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河中石獸學案2(無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河中石獸學案2(無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學習任務: 河中石獸第二課時
學
習
目
標
1. 積累文言詞匯,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 訓練學生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
3. 理解實踐出真知道的道理。
重點
1 .感受文中形象,體會其感情意蘊。
2.積累文言詞匯,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難點
訓練學生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
課時
課2時
課型
精讀課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自主學習
1.填空:《河中石獸》選自 。作者是 ,字曉嵐,清代 ﹑
2、 。他學問淵博,在乾隆年間輯修《四庫全書》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棹小舟( ?。∫疯F鈀( ?。′危ā 。 ?
溯流( ?。? 臆斷( ?。? 嚙( )
3.翻譯下列語句。
(1)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2)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
1.四名學生到黑板完成
2.其余在練習本上做。
及時糾錯
3.男女生比賽、背誦課文。
預測:學生可能出現(xiàn)如下錯誤:
讀音不準 添字漏字 斷句不準
. 1.四名學生到黑板翻譯句子
2.其余在練習本上翻譯。
及時糾錯
3.
3、男女生比賽、背誦課文。
預測:學生可能出現(xiàn)如下錯誤:
讀音不準 添字漏字 斷句不準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明確任務
引導學生討論本課學習目標: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
2.揣摩本文精當?shù)恼Z言。
3.學習本文詳略得當?shù)膶懛ā?
各個學習小組討論本課的學習目標。
合作探究
1.故事中主要說出了幾位主要人物“他們各自尋找河中石獸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樣的?分析一些他們這樣認識的原因。
2.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
3.討論并歸納:
第一種 只考慮了流水,沒有考慮石獸、泥沙的關系。
第二種 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系
4、,忽略了流水。
第三種 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準備把握了三者的性質及相互關系。
展示交流:
性格分析:
分角色朗讀文,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僧人:
講學家:
老河兵:
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賞析人物性格。
5.說說你的人才觀。
討論并歸納:人的成長關鍵在后天接受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像方仲永這樣天賦高的神童,不學習,最終也變成了普通人。
6.領悟課文語言表達簡潔、洗煉的特點。
可從兩方面體會:
①用詞的精當傳神。
②從全篇來看,行文也是筆墨極省,既高度概敘,以至難以再刪一字,同時也富于文采,描寫細膩,與文體特點相映生輝。
討論后明確:
參考答案:
1.采用了議論的形
5、式。
(1) 寺僧以為石獸被水沖到下游支了,劃小船,拖著鐵鈀,尋找了十多里,沒有找著。
(2) 講學家認為石頭堅硬沉重,沙子松散,石頭埋沒有在沙里一定會漸漸地沉下去,越來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 老河兵認為石頭堅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潰走石頭,水的反沖力一定會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沖沙成為洞穴,漸漸地越?jīng)_越深,深到石頭一磁的時候,石頭就會倒在這個洞穴中。像這樣再沖,石頭再轉,一直轉不停止,石頭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應該到上游去找。
方法:借助多媒體手段,形象直觀的演示石獸落入河中的三種情景,借助動態(tài)模擬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語
6、句的意思。
生:分小組討論,推薦一名學生回答
師生明確:
寺僧: “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 ”可見其毅力堅定但經(jīng)驗不足
講學家:足顯其一知半解而好為人師,自視清高而輕視他人
老河兵: 有實際經(jīng)驗,沾沾自喜
拓展遷移
這個故事說有了一個什么道理?
學生自主賞讀課文,品評課文的藝術特征,互相交流。
3.文章先揚后抑,以巨大的反差給人強烈的心理沖擊,產(chǎn)生“理不講而自明”的藝術效果。
4.事理結合是本文的顯著特點,但情感的流露也為本文增色不少。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生人”的惋惜之情,對“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
7、傷之情。
總結反思
教師小結:
文章文理并茂。剛才我們品讀課文,賞析文章的美點,它為我們寫作提供了極好的范例。同時,仲永的悲劇也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天才需要呵護,天才需要勤奮。只要我們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艱苦的勞動中贏得事業(yè)上的巨大成就。
布置作業(yè)
1.完成文后練習三;
2.摘抄有關“天才與勤奮”的名言警句5條。
板書設計
河中石獸
第一部分(第1節(jié))“僧”找石獸失敗
第二部分(第2節(jié))“講學家”石獸應沉在河底深沙之中
第三部分(第3節(jié))“老河兵”石獸應向上游找
第四部分(第4節(jié))作者啟示讀者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