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崗埠中學七年級語文上冊 文言文閱讀專題復習 (新版)蘇教版(通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江蘇省連云港市崗埠中學七年級語文上冊 文言文閱讀專題復習 (新版)蘇教版(通用)(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文言文閱讀專題復習
班級 姓名
1、注音正確的一組是 ( )
A、項為之強jiāng 龐然大物páng B、遽契其舟jù 遂不得履suì
C、自度其足duó 而忘持度dù D、梵天導木塔fén 其喙有鉗huì
2、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呂氏春秋》是春秋末期秦相呂不韋組織編寫的論文集。
B、《幼時記趣》作者通過細致觀察,運用奇特的想像,從而使事物形象描寫的真實、生動、富有生活情趣。
C、《水經(jīng)注》的文體駢散相雜,寫景部分多用四字句,富有文字氣息,對后世影響較大。
D、沈括,北宋科學家、政
2、治家。晚年居潤州,筑夢溪園(在今江蘇鎮(zhèn)江),舉平生見聞,撰《夢溪筆談》。
3、根據(jù)提示默寫課文
①《三峽》中寫出三峽的山高峻的句子。
②《三峽》中寫出三峽夏季江水迅疾的句子。
③《<論語>八則》中論述學與思的辨證關(guān)系的句子。
4、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為 方為秋田之害( ) 之 至之市 ( )
二蟲盡為所吞( ) 故時有物外之趣 ( )
項為之強( ) 則以鉗搏之 ( )
以 歲以大穰( )
3、 其蟲舊曾有之 ( )
何不試之以足( )
以叢草為林( )
5、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今者臣來,見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此數(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①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今者臣來(我) B、方北面而持其駕(向著北方;面向北方)
C、將奚為北面(為什么)
4、 D、吾用多(用處)
②解釋下列句子中的“之”字
我欲之楚( ) 此非楚之路也( )
③翻譯句子
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
④這則寓言形成的成語叫做
⑤寫出它的寓意或給你的啟示(不超過30字)
6、閱讀《地震》,完成下列各題
地 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適客稷下,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折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墻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
5、,隨地轉(zhuǎn)側(cè)。河水傾潑丈余,鴨鳴犬吠滿城中。逾一時許,始稍定。視街上,則男女裸聚,競相告語,并忘其未衣也。后聞某處井傾仄,不可汲;某家樓臺南北易向;棲霞山裂;沂水陷穴,廣數(shù)畝。此真非常之奇變也。
①.選出朗讀節(jié)奏正確的一項( )
A、雞鳴犬吠/滿城/中 B、俄而/幾案/擺簸
C、人眩暈不能/立 D、棲霞山/裂;沂水陷/穴
②.將文中的比喻句摘抄在下面的橫線上
③.選出下列加點字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 )
A、眾駭異,不解其故(原因) 未布瓦,上輕,故如此(因為)
B、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正在) 慶州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
6、害(才)
C、自東南,向西北去(從) 六幕相持,自不能動(自然,當然)
D、方知地震,各疾趨出(疾?。?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快)
④翻譯下面的句子
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zhuǎn)側(cè)
⑤本文按什么順序來寫的?請找出這些標志性的詞語。
⑥找出文中體現(xiàn)人們情緒變化的詞語。
⑦文章多角度描繪出地震時的情景。試分析文章是怎樣表現(xiàn)自然界的變化的?又是這樣表現(xiàn)人們的反應(yīng)的?
7、給加點字注音
土礫( ) 鶴唳( ) 闕處( ) 飛漱( )
8、課文填空
①《三峽》中寫三峽的秋天景象的句子有
7、 。
②《三峽》中寫三峽的山連綿不斷的句子 。
③《<論語>八則》中指 為“文”的原因的句子。
9、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鄭人買履》、《刻舟求劍》兩則寓言都諷刺了那種因循守舊,固執(zhí)己見,不知變通,不懂得根據(jù)客觀實際采取靈活對策的人。
B、《幼時記趣》體裁是散文。文章采用了先總后分,點面結(jié)合的結(jié)構(gòu)形式,緊扣“明察秋毫”這一線索。主體部分描繪了五幅圖畫,突出了“記趣”這一中心。
C、《三峽》選自《水經(jīng)》,它不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記和民俗風土錄。
D、《夢溪筆談》中自然科學部分,總結(jié)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京時期
8、的科學成就,如畢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shù)等。
10、指出下列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 )
A、故/時有/物外之趣 B、拔山/倒樹而來
C、乃/以瓦/布之 D、土人/謂之/“傍不肯”
七(上)語文復習(文言文閱讀)
參考答案
1.D 2. A
3. 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②.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③.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4.之:到……去;助詞,的; 代詞,它,指子方蟲;助詞,無意義。為:成為; 被; 因為。 以:因為;用;當作。
5.①. D ②.之
9、:到……去;的。 ③.馬即使是好馬,但這并不是去楚國的路??!
④.南轅北轍 ⑤.做事如果方法不對,把方向搞錯了,往往條件越好,距離目標越遠。
6.①.B ②.“有聲如雷”“喧如鼎沸”句 ③. C ④.人們頭暈?zāi)垦?,不能站立,(只能)坐在地上,任憑大地旋轉(zhuǎn)傾側(cè)。 ⑤.時間順序:戌刻 俄而 久之 逾一時許等 ⑥.駭異—失色—稍定 ⑦.主要從聲音和情態(tài)兩個方面來寫自然界的變化的。如“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折有聲”“樓閣房舍,仆而復起” 等。
寫人們主要通過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表現(xiàn)其驚恐心理,側(cè)面表現(xiàn)大地震的情形?!氨婑敭悾唤馄涔??!跋囝櫴?。久之,
10、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薄芭c兒啼女號,喧如鼎沸?!薄叭搜灢荒芰ⅲ厣?,隨地轉(zhuǎn)側(cè)?!薄澳信憔?,競相告語,并忘其未衣也?!?
7、lì,lì,quē,sù,qiè,ráng
8、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③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9、C
10、B
南轅北轍譯文:
今天我回來的時候,在大路上遇見一個人,正在向北面趕他的車,他告訴我說:‘我想到楚國去?!艺f:‘您既然要到楚國去,為什么往北走呢?’他說:‘我的馬好?!艺f:‘馬雖然不錯,但是這也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說:‘我的路費多。
11、’我說:‘路費即使多,但這不是去楚國的方向啊?!终f:‘我的車夫善于趕車?!易詈笳f:‘這幾樣越好,反而會使您離楚國越遠!’如今大王的每一個行動都想建立霸業(yè),每一個行動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國的強大,軍隊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鄲,以使土地擴展,名分尊貴,大王這樣的行動越多,那么距離大王的事業(yè)無疑是越來越遠。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國去卻向北走的人一樣嗎?
地 震譯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晚上十點多的時候,發(fā)生了大地震。我當時在稷下做客,正和表兄李篤之在燈燭下對飲,忽然聽見有打雷一樣的聲音,從東南方向傳來,向西北方向傳去,眾人十分驚異,不知道怎么回事。不久桌子搖晃,酒杯傾倒,房梁柱子發(fā)出斷裂聲。大家相互看著,臉色大變。過了好久,才明白過來是地震了,紛紛狂奔出門。只見外面高樓平房倒而復起,墻倒屋塌之聲和小兒啼哭、婦人哀號之聲交織一起,像開了鍋的沸水一樣喧鬧。人們頭暈?zāi)垦?,站立不穩(wěn),仆坐在地上,隨著地面的顛簸而翻滾。河水潑起一丈多高,雞鳴狗叫之聲遍布全城。大概過了一個時辰,才稍微安定下來。再看大街上,男男女女光著身子聚在一起,說不出話來,都忘了自己沒穿衣服。后來聽說某個地方的井被震得傾斜,不能打水;某家的樓臺整個變了個方向;枉霞山裂開了;沂水陷了個大洞,有好幾畝大。這真是非同尋常的奇災(zāi)異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