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兩章》導學案和答案.doc
《《孟子兩章》導學案和答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孟子兩章》導學案和答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導學案 一、學習過程: (1)、預習:看注釋,試譯全文。 (2)、簡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 ,思想家,教育家,是繼 以后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 ”,并有“ ”之稱。 《孟子》是 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 、 、哲學主張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全書共七篇,計261章,約35000字。 南宋熹將《孟子》、 、 、 并稱為“四書”。 (3)、解釋一詞多義: 道:1、會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無道,誅暴秦( ) 固:1、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2、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2、池非不深也( ) 國:1、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2、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 (4)、解釋加點詞: 1、天時不如地利 天時:( )地利:( ) 2、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 3、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環(huán):( ) 4、是天時不如地也 是:( )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 ) 7、得道者多助 得道:( ) 8、親戚畔之 親戚:( ) 9、故( )君子( )有( )不戰(zhàn) 10、兵革非不堅( )利( )也: 11、寡助之至 至:( ) 12、委( )而去( )之 13、兵( )革( )非不堅利也 14、池非不深也 池:( ) 15、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固:( ) (5)、解釋一詞多義: 道:1、會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無道,誅暴秦( ) 固:1、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2、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2、池非不深也( ) 國:1、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2、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 (6)、翻譯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4、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7)文本探究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2、從上文看,得“人和”的實質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論證方法是 。 4、現(xiàn)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義,請結合你的生活,談談對“道”的理解。 5、請寫出一句與“人和”有關的名言警句: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導學案 一、基礎積累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 ) 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 ) 管夷吾舉于士 ( ) 百里奚舉于市 ( )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 ) ( ) 必先苦其心志 ( ) 勞其筋骨 ( ) 行拂亂其所為 ( ) ( ) 空乏其身 ( ) 所以動以忍性( ) ( ) 曾益其所不能 ( ) 人恒過 ( ) 困于心 ( ) 衡于慮 ( ) 而后作( ) 征于色( ) 而后喻 ( )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 ) 國恒亡( ) 入則無法家拂士( ) ( ) 8、翻譯句子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多義詞。 于: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征于色( )而:而后作( )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生于憂患( ) 而死于安樂也( )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二、文本探究 1、文中列舉的六個人的事跡,它們的共同點是什么?從他們的事跡中你能得出什么啟示? 共同點: 啟 示: 2、文中論述的核心問題是“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而開篇卻不惜筆墨列舉了六位歷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作者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 4、“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一句強調了什么? 5、文章第2、3段從哪兩個方面論述了本心論點?運用了什么寫法? 6、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論述這一論點的目的是什么? 7、文章結尾以“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币痪洫毩⒊啥卧诒磉_上有何作用? 8、作者認為“人恒過,然后能改”,你認為能改的條件是什么? 9、作者認為成才條件源于主客觀兩種,你是怎樣看待這兩個條件的? 三、拓展延伸 1、由本文的題目而聯(lián)想到的一個成語是什么? 2、請寫出至少兩則和本文闡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1、天時不如地利天時: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地利: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 2、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3、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環(huán):圍 4、是天時不如地也是:這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震懾 7、得道者多助得道:施行仁義 8、親戚畔之親戚:骨肉兄弟。 9、故(所以)君子(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么)不戰(zhàn) 10、兵革非不堅(堅硬)利(銳利)也: 11、寡助之至至:極點。 12、委(放棄)而去(離開)之 13、兵(兵器)革(甲衣)非不堅利也 14、池非不深也池:護城河 16、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固:鞏固。 十、朗讀節(jié)奏 1、夫/環(huán)而攻之 2、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詞類活用。 勞(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使......勞累)其筋骨餓(使......饑餓) 空乏(使....窮困缺乏)所以動(使......驚動)心 忍(使.......堅韌)性行拂亂(使......受到阻撓)其所為 人恒過(名詞活用為動詞,犯錯誤、犯過失) 入則、出則(動詞活用為名詞,國內、國外)4、古今異義詞。 舉于版筑之間(今義:建筑、修路古義:搗土用的杵) 舉于士(今義:士兵古義:獄官) 5、多義詞。 于: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從)而:而后作(承接連詞)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給)而死于安樂也(并列連詞) 征于色(在) 生于憂患(由于,在) 發(fā):發(fā)于畎畝(舉,被任用)是:于是人也(這樣的) 發(fā)于聲(表現(xiàn))今義,判斷動詞 拂:行拂亂其所為(阻撓,違反) 拂士(同“弼”,輔佐,輔弼) 6、特殊句式。 A、狀語后置B、被動句 a、舜發(fā)于畎畝之中(被任用)b、付說舉于版筑之間(被選用) c、膠鬲舉于魚鹽之中(被選用)d、舉于士(被錄用) e、孫叔敖舉于海(被起用)f、百里奚舉于士(被起用) 二、解釋字詞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起,被任用 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被舉用 管夷吾舉于士 獄官 百里奚舉于市 市場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 擔子,責任 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勞其筋骨 使……勞累 行拂亂其所為 行:行為 拂:違反,阻撓 空乏其身 窮困缺乏 所以動以忍性 使……驚動 使……堅韌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人恒過 犯過失 困于心 憂困 衡于慮 同“橫”,阻塞,不順暢 而后作 作為,奮起 征于色 征驗,表現(xiàn)出來 而后喻 明白,了解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在外面,指國外 國恒亡 常常 入則無法家拂士 在里面,指國內 拂同“弼”輔佐 有法度的臣士 輔佐君主的賢士 三、文中列舉的六個人的事跡,它們的共同點是什么?從他們的事跡中你能得出什么啟示? ☆共同點:出身卑微,都是經歷艱苦磨難后,最終成就了作為。 啟 示:一個人若想成就一番偉業(yè),就必須在思想、身體、生活、行為等方面經歷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煉。 四、文中論述的核心問題是“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而開篇卻不惜筆墨列舉了六位歷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這六位歷史人物都是在經歷了艱難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事業(yè),開篇列舉這些人物及事例,是為了更有說服力的論述本文的中心論點。 五、作者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 ☆“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任務?!笆侨恕敝盖懊鏀⑹龅牧鶄€人,又不限于他們,還包括其他能擔任“大任”的人。 六、“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一句強調了什么? ☆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yè),就必須先在生活、思想和行為方面經受一番艱苦甚至痛苦的磨難,逆境出人才,逆境可以增添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和勇氣,磨練意志。 七、文章第2、3段從哪兩個方面論述了本心論點?運用了什么寫法? ☆從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兩個方面論述的,運用了正反對比的寫法。 八、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論述這一論點的目的是什么? 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目的:先擺事實,舉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業(yè)的例子,從中歸納出造就人才的客觀因素,經歷磨難,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fā)有為。再分析說理,說明個人成才的主觀因素,重點論證“生于憂患”,并以一簡練的對偶句,由個人談到治國;說明國家要發(fā)展,也要有憂患意識。最后歸納出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九、文章結尾以“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币痪洫毩⒊啥卧诒磉_上有何作用? ☆這是全文的警策之語。作者在前文充分的論證說理之后,水到渠成地推出這個結論。獨句成段,既深化了主題,又更鮮明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論點。 十、作者認為“人恒過,然后能改”,你認為能改的條件是什么? ☆有積極進取之心,不斷的總結犯錯誤的經驗教訓,不斷改正。 十一、作者認為成才條件源于主客觀兩種,你是怎樣看待這兩個條件的? ☆成才離不開個人的主觀努力和客觀條件,但主觀條件起決定性作用。它可以改變不利的客觀條件,化不利為有利??陀^條件也不可忽視,有時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十二、由本文的題目而聯(lián)想到的一個成語是什么? ☆居安思?!“膊煌!√幇菜嘉? 十三、請寫出至少兩則和本文闡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窮且易堅,不墜青云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十四、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面對艱苦環(huán)境的磨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tài)度,結合文章你說說這其中最關鍵的是什么? ☆面對艱苦環(huán)境的磨難,有的人奮發(fā)圖強,有的人意志消沉,關鍵取決于受磨礪者自身,只有自我覺醒,努力戰(zhàn)勝困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反之則會在磨難中消沉、毀滅。 十五、人生就是一次遠航,有艷陽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難能一帆風順,當你身處逆境時,這篇文章會給你帶來哪些啟示,你將以怎樣的心態(tài)對待它?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古代先賢歷經苦難,最終取得成功的事例啟示我們,以積極和樂觀的心態(tài),勇敢地迎接困難和挑戰(zhàn)。像一個遭遇風景的漁夫,充滿著憧憬與希望,包蘊著力量與勇氣,呼吸著成腥的空氣,撐滿帆去搏擊風浪?;蛳褚恢桓甙恋暮Q嘤赂业赜颖╋L雨的挑戰(zhàn)。 十六、2008年的雪災、“512”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等,一次次考驗著我們的祖國。我們渴望天佑中國,但我們也深知“多難興邦”。幾千年來,中華民族雖歷經滄桑,飽受磨難,但我們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昂首屹立于世界的東方。結合課文分析:多難為何能興邦?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經受一些考驗。當我們遭受災難之日,也是對國家、民族“苦其心態(tài),勞其筋骨”的磨礪之時。挫折可以使我們團結一心,風雨同舟;災難能使我們民族的斗志受到激發(fā),凝聚力大大增強,那種戰(zhàn)無不勝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會在這一特定的歷史時刻強有力地凸顯出來。這樣就能使我們的國家戰(zhàn)勝任何困難,更好地走向興旺和繁榮。 6-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孟子兩章 孟子 導學案 答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8038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