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第1節(jié)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全國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第1節(jié)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6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 四 章,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1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2結合實例,說明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 3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4舉例說明地表形態(tài)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課 標 導 航,本章內容主要涉及地質作用、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tài)之間的關系,以及地表形態(tài)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學習時應注意運用以下方法: 一、抓住特點,正確判斷各種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是形成地表形態(tài)的基礎,是內力作用的結果,因此要明確地質構造的判斷依據。 二、從不同外力施加主體掌握不同外力作用地貌的分布與影響 外力施加主體主要有流水、風力、冰川、波浪等,不同的外力施加主體有不同的分布區(qū)域,形
2、成不同的地表形態(tài),具有不同的典型地貌。學習中要以不同的外力施加主體為主線,逐一掌握形成的地表形態(tài),并理解其形成原因。,學 法 點 撥,第一節(jié)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互 動 課 堂,1能量來源 來自地球__________,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產生的熱能。,知識點一內力作用,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2表現形式 (1)地殼運動:,平行,水平位移和彎曲,巨大的褶皺山脈,垂直,隆起和凹陷,(2)變質作用:一般發(fā)生在__________,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態(tài)。 (3)巖漿活動:巖漿只有噴出地表時才可以直接影響__________。 3對地表的影響 內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態(tài)的基本格局,總的趨
3、勢是使地表變得_________。,地殼深處,地表形態(tài),高低不平,據新華網報道:2017年2月10日,印尼錫納朋火山爆發(fā),噴發(fā)滾滾濃煙,附近大量居民已經全部撤離。,,請思考下列問題: (1)火山噴發(fā)屬哪種地質作用? (2)內力作用有哪幾種表現形式? (3)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內力作用主要表現形式是什么? 答案:(1)內力作用中的巖漿活動。 (2)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和變質作用。 (3)地殼運動。,1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特別提醒:地殼運動的類型及分析判斷,方法技巧:判斷內力作用的方法 判斷某一地理事物或現象是否為內力作用所致,主要從兩方面分析:一是看是否是自然作用,二是看能量是否來自地球內部。
4、誤區(qū)警示:某個區(qū)域的地殼運動并不一定是單一的水平運動或垂直運動。有可能既有水平運動又有垂直運動,例如喜馬拉雅山的形成。,1塞拉比斯古廟遺址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灣海岸,這座古廟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每根石柱中間都有“百孔千瘡”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卻保存得比較完整。讀圖,回答(1)(2)題。,,(1)大理石柱在不同年代升降的原因是() A全球變暖,使海平面上升B地殼運動 C過度開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D全球變冷,使海平面下降 (2)從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灣海岸所受到的地質作用及其判斷依據對應正確的是() A巖漿活動火山灰覆蓋 B風力沉積火山灰覆蓋 C海水的堆積作用海生動物的
5、鉆孔 D海水的侵蝕作用海生動物的鉆孔,B,A,【解析】第(1)題,圖中顯示大理石柱在不同時期出現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的現象,說明該地發(fā)生多次海陸變遷現象,這是由地殼上升和下降運動引起的。第(2)題,由圖可知,那不勒斯灣海岸主要經歷了海生動物鉆孔和火山灰覆蓋過程,火山灰覆蓋應是巖漿活動引起的,所以A項對,B項錯;海生動物鉆孔應是海生動物的侵蝕作用,故C、D項錯。,1概念 地球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可以引起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它們被統(tǒng)稱為外力作用。 2能量來源 外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__________能。,知識點二外力作用,風,流水,
6、冰川,生物,太陽輻射,生物,崩解和破碎,冰川,地表巖石,風化產物,侵蝕,流水,堆積地貌,4對地表的影響 外力通過風化、侵蝕作用,總的趨勢是使地表起伏狀況趨于__________。,平緩,在臺灣東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質公園,已有約4 000年歷史的“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可能在10年后自然崩塌。如果發(fā)生地震,則隨時都有崩塌的危險。有關方面已決定不再用人為方法對其進行加固,何時崩塌完全由大自然決定。,請思考下列問題: (1)“女王頭”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2)在我國西北地區(qū)也有類似于“女王頭”的蘑菇石,它的形成與“女王頭”有何異同? (3)在地表上,我們觀察到的地貌多屬于哪兩類外力作用地
7、貌? 答案:(1)海浪的侵蝕作用。 (2)都是外力侵蝕作用,但“女王頭”形成的外力是海水,西北地區(qū)的蘑菇石形成的外力是風力。 (3)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1侵蝕作用對地貌的影響,2搬運作用對地貌的影響,3堆積作用對地貌的影響,方法技巧:1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間分布及相應地貌類型的分析方法 (1)根據不同地域的主導性外力作用不同分析 干旱、半干旱地區(qū)以風力作用為主,多風力侵蝕地貌和風力堆積地貌。 濕潤、半濕潤地區(qū)流水作用顯著,多流水侵蝕地貌和流水沉積地貌。 高山地區(qū)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磧丘陵等地貌。 沿海地區(qū)多海浪作用,常見海蝕柱、海蝕崖和沙灘等地貌。,(2)根據同一種外力作用在
8、不同區(qū)域形成的地貌不同分析 流水作用:上游侵蝕,中游搬運,下游堆積。因此,上游為高山峽谷,中游河道變寬,下游為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沖積島等,如下圖所示:,,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蝕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積冰磧丘陵、冰磧湖等。 風力作用:在風源地附近,以侵蝕作用為主,形成風蝕蘑菇、風蝕城堡等;在風力搬運途中,風力減弱會形成沙丘、黃土堆積地貌等。,2各種外力作用密切聯系,共同塑造了地表形態(tài),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特別提醒:1風化作用與風力作用不同。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巖石,在溫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響下,發(fā)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壞作用,叫風化作用。通常包括物理風化作用、化學風化作用和生物風化作用。而風
9、力作用則是指風的侵蝕、搬運、堆積等作用。 2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的區(qū)別:風化作用是指礦物和巖石在地表條件下發(fā)生的機械碎裂和化學分解過程,風化是巖石在無外“力”的作用下,受物理、化學、生物作用而發(fā)生的破壞,雖然有個“風”,但它與風并無關系。侵蝕作用則是在“外動力”作用下發(fā)生的破壞,“外動力”包括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簡單來說風化作用主要是指靜止的事物對巖石的破壞;侵蝕作用是指運動的事物對巖石及風化產物的破壞。,3外力堆積作用的規(guī)律 (1)沙丘坡面形態(tài)與風向的關系,,(2)隨著流速或風速的降低,搬運的物質逐漸沉積。沉積過程中,顆粒大、密度大的物質先沉積;顆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積。沉積物具有分選性。如
10、下圖所示: (3)冰川堆積無分選性,堆積物大小不分、雜亂無章。,,2下圖是某旅行社制作的幾幅簡易宣傳圖片,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請你根據所學知識,正確搭配各圖示景觀的大致分布地區(qū)。 a長江三峽__________ b樓蘭古城__________ c天山一號冰川__________ d西北“魔鬼城”__________ e“魚米之鄉(xiāng)”__________ f“黃土高坡”__________,A,C,D,F,B,E,(2)請用地質作用解釋各地貌景觀的成因。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F__________
11、__。 (3)進一步給旅游參觀者解說D圖中、、的具體名稱。 是________,是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 。以上六種地貌形成的能量都來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水侵蝕,流水堆積,風力堆積,流水侵蝕,風力侵蝕,冰斗,角峰,“U”型谷,太陽輻射(或地球外部),【解析】根據圖片和所學知識可知,A為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峽谷;B是流水堆積作用形成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我國著名的江南“魚米之鄉(xiāng)”符合這種地貌;C圖為分布在干旱地區(qū)的風力堆積形成的沙丘地貌,我國的樓蘭古城就消失在茫茫大漠之中;D圖是冰川地貌,為冰斗,為角峰,為冰川運動中侵蝕而成的U型谷;E
12、圖為我國典型的黃土溝谷,是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F是風力侵蝕而成的風蝕地貌,我國西北地區(qū)著名的“魔鬼城”,其實就是風蝕城堡。,1存在基礎:__________、變質巖、__________之間的相互轉化。 2物質循環(huán)過程,知識點三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巖漿巖,沉積巖,,(1)巖石的分類: A是__________;B是沉積巖(或變質巖); C是__________ (或沉積巖)。 (2)地質作用: 冷卻凝固;外力作用(或變質作用);______________ (或外力作用);____________。,巖漿巖,變質巖,變質作用,重熔再生,小巖漿旅行記 晶晶和亮亮是兩滴巖漿,一天他們一起到地面旅行。
13、半路上晶晶覺得累了,就停下來睡著了,亮亮沒有停步,與其它伙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著山坡向低處流,忽然發(fā)現自己不能再動了。過了好長一段時間,亮亮發(fā)現自己的個頭變小了,并隨著風和流水向前運動。亮亮忽然發(fā)現一個熟悉的身影,認真一看,原來是晶晶。亮亮和晶晶又一起踏上旅程,它們商量著回家去,身邊的一位老者笑著說:“要回家,你們還要經歷兩次大的變化,而且還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才可以?!币勒绽险叩闹敢?,亮亮和晶晶終于回到巖漿之家。,請思考下列問題: (1)小巖漿的旅行過程經歷了哪些地質作用? (2)小巖漿經歷了幾次變身?每次變身變成什么? 答案:(1)巖漿活動、外力作用、變質作用、重熔再生。 (2)四次。第一次變
14、成巖漿巖,第二次變成沉積巖,第三次變成變質巖,第四次變成巖漿。,1三大類巖石形成: (1)巖漿巖。,,(2)沉積巖。,,(3)變質巖。,,2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過程:,(1)發(fā)源于上地幔頂部的巖漿,上升過程中經過冷卻凝固,形成巖漿巖,包括噴出巖和侵入巖。 (2)裸露于地表的各種巖石經過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和固結成巖作用,形成沉積巖。 (3)已生成的各種巖石在地下高溫、高壓作用下發(fā)生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巖。 (4)各類巖石在巖石圈深處或巖石圈以下發(fā)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為新的巖漿。,特別提醒:1巖漿是巖石之本,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起于巖漿。 2巖漿噴出地表形成噴出型巖漿巖;未噴出地表侵入其他巖石后,冷卻凝
15、固形成侵入型巖漿巖。 3在三大類巖石中,一般只有沉積巖含有化石和具有層理構造。,方法技巧:根據箭頭判讀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圖 巖漿:三進一出。巖漿巖:一進三出。變質巖:二進二出。沉積巖:二進二出。,,指向巖漿的箭頭:重熔再生(內力作用)。 指向巖漿巖的箭頭:冷卻凝固(內力作用)。 指向變質巖的箭頭:變質作用(內力作用)。 指向沉積巖的箭頭: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作用(外力作用)。 上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地質作用分別為:1冷卻凝固;2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3變質作用;4重熔再生。,3三清山西海岸飛來石(圖甲)出自江西三清山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花崗巖,圖乙為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
16、,其中乙含有化石。據此回答(1)(2)題。,(1)與三清山西海岸飛來石形成有關的作用是() A B C D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丙可能是大理巖B為高溫熔化作用 C丁類巖石有明顯的層理構造D環(huán)節(jié)是變質作用 【解析】第(1)題,由材料可知飛來石為花崗巖,是由巖漿冷卻凝固形成的。乙含有化石,所以乙為沉積巖,根據箭頭指向和數量可判斷丙為巖漿,甲為巖漿巖,丁為變質巖。所以飛來石形成的地質作用應為圖乙中的。第(2)題,結合上題分析可知、、為高溫熔化作用,乙?guī)r石具有層理構造,、環(huán)節(jié)是變質作用。,B,D,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圖的判讀 信息提取 提取四大信息:三大類巖石名稱;巖漿巖的形成;三大類巖石的形成過
17、程;巖石形成的內、外作用力。,方法總結 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圈的判讀方法 (1)巖漿巖只能由巖漿形成。由巖漿向外的箭頭所指的一定是巖漿巖。 (2)各類巖石都可重熔再生為巖漿。三個箭頭所指的一定是巖漿。 (3)各類巖石可以相互轉化。沉積巖、巖漿巖可變?yōu)樽冑|巖,變質巖和巖漿巖可變?yōu)槌练e巖。有兩個箭頭指向的是變質巖或沉積巖。 (4)確定巖石與地質作用的關系。指向巖漿巖箭頭的為冷卻凝固作用,指向沉積巖的箭頭為外力作用,指向變質巖的箭頭為變質作用,指向巖漿的箭頭為重熔再生作用。,特別提醒: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的其他變式圖,,以上圖中,代表冷卻凝固作用,代表外力作用,代表變質作用,代表重熔再生作用。,4讀“巖石圈物質
18、循環(huán)簡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字母表示的巖石是: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圖中字母表示的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過程分別是:F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K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3)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過程是指由巖漿形成________________,再形成____________的過程。,噴出型巖漿巖,侵入型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風化、侵蝕、,搬運和堆積,重熔再生,冷卻凝固,變質作用,變質作用,變質作用,各種巖石,新的巖漿,【解析】本題考查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知識。熟知地殼物質的循環(huán)過程和正確分析圖中各物質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解題時可按以下思路進行分析:,知 識 構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