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翼教版第24課《春江花月夜》教案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上翼教版第24課《春江花月夜》教案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八年級上翼教版第24課《春江花月夜》教案1
一、教學目的:
1、 通過學習,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及由此引起的對人生、對宇宙的聯(lián)想與感慨,體會詩中表現(xiàn)的游子與思婦相思想愛之情。
2、 學習詩歌的欣賞方法,領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鑒賞方法。
3、 學會運用音樂形式感受詩意美及韻律美。
二、重點:理解詩歌景情交融,即景抒情的方法。
三、難點:如何讓學生置身詩境,理解詩中的畫面及由此產(chǎn)生的人生感慨。
四、教時:二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1、 介紹“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鑒賞方法。
讓學生集體誦讀《楓橋夜泊》、《鹿柴》。然后,讓學生談自己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學生談了自己的
2、體會后,老師強調(diào):理解詩的意旨,就要“置身詩境,緣景時情”。最后,老師談自己的體會:第一,要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融入詩境里去,與詩人產(chǎn)生共鳴。第二,找一些相關的意象,聯(lián)想、想象其畫面,從而體會作者此時此地此景此情。
在談《楓橋夜泊》時,我先引導學生抓住幾個關鍵的意象: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鐘聲。然后,讓學生理解特定的時間:夜半。再聯(lián)想這詩的主人公:一個漂泊在外的游子,因鄉(xiāng)愁而難以入眠。至此,我特啟發(fā)學生思考“客”字對理解詩的主旨的作用??蜑槭裁磿腥绱怂枷??我們來云安中學讀書,是不是“客”?我們有沒有產(chǎn)生過鄉(xiāng)思呢?這樣,我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切身體驗來理解,學生都紛紛說出自己的想
3、法,學生也都有過“客思鄉(xiāng)”之感受。至此,學生明白了這詩主人公的確是客,也會產(chǎn)生孤獨、寂寞之情,也會產(chǎn)生有家不能歸的痛苦。
在談《鹿柴》這首詩時,我也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空山”等意象來聯(lián)想,尤其是抓住“空”字來揣摩,進一步體會王維晚年隱居生活的寧靜與淡泊的思想。
2、 對《春江花月夜》的鑒賞。
先讓學生聽音樂古曲《春江花月夜》,然后再欣賞該詩配樂朗誦。老師從中適當講解,讓學生在聽中感受月出、月升、月高懸時的感受。然后,找學生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與同學分享。老師再點評,又把老師自己的體會與同學們分享。同時明確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探討第一部分,體會景物描寫與抒情的關系。
過程:
(
4、1)、全體學生朗讀第一部分(開頭----但見長江送流水)然后,學生討論:這部分內(nèi)容圍繞什么來寫的,詩中描繪的畫面如何,產(chǎn)生了怎樣的聯(lián)想?隨后,從每組里找一個代表發(fā)言。師生再點評,看誰的理解較好。接著,老師總評,提出分析詩歌時要注意的幾點:詩中的背景是什么?主要對象是什么?詩中的畫面如何?景與情的關系怎樣?再共同探討。學生在探討時認為,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下重點寫了月,這畫面是隨月的出現(xiàn)、上升及高懸的不同位置而不同。江與月的關系及周圍景色的關系也產(chǎn)生變化。
(2)、引導學生重點分析“江畔何年初見月,江月何年初見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幾句子,探討人與月,人與水,人生與宇宙之間的關
5、系,從而引導學理解人類生生不息的永恒與宇宙萬物的永恒與變化的關系。
總結(jié)本教時所學的內(nèi)容:
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了第一部分的內(nèi)容,讓學生明白了學習欣賞詩歌,要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體驗,走進作者的心靈里去,運用想象、聯(lián)想等方法體會詩的意境,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同時,領略了春江花月夜的美景,體會了空闊、寧靜的月夜情景,也從中感受到人生的哲理。
第二教時:
要點:分析第二部分,總結(jié)全詩的藝術特點。
過程:
讓學生集體朗誦《春江花月夜》,然后重點分析、鑒賞第二部分內(nèi)容(白云一片去悠悠------結(jié)尾)。思考:這部分重點寫什么?游子、思婦的相思情景如何?
學生集體討論。然后,找學生代表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6、老師引導學生注意找意象:白云、高樓、妝鏡臺、簾、搗衣砧板、鴻雁、江樹,也要注意分析思婦的動作與心理及游子的動作與心理。讓學生體會細節(jié)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思想的作用。學生明白思婦與游子純真的愛情美與人性美。
為了更好地把握內(nèi)容,我著重要求學生從中找出相應的修辭方法。例如,“月徘徊”,就是擬人的手法,表現(xiàn)了月的人性化,從而襯托出思婦的孤獨與寂寞。還引導學生注意思婦的動作,如卷簾,拂砧,這些細微動作恰好表現(xiàn)思婦因見不到心上人而寂寞難耐的心情,從而進一步刻畫了她的相思之苦悶。對游子的分析,我則重點引導學生找出其心理獨白的有關詞語,讓學生更好地體味。
最后,總結(jié)第二部分內(nèi)容。學生回答,老師點撥:第二部分因
7、景生情,重點寫思婦和游子的相思相望及綿綿的愁苦。而月就是游子與思婦相思的紐帶。全詩悲而不傷。一直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正如古人說的“孤篇壓倒全唐”。
學生討論,本詩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然后師生共同分析,再總結(jié)本詩的藝術特點:
1、景、情、理完美結(jié)合。全詩將寫景、抒情、議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寫出了春、江、花、月、夜五種美景,以月為主要描寫對象,在抒情和議論時也緊緊地圍繞著月光來展開,從人之月初與自然之初的關系加以探討,堪稱是宏大的議論,但卻不生硬,而是由江月生發(fā),同時,抒發(fā)的是人間最常見的離人思婦的相思之情,亦是人間最普遍的、最永恒的感情,且能把這種感情完全置于月夜之下來發(fā)揮。
2、本詩具有音律美。全詩韻律饒有特色,全詩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以平韻起首,全詩隨著韻腳的轉(zhuǎn)換而變化,平仄交錯運用,一唱三嘆,前后呼應,既回環(huán)往復,又層出不窮,音樂節(jié)奏感強烈而優(yōu)美。
3、反復朗讀全詩,力爭在課堂上能熟讀成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