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6課 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教案 華東師大版(通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6課 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教案 華東師大版(通用)(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6課 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教 學
目 標
知識能力: 1.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興中會創(chuàng)立 中國同盟會及其綱領 “三民主義” 武昌首義 中華民國建立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清帝退位 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2.概括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3.分析“三民主義”和辛亥革命中資產階級的進步性與局限性4.歸納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過程方法: 以講述法為主,輔以課堂討論
情感價值觀: .通過對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果,作用,意義的探討,初步學習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來評價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
教 學
重難點
重點:
1.
2、通過同盟會成立過程及其綱領,正確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質
2.掌握中華民國建立前后的斗爭歷程,正確理解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難點:
1.十六字綱領與三民主義
2.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的革命性,進步性以及軟弱性,局限性
教 學
方 法
以講述法為主,輔以課堂討論
教 學
手 段
多媒體
課 時
安 排
1課時
教 學
過 程
【講授新課】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1.背景
1)根本原因——近代以來社會矛盾激化和人民抗爭探索的必然結果
2)國際社會——列強以華治華,加緊資本輸出,西方思想的傳播
3)國內狀況——民族危機,民族資本發(fā)展,兩大矛
3、盾的匯流,維新運動失敗
2.基礎
1)經濟基礎:甲午戰(zhàn)爭之后的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
2)階級基礎:民族資產階級隊伍擴大
3)理論基礎:三民主義
4)組織基礎:同盟會的建立
5)群眾基礎:收回路權與保路運動
6)軍事基礎:革命黨發(fā)動的起義和傾向革命的新軍
二.辛亥革命的過程
1.過程
興中會———廣州起義——同盟會———三民主義——武昌起義————省區(qū)獨立———————
(1894)——(1895)———(1905.8)——(1905.11)——(1911.10.10)————————————
中華民國建立——清帝退位——《臨時約法》——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4、(1912.1.1)——(1912.2.12)——(1912.3)—————(1912.3)
2.興中會
時間
地點
性質
1894
檀香山
中國近代史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
3.同盟會
時間
地點
性質
領導人
綱領
刊物
1895
東京
中國近代史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孫中山
十六字
民報
4.十六字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
5.“三民主義”
指導思想
民族主義
民權主義
民生主義
驅除韃虜 恢復中華
建立民國
平均地權
同盟會綱領
推翻清朝統(tǒng)治
廢除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國
改革土地制度
三
5、民主義
推翻清朝統(tǒng)治,解除民族壓迫
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民國政府;國民一律平等,總統(tǒng)和國會議員由選舉產生
通過改革土地制度,解脫勞動者的貧困,做到“家給人足”
注:“三民主義”是從同盟會綱領闡發(fā)而來的,兩者沒有實質上的不同,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對原來同盟會的綱領加以闡述和完善而已,是當時中國最先進的,最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
6.中華民國的建立
1)時間:1912.1.1
2)中華民國是一個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為主體的政府,它的建立標志著資產階級舊民主革命達到了高潮。
三.辛亥革命的結果
1.成功:辛亥革命推翻了推翻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失敗
6、: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標志著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竊取。
要求學生了解武昌起義的時間和過程??衫秒娔X屏幕或投影打出“武昌起義形勢圖”
3.原因:客觀上帝國主義的破壞;立憲派,舊官僚的破壞;袁世凱的兩面派行為
主觀上資產階級的軟弱與妥協(xié),沒有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綱領;對帝國主義國家的幻想;
四.辛亥革命的性質——資產階級革命
五.辛亥革命的意義
1.功績
1)推翻清朝統(tǒng)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2)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3)頒布《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2)沉重打擊
7、了帝國主義在華統(tǒng)治
3)為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力條件
六.辛亥革命的教訓——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與妥協(xié)性不能救中國
板書設計:
第6課 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二.辛亥革命的過程
三.辛亥革命的結果
四.辛亥革命的性質——資產階級革命
五.辛亥革命的意義
教學反思:
在理清線索的基礎上,還要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重點,應該讓學生學會如何確定重點??梢砸龑W生從以下四方面去確定教材中的重點:第一,能夠說明歷史唯物主義最基本觀點的內容;第二,對歷史發(fā)展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和事件;第三,屬于“中國之最”、“世界之最”的內容;第四,教科書上有插圖,課后有練習題的內容。學生掌握了上述原則,就比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點。
【葉子與樹】葉厭倦了每天守在樹的身邊。風來追求葉,承諾帶她周游世界,葉和風走了。激情過后,風厭倦了,把葉拋在地上,決絕而去。葉被泥土掩蓋,被車輪碾壓。此時她想起了樹,想起了那份靜靜地相守。葉懂了:世界的確很大,但縱使走遍天涯,屬于自己的,也許只有一個,錯過了就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