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設計請充值后下載,,資源目錄下的文件所見即所得,都可以點開預覽,,資料完整,充值下載可得到資源目錄里的所有文件。。?!咀ⅰ浚篸wg后綴為CAD圖紙,doc,docx為WORD文檔,原稿無水印,可編輯。。。具體請見文件預覽,有不明白之處,可咨詢QQ:12401814
多速輸出變速箱設計
大學
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題 目: 多速輸出變速箱(A)設計
學 院:
專 業(yè):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學 號:
姓 名:
指導教師:
54
目 錄
摘要 9
第一章 緒論 10
一、機床傳動系統(tǒng) 10
二、 變速箱發(fā)展趨勢 10
三、設計提要 10
第二章 方案設計 12
一、 參數(shù)的擬定 12
二、 傳動方案設計 12
三、 齒輪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的確定 12
第三章 齒輪設計 15
一、 齒輪齒數(shù)表 15
二、齒輪設計計算 15
三、齒輪結構設計 51
第四章 軸的設計 52
一、 初步確定各軸的最小軸徑 52
二、 軸的結構設計 53
三、 軸承壽命計算 54
第五章 操縱機構的方案選擇 59
摘要
多速輸出變速箱是將一種轉速輸入,經過變速輸出不同所需轉速的機構。該機構廣泛應用于在機床主傳動系統(tǒng)與進給系統(tǒng)中。多速輸出變速箱的設計涉及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等多個機械專業(yè)課程的內容。本次設計主要完成了齒輪設計計算,軸的結構設計及強度校核,軸承的壽命計算箱體總體結構設計及附件設計。本次所設計的多速輸出變速箱主要用于立式銑床的主傳動系統(tǒng)中。
關鍵詞
速輸出 變速箱 主傳動系統(tǒng) 立式銑床
ABSTRACT
Multi-speed output gearbox is a kind of mechanism make an input speed change into different speed.This mechanism used in main drive and feeding system of machine tool widely.The design of Multi-speed output gearbox related to many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Machinery,such as,Mechanical principle,Machine design,Machine manufacturing and so on.In the design of Multi-speed output gearbox,I has completed gear design,axis design and strength check,bearing life calculation and so on.The Multi-speed output gearbox designed this time mostly used in the Main drive of Vertical Milling Machine
KEY WORDS
Multi-speed output.Transmission.Main drive.Vertical Milling Machine
第一章 緒論
一、機床傳動系統(tǒng)
機床的主傳動系統(tǒng)的布局可分成集中傳動和分離傳動兩種類型。主傳動系統(tǒng)的全部變速結構和主軸組件集中裝在同一個箱體內,稱為集中傳動布局;傳動件和主軸組件分別裝在兩個箱體內,中間采用帶或鏈傳動,稱為分離傳動布局。
集中傳動式布局的機床結構緊湊,便于實現(xiàn)集中操控,且只用一個箱體,但傳動結構運轉中的振動和熱變形。當采用背輪傳動時,皮帶將高速直接傳給主軸,運轉平穩(wěn),加工質量好,低速時經背輪機構傳動,轉矩大,適應粗加工要求。
變速箱變速方式分為有級變速和無級變速。有級變速機構有下列幾種:
l 交換齒輪變速機構 這種變速機構的變速簡單,結構緊湊,主要用于大批量生產的自動或半自動機床,專用機床及組合機床等;
l 滑移齒輪變速機構 這種變速機構廣泛應用于通用機床和一部分專用機床中;
l 離合器變速運動 在離合器變速機構中應用較多的有牙嵌式離合器,齒輪式離合器和摩擦片式離合器。
2、 變速箱發(fā)展趨勢
變速箱發(fā)展三大趨勢
l 高水平、高性能 圓柱齒輪普遍采用滲碳淬火、磨齒,承載能力提高4倍以上,體積小、重量輕、噪聲低、效率高、可靠性高。
l 積木式組合設計 基本參數(shù)采用優(yōu)先數(shù),尺寸規(guī)格整齊,零件通用性和互換性強,系列容易擴充和花樣翻新,利于組織批量生產和降低成本。
l 型式多樣化,變型設計多。
三、設計提要
設計的主要內容是一個18級多速輸出的變速箱的設計,這種變速箱廣泛應用于各種機床主傳動系統(tǒng),給機床提供多種主軸轉速。設計的對象設計完成后預計要達到普通機床的的加工與精度要求。調速機構能便于操縱人員操縱。同時有利于提高工人在工作中的工作效率,帶來一定的效益。
完成設計的基本步驟為:1、收集相關資料,為設計做準備;2、完成齒輪的設計和強度校核,初步得出齒輪的基本尺寸;3、軸及軸上零件結構設計4、計算軸承壽命;5、對操縱機構進行設計;6、對整體布局做設計,同時根據(jù)所得的布局圖進一步調節(jié)各個齒輪的尺寸機相互位置關系;7、根據(jù)箱體內部結構和外部的尺寸,對箱體做結構設計;8、繪制變速箱的裝配圖及零件圖;9、將設計提交給指導老師檢查指導,對設計做進一步的修正;10、書寫設計說明書,并做設計的后期處理。
第二章 方案設計
1、 參數(shù)的擬定
1、 確定輸出轉速
根據(jù)選題要求,輸出轉速為30~1500r/min,18級。取傳動公比 φ=1.26。
擬定輸出轉速為:1500r/min,1180r/min,950r/min,750 r/min,600r/min,475r/min,375r/min,300r/min,235r/min,190r/min,150r/min,118r/min,95r/min,75 r/min,60r/min,47.5r/min,37.5r/min,30r/min。
2、 主電機的選取
根據(jù)主傳動系統(tǒng)所需的功率及要達到的最大轉速,選取電動機的型號為:Y132M-4,其基本參數(shù)為:額定功率為7.5Kw,滿載轉速為1450r/min。
2、 傳動方案設計
1、 主傳動方案擬定
集中傳動式布局的機床結構緊湊,便于實現(xiàn)集中操控,且只用一個箱體,此次設計中將采用集中傳動式布局,并采用滑移齒輪來變換傳動路線,達到多速輸出的目的。
2、 傳動式的擬定
18級轉速傳動系統(tǒng)的傳動組和傳動副可能的方案有:
18=9×2; 18=2×9; 18=3×6; 18=6×3;
18=3×3×2; 18=2×3×3; 18=3×2×3
為盡可能使變速箱結構緊湊,應避免單一軸上齒輪過多,前4種方案,一根軸上齒輪將達到12個之多,軸的軸向尺寸將過大,故不宜選取。同時考慮到變速箱具體結構,從電動機到主軸一般為降速傳動,將傳動副較多的傳動副放在接近電動機處,這樣可以使小尺寸的零件多一些,大尺寸的零件少一些,節(jié)省材料,也就是“先多后少”的原則。故選取傳動式
3、 結構式及結構網(wǎng)的確定
對于的傳動式,根據(jù)“前密后稀”的原則,即級比指數(shù)增大,選擇結構式為:,其結構網(wǎng)如圖2-1。
4、 參考X62w確定各齒輪齒數(shù),傳動方案及轉速圖
傳動方案如圖2-2所示;
r/min
轉速圖如圖2-3。
3、 齒輪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的確定
1、 各軸輸入功率
圖2-1 結構網(wǎng)圖 圖2-2 傳動系統(tǒng)簡圖
圖2-3 轉速圖
2、 各軸輸入轉矩
3、 綜合以上參數(shù),制表
表格如表2-1:
表2-1 各軸功率、轉速、轉矩
軸號
軸Ⅰ
軸Ⅱ
軸Ⅲ
軸Ⅳ
軸Ⅴ
功率()
7.39
7.17
6.96
6.72
6.49
轉速()
1500
698.1
286.4
109.7
30
轉矩()
48903
98565
235416
596311
2163799
第三章 齒輪設計
本章節(jié)中計算公式及計算參數(shù)均來自濮良貴、紀名剛編?!稒C械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 齒輪齒數(shù)表
參考立式升降臺銑床x62w,定各齒輪齒數(shù)如表3-1:
表3-1 各齒輪齒數(shù)
Ⅰ、Ⅱ軸間
Ⅱ、Ⅲ軸間
Ⅲ、Ⅳ軸之間
Ⅳ、Ⅴ軸之間
第1對
第2對
第3對
第4對
第5對
第6對
第7對
第8對
第9對
二、齒輪設計計算
(一)第一對齒輪()
1、 選定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
① 確定齒輪類型
因為該對齒輪無須承受軸向力,故選兩齒輪均為標準直齒圓柱齒輪。
② 材料選擇
小齒輪材料為40Cr調質,硬度為255~265HBS;大齒輪材料為45鋼調質,硬度為215~225HBS二者硬度差為30~50HBS,這樣有利于提高兩個齒輪的壽命
③ 銑床為一般工作機器,速度不高,選用7級制造精度
④ 小齒輪齒數(shù)為26,大齒輪齒數(shù)為54,傳動比為i==2.0
2、 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
由設計計算公式10-9a進行試算即:
d≥2.32
① 確定公式中的各計算數(shù)值:
a、 由設計對象知外嚙合時公式中的正負號取正號
b、 對于直齒圓柱齒輪,試選K=1.3
c、 計算小齒輪的轉矩:
T= 其中P==7.425Kw;n==1450r/min
代入數(shù)據(jù)得:
T==48903N·mm
d、 根據(jù)齒輪的裝置狀況,查《機械設計》表10-7中選取齒寬系數(shù)=0.7
e、 根據(jù)配對齒輪的材料類型為鍛鋼-鍛鋼,由《機械設計》表10-6查得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Z=189.8 。
f、 由《機械設計》圖10-21d中并按齒面硬度查得小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700MPa;大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550MPa
g、 由《機械設計》式10-13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得:(已知銑床為兩班制,工作壽命為15年)
N=60 njL=60×1450×1×2×8×300×15=6.22×10
N==3.11×10
h、根據(jù)齒輪的材料、熱處理方法及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查《機械設計》中圖10-19取小齒輪的接觸疲勞系數(shù)K=0.88;大齒輪的接觸疲勞系數(shù)為K=0.89
i、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
取失效概率為1%,對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由于點蝕破壞發(fā)生后只引起噪聲、振動增大,并不立即導致不能繼續(xù)工作的后果,故安全系數(shù)S=1。
由《機械設計》中式10-12得:
===616MPa
===490MPa
② 計算:
a、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代入與中較小的值:
≥2.32= 2.32= 24.3×2.32=56.3mm
b、計算圓周速度為V:
V===4.27m/s
c、計算齒寬:
b=·d=0.7×56.3=56.3mm
d、計算齒寬與齒高的比:
模數(shù) ===2.17 mm
齒高 h=2.25=2.25×2..17mm=4.88 mm
==11.5
e、計算載荷系數(shù):
根據(jù)齒輪V=4.27m/s,且齒輪精度等級為7級,由《機械設計》圖10-8查得動載系數(shù)K=1.15;
對直齒輪有==1;
由《機械設計》表10-2查得使用系數(shù)K=1.25;
由《機械設計》表10-4并且運用插值法查得對于7級精度,且小齒輪做非對稱布置時,取=1.249;
由=8.1,=1.249查《機械設計》圖10-13得=1.21;
故載荷系數(shù)K= KK=1×1.15×1×1.249=1.436
f、按實際的載荷系數(shù)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圓直徑:
由《機械設計》式10-10a得:
d= d=56.3=58.2mm
g、 計算模數(shù)m:
===2.24mm
3、 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
由《機械設計》式10-5得彎曲強度的設計公式為:
m≥
① 確定公式中的各個計算數(shù)值:
a、由《機械設計》圖10-20c查得小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500MPa
大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400MPa
b、根據(jù)齒輪材料類型、熱處理方法及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由《機械設計》圖10-18中取彎曲疲勞強度壽命系數(shù)=0.87,=0.9
c、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
對于彎曲疲勞強度來說,一旦發(fā)生斷齒就會引起嚴重的事故,故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S=1.4
由《機械設計》式10-12得:
===310MPa
===257MPa
d、計算載荷系數(shù)K
由前面查得的數(shù)據(jù)并代入表達式得:
K= KK=1.25×1.15×1×1.21=1.74
e、查取齒形系數(shù)和應力校正系數(shù):
查《機械設計》表10-5取=2.6,=2.30
查《機械設計》表10-5取=1.595,=1.71
f、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
==0.0134
==0.0153
由上述計算值知大齒輪的數(shù)值更大
② 設計計算:
m≥= mm=1.57mm
對比以上兩種設計方案的計算結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大于由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由于齒輪模數(shù)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彎曲疲勞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可取由彎曲疲勞強度所算得的模數(shù)1.64 mm并就近圓整為標準值為2mm,但是由此模數(shù)算得的d=m×Z=2×26=52 mm小于接觸疲勞強度所算得的d=58.2mm,因而不能滿足接觸疲勞強度。所以應該將m取為2.5由此得到的d=2.5×26=65 mm﹥d=58.2mm
4、 幾何尺寸的計算:
① 計算分度圓直徑:
d= m×Z=2.5×26=65 mm
d= m×Z=2.5×54=135 mm
② 計算中心距:
a===120 mm
③ 計算齒輪寬度:
b==1×65=65 mm
① 為了防止齒輪因裝配誤差產生軸向錯位導致嚙合齒寬減小而增大輪齒單位齒寬的工作載荷,所以將小齒輪齒寬在圓整的基礎上人為地加寬5mm,取B=65mm,B=70mm
(二)第二對齒輪()
1、 選定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
① 確定齒輪類型
因為該對齒輪無須承受軸向力,故選兩齒輪均為標準直齒圓柱齒輪。
② 材料選擇
小齒輪材料為40Cr調質,硬度為275~285HBS;大齒輪材料為45鋼調質,硬度為235~245HBS二者硬度差為30~50HBS,這樣有利于提高兩個齒輪的壽命
③ 銑床為一般工作機器,速度不高,選用7級制造精度
④ 小齒輪齒數(shù)為22,大齒輪齒數(shù)為33,傳動比為==1.5
2、 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
由設計計算公式10-9a進行試算即:
d≥2.32
① 確定公式中的各計算數(shù)值:
a、 由設計對象知外嚙合時公式中的正負號取正號
b、 對于直齒圓柱齒輪,試選K=1.3
c、 計算小齒輪的轉矩:
T= 其中==7.204Kw;n==698.15r/min;
代入數(shù)據(jù)得:
T==98565N·mm
d、 根據(jù)齒輪的裝置狀況,查《機械設計》表10-7中選取齒寬系數(shù)=0.7
e、 根據(jù)配對齒輪的材料類型為鍛鋼-鍛鋼,由《機械設計》表10-6查得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Z=189.8 。
f、 由《機械設計》圖10-21d中并按齒面硬度查得小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700Mpa;大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600Mpa
g、 由《機械設計》式10-13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得:(已知銑床為兩班制,工作壽命為15年)
N=60 njL=60×698.15×1×2×8×300×15=2.99×10
N==1.99×10
h、根據(jù)齒輪的材料、熱處理方法及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查《機械設計》中圖10-19取小齒輪的接觸疲勞系數(shù)K=0.9;大齒輪的接觸疲勞系數(shù)為K=0.95
i、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
取失效概率為1%,對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由于點蝕破壞發(fā)生后只引起噪聲、振動增大,并不立即導致不能繼續(xù)工作的后果,故安全系數(shù)S=1。
由《機械設計》中式10-12得:
===630Mpa
===570Mpa
② 計算:
a、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代入與中較小的值:
≥2.32= 2.32= 2.32=32.4×2.32=75mm
b、計算圓周速度為V:
V===2.72m/s
c、計算齒寬:
b=·d=0.7×75=52.5mm
d、計算齒寬與齒高的比:
模數(shù) ===3.4mm
齒高 h=2.25=2.25×3.4 mm=7.65mm
==6.86
e、計算載荷系數(shù):
根據(jù)齒輪V=2.72m/s,且齒輪精度等級為7級,由《機械設計》圖10-8查得動載系數(shù)K=1.11;
對直齒輪有==1;
由《機械設計》表10-2查得使用系數(shù)K=1.25;
由《機械設計》表10-4并且運用插值法查得對于7級精度,且小齒輪做非對稱布置時,取=1.25;
由=6.86,=1.25查《機械設計》圖10-13得=1.2;
故載荷系數(shù)K= KK=1×1.11×1×1.2=1.332
f、按實際的載荷系數(shù)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圓直徑:
由《機械設計》式10-10a得:
d= d=75=75.6mm
g、 計算模數(shù)m:
===3.44mm
3、 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
由《機械設計》式10-5得彎曲強度的設計公式為:
m≥
① 確定公式中的各個計算數(shù)值:
a、由《機械設計》圖10-20c查得小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600Mpa
大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400Mpa
b、根據(jù)齒輪材料類型、熱處理方法及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由《機械設計》圖10-18中取彎曲疲勞強度壽命系數(shù)=0.87,=0.9
c、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
對于彎曲疲勞強度來說,一旦發(fā)生斷齒就會引起嚴重的事故,故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S=1.4
由《機械設計》式10-12得:
===373Mpa
===257Mpa
d、計算載荷系數(shù)K
由前面查得的數(shù)據(jù)并代入表達式得:
K= KK=1×1.11×1×1.2=1.332
e、查取齒形系數(shù)和應力校正系數(shù):
查《機械設計》表10-5取=2.72,=2.47
查《機械設計》表10-5取=1.57,=1.64
f、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
==0.0114
==0.0158
由上述計算值知大齒輪的數(shù)值更大
② 設計計算:
m≥= mm=2.3 mm
對比以上兩種設計方案的計算結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大于由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由于齒輪模數(shù)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彎曲疲勞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可取由彎曲疲勞強度所算得的模數(shù)2.3mm并就近圓整為標準值為2.5mm,但是由此模數(shù)算得的d=m×Z=2.5×22=55 mm小于接觸疲勞強度所算得的d=75.6 mm,因而不能滿足接觸疲勞強度。所以應該將m取為4由此得到的d=3.5×22=77 mm﹥d=75.6 mm
4、 幾何尺寸的計算:
① 計算分度圓直徑:
d= m×Z=3.5×22=77mm
d= m×Z=3.5×33=115.5mm
② 計算中心距:
a===96.25mm
③ 計算齒輪寬度:
b==0.7×77=53.9 mm
為了防止齒輪因裝配誤差產生軸向錯位導致嚙合齒寬減小而增大輪齒單位齒寬的工作載荷,所以將小齒輪齒寬在圓整的基礎上人為地加寬5mm,取B=55mm,B=60mm
(三)第三對齒輪()
1、 選定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
① 確定齒輪類型
因為該對齒輪無須承受軸向力,故選兩齒輪均為標準直齒圓柱齒輪。
② 材料選擇
小齒輪材料為40Cr調質,硬度為275~285HBS;大齒輪材料為45鋼調質,硬度為235~245HBS二者硬度差為30~50HBS,這樣有利于提高兩個齒輪的壽命
③ 銑床為一般工作機器,速度不高,選用7級制造精度
④ 小齒輪齒數(shù)為19,大齒輪齒數(shù)為36,傳動比為==1.9
2、 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
由設計計算公式10-9a進行試算即:
d≥2.32
① 確定公式中的各計算數(shù)值:
a、 由設計對象知外嚙合時公式中的正負號取正號
b、 對于直齒圓柱齒輪,試選K=1.3
c、 計算小齒輪的轉矩:
T= 其中P==7.204Kw;==698.15r/min;
代入數(shù)據(jù)得:
T==98565N·mm
d、 根據(jù)齒輪的裝置狀況,查《機械設計》表10-7中選取齒寬系數(shù)=0.7
e、 根據(jù)配對齒輪的材料類型為鍛鋼-鍛鋼,由《機械設計》表10-6查得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Z=189.8 。
f、 由《機械設計》圖10-21d中并按齒面硬度查得小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700Mpa;大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600Mpa
g、 由《機械設計》式10-13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得:(已知銑床為兩班制,工作壽命為15年)
N=60 njL=60×698.15×1×2×8×300×15=2.99×10
N==1.57×10
h、根據(jù)齒輪的材料、熱處理方法及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查《機械設計》中圖10-19取小齒輪的接觸疲勞系數(shù)K=0.9;大齒輪的接觸疲勞系數(shù)為K=0.95
i、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
取失效概率為1%,對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由于點蝕破壞發(fā)生后只引起噪聲、振動增大,并不立即導致不能繼續(xù)工作的后果,故安全系數(shù)S=1。
由《機械設計》中式10-12得:
===630Mpa
===570Mpa
② 計算:
a、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代入與中較小的值:
≥2.32= 2.32= 2.32=31.4×2.32=72.8mm
b、計算圓周速度為V:
V===2.64m/s
c、計算齒寬:
b=·d=0.7×72.8=50.96mm
d、計算齒寬與齒高的比:
模數(shù) ===3.8mm
齒高 h=2.25=2.25×3.8 mm=8.55mm
==5.96
e、計算載荷系數(shù):
根據(jù)齒輪V=2.64m/s,且齒輪精度等級為7級,由《機械設計》圖10-8查得動載系數(shù)K=1.1;
對直齒輪有==1;
由《機械設計》表10-2查得使用系數(shù)K=1.25;
由《機械設計》表10-4并且運用插值法查得對于7級精度,且小齒輪做非對稱布置時,取=1.25;
由=5.96,=1.25查《機械設計》圖10-13得=1.19;
故載荷系數(shù)K= KK=1×1.1×1×1.25=1.375
f、按實際的載荷系數(shù)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圓直徑:
由《機械設計》式10-10a得:
d= d=72.8=74.2mm
g、 計算模數(shù)m:
===3.9mm
3、 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
由《機械設計》式10-5得彎曲強度的設計公式為:
m≥
① 確定公式中的各個計算數(shù)值:
a、由《機械設計》圖10-20c查得小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600Mpa
大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400Mpa
b、根據(jù)齒輪材料類型、熱處理方法及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由《機械設計》圖10-18中取彎曲疲勞強度壽命系數(shù)=0.87,=0.9
c、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
對于彎曲疲勞強度來說,一旦發(fā)生斷齒就會引起嚴重的事故,故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S=1.4
由《機械設計》式10-12得:
===373Mpa
===257Mpa
d、計算載荷系數(shù)K
由前面查得的數(shù)據(jù)并代入表達式得:
K= KK=1×1.1×1×1.19=1.309
e、查取齒形系數(shù)和應力校正系數(shù):
查《機械設計》表10-5取=2.85,=2.45
查《機械設計》表10-5取=1.54,=1.65
f、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
==0.0118
==0.0157
由上述計算值知大齒輪的數(shù)值更大
② 設計計算:
m≥= mm=2.52 mm
對比以上兩種設計方案的計算結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大于由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由于齒輪模數(shù)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彎曲疲勞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可取由彎曲疲勞強度所算得的模數(shù)2.52 mm并就近圓整為標準值為3mm,但是由此模數(shù)算得的d=m×Z=3×19=57mm小于接觸疲勞強度所算得的d=74.2mm,因而不能滿足接觸疲勞強度。所以應該將m取為4由此得到的
d=4×19=76 mm﹥d=74.2mm
4、 幾何尺寸的計算:
① 計算分度圓直徑:
d= m×Z=4×19=76mm
d= m×Z=4×36=144mm
② 計算中心距:
a===110mm
③ 計算齒輪寬度:
b==0.7×76=53.2 mm
為了防止齒輪因裝配誤差產生軸向錯位導致嚙合齒寬減小而增大輪齒單位齒寬的工作載荷,所以將小齒輪齒寬在圓整的基礎上人為地加寬5mm,取B=55mm,B=60mm
(四)第四對齒輪()
1、 選定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
① 確定齒輪類型
因為該對齒輪無須承受軸向力,故選兩齒輪均為標準直齒圓柱齒輪。
② 材料選擇
小齒輪材料為40Cr調質,硬度為275~285HBS;大齒輪材料為45鋼調質,硬度為235~245HBS二者硬度差為30~50HBS,這樣有利于提高兩個齒輪的壽命
③ 銑床為一般工作機器,速度不高,選用7級制造精度
④ 小齒輪齒數(shù)為16,大齒輪齒數(shù)為39,傳動比為==2.44
2、 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
由設計計算公式10-9a進行試算即:
d≥2.32
① 確定公式中的各計算數(shù)值:
a、 由設計對象知外嚙合時公式中的正負號取正號
b、 對于直齒圓柱齒輪,試選K=1.3
c、 計算小齒輪的轉矩:
T= 其中P=P=7.204Kw;n==698.15r/min;
代入數(shù)據(jù)得:
T==98565mm
根據(jù)齒輪的裝置狀況,查《機械設計》表10-7中選取齒寬系數(shù)=0.7
d、 根據(jù)配對齒輪的材料類型為鍛鋼-鍛鋼,由《機械設計》表10-6查得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Z=189.8 。
e、 由《機械設計》圖10-21d中并按齒面硬度查得小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700Mpa;大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600Mpa
f、 由《機械設計》式10-13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得:(已知銑床為兩班制,工作壽命為15年)
N=60 njL=60×693×1×2×8×300×15=2.99×10
N==1.57×10
h、根據(jù)齒輪的材料、熱處理方法及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查《機械設計》中圖10-19取小齒輪的接觸疲勞系數(shù)K=0.9;大齒輪的接觸疲勞系數(shù)為K=0.95
i、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
取失效概率為1%,對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由于點蝕破壞發(fā)生后只引起噪聲、振動增大,并不立即導致不能繼續(xù)工作的后果,故安全系數(shù)S=1。
由《機械設計》中式10-12得:
===630Mpa
===570Mpa
② 計算:
a、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代入與中較小的值:
≥2.32= 2.32= 2.32=30.6×2.32=71mm
b、計算圓周速度為V:
V===2.57m/s
c、計算齒寬:
b=·d=0.7×71=49.7mm
d、計算齒寬與齒高的比:
模數(shù) ===4.4mm
齒高 h=2.25=2.25×4.4 mm=9.9mm
==5
e、計算載荷系數(shù):
根據(jù)齒輪V=2.57m/s,且齒輪精度等級為7級,由《機械設計》圖10-8查得動載系數(shù)K=1.1;
對直齒輪有==1;
由《機械設計》表10-2查得使用系數(shù)K=1.25;
由《機械設計》表10-4并且運用插值法查得對于7級精度,且小齒輪做非對稱布置時,取=1.25;
由=5,=1.25查《機械設計》圖10-13得=1.18;
故載荷系數(shù)K= KK=1×1.1×1×1.25=1.375
f、按實際的載荷系數(shù)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圓直徑:
由《機械設計》式10-10a得:
d= d=71=72.3mm
g、 計算模數(shù)m:
===4.5mm
3、 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
由《機械設計》式10-5得彎曲強度的設計公式為:
m≥
① 確定公式中的各個計算數(shù)值:
a、由《機械設計》圖10-20c查得小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600Mpa
大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400Mpa
b、根據(jù)齒輪材料類型、熱處理方法及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由《機械設計》圖10-18中取彎曲疲勞強度壽命系數(shù)=0.87,=0.9
c、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
對于彎曲疲勞強度來說,一旦發(fā)生斷齒就會引起嚴重的事故,故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S=1.4
由《機械設計》式10-12得:
===373Mpa
===257Mpa
d、計算載荷系數(shù)K
由前面查得的數(shù)據(jù)并代入表達式得:
K= KK=1×1.1×1×1.18=1.298
e、查取齒形系數(shù)和應力校正系數(shù):
查《機械設計》表10-5,并運用插值法取=3.03,=2.41
取=1.51,=1.67
f、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
==0.0123
==0.0156
由上述計算值知大齒輪的數(shù)值更大
② 設計計算:
m≥= mm=2.85mm
對比以上兩種設計方案的計算結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大于由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由于齒輪模數(shù)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彎曲疲勞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可取由彎曲疲勞強度所算得的模數(shù)2.85 mm并就近圓整為標準值為3mm,但是由此模數(shù)算得的d=m×Z=3×16=48mm小于接觸疲勞強度所算得的d=72.3mm,因而不能滿足接觸疲勞強度。所以應該將m取為5由此得到的d=5×16=80mm=d>72mm
4、 幾何尺寸的計算:
① 計算分度圓直徑:
d= m×Z=5×16=80mm
d= m×Z=5×39=195mm
② 計算中心距:
a===137.5mm
③ 計算齒輪寬度:
b==0.7×80=56mm
為了防止齒輪因裝配誤差產生軸向錯位導致嚙合齒寬減小而增大輪齒單位齒寬的工作載荷,所以將小齒輪齒寬在圓整的基礎上人為地加寬5mm,取B=55mm,B=60mm
由于小齒輪齒數(shù)小于17,故需采用變位避免根切。
小齒輪采用正變位mm;大齒輪采用負變位mm
(5) 第五對齒輪()
1、 選定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
① 確定齒輪類型
因為該對齒輪無須承受軸向力,故選兩齒輪均為標準直齒圓柱齒輪。
② 材料選擇
大、小齒輪材料均為45鋼,并經調質后表面淬火,齒輪齒面硬度為40~50HRC。
③ 銑床為一般工作機器,速度不高,選用7級制造精度
④ 小齒輪齒數(shù)為26,大齒輪齒數(shù)為39,傳動比為==0.66;u==1.5;
2、 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
由設計計算公式10-9a進行試算即:
d≥2.32
① 確定公式中的各計算數(shù)值:
a、 由設計對象知外嚙合時公式中的正負號取正號
b、 對于直齒圓柱齒輪,試選K=1.3
c、 計算小齒輪的轉矩:
T= 其中P==6.85Kw;=698.15××=429.6r/min;
代入數(shù)據(jù)得:
T==152275N·mm
d、 根據(jù)齒輪的裝置狀況,查《機械設計》表10-7中選取齒寬系數(shù)=0.7
e、 根據(jù)配對齒輪的材料類型為鍛鋼-鍛鋼,由《機械設計》表10-6查得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Z=189.8 。
f、 由《機械設計》圖10-21e中并按齒面硬度查得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 =1100Mpa
g、 由《機械設計》式10-13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得:(已知銑床為兩班制,工作壽命為15年)
N=60 njL=60×426.5×1×2×8×300×15=1.84×10
N==1.23×10
h、根據(jù)齒輪的材料、熱處理方法及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查《機械設計》中圖10-19取小齒輪的接觸疲勞系數(shù)K=0.9;大齒輪的接觸疲勞系數(shù)為K=0.95
i、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
取失效概率為1%,對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由于點蝕破壞發(fā)生后只引起噪聲、振動增大,并不立即導致不能繼續(xù)工作的后果,故安全系數(shù)S=1。
由《機械設計》中式10-12得:
==0.9×1100=990Mpa
==0.95×1100=1045Mpa
② 計算:
a、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代入與中較小的值:
≥2.32= 2.32= 2.32=25.8×2.32=60mm
b、計算圓周速度為V:
V===1.34m/s
c、計算齒寬:
b=·d=0.7×60=42mm
d、計算齒寬與齒高的比:
模數(shù) ===2.3mm
齒高 h=2.25=2.25×3.3 mm=5.175mm
==11.6
e、計算載荷系數(shù):
根據(jù)齒輪V=1.34m/s,且齒輪精度等級為7級,由《機械設計》圖10-8查得動載系數(shù)K=1.07;
對直齒輪有==1;
由《機械設計》表10-2查得使用系數(shù)K=1.25;
由《機械設計》表10-4并且運用插值法查得對于7級精度,且小齒輪做非對稱布置時,取=1.243;
由=8.1,=1.243查《機械設計》圖10-13得=1.2;
故載荷系數(shù)K= KK=1×1.07×1×1.243=1.33
f、按實際的載荷系數(shù)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圓直徑:
由《機械設計》式10-10a得:
d= d=60=60.5mm
g、 計算模數(shù)m:
===2.33mm
3、 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
由《機械設計》式10-5得彎曲強度的設計公式為:
m≥
① 確定公式中的各個計算數(shù)值:
a、由《機械設計》圖10-20d查得小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620Mpa
b、根據(jù)齒輪材料類型、熱處理方法及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由《機械設計》圖10-18中取彎曲疲勞強度壽命系數(shù)=0.87,=0.9
c、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
對于彎曲疲勞強度來說,一旦發(fā)生斷齒就會引起嚴重的事故,故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S=1.4
由《機械設計》式10-12得:
===385Mpa
===398.6Mpa
d、計算載荷系數(shù)K
由前面查得的數(shù)據(jù)并代入表達式得:
K= KK=1×1.07×1×1.2=1.28
e、查取齒形系數(shù)和應力校正系數(shù):
查《機械設計》表10-5,并運用插值法取=2.62,=2.41
取=1.595,=1.67
f、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
==0.0109
==0.0101
由上述計算值知大齒輪的數(shù)值更大
② 設計計算:
m≥= mm=2.07 mm
對比以上兩種設計方案的計算結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大于由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由于齒輪模數(shù)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彎曲疲勞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可取由彎曲疲勞強度所算得的模數(shù)2.06mm并就近圓整為標準值為3mm,但是由此模數(shù)算得的d=m×Z=3×26=78mm大于接觸疲勞強度所算得的d=61.4mm,能滿足接觸疲勞強度。所以應該將m取為3。
4、 幾何尺寸的計算:
① 計算分度圓直徑:
d= m×Z=3×26=78mm
d= m×Z=3×39=117mm
② 計算中心距:
a===97.5mm
③ 計算齒輪寬度:
b==0.7×78=54.6mm
為了防止齒輪因裝配誤差產生軸向錯位導致嚙合齒寬減小而增大輪齒單位齒寬的工作載荷,所以將小齒輪齒寬在圓整的基礎上人為地加寬5mm,取B=55mm,B=60mm
(6) 第六對齒輪()
1、 選定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
① 確定齒輪類型
因為該對齒輪無須承受軸向力,故選兩齒輪均為標準直齒圓柱齒輪。
② 材料選擇
大、小齒輪材料均為45鋼,并經調質后表面淬火,齒輪齒面硬度為40~50HRC。
③ 銑床為一般工作機器,速度不高,選用7級制造精度
④ 小齒輪齒數(shù)為28,大齒輪齒數(shù)為37,傳動比為==1.32;
2、 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
由設計計算公式10-9a進行試算即:
d≥2.32
① 確定公式中的各計算數(shù)值:
a、 由設計對象知外嚙合時公式中的正負號取正號
b、 對于直齒圓柱齒輪,試選K=1.3
c、 計算小齒輪的轉矩:
T= 其中P==7.06Kw;==286.42r/min;
代入數(shù)據(jù)得:
T==235416N·mm
d、 根據(jù)齒輪的裝置狀況,查《機械設計》表10-7中選取齒寬系數(shù)=0.7
e、 根據(jù)配對齒輪的材料類型為鍛鋼-鍛鋼,由《機械設計》表10-6查得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Z=189.8 。
f、 由《機械設計》圖10-21e中并按齒面硬度查得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 =1100Mpa。
g、 由《機械設計》式10-13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得:(已知銑床為兩班制,工作壽命為15年)
N=60 njL=60×286.42×1×2×8×300×15=1.23×10
N==9.3×10
h、根據(jù)齒輪的材料、熱處理方法及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查《機械設計》中圖10-19取小齒輪的接觸疲勞系數(shù)K=0.9;大齒輪的接觸疲勞系數(shù)為K=0.95
i、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
取失效概率為1%,對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由于點蝕破壞發(fā)生后只引起噪聲、振動增大,并不立即導致不能繼續(xù)工作的后果,故安全系數(shù)S=1。
由《機械設計》中式10-12得:
==0.9×1100=990Mpa
==0.95×1100=1045Mpa
② 計算:
a、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代入與中較小的值:
≥2.32= 2.32= 2.32=30.4×2.32=70.5mm
b、計算圓周速度為V:
V===1.05m/s
c、計算齒寬:
b=·d=0.7×70.5=49.35mm
d、計算齒寬與齒高的比:
模數(shù) ===2.52mm
齒高 h=2.25=2.25×2.52mm=5.67mm
==8.7
e、計算載荷系數(shù):
根據(jù)齒輪V=1.05m/s,且齒輪精度等級為7級,由《機械設計》圖10-8查得動載系數(shù)K=1.05;
對直齒輪有==1;
由《機械設計》表10-2查得使用系數(shù)K=1.25;
由《機械設計》表10-4并且運用插值法查得對于7級精度,且小齒輪做非對稱布置時,取=1.246;
由=8.7,=1.246查《機械設計》圖10-13得=1.2;
故載荷系數(shù)K= KK=1×1.05×1×1.246=1.31
f、按實際的載荷系數(shù)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圓直徑:
由《機械設計》式10-10a得:
d= d=70.5=70.7mm
g、 計算模數(shù)m:
===2.53mm
3、 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
由《機械設計》式10-5得彎曲強度的設計公式為:
m≥
① 確定公式中的各個計算數(shù)值:
a、由《機械設計》圖10-20d查得小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620Mpa
b、根據(jù)齒輪材料類型、熱處理方法及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由《機械設計》圖10-18中取彎曲疲勞強度壽命系數(shù)=0.87,=0.9
c、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
對于彎曲疲勞強度來說,一旦發(fā)生斷齒就會引起嚴重的事故,故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S=1.4
由《機械設計》式10-12得:
===385Mpa
===398.6Mpa
d、計算載荷系數(shù)K
由前面查得的數(shù)據(jù)并代入表達式得:
K= KK=1×1.05×1×1.2=1.26
e、查取齒形系數(shù)和應力校正系數(shù):
查《機械設計》表10-5,并運用插值法取=2.55,=2.47
取=1.61,=1.66
f、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
==0.0107
==0.0103
由上述計算值知大齒輪的數(shù)值更大
② 設計計算:
m≥= mm=2.26 mm
對比以上兩種設計方案的計算結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大于由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由于齒輪模數(shù)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彎曲疲勞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可取由彎曲疲勞強度所算得的模數(shù)2.26mm并就近圓整為標準值為3mm,但是由此模數(shù)算得的d=m×Z=2.5×28=70mm小于接觸疲勞強度所算得的d=70.2mm,因而不能滿足接觸疲勞強度。所以應該將m取為3由此得到的d=3×28=84mm>d=70.2mm
4、 幾何尺寸的計算:
① 計算分度圓直徑:
d= m×Z=3×28=84mm
d= m×Z=3×37=108mm
② 計算中心距:
a===96mm
③ 計算齒輪寬度:
b==0.7×84=58.8mm
為了防止齒輪因裝配誤差產生軸向錯位導致嚙合齒寬減小而增大輪齒單位齒寬的工作載荷,所以將小齒輪齒寬在圓整的基礎上人為地加寬5mm,取B=60mm,B=65mm
(7) 第七對齒輪()
1、 選定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
① 確定齒輪類型
因為該對齒輪無須承受軸向力,故選兩齒輪均為標準直齒圓柱齒輪。
② 材料選擇
大、小齒輪材料均為45鋼,并經調質后表面淬火,齒輪齒面硬度為40~50HRC。
③ 銑床為一般工作機器,速度不高,選用7級制造精度
④ 小齒輪齒數(shù)為18,大齒輪齒數(shù)為37,傳動比為==2.01;
2、 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
由設計計算公式10-9a進行試算即:
d≥2.32
① 確定公式中的各計算數(shù)值:
a、 由設計對象知外嚙合時公式中的正負號取正號
b、 對于直齒圓柱齒輪,試選K=1.3
c、 計算小齒輪的轉矩:
T= 其中P==7.06Kw;==286.42r/min代入數(shù)據(jù)得:
T==235416N·mm
d、 根據(jù)齒輪的裝置狀況,查《機械設計》表10-7中選取齒寬系數(shù)=0.7
e、 根據(jù)配對齒輪的材料類型為鍛鋼-鍛鋼,由《機械設計》表10-6查得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Z=189.8 。
f、 由《機械設計》圖10-21e中并按齒面硬度查得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 =1100Mpa。
g、 由《機械設計》式10-13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得:(已知銑床為兩班制,工作壽命為15年)
N=60 njL=60×286.42×1×2×8×300×15=1.23×10
N==6.1×10
h、根據(jù)齒輪的材料、熱處理方法及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查《機械設計》中圖10-19取小齒輪的接觸疲勞系數(shù)K=0.9;大齒輪的接觸疲勞系數(shù)為K=0.95
i、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
取失效概率為1%,對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由于點蝕破壞發(fā)生后只引起噪聲、振動增大,并不立即導致不能繼續(xù)工作的后果,故安全系數(shù)S=1。
由《機械設計》中式10-12得:
==0.9×1100=990Mpa
==0.95×1100=1045Mpa
② 計算:
a、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代入與中較小的值:
≥2.32= 2.32= 2.32=28.9×2.32=66.8mm
b、計算圓周速度為V:
V===0.99m/s
c、計算齒寬:
b=·d=0.7×66.8=46.76mm
d、計算齒寬與齒高的比:
模數(shù) ===3.7mm
齒高 h=2.25=2.25×3.7 mm=8.325mm
==5.6
e、計算載荷系數(shù):
根據(jù)齒輪V=0.99m/s,且齒輪精度等級為7級,由《機械設計》圖10-8查得動載系數(shù)K=1.05;
對直齒輪有==1;
由《機械設計》表10-2查得使用系數(shù)K=1.25;
由《機械設計》表10-4并且運用插值法查得對于7級精度,且小齒輪做非對稱布置時,取=1.244;
由=5.6,=1.244查《機械設計》圖10-13得=1.2;
故載荷系數(shù)K= KK=1×1.05×1×1.244=1.31
f、按實際的載荷系數(shù)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圓直徑:
由《機械設計》式10-10a得:
d= d=66.8=67.3mm
g、 計算模數(shù)m:
===3.74mm
3、 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
由《機械設計》式10-5得彎曲強度的設計公式為:
m≥
① 確定公式中的各個計算數(shù)值:
a、由《機械設計》圖10-20d查得小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620Mpa
b、根據(jù)齒輪材料類型、熱處理方法及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由《機械設計》圖10-18中取彎曲疲勞強度壽命系數(shù)=0.87,=0.9
c、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
對于彎曲疲勞強度來說,一旦發(fā)生斷齒就會引起嚴重的事故,故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S=1.4
由《機械設計》式10-12得:
===385Mpa
===398.6Mpa
d、計算載荷系數(shù)K
由前面查得的數(shù)據(jù)并代入表達式得:
K= KK=1×1.05×1×1.2=1.26
e、查取齒形系數(shù)和應力校正系數(shù):
查《機械設計》表10-5,并運用插值法取=2.91,=2.34
取=1.53,=1.68
f、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
==0.0116
==0.0098
由上述計算值知大齒輪的數(shù)值更大
② 設計計算:
m≥= mm=3.11 mm
對比以上兩種設計方案的計算結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大于由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由于齒輪模數(shù)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彎曲疲勞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可取由彎曲疲勞強度所算得的模數(shù)3.11 mm并就近圓整為標準值為4mm,但是由此模數(shù)算得的d=m×Z=4×18=72mm大于接觸疲勞強度所算得的d=66.8mm,因而、能滿足接觸疲勞強度。所以將m取為4
4、 幾何尺寸的計算:
① 計算分度圓直徑:
d= m×Z=4×18=72mm
d= m×Z=4×47=188mm
② 計算中心距:
a===95mm
③ 計算齒輪寬度:
b==0.7×72=50.4mm
為了防止齒輪因裝配誤差產生軸向錯位導致嚙合齒寬減小而增大輪齒單位齒寬的工作載荷,所以將小齒輪齒寬在圓整的基礎上人為地加寬5mm,取B=50mm,B=55mm
(8) 第八對齒輪()
1、 選定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
① 確定齒輪類型
因為該對齒輪無須承受軸向力,故選兩齒輪均為標準直齒圓柱齒輪。
② 材料選擇
大、小齒輪材料均為45鋼,并經調質后表面淬火,齒輪齒面硬度為40~50HRC。
③ 銑床為一般工作機器,速度不高,選用7級制造精度
④ 小齒輪齒數(shù)為38,大齒輪齒數(shù)為82,傳動比為==0.46;u==2.16;
2、 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
由設計計算公式10-9a進行試算即:
d≥2.32
① 確定公式中的各計算數(shù)值:
a、 由設計對象知外嚙合時公式中的正負號取正號
b、 對于直齒圓柱齒輪,試選K=1.3
c、 計算小齒輪的轉矩:
T= 其中P==6.65Kw;=×=236.7r/min;
代入數(shù)據(jù)得:
T==268304N·mm
d、 根據(jù)齒輪的裝置狀況,查《機械設計》表10-7中選取齒寬系數(shù)=0.7
e、 根據(jù)配對齒輪的材料類型為鍛鋼-鍛鋼,由《機械設計》表10-6查得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Z=189.8 。
f、 由《機械設計》圖10-21e中并按齒面硬度查得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 =1100Mpa。
g、 由《機械設計》式10-13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得:(已知銑床為兩班制,工作壽命為15年)
N=60 njL=60×235×1×2×8×300×15=1.02×10
N==4.7×10
h、根據(jù)齒輪的材料、熱處理方法及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查《機械設計》中圖10-19取小齒輪的接觸疲勞系數(shù)K=0.9;大齒輪的接觸疲勞系數(shù)為K=0.95
i、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
取失效概率為1%,對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由于點蝕破壞發(fā)生后只引起噪聲、振動增大,并不立即導致不能繼續(xù)工作的后果,故安全系數(shù)S=1。
由《機械設計》中式10-12得:
==0.9×1100=990Mpa
==0.95×1100=1045Mpa
② 計算:
a、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