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 課時訓練 9 染色體變異及其應用 蘇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2年高中生物 課時訓練 9 染色體變異及其應用 蘇教版必修2(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高中生物 課時訓練 9 染色體變異及其應用 蘇教版必修2
一、非標準
1.下圖表示某生物細胞中兩條染色體及其上部分基因,下列選項的結(jié)果中,不屬于染色體結(jié)構(gòu)變異引起的是( )。
解析:根據(jù)圖示信息得知,兩條染色體上攜帶的基因分別為和。A選項表明①上面的b、C缺失,屬于染色體結(jié)構(gòu)變異;B選項表明上增加了b、C兩個基因,屬于染色體結(jié)構(gòu)變異;C選項表明b基因被等位基因B置換,屬于交叉互換或基因突變;D選項屬于基因位置的顛倒,也屬于染色體結(jié)構(gòu)變異。
答案:C
2.基因型為AaXBY的小鼠僅因為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未正常分離,而產(chǎn)生一個不含性染
2、色體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號染色體。下列關(guān)于染色體未分離時期的分析,正確的是( )。
①2號染色體一定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未分離 ②2號染色體可能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未分離?、坌匀旧w可能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未分離 ④性染色體一定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未分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AaXBY產(chǎn)生了AA型配子,該配子不含性染色體可能是因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X染色體與Y染色體未分離,進入了同一次級精母細胞(含a),而另一次級精母細胞(含A)沒有性染色體;也可能是因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次級精母細胞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含A的)性染色體未分離。不含性染色體的次級精母細胞在
3、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2號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進入同一精細胞,從而具有兩個A基因。
答案:A
3.普通小麥是六倍體,有42條染色體,科學家用花藥離體培育出的小麥幼苗是( )。
A.三倍體、21條染色體
B.單倍體、21條染色體
C.三倍體、三個染色體組
D.單倍體、一個染色體組
解析:花藥中的花粉是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并發(fā)育而成的,由其培育出的幼苗比普通小麥的染色體數(shù)減少一半,含三個染色體組,而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shù)目的個體,無論含幾個染色體組都稱之為單倍體。
答案:B
4.下列關(guān)于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由合子發(fā)育成的生物體細胞中有幾個
4、染色體組就叫幾倍體
B.由配子發(fā)育成的生物體,細胞中無論有幾個染色體組都只能叫單倍體
C.單倍體一般高度不育,多倍體一般莖稈粗壯,果實、種子較大
D.單倍體都是純種,多倍體等位基因至少有三個
解析:單倍體不一定是純種,例如基因型為AAaaCccc的個體形成的單倍體的基因型有純合體AAcc或aacc,也有雜合體AaCc或Aacc或AACc或aaCc。
答案:D
5.現(xiàn)有高稈抗病(DDTT)小麥和矮稈不抗病(ddtt)小麥兩個品種(相對性狀可以自由組合)。下列方法能盡快培育出能穩(wěn)定遺傳的矮稈抗病小麥新品種的是( )。
A.兩親本雜交→F1→F2→選不分離者→純合子
B.兩親本雜交
5、→F1→秋水仙素處理→純合子
C.兩親本雜交→F1→秋水仙素處理→花粉離體培養(yǎng)→純合子
D.兩親本雜交→F1→花粉離體培養(yǎng)→單倍體幼苗→秋水仙素處理→純合子
解析:單倍體育種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且得到的個體都是純合子。單倍體育種常用的方法是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單倍體幼苗用秋水仙素處理使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答案:D
6.下圖表示在不同處理時間內(nèi)不同濃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對黑麥根尖細胞畸變率的影響。
注:細胞畸變率=×100%。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秋水仙素的濃度越高,黑麥根尖細胞畸變率越高
B.濃度為0.05%和0.25%的秋水仙素均有致畸作用
C.黑麥根尖細
6、胞畸變率與秋水仙素的作用時間呈正相關(guān)
D.秋水仙素引起細胞畸變的時間為細胞分裂的間期
解析:從題圖看出,濃度為0.05%和0.25%的秋水仙素處理,細胞畸變率不為零,均有致畸作用。在一定范圍內(nèi),秋水仙素的濃度越高,黑麥根尖細胞畸變率越高,而在另一范圍,秋水仙素的濃度越高,黑麥根尖細胞畸變率越低。黑麥根尖細胞畸變率與秋水仙素的作用時間有關(guān),但不呈正相關(guān)。秋水仙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引起細胞畸變的時間為細胞分裂的前期。
答案:B
7.下圖是兩種生物的體細胞內(nèi)染色體情況示意圖,則染色體數(shù)與圖示相同的甲、乙兩種生物體細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為( )。
A.甲:AaBb 乙:AAaB
7、bb
B.甲:AaaaBBbb 乙:AaBB
C.甲:AaaaBbbb 乙:AaaBBb
D.甲:AaaBbb 乙:AaaaBbbb
解析:據(jù)甲、乙兩圖可知,甲應是四倍體,乙是三倍體,因此只有C選項符合。
答案:C
8.以下情況屬于染色體變異的是( )。
①21三體綜合征患者細胞中的第21號染色體有3條 ②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fā)生了互換?、廴旧w數(shù)目增加或減少 ④花藥離體培養(yǎng)后長成的植株?、莘峭慈旧w之間自由組合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解析:①③④屬于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異 ,②屬于染色體結(jié)構(gòu)的變異(易位),而⑤不屬于染色體的變異。
8、答案:A
9.下圖是四種生物的體細胞示意圖,A、B圖中的每一個字母代表細胞的染色體上的基因,C、D圖代表細胞的染色體情況,那么最可能屬于多倍體的細胞是( )。
解析:一般情況下,細胞中具有同一形態(tài)的染色體有幾條,或控制某一相對性狀的基因有幾個,則表示細胞含有幾個染色體組,如圖A、B、C、D中一般可認為分別具有4個、1個、2個、4個染色體組。但有絲分裂過程的前期和中期,每條染色體上含有兩條姐妹染色單體,而每條染色單體上含有相同的基因,則一對同源染色體可能具有相應的4個基因,如圖A。故最可能屬于多倍體的細胞是圖D所示的細胞。
答案:D
10.將一粒花粉培育成幼苗,對它的莖尖用秋水仙素
9、處理,長大后該植株能正常開花結(jié)果。該植株下列細胞中哪一細胞與其他三種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不相同?( )
A.根細胞 B.種皮細胞
C.子房壁細胞 D.果實細胞
解析:將一?;ǚ叟嘤蓡伪扼w幼苗,對它的莖尖用秋水仙素處理,長大后該植株地上部分細胞中染色體加倍了,但根細胞染色體數(shù)未改變。
答案:A
11.下圖為普通小麥(異源六倍體)的形成過程示意圖。據(jù)材料分析有關(guān)問題。
(1)試分析甲、丁的染色體組數(shù)及可育性:
甲 、 ;丁 、 。?
(2)在A、C過程(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中常用的方法有:
物理方法: ;?
化學方法: 。?
解析:
10、(1)一粒小麥和山羊草均為二倍體2n=14,是兩個不同的物種。甲為二者雜交的子代,雙親分別為子代提供1個染色體組,甲為異源二倍體,沒有同源染色體,因此不可育。二粒小麥和另一種山羊草也是兩個不同的物種,前者為四倍體4n=28,后者為二倍體2n=14,二者雜交子代丁含有三個染色體組,減數(shù)分裂時因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紊亂不能產(chǎn)生正常的配子,所以不可育。
(2)低溫處理、秋水仙素處理都可通過抑制紡錘體的形成,誘導植物細胞內(nèi)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通過細胞融合,也會導致重組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答案:(1)二組 不育 三組 不育
(2)低溫處理 秋水仙素處理
12.下面是三倍體西瓜育種及原理的流程圖。
11、
(1)無子西瓜的培育方法是 ,其理論基礎(chǔ)是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
(2)四倍體西瓜授以二倍體西瓜的花粉,所結(jié)果實的染色體組數(shù)目是:果皮: ,種皮: ,胚: 。四倍體母本植株的吸水部位含 個染色體組。?
(3)三倍體植株不可育的原因是 ,上述過程需要的時間周期為 。?
解析:果皮、種皮都屬于母本、胚屬于子代,所以四倍體西瓜授以二倍體西瓜的花粉,所結(jié)果實的染色體組數(shù)目為果皮:4個、種皮:4個、胚:3個。四倍體植株的根仍然是普通的二倍體,具有吸水功能。由種植二倍體西瓜種子到四倍體西瓜結(jié)三倍體種子可在第1年完成;由種
12、植三倍體西瓜種子到收獲三倍體無子西瓜在第2年完成。
答案:(1)人工誘導多倍體育種 染色體變異 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2)4個 4個 3個 2
(3)減數(shù)分裂時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紊亂 2年
13.科學家們用長穗偃麥草(二倍體)與普通小麥(六倍體)雜交培育小麥新品種——小偃麥。相關(guān)的實驗如下,請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長穗偃麥草與普通小麥雜交,F1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數(shù)為 。長穗偃麥草與普通小麥雜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 ,可用 處理F1幼苗,獲得可育的小偃麥。?
(2)小偃麥中有個品種為藍粒小麥(40W+2E),40W表示來自普通小麥的染色體
13、,2E表示攜帶有控制藍色色素合成基因的1對長穗偃麥草染色體。若丟失了長穗偃麥草的一條染色體則成為藍粒單體小麥(40W+1E),這屬于 變異。為了獲得白粒小偃麥(1對長穗偃麥草染色體缺失),可將藍粒單體小麥自交,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產(chǎn)生兩種配子,其染色體組成分別為 ,這兩種配子自由結(jié)合,產(chǎn)生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麥的染色體組成是 。?
(3)為了確定白粒小偃麥的染色體組成,需要做細胞學實驗進行鑒定。取該小偃麥的 作實驗材料,制成臨時裝片進行觀察,其中 期的細胞染色體最清晰。?
解析:長穗偃麥草為二倍體,普通小麥為六倍體,兩者雜交產(chǎn)生的后代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組數(shù)為1+3=4(個)。雜交得到的子一代高度不育,原因是子一代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無法進行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故不能產(chǎn)生正常的配子。用秋水仙素處理子一代,可使子一代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成為可育品種。丟失了長穗偃麥草的一條染色體則成為藍粒單體小麥,此變異為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小偃麥根尖和芽尖細胞有絲分裂比較旺盛,故可以選擇根尖或芽尖作為觀察小偃麥染色體組成的材料。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比較固定,數(shù)目比較清晰,此時期是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的最佳時期。
答案:(1)4 無同源染色體,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減數(shù)分裂時聯(lián)會紊亂) 秋水仙素
(2)染色體數(shù)目 20W和20W+1E 40W
(3)根尖或芽尖 有絲分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