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 德育新模式:開放·體驗德育
德育新模式:開放體驗德育傳統(tǒng)德育模式已無法適應現實的需要,學校德育必須尋找新出路.自2001年秋季始,我們進行了“開放?體驗”的德育模式探索,已初見成效.一,”開放”的基,_HJ本含義“開放?體驗”德育是在開放思想指導下,以體驗為主要實施形式的德育模式.在這種模式中.開放的基本含義包括:1.德育思維的轉變.把德育看成是一個動態(tài)的,開放的過程,用發(fā)展變化的眼光審視德育,根據時代特點確定德育內容,選擇德育方法.2.德育內容的持續(xù)更新.根據社會發(fā)展和時代特點,不斷增加新內容,替代舊內容.3.德育途徑的拓展.打破校園德育代替全部德育的格局.實現德育的社會化和社會德育,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走進生活.4.德育模式的重建.從現實人手,讓學生在真實的現實生活情境中去體驗.在師生,生生交流中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將認知內化并落實到行動上,實現認知,情感和道德的協(xié)調發(fā)展.二,”體驗”的主要方式1.生活體驗.學生體驗的生活必須是真實的生活,不是”精心設計”的生活.例如,要讓學生體驗農民勞動的艱辛,就必須將他們放到農村,實實在在干幾天農活;要讓學生體驗經商,就必須讓他們擺攤設點,排除”友情購買”.2.情感體驗.一件真實事件對學生的教育作用遠遠超過幾千句喋喋不休的說教.教育者要善于捕捉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信息,及時將其引入到教育活動中來.教師要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質,進行正確的導向,使學生的情感與認知達到一個新的高度.3.認知體驗.借鑒研究性學習的成功經驗,有目的,有計劃,有指=擅二麓;整向,有方法地進行認知探索.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身心特點及認識能力的差距,精心設計方案,加強指導,對不同年齡和不同特點的學生區(qū)別對待,提出不同的要求.探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社會調查和資料收集,這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資源線索,建立必要的資源庫.學生在獲取信息資源后對信息進行整理,分析,之后要撰寫探究報告,并在一定范圍內發(fā)布,成果共享,互相教育.三,”開放?體驗”德育模式的結構“開放?體驗”德育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為活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體驗的展開需要一定的情境,體驗后需要交流指導,因此情境,體驗,交流指導成為”開放?體驗”德育的要素.由此形成了”創(chuàng)設情境一嘗試體驗一交流指導”的結構圖式.1創(chuàng)設情境.就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目的是引發(fā)出體驗的中心問題,激發(fā)學生體驗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情境由材料構成,包括感性材料和理性材料兩大類.感性材料如事件,經歷,實物等,理性材料如論斷,觀點,思想等.感性材料具有生動可感性,能迅速激活思維,激發(fā)嘗試,探究,交流的欲望.因此創(chuàng)設情境的材料最好是感性材料.情境要交織著思維沖突.教師要及時加以誘導,讓學生提出問題,并制定以體驗為解決問題主要方式的方案.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歸納提煉,形成直指教育目標,有利于體驗開展的中心問題或主要問題,該問題要有思維含量,有可接近性,有吸引力,使學生愿意參與到問題的研究和解決中,圍繞問題嘗試體驗.2.嘗試體驗.這是”開放?體驗”德育模式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在教師幫助,指導下圍繞問題展開的實踐活動.目的是使學生獲得直接的感受或經驗,將認知內化,實現知行統(tǒng)一.嘗試體驗需要教育者的組織,指導,幫助.活動前,組織者要制訂周密詳細的方案,使每個成員都有明確的任務;活動中,要強化任務觀念,促使學生真正體驗;整個活動要圍繞目標來進行.教育者的組織,指導和幫助要掌握分寸,任何包辦代替和控制都會使體驗流于形式,影響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3.交流指導.交流是學生體驗后深化認識,升華感情的過程,學生將體驗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和盤托出,信息共享,互相啟發(fā)與教育.指導是教育者對學生的思想,認識和感情進行分析與評判,以培養(yǎng)學生的價值選擇能力和辨別能力.指導時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體驗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挖掘出每個素材的積極意義.指導最好是群體性的,指導一個教育一片,根據具體情況也可采用個別交流指導和即時指導的方式.交流和指導要在民主氣氛中進行,這種民主不僅是師生間的民主,也包括學生間的民主.摘自中小學管理責任編輯?趙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