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認識立體圖形》評課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一年級《認識立體圖形》評課稿(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認識立體圖形評課稿
xx年10月30日上午聽取了李老師講的《認識立體圖形》這一節(jié)課,《認識立體圖形》是一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本課要求學生認識四種立體圖形(包括實物和模型),了解他們的名稱和特征,能正確區(qū)分和辨別四種物體,為接下來平面圖形的認識和學習做好鋪墊。鮑老師利用分一分、摸一摸、推一推、搭一搭等自主、活潑的游戲,讓學生大動手操作、大膽嘗試、自主探索。
通過聽課,我覺得鮑老師以下幾點還是比較成功的:
1、教學的層次比較清晰。嘗試分類——探究形成——聯想應用。使學生對某幾種物體的認識能由具體物品緩緩前進,逐步抽象為數學上的幾何圖形,并應用圖形特征解
2、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能充分利用課件,形象、直觀的讓學生建立長方形、正方形、圓柱、球等四種立體圖形的表象,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2、從生活數學出發(fā)。新課標中指出,我們學習數學的目的,是了解生活環(huán)境,改變生活現狀。本著這個精神,我盡量安排知識從生活出發(fā),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到知識是有用的,提高數學的應用意識。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主要表現在,讓學生在小組“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獲取知識,并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的基本思想:“猜想——驗證”進行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按形分類的環(huán)節(jié)欠缺一些引導,顯得單薄
3、,比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滾一滾進行分類,一類是可以滾動的、有球和圓柱。其中球可以任意滾動,而圓柱放到用手推回滾動。另一類是不能滾動的長方體
3、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體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探究的空間,指導了探究的方法,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由淺入深、由粗到細,螺旋上升逐步探究圖形的特征,使探究活動基本做到了有效。
4、觀察、操作、討論、交流多種教學活動結合。幫助學生在感性經驗的支撐下建立起初步的空間觀念。尤其在學生說物體特征和尋找生活中這些形狀的物體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相發(fā)言,氣氛十分活躍,全班小朋友都投入到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來,達到了教學目標所要的結果,也有積極的情感體驗。
但是,整節(jié)課還是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正如教學設計所預測的,這節(jié)課自主性操作明顯不夠(由于擔心課堂紀律),在個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總因苛求課堂的井然有序而不敢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fā)現,忽略了其實學生在磕磕絆絆地發(fā)現過程中可以對知識加深理解。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個別學生出現圓球在教室地面亂滾,影響課堂紀律的問題,需要改進。
總體而言,李老師的這節(jié)課,語言表達流暢清晰,教學結構合理,師生互動較好,是一節(jié)有效的課堂教學。“課堂紀律管理”是目前存在的一個問題,由于是低年級,所以也是多數班級共同存在的問題,以后需要共同研究,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