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高中數學青年教師說課比賽 “歸納推理”教案(通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廣東省高中數學青年教師說課比賽 “歸納推理”教案(通用)(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說課稿 “歸納推理”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高中新課標,人教A版 數學選修1-2第二章 第一節(jié)的《歸納推理》。
歸納推理具有猜測和發(fā)現結論,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有利于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在實際生活中用途很大。
進而,我制訂教學目標如下:
1:掌握歸納推理的技巧,并能運用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自主、合作與探究”實現“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
3:感受數學的人文價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體會到數學學習的美感。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既是演繹的科學,也是歸納的科學,在此前提下,數學已不單是形成結論的體系,結論的發(fā)現過程,更為關鍵。因此我將“歸納推理及其方法的總
2、結”定為教學重點。
歸納推理的概念較為模糊、抽象,學生雖在生活中,或在其他領域曾接觸過、甚至應用過“歸納”的思想,但尚未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歸納體系。因此我將“其含義及應用”定為教學難點。
教材主編,劉紹學教授特別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應體現如下幾個特點:
“親和力” 、“問題性” 、“思想性” 和“聯系性”。
“新課程標準”還強調歸納推理與其他學科以及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將采用“生活實例與數學實例”相結合,“師生互動與課堂布白”相輔助的方法,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體驗,憑借有趣、實用的教學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由于在”數列”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初步接觸了一些歸
3、納的理念及技巧,所以,我把學法訂為:— “自主、合作與探究”
教學媒介,采用多媒體平臺。
我把教學過程分為如下六個環(huán)節(jié),
1、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進入原理初探的世界。
首先引入:“阿基米德曾對國王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起整個地球!”
大家認為可能嗎?他為何敢夸下如此????理由何在?
然后探究:他是怎么發(fā)現“杠桿原理”的呢?
從而引出兩則小典故:
一個小孩,為何輕輕松松就能提起一大桶水?
在古代,修筑河堤時,奴隸們又是怎樣搬運巨石的呢?
正是基于這兩個發(fā)現,阿基米德大膽地猜想,然后小心求證,終于發(fā)現了偉大的“杠桿原理”。
思考:整個過程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在教師的引導下
4、歸納出:“科學離不開生活,離不開觀察,也離不開猜想和證明”。 而生活→觀察→猜想→證明,就體現了歸納推理的發(fā)展過程。
設計意圖:奇兵突出,以問題情景設置懸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物理知識引出數學理念,結合名人典故進行探究,這既體現了教師的“親和力”,也體現了學科之間的“聯系性”,展示了數學的文化價值,也為后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2、追逐先輩的足跡,接觸數學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 “歌德巴赫猜想”。
首先是傳說中:歌德巴赫的數字游戲。(教師進行演示)
發(fā)現規(guī)律 。。。提出思考 。。。并組織學生進行交流。
稍后提問:2和4可以嗎?為什么不行?
最后,在教師的協助下
5、,由學生歸納出“歸納推理”的定義及特點。
目的:教師扮演組織者的角色,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測和探究,一切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設置“干擾項”,來加深學生的正確認知,通過“歸納項”,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歸納和表達能力。
3、雙向交流,共同提高,師生互動,教學相長。
口答:由“銅、鐵、鋁、金等金屬能導電”,你能歸納出什么結論?
然后引申:北京、山東、福建的大肚子媽媽們都喜歡吃酸的,你又能歸納出什么結論?
接下來由學生探究:上述結論都成立嗎?
教師最后強調:不一定! “ 一切皆有可能!”
通過生活實例,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嚴謹性。而插播適合情境的廣告
6、,則可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例1探究:首先由學生觀察和討論。
然后,教師加以引導:觀察等式左右兩邊有什么聯系?
在學生找出規(guī)律后,提出思考:前n個連續(xù)的奇數相加等于多少?
第n個奇數又是多少?怎么求?
最后由學生進行歸納:得到技巧①
我這樣設計的動機是:改變例題由教師講解的慣例,由學生當家作主,體現了“合作與探究”,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交流意識,并再次考究了學生的歸納能力。
4、冠軍源自信念,激情成就夢想!
首先引入:NBA中國巨星 — 姚明。
并提出思考, 第9年,他場均將得到多少分?
在學生完成后,繼續(xù)反問:前9年場均總和是多少?有沒有簡
7、單一點的方法?從而引出方法2:等差數列求和。
最后進行情感教育:籃球不是一個人的運動,火箭隊要想奪冠,單靠個人技術行嗎?還需要團隊的合作無間,同學們在學習中,也該“團結友愛、相互幫助”,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設計意向:以當前熱門的事件為背景,設計新題,既體現了“問題性”和“實用性”,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反問項”旨在拓展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靈活性”及一題多解的能力,而通過情感教育,則更與學生進行了心靈上的溝通,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5、邏輯思維能力是數學能力的核心,因此,在教學中應把思維的培養(yǎng)放在首要的位置。
首先是:例2探究。
先讓學生獨立進行思考。
8、
然后開展活動:“千里走單騎”,-----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解題思路。
最后是:“圓桌會議”,----鼓勵其他同學給予評價。
用途:提供一個舞臺, 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這將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榮譽感,體現了“自主探究”。在探究中,教師一定要以“鼓勵和表揚”為主,面帶微笑,消除學生的恐懼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例2拓展
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尋找規(guī)律。最后由學生討論,歸納出技巧②和③
設計意旨:注重方法的滲透與概括,體現了“思想性”。
但,我的學生基礎較差,所以,我會側重于“為以教師引導為主,師生共同歸納技巧”。
綜合提高題:
由學生獨立
9、思考完成,教師進行巡視,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最后進行簡評。
巡視中,我發(fā)現這樣的代表性問題,簡評時,我將做重點突破.
這就是著名教育家傅東纓老師所提倡的:課堂教學的“布白藝術”。
我這樣設計的好處在于可以:留給學生消化、吸收、發(fā)現、馳騁的廣闊天地,讓學生的思維開出絢麗的-智慧之花。
練習題分為四個層次,由淺入深,螺旋上升,體現了知識的“思想性”、“聯系性”,將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6、
合作意味著溝通,探究代表了突破,合作與探究,將把思維從感性的表層升華至理性的高度。
首先是:課堂小結
以閑話家常的模式,來檢驗學生對整堂課全局上的把握。
最后是課外探究,也就是作業(yè)
操作模式:課后,同桌之間進行探討,在研究報告(作業(yè))中,寫出雙方的觀點、分歧,最后達成統(tǒng)一意見,合作解決該題。
設計目標:加強同桌之間的交流,培養(yǎng)同桌之間的默契,增進同桌之間的友誼,這有利于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相互勉勵,共同進步。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鞠躬)
附:板書設計
設計理念:板書應力求“簡潔,直觀”,具有“示范性”和“啟發(fā)性”,方便學生練習參考,有效地引導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