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師說》 同步檢測題 蘇教版必修1.doc
-
資源ID:2780623
資源大?。?span id="zsymsao" class="font-tahoma">17KB
全文頁數(shù):2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高中語文《師說》 同步檢測題 蘇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師說 同步檢測題 蘇教版必修1達 標 檢 測一、基礎(chǔ)知識1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是故圣益圣(前一個“圣”是名詞,圣人;后一個“圣”是形容詞,圣明)B六藝經(jīng)傳(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是故:因此)D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教:教育)2下列各組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 其皆出于此乎B.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C.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D.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3下列加點的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古之學者必有師 B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C吾從而師之 D聞道有先后4.下列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中“所以”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B.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夫秦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齊也D.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5從詞類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不含意動用法的一項是( )A恥學于師 B吾妻之美我者C恥吾君于諸侯之國 D不恥下問二、課外語段閱讀韓 愈愿之言曰:“人之稱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澤施于人,名聲昭于時。坐于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則樹旗旄,羅弓矢,武夫前呵,從者塞途。供經(jīng)之人,各執(zhí)其物,夾道而疾馳。喜有賞,怒有刑。才峻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閑居,妒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當世者之所為也。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案F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采于山,美可茹;釣于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大丈夫不遇于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門,奔走于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處污穢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僥幸于萬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為人賢不肖何如也?”6對下面加點的兩組虛詞分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其在外,則樹旗旄,羅弓矢 我則行之其于為人賢不肖何如也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A與的“則”相同,與的“于”不同。B與的“則”不相同,與的“于”相同。C與的“則”相同,與的“于”也相同。D與的“則”不相同,與的“于”也不同。7文中下列四句的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牵?)A“坐于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是指在朝庭做官,掌管人事大權(quán),直接輔助皇帝的人。B“才峻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意為團結(jié)人才,效法古人,德行高尚,能接受批評意見而不煩惱。C“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當面受到稱贊,還不如背后無人毀謗。D“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想進去而又遲疑不前,想要說話而又不敢講。8對文中的“大丈夫”“我”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大丈夫”是指那種“奔走于形勢之途”為求一官半職而趨炎附勢、投機鉆營的人。B“大丈夫”是指那種“各執(zhí)其物,夾道而疾馳”且美女如云的游手好閑之徒。C“我”是“窮居而野處”的山林隱士。D“我”是“處污穢而不羞”“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廉之士。9對本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第一段寫的是達官貴人,他們深得皇帝寵幸,在朝可發(fā)號施令,出外則前呼后擁,居家有美女投懷。B第二段寫的是山林隱士,他們沒有生活規(guī)律,自由自在,不聞世事。C第三段寫的是為求發(fā)達而攀附權(quán)貴,不知廉恥的勢利小人。D李愿通過對三種人的比較,表明自己懷才不遇,生不逢時,退而歸隱的心情。五、達標檢測一、基礎(chǔ)知識1B(六藝:詩書禮易樂春秋)2C(A.前一個“出”,超出;后一個“出”,出自。B. 前一個“惑”,疑惑 ;后一個“出”,糊涂。D. 前一個“道”,真理,這里指儒家之道。 后一個“道”,風尚。)3D(A學者:古義,求學的人;今義,有專門學問的人。B.眾人:古義,一般人;今義,很多人。C.從而:古義,跟從、而且;今義,一個連詞。)4A(例句和A項中的“所以”表示“用來”,其他三項中的“所以”表示“的原因”)5C(A“恥”,以為恥辱;B“美”,以為美;D“恥”,以為恥)二、課外語段閱讀6D7B8B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