塊根增重很少,地溫在15時薯塊停止膨大。因此,要在地溫18時開始收獲,地
36、溫在12時收獲完畢。華北一般在10月上旬開始收獲。,第五節(jié) 甘薯貯藏,薯塊含水多,皮薄,組織柔嫩,容易破皮受傷,貯藏時易發(fā)生冷害和病害造成爛窖。因此,要創(chuàng)造適宜的貯藏條件,方能達到安全貯藏。,一、貯藏技術,甘薯的窖址要選擇避風向陽、排水良好和運輸方便的地方。人窖前,窖內(nèi)要打掃清潔,發(fā)病的舊窖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兌水100倍噴灑殺菌,還要嚴格精選健全的薯塊貯藏。貯藏量約占窖容積的70,每立方米體積可貯藏500kg的薯塊。,(一)窖型 中國北方的主要窖型有:,1高溫大屋窖 薯塊在窖內(nèi)經(jīng)高溫處理后能消滅黑斑病和使傷口愈合,育苗時,發(fā)病率較低,出苗較早。 2發(fā)券窖 這種窖堅固耐用。窖頂用磚發(fā)券,窖
37、頂蓋土與墻厚均為1m,墻高2m。,,3深井窖 建窖要求建在土質(zhì)堅硬,地下水位深的地方。這種窖型在中國北方應用較廣,保溫、保濕好,但通氣較差,運輸不便。窯的井筒深約5m,井筒上口直徑約0.8m,下口直徑約lm,在井筒底部的兩邊挖洞,洞高約1.8m,寬1.5,長約3m。,,4棚窖 多建在地下水位高或土質(zhì)疏松的地方。建窖較為簡便,但要年年拆建。窖挖深約2m,寬約1.5m,長度隨貯藏量而定,窖頂上鋪玉米秸稈厚約20cm,上面蓋土厚約0.5 cm,每隔1.5m左右設置通氣孔1個,在窖的南面留一窗口,以便進窖檢查甘薯。,(二)貯藏期間的管理,1貯藏初期 甘薯入窖約25d內(nèi),窖溫可能達到18以上,薯塊容易發(fā)
38、芽,應打開窖口、氣孔或天窗,通氣降溫。如遇寒流要注意保溫防寒。,,高溫大屋窖在裝好薯塊后立即關閉門窗,燒火加溫,力爭在1824h內(nèi)使溫度上升到3537,保持34d后,打開門窗,要求在17h內(nèi)把窖溫下降到15左右。如果升溫或降溫緩慢,薯塊容易發(fā)芽。加溫時,窖內(nèi)相對濕度可能低于70,可在火道上潑水調(diào)濕。,,2貯藏中期 從甘薯人窖約25d后到翌年2月上旬的氣溫較低,應注意保溫防寒,把窖溫控制在1214之間。當窖溫下降到13時,應關閉窖口和通氣孔,并在薯堆上蓋草約20cm厚,以減少甘薯呼吸熱的散失。 3貯藏后期 2月上旬以后,氣溫回升,如果窖內(nèi)溫度偏高時,要通氣降溫,但遇寒流時,要注意保溫。,二、爛害
39、的原因,(一)冷害 有的品種在10以下時,薯塊的細胞原生質(zhì)活動停滯,影響生機,發(fā)生冷害。薯塊受冷害或凍害表現(xiàn)的特征,薯塊切口與氧氣接觸后,變?yōu)楹稚兜腊l(fā)苦,用手擠壓薯塊發(fā)軟,切口流出清水,缺少白漿,煮熟時出現(xiàn)硬心。薯塊受冷害的溫度越低,發(fā)生腐爛越快,例如:在45下,約經(jīng)半個月開始腐爛;在67下,約經(jīng)1個月發(fā)生腐爛。甘薯多在12月下旬和翌年1月的低溫期受冷害,到2月發(fā)生爛窖。薯塊腐爛時由于發(fā)酵生熱而常被誤認為熱害。,(二)病害,薯塊在窖內(nèi)發(fā)病的原因是薯塊帶病、破皮受傷或窖內(nèi)病菌傳染。黑斑病發(fā)生于貯藏初期氣溫較高的時期,軟腐病多發(fā)生在受冷害后的貯藏后期。,(三)濕害或干害,甘薯入窖后十多天,因氣
40、溫較高,出現(xiàn)呼吸高峰,薯堆溫度升高,薯堆內(nèi)水汽上升到堆表時,因溫度較低凝結為水,俗稱“發(fā)汗”,會引起堆表薯塊造成濕害。蓋草可防止“發(fā)汗”,對貯藏有利。 當窖內(nèi)濕度過低時,薯塊細胞原生質(zhì)失水過多,酶的活動失常,增加有機物的分解,發(fā)生皺皮“糠心”,組織容易腐爛。窖內(nèi)以保持8590的相對濕度為宜。,(四)缺氧,甘薯貯藏初期,氣溫較高,呼吸強度大,如果封窖過早,致使窖內(nèi)O2減少,CO2增多,造成缺氧呼吸,薯塊發(fā)生硬心,生機減弱,甚至發(fā)生腐爛。,第六節(jié) 馬鈴薯栽培要點,一、馬鈴薯的生育特點 (一)馬鈴薯的形態(tài)特征 馬鈴薯植株按形態(tài)結構可分為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等幾部分。,根,馬鈴薯的根系由繁殖方式
41、的不同而異,塊莖繁殖發(fā)生的根系為須根系。根據(jù)其發(fā)生的時期、部位、分布狀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在初生芽的基部34節(jié)上發(fā)生的不定根,稱為芽眼根或節(jié)根,一類是在地下莖的上部各節(jié)上陸續(xù)發(fā)生的不定根稱為匍匍根,一般每節(jié)上發(fā)生的36條,分枝能力較弱,長度1020cm,分布在表土層。馬鈴薯由種子繁殖的實生苗根系,屬于直根系。,,馬鈴薯的莖包括地上莖、地下莖、匍匍莖和塊莖,但形態(tài)和功能各不相同。塊莖芽眼萌發(fā)的幼芽發(fā)育形成的地上枝條稱地上莖,簡稱莖。莖具有分枝的特性,莖高為30100cm。莖呈綠色也有紫色或其他顏色的品種。馬鈴薯的地下莖,即主莖的地下結薯部位。一般1Ocm左右。節(jié)數(shù)多為8節(jié),每節(jié)的葉腋間,通常發(fā)生
42、匍匍莖13個。匍甸莖是由地下莖節(jié)上的腋芽發(fā)育而成,頂端膨大形成塊莖,一般為白色,因品種不同也有呈紫紅色的。在正常情況下有50%70%的匍匍莖形成塊莖。,馬鈴薯塊莖,是一縮短而肥大的變態(tài)莖,既是經(jīng)濟產(chǎn)品器官,又是繁殖器官。匍匍莖頂端停止極性生長后,由于皮層、髓部及韌皮部的薄壁細胞的分生和擴大,并積累大量淀粉,從而使匍匍莖頂端膨大形成塊莖。塊莖的大小依品種和生長條件而異。一般每塊重50250g,大塊可達1500g以上。塊莖的形狀也因品種而異。但栽培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使塊莖形狀產(chǎn)生一定變異。一般呈圓形、長筒形、橢圓形。塊莖皮色有白、黃、紅、紫、淡紅、深紅、淡藍等色。塊莖肉色有白、黃、紅、紫、藍及色素分布
43、不均勻等,食用品種以黃肉和白肉者為多。,馬鈴薯的葉片,無論用種子或塊莖繁殖,最初發(fā)生的幾片葉均為單葉,以后逐漸長出奇數(shù)羽狀復葉。每個復葉由頂生小葉和37對側生小葉、側生小葉之間的小裂葉、側生小葉葉柄上的小細葉和復葉葉柄基部的托葉構成。葉序為2/5、3/8或5/13。,圖13-3 馬鈴薯的塊莖 頂部 2.芽眉 3.芽眼 4.皮孔 5.臍部 6.周皮 7.皮層 8.維管束環(huán) 9.內(nèi)髓 10.外髓 (中國大百科全書,1990),馬鈴薯花序,馬鈴薯為自花授粉作物?;ㄐ驗榫蹅慊ㄐ颉;ū氶L,著生在葉腋或葉枝上。每個花序有25個分枝,每個分枝上有48朵花?;ü诤习辏亢铣晒軤?,頂端五裂,并有星形色輪,花
44、冠有白、淺紅、紫紅及藍色等,雄蕊5枚抱合中央的雌蕊。花藥有淡綠、血褐、灰黃及橙黃等色。,馬鈴薯的果實,為漿果,圓形或橢圓形。果皮為綠色、褐色或紫綠色。果實內(nèi)含種子100250粒。種子很小,千粒重0.50.6g,呈扁平卵圓形,淡黃或暗灰色。,(二)馬鈴薯的生育過程,馬鈴薯的全生育過程劃分為六個生育時期。 種薯播種后芽眼開始萌芽,至幼苗出士,為芽條生長期。塊莖萌發(fā)時,首先幼芽發(fā)生,隨后在幼芽基部的幾節(jié)上發(fā)生幼根。該時期是以根系形成和芽條生長為中心,是馬鈴薯發(fā)苗扎根、結薯和壯株的基礎。,幼苗期,幼苗出土到現(xiàn)蕾為幼苗期。該期以莖葉生長和根系發(fā)育為主,同時伴隨著匍匍莖的伸長以及花芽和側枝莖葉的分化,是決
45、定匍甸莖數(shù)量和根系發(fā)達程度的關鍵時期。多數(shù)品種在出苗后710d匍匍莖伸長,再經(jīng)1015d頂端開始膨大。植株頂端第一花序開始孕育花蕾,側枝開始發(fā)生,標志著幼苗期的結束。一般經(jīng)歷1520d。,塊莖形成期,現(xiàn)蕾至第一花序開始開花為塊莖形成期。經(jīng)歷地上莖頂端封頂葉展開,第一花序開始開花,全株匍匍莖頂端均開始膨大,直到最大塊莖直徑達34cm,地上部莖葉干物重和塊莖干物重達到平衡。該期的生長特點是由地上部莖葉生長為中心,轉向地上部莖葉生長與地下部塊莖形成并進階段,是決定單株結薯數(shù)的關鍵時期。該期經(jīng)歷3Od左右。,塊莖增長期,盛花至莖葉衰老為塊莖增長期。該期莖葉和塊莖生長都非常迅速,是一生中增長最快、生長大
46、小的關鍵時期,也是一生中需水、肥最多的時期,經(jīng)歷1525d。,淀粉積累期,莖葉開始衰老到植株基部2/3左右莖葉枯黃為淀粉積累期,經(jīng)歷2030d。該期莖葉停止生長,但同化產(chǎn)物不斷向塊莖中運轉,塊莖體積不再增大,但重量仍在增加,是淀粉積累的主要時期。,收獲期,收獲期決定于生產(chǎn)目的和輪作中的要求,一般當植株地上部莖葉枯黃,塊莖內(nèi)淀粉積累達到最高值,即為成熟收獲期。,(三)、馬鈴薯塊莖的休眠,新收獲的塊莖,即使給以發(fā)芽的適宜條件,也不能很快發(fā)芽,必須經(jīng)過一段時期才能發(fā)芽,這種現(xiàn)象叫做休眠。塊莖的休眠關系生產(chǎn)和消費。因為休眠期的長短,影響塊莖耐貯性及播種后能否及時出苗、苗的整齊度以至產(chǎn)量的高低。這在微型
47、薯作種或二季作地區(qū)尤為突出。,,休眠期的長短因品種和貯藏條件而不同。高溫、高濕條件下能縮短休眠期,低溫干燥則延長休眠期。如有些品種在14貯藏條件下,休眠期可達5個月以上,而在20左右條件下2個月就可發(fā)芽。,,生產(chǎn)上人為打破休眠最常用的方法是0.51mg/kgGA3溶液浸泡1015min或0.196高錳酸鉀浸泡1Omin等。脫毒種薯生產(chǎn)中,用0.33ml/kg的蘭地特氣體熏蒸3h脫毒小薯,可打破休眠,提高發(fā)芽率和發(fā)芽勢。,(四)、馬鈴薯生長發(fā)育與環(huán)境條件的關系,馬鈴薯性喜冷涼,生育期間以平均氣溫1721為適宜。全生育期需有效積溫10002500。塊莖形成的最適溫度是20。塊莖增長的最適溫度151
48、8, 20時塊莖增長速度減緩,25時塊莖生長趨于停止,30左右時,塊莖完全停止生長。馬鈴薯抵抗低溫能力較差,當氣溫降到-4時植株死亡。,光照、水分,馬鈴薯光飽和點為3萬4萬lx。一般日照時數(shù)為1113h時,植株發(fā)育正常,塊莖形成早,同化產(chǎn)物向塊莖運轉快,塊莖產(chǎn)量高。 馬鈴薯的蒸騰系數(shù)為400600。幼苗期保持田間持水量的65%左右為宜。塊莖形成期保持田間持水量的70%75%為宜。塊莖增長期保持田間持水量的75%80%為宜。淀粉積累期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65%即可。后期水分過多,易造成爛薯和降低耐貯性,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土壤,馬鈴薯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但以土層深厚、結構疏松和富含有機質(zhì)的
49、土壤為最適宜。冷涼地方砂土和砂質(zhì)壤土最好,溫暖地方砂質(zhì)壤土或壤土最好。pH5.56.5為最適宜。土壤含鹽量達到0.01%時,植株表現(xiàn)敏感。,二、 馬鈴薯的栽培技術,(一)輪作換茬 馬鈴薯應實行3年以上輪作。應與谷類作物輪作,忌與茄科作物、塊根、塊莖類作物輪作。,(二)整地與施肥,馬鈴薯喜砂壤或壤土,實行秋深翻、曬垡、耙耱保墑或起壟等作業(yè)。南方雨水多,整地時做成高壟,睡面寬23m,兩哇間溝距和溝深為2530cm。華北平原常遇春旱,播前需澆水造墑,再淺耕耙平。,,生產(chǎn)500kg塊莖需吸收純氮3.33kg、純磷3.23kg、純鉀4.15kg。對肥料三要素的需要,以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各時期對氮、
50、磷、鉀的吸收數(shù)量和吸收速度不同。一般幼苗期植株小,需肥較少。塊莖形成至塊莖增長期吸收養(yǎng)分速度快,數(shù)量多,是馬鈴薯一生需要養(yǎng)分的關鍵時期.淀粉積累期吸收養(yǎng)分速度減慢,吸收數(shù)量也減少。,,播種時溝施化肥作種肥,每公頃用尿素75150kg,過磷酸鈣450600kg,草木灰375750kg,或硫酸鉀375450kg。施用基肥時應拌施防治地下害蟲的農(nóng)藥,可每公頃施入2%甲胺磷粉22.537.5kg。,(三)選用優(yōu)良品種與種薯準備,選用優(yōu)良品種首先要以當?shù)責o霜期長短、栽培方式、產(chǎn)品銷售為依據(jù),結合當?shù)刂饕『Πl(fā)生情況選用抗病性強、穩(wěn)產(chǎn)性好的品種。上述品種均應選用優(yōu)質(zhì)脫毒種薯。,種薯準備經(jīng)過三個過程:,1.
51、種薯出窖與挑選 種薯出窖的時間,應根據(jù)當時種薯貯藏情況,預定的種薯處理方法以及播種期等三方面結合考慮。種薯出窖后,必須精選種薯。選擇具有品種特征、表皮光滑、柔嫩、皮色鮮艷、無病蟲、無凍傷的塊莖作種。,2.催芽,可促進種薯解除休眠,縮短出苗時間。催芽的常用方法是種薯與濕砂或濕鋸屑等物互相層積于溫床、火炕或木箱中。先鋪砂36cm,上放一層種薯,再蓋砂沒過種薯,如此34層后,表面蓋5cm左右的砂,并適當澆水至濕潤狀況。以后保持1015和一定的濕度,促使幼芽萌發(fā)。當芽長13cm,并出現(xiàn)根系,即可切塊播種。,3.種薯切塊,切塊種植能節(jié)約種薯并有打破休眠、促進發(fā)芽出苗的作用。切塊大小以203Og為宜。切塊
52、時應采取自薯頂至臍部縱切法,使每一切塊盡可能帶有頂部芽眼。切好的薯塊應用草木灰拌種。若種薯小,可采用整薯播種,避免傳病,節(jié)省切塊用工和便于機械化播種。整薯的大小,一般以2050g健壯的整薯為宜。,(四)播種期和播種方法,春播時,在10cm土層地溫穩(wěn)定在67時即可播種。馬鈴薯適于壟作形式,行距65cm。壟作一般覆土78cm厚。干旱地區(qū)多采用平作形式,一般行距50cm左右。,(五)合理密植,馬鈴薯的產(chǎn)量是由單位面積上的株數(shù)與單株結薯重量構成。具體可用下式表示: 每公頃產(chǎn)量=每公頃株數(shù)單株結薯重(單株結薯重=單株結薯數(shù)平均薯塊重; 單株結薯數(shù)=單株主莖數(shù)平均每主莖結薯數(shù))。,,合理密度在于既能發(fā)揮個
53、體植株的生產(chǎn)潛能力,又能形成合理的田間群體結構,從而獲得單位面積上的最高產(chǎn)量。合理密植應依品種、氣候、土壤及栽培方式等條件而定。晚熟或單株結薯數(shù)多的品種、整薯或切大塊作種。土壤肥沃或施肥水平高、高溫高濕地區(qū)等,種植密度宜稍稀;反之,就適當加大密度,靠群體來提高產(chǎn)量。在目前生產(chǎn)水平下,北方一作區(qū)以每公頃5.7萬7.0萬株為宜;兩作區(qū),每公頃6.5萬7.5萬株。,(六)田間管理措施,1苗前措施 北方一作區(qū),馬鈴薯從播種到幼苗出土約30d。這期間可進行苗前耢地。在西北、內(nèi)蒙古西部等地有悶鋤習慣。耕地和悶鋤均應掌握適時和深度,切勿碰斷芽尖。出苗前,若土壤異常干旱,有條件的地區(qū)應進行苗前灌水。,2查苗補
54、苗,田間缺苗對馬鈴薯產(chǎn)量影響甚大。因此,當幼苗基本出齊后,即應進行查苗補苗。檢查缺苗時,應找出缺苗原因,采取相應對策補苗,保證補苗成活。如薯塊已經(jīng)腐爛,應把爛塊連同周圍的土壤全部挖除以免感染新補栽的苗子。 補苗的方法是在缺苗附近的壟上找出一穴多莖的植株,將其中1個莖苗帶土挖出移栽。蒙古東部干旱地區(qū)可澆水移栽。,3中耕除草和培土,中耕松土,使結薯層土壤疏松通氣,利于根系生長、匍匍莖伸長和塊莖膨大。齊苗后及早進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cm,并結合除草。1015d后進行第二次中耕,宜稍淺?,F(xiàn)蕾開花后覆土。初進行第三次中耕,宜較第二次更淺。后兩次中耕結合培士進行。第一次培士宜淺,第二次稍厚,并培成寬肩
55、壟,總厚度不超過15cm,以增厚結薯層,避免薯塊外露而降低品質(zhì)。目前東北及內(nèi)蒙古東部等壟作地區(qū)多采用65m行距的中耕培土器進行中耕培土。,4追肥,一般在旱區(qū),只要施足底肥,生長期間可以不追肥。如需追肥時,應于塊莖形成期結合培土追施一次結薯肥。氮、磷配合施用,追肥量視植株長勢長相而定。開花以后一般不再追肥。若后期表現(xiàn)脫肥早衰現(xiàn)象,可用磷、鉀或結合微量元素進行葉面噴施,亦有增產(chǎn)效果。,5灌溉和排水,馬鈴薯苗期耗水不多但若干旱時仍需灌水。塊莖形成至塊莖增長期,需水量最多,如土層干燥應及時灌溉。生育后期,需水量逐漸減少,但若過度干旱,也需適當輕灌。收獲前1015d應停止灌水促使薯皮老化,有利于收獲和貯
56、藏。各生育階段,如雨水過多,都要清溝排水,防止?jié)澈Α?6防治病蟲害,馬鈴薯的病害較多,常見的有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環(huán)腐病、瘡癲病等。晚疫病多在雨水較多時節(jié)和植株開花期大量發(fā)生,噴灑瑞毒霉錳鋅、甲霜靈錳鋅、代森錳鋅等。采用合理輪作、小整薯作種或從無病地區(qū)調(diào)種等措施,減輕為害。環(huán)腐病主要通過切刀消毒或小整薯作種等措施來減輕發(fā)病。瘡痂病可用0.1%升汞水浸種1.5h或用0.2%福爾馬林浸種12h進行防治。 馬鈴薯常見的蟲害有臍蠟、螻蛄、地老虎、金針蟲、二十八星瓢蟲、蚜蟲等,一般采用藥劑防治。,(七)收獲與貯藏,1收獲 當植株大部分莖葉枯黃,塊莖易于匍匐莖分離,周皮變厚,塊莖干物質(zhì)含量達到最大值,
57、為食用和加工用塊莖的最適收獲期。種用塊莖應提前57d收獲,以避免低溫霜凍危害,提高種性。,,收獲應選晴朗干燥天氣進行。收前12d割掉莖葉和清除田間殘留的枝葉,以免病菌侵染塊莖。收獲過程中,要盡量減少機械損傷,并要避免塊莖在烈日下長時間暴曬而降低種用和食用品質(zhì)。,2貯藏,收獲的塊莖,應根據(jù)用途不同,采用相應方法進行貯藏管理,保證馬鈴薯的食用、加工用和種用品質(zhì)。 貯藏地點和貯藏窖要具有通風、防水濕、防凍和防病蟲傳播的條件。貯藏前將塊莖分級攤晾715d,進行預貯,使傷口愈合。傷口愈合的適宜溫度為1520,相對濕度為90%左右。預貯后,剔除愈合不良的傷薯、病薯、畸形薯等,再行貯藏。,,貯藏的適宜溫度因
58、用途而不同。種薯貯藏以24為宜;食用薯以14為宜;加工用品薯短期貯藏以10左右為宜,長期貯藏時,先貯藏在78下,加工前23周轉入20溫度下進行回暖處理,并配合施行化學藥劑抑芽。貯藏的相對濕度以85%95%為宜。不能見光,以免積累龍葵素。,貯藏方法有兩種:,冬貯法: 一季作地區(qū),進行冬季貯藏,一般采用窖藏,有井害、棚害、窖洞窖、土溝窖等。 貯藏量不超過窖體的2/3。當溫度降到0時,應在薯堆上加覆蓋物或熏煙增溫。,夏貯法,:二季作地區(qū),春薯收后于夏季貯藏,一般在陰涼通風地點用架藏方法,即搭成多層棚架,每層架上擺34層薯塊。這種貯藏方法塊莖失水較多,應在中、后期適當進行覆蓋。,(八)地膜覆蓋栽培技術
59、要點,馬鈴薯地膜覆蓋栽培一般可增產(chǎn)20%50%,大中薯率提高10%20%。并可提早上市,調(diào)節(jié)淡季蔬菜供應市場,提高經(jīng)濟效益。其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和整地,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zhì)疏松、土壤肥力較高的地塊,實行3年輪作。在施足基肥基礎上進行耕翻碎土把糖平整,早春頂凌把耱保墑。,2.施足基肥,地膜覆蓋后生育期間不易追肥,故應在整地時把有機肥和化肥一次性施人土中。每公頃施入3045t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和300kg磷酸二銨。,3.覆膜方法,播前10d左右在整地作業(yè)完成后應立即蓋膜防止水分蒸發(fā)。覆膜方式有平作覆膜和壟作覆膜。平作覆膜多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距657Ocm窄行距3035cm,地膜覆在窄行
60、上。壟作覆膜須先起好壟,壟高1015m,壟底寬5075cm,壟背呈龜背狀,壟上種兩行,一膜蓋雙行。無論采取哪種覆蓋方式都應將膜拉緊、鋪平、緊貼地面,膜邊入土1Ocm左右,用土壓實。膜上每隔1.52m壓一條士帶,防止大風吹起地膜。覆膜710d,待地溫升高后,便可播種。,4.播種,播期以出苗時不受霜凍為宜。一般比當?shù)芈兜卦耘嗵崆?0d左右。在每條膜上播兩行。交錯打孔點籽,孔深1012cm然后回填濕土并將膜裂口用土封嚴。如果土壤墑情不足,播種時應在播種孔內(nèi)澆水0.5kg左右。,5.田間管理,播后要經(jīng)常到田間檢查,發(fā)現(xiàn)地膜破損要立即用土壓嚴,防止大風揭膜。出苗前后檢查出苗情況,若因苗彎曲生長而頂?shù)降啬ど?應及時將苗放出,以免燒苗。生育中期要及時破膜,在寬行間中耕除草培土,有灌水條件的可在寬行間開溝灌水。,思考題:,甘薯三種根的形態(tài)特征及作用是什么? 什么樣的環(huán)境條件適合甘薯生長? 甘薯莖葉生長于塊根膨大的關系是什么? 甘薯各個生育時期的主要管理措施是什么? 敘述馬鈴薯不同生育時期的生育特點及栽培技術要點. 根據(jù)馬鈴薯塊莖芽眼分布的特點,說明選用種薯和切塊的方法。,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