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學專題練習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上傳人:陳** 文檔編號:106826220 上傳時間:2022-06-14 格式:DOC 頁數(shù):10 大?。?28.50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2020年中考化學專題練習 碳和碳的氧化物_第1頁
第1頁 / 共10頁
2020年中考化學專題練習 碳和碳的氧化物_第2頁
第2頁 / 共10頁
2020年中考化學專題練習 碳和碳的氧化物_第3頁
第3頁 / 共10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2020年中考化學專題練習 碳和碳的氧化物》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年中考化學專題練習 碳和碳的氧化物(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 1.“揚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所繪字畫至今仍不褪色,是因為墨汁中的碳( ) A.具有可燃性 B.在常溫下性質穩(wěn)定 C.具有氧化性 D.具有還原性 2.“低碳生活”倡導我們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

2、 教科書循環(huán)使用 B.多用電子郵箱、QQ等即時通訊工具 C.夏天把室內空調溫度設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等出行方式 3.“黑火藥”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它由硝酸鉀、硫磺、木炭組成。“黑火藥”屬于( ) A.純凈物 B.化合物 C.單質 D.混合物 4.下列關于碳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用途與其所依據的性質不相符合的是( ) A.金剛石用于刻劃玻璃:金剛石的硬度很 B.活性炭用作冰箱除臭劑: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一氧化碳用于冶煉生鐵:一氧化碳具有可

3、燃性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 5.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收集方法時,對氣體的下列性質不必考慮的是( ) A.顏色 B.密度 C.溶解性 D.是否與水反應 6.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環(huán)和碳循環(huán),其中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的是( ) A.水變成水蒸氣 B.動植物的呼吸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化石的燃料的燃燒 7.二氧化碳能滅火的原因是( ) A.它溶于水能產生碳酸 B.它在低溫、高壓下能變?yōu)椤案杀? C.它能在高溫

4、下被碳還原 D.它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 8.下列有關CO2的實驗中,只能證明CO2物理性質的實驗是( ) 9.汽車尾氣中的CO在四氧化三鈷(Co3O4)納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溫即與O2反應生成CO2。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可降低汽車尾氣對大氣的污染 B.反應前后Co3O4質量改變 C.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 D.反應前后碳元素的化合價改變 點燃 高溫 10.甲、乙、丙、丁都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質,它們之間有如下轉換關系: ①甲+丙

5、 乙;?②乙+O2 丙;③丁在常溫下分解可得到丙。 則甲、乙、丙、丁依次是( ) A.CO、C、CO2、H2CO3 B.CO2、CO、C、H2CO3 C.C、CO、CO2、H2CO3 D.H2CO3、CO2、CO、C 二、選擇題(每小題有1~2個選項符合題意。) 11.化學上把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互稱為同素異形體,例如金剛石和石墨。下列各組物質互為同素異形體的是( ) A.白磷和紅磷

6、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冰和干冰 D.氧氣和液氧 12.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科學家海姆和諾沃肖洛夫,以表彰他們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石墨烯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制得的,與金剛石、石墨、C60一樣,都是由碳元素組成。如圖是金剛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微觀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將石墨變成石墨烯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B.四種物質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四種物質完全燃燒后的產物都是CO2

7、 D.這四種物質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的  13.實驗室里,用如右圖所示裝置還原氧化鐵的過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鐵、氧化亞鐵或鐵等固體物質。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開始時,應該先點燃酒精燈,一段時間后再通入一氧化碳 B.實驗過程中,試管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該反應有二氧化碳生成 C.實驗結束后,玻璃管中紅色的氧化鐵粉末變成黑色,該產物不一定是鐵 D.該反應中,一氧化碳轉化為無毒無害的二氧化碳,故不需要尾氣處理裝置 14.在探究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中,某同學做了以下對比實驗: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Ⅰ)第一朵小花噴上稀醋酸,(Ⅱ)第二朵小花噴上水

8、,(Ⅲ)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Ⅳ)第四朵小花噴上水后,再放入盛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觀察四朵花的顏色變化。下列關于該組實驗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通過實驗可觀察到:實驗Ⅱ、Ⅲ中紫花沒有變色,實驗Ⅰ、Ⅳ中紫花變?yōu)榧t色 B.實驗Ⅱ排除了水使紫色石蕊變紅的可能性,實驗Ⅲ排除了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變紅的可能性 C.實驗Ⅰ是輔助實驗,證明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變紅 D.該組實驗既證明了二氧化碳易溶于水,還證明了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酸 15.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氣體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反之亦然。取同溫同壓下的相同體積的CO和O2混合,在一

9、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恢復到初始溫度和壓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參加反應的CO和 O2的體積比為2︰1 B.生成CO2的分子個數(shù)為原來分子總數(shù)的三分之二 C.反應后氣體的體積為原來的四分之三 D.反應后氣體中C、O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1︰2 三、填空題 16.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 組成的化合物,但其性質差異很大,其原因是: 。 (1)請用四種不同的化學方法鑒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應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1)世博園區(qū)內使用電動車,有效減少了CO、C

11、O2、SO2的排放,這些物質中會引起溫室效應的是_________,會引起酸雨的是_______,能與血液里的血紅蛋白結合造成人體中毒的是_______。 (2)世博園區(qū)內用“活性炭+超濾膜+紫外線”組合工藝獲得直飲水。其中活性炭起________作用;用紫外線代替氯氣對水進行處理,其作用是_________。 (3)世博會上所使用的飯盒、胸卡、證件等都用可完全降解的“玉米塑料”制成,制作的第一步是將玉米發(fā)酵制得乳酸(C3H6O3)。乳酸由_______種元素組成,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 18.仿照下圖中C→CO轉化的表示方法,將下圖中C、CO、CO2、H2CO3、C

12、aCO3等五種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用“→”連接起來,并在箭頭旁標明必需的其他反應物及反應條件。 CaCO3 H2CO3 CO2 C CO O2 點燃 19.有A、B、C、D、E五種常見物質,它們有如圖所示的關系: 已知:C是一種金屬,氣體D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E氣體有毒,能與人體內的血紅蛋白結合。 (1)寫出圖中五種物質的化學式: A. B. C. D. E. (2)寫出圖中所示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實驗題 20.下列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帶有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 (2)用鋅粒和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取氫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序號,下同),收集裝置是 。 植 物 油 水 (3)實驗室常用 (填藥品名稱)反應制CO2,該反應

14、的化學方程式為 ;此外,也可用加熱碳酸氫鈉(NaHCO3)固體(產物為碳酸鈉、二氧化碳、水)來制取CO2,該反應的 化學方程式為 , 若用此法來制取CO2,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 , 收集裝置為 。 (4)右圖所示裝置可用來測量生成的CO2的體積,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層 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果

15、 (填“有”或“無”)明顯影響。 21.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木炭在高溫條件下還原氧化銅所生成的氣體產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 a.氣體產物可能是二氧化碳; b.氣體產物可能是一氧化碳; c.氣體產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1)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圖所示裝置(鐵架臺已略去),通過實驗探究氣體產物的成分。 已知NaOH溶液能夠快速吸收二氧化碳,則裝置C的作用是 。 實驗過程中觀察到A、E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變渾濁,C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由此可得出該氣體產物的成分為 。

16、裝置A、E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有同學提出,從簡約裝置、節(jié)約實驗藥品的角度出發(fā),上圖裝置可進行改進,去掉A、B、C裝置,只用D、E裝置同樣可以探究出該氣體產物的成分(如下圖所示)。請你寫出其實驗操作過程(寫出操作步驟,不需要寫出現(xiàn)象和結論): 。 五、計算題 22.將7.2克CO和CO2的混合氣體緩緩通入足量灼熱的氧化銅(假設反應進行完全),得到6.4克銅,并把反應后的氣體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會得到一

17、種白色沉淀。求: (1)原反應物中CO和CO2各多少克? (2)白色沉淀的質量為多少克? 六、附加題 23.某固體樣品中除了含有在高溫下不分解,也不與空氣成分反應的物質外,還可能含有 CaCO3 、CaO中的一種或兩種。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該固體的成分,稱量樣品m1 g,經 高溫充分煅燒并在干燥的保護氣中冷卻,至質量不再減輕為止,剩余固體的質量為m2 g。下列推斷不正確的是( ) A.若m1=m2,則原樣品中無CaCO3 B.若m1<m2,則原樣品中一定有CaCO3 C.若<m2<m1,則原樣品中一定有CaO D.若<m2<m1,則原

18、樣品中一定無CaO 24.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CO和CO2的分離與干燥(其中A為彈簧夾,B為分液漏斗活塞)。 已知:濃硫酸具有很強的吸水性;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快速吸收二氧化碳,若將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可以生成碳酸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1)廣口瓶(甲)中盛有 ;廣口瓶(乙)中盛有濃硫酸,其作用是 ;分液漏斗(丙)中盛有 。 (2)先分離出的氣體是 ;丙中液體將后一種氣體分離出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9、 。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滿分80分) 一、選擇題(若不完成附加題,每小題2分,共20分;若完成附加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C A C D D B C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題號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AD D AC 三、填空題(除24題外每空1分,共

20、30分。) 16.碳元素和氧元素 分子的構成 (1)(合理答案皆給分) 方法1:用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兩個集氣瓶中,若瓶中氣體燃燒,則該氣體是CO,若木條火焰熄滅,則該氣體是CO2?! ? 方法2:向兩個集氣瓶中分別滴入澄清的石灰水,若石灰水變渾濁,則該氣體是CO2,若無變化,則是CO。 方法3:分別將兩種氣體通到灼熱的氧化銅中,若氧化銅由黑色變成紅色,則該氣體是CO,若不變色,該氣體是CO2?! ? 方法4:向兩個集氣瓶中分別滴入紫色石蕊試液,若石蕊變紅,則氣體是CO2,若不變色,則是CO。 (2)將氣體通過足量灼熱的氧化銅 17.(1)CO2 SO2 CO (2

21、)吸附 殺菌消毒 (3)三 40% 18.(每個箭頭含條件1分,共9分) 19.(1)CuO C Cu CO2 CO (2)CuO+COCu+CO2 C+2CuO2Cu+CO2↑ 四、實驗題(每空1分,共15分。) 20.(1)①鐵架臺 ②集氣瓶 (2)B C或E (3)稀鹽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 CaCO3+2HCl===CaCl2+CO2↑+ H2O 2NaHCO3 Na2CO3+CO2↑+ H2O A D (4)防止CO2溶于水造成測量不準確(意思相近均給分) 無 21.(1)檢驗二氧化碳是否已除盡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2)先通氣體觀察E中的現(xiàn)象,然后再加熱觀察D中的現(xiàn)象 五、計算題(共5分) 22.(1)2.8g(2分) 4.4g(1分) (2)20g(2分) 六、附加題(共10分) 23.CD(4分) 24.(每空1分,共6分) CO2+2NaOH==Na2CO3+H2O (1)NaOH溶液 干燥氣體 稀鹽酸 (2)CO Na2CO3+2HCl═==2NaCl+H2O+CO2↑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