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第三單元北宋的舊曲新聲10蘇軾詞二首學(xué)業(yè)分層測評魯人版選修唐詩宋詩蚜.doc
-
資源ID:2667549
資源大?。?span id="srdaiys" class="font-tahoma">372KB
全文頁數(shù):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biāo)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高中語文第三單元北宋的舊曲新聲10蘇軾詞二首學(xué)業(yè)分層測評魯人版選修唐詩宋詩蚜.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第三單元北宋的舊曲新聲10蘇軾詞二首學(xué)業(yè)分層測評魯人版選修唐詩宋詩蚜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A宮闕(qu)綺戶(q)參與(y) 淺薄(b)B瓊樓(qin) 吟嘯(yn)失落(lu) 道觀(un)C一蓑(su) 料峭(qio)空閑(kn) 恣意(z)D蕭瑟(s) 不勝寒(shn)虔誠(qin) 面頰(ji)【解析】D項,“勝”讀shn?!敬鸢浮緿2下列詞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轉(zhuǎn)朱閣,低倚戶,照無眠。B不應(yīng)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C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D料誚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窘馕觥緼項,“倚”應(yīng)為“綺”。B項,“時”應(yīng)為“事”。D項,“誚”應(yīng)為“峭”?!敬鸢浮緾3下列句子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A念/去去、千里/煙波B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C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D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解析】D項,應(yīng)為: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答案】D4下列有關(guān)文學(xué)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官至禮部尚書,北宋文學(xué)家。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詩文有東坡文集等,詞集有東坡樂府。B蘇軾詩論中有“元輕白俗”“郊寒島瘦”之語,其中“元”“白”“郊”“島”分別是指唐代詩人元稹、白居易、孟郊、賈島。C四川眉州三蘇祠有副對聯(lián):“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逼渲小叭~客”指蘇洵、蘇軾、蘇轍,“四大家”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軾。D蘇軾與歐陽修一起樹立了一種穩(wěn)定成熟的散文風(fēng)格,世稱“歐蘇”;蘇軾又是宋代著名書法家,他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書法四大家”?!窘馕觥緾項,“四大家”一般認為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敬鸢浮緾5將下列名句補充完整。(1)我欲乘風(fēng)歸去,_,_。(2)_,_,此事古難全。(3)_,誰怕!_。(4)_,歸去,_?!敬鸢浮?1)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3)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4)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6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問題。定風(fēng)波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1)“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刻畫了抒情主體怎樣的形象?(2)“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達了詞人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解析】(1)詩歌中的形象,往往不是純客觀的人或物,都會加入其作者的主觀色彩,成為作者某種情感的載體。因此,概括形象時,既要寫出其表面的形象特點,又要寫出其內(nèi)在的精神實質(zhì)。(2)上闋寫遇雨。自己滿不在乎地對待風(fēng)雨,態(tài)度超然?!耙凰驘熡耆纹缴?,將眼前遭遇拓展為平生經(jīng)歷,既說明了所寫風(fēng)雨,又有象征意味?!敬鸢浮?1)這幾句話描寫了一個穿著草鞋,拄著竹杖,迎著疾風(fēng)驟雨,緩緩而行,時而吟唱時而長嘯的瀟灑曠達的抒情主體形象。(2)即使一生頂笠披蓑出沒于煙雨之中,也任憑他去。表達了詞人不避風(fēng)雨、聽任自然的生活態(tài)度。7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蝶戀花 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1)“綠水人家繞”中的“繞”字,有的版本寫作“曉”。你認為哪個字更恰當(dāng)?為什么?請簡要賞析。【解析】解答此題時,首先明確觀點“繞”或“曉”更恰當(dāng),然后結(jié)合具體語境分析其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敬鸢浮俊袄@”字好,因為它切實具體地描繪出了綠水環(huán)抱人家的場景,生動形象,具有動態(tài)美?!皶浴弊趾茫驗樗赛c明了時間,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圍,能夠使讀者有更自由、更廣闊的想象空間。(2)俞陛云在宋詞選釋中對這首詞的上闋作過這樣的整體評價:“絮飛花落,每易傷春,此獨作曠達語?!蹦阃馑目捶▎??為什么?請結(jié)合詞的內(nèi)容簡要賞析?!窘馕觥拷獯鸫祟}時,首先要明確這首詞上闋寫的主要內(nèi)容和俞陛云在宋詞選釋中的評價,然后根據(jù)自己對這首詞上闋的理解,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同意或不同意。最后結(jié)合詩句內(nèi)容進行分析其理由。在回答時,要注意言之成理即可?!敬鸢浮客?。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雖寫了花之凋零,卻又寫了青杏新生,顯示出生機與活力;二、三句則又移向更廣闊的空間,燕子輕飛,給畫面帶來了盎然生氣,而綠水繞人家也饒有情趣,這樣一來,人的心情也自然隨之敞闊;末句雖言萋萋芳草,卻以“天涯”起筆,意境開闊。總之,詞的上片雖寫“絮飛花落”的暮春之景,卻處處可見曠達之語。不同意。起句寫花之凋零,青杏酸澀,為整首詞投下了悲涼的陰影;二、三句寫燕子翻飛、綠水繞人家,雖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卻是以樂景襯哀情;四句說柳絮飄飛,著一“又”字,則又表明詞人之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傷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詩詞中常用來寫愁情,此處亦然,“天涯何處無芳草”即言愁情無限。因此,這首詞中對“絮飛花落”等景物的描寫,依然浸透著傷春之情,并非曠達之語。 (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8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1)請從借景抒情這個角度,簡要賞析此詞上闋的“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兩句。(2)前人在評論這首詞時曾說,“恨”字是全詞的關(guān)鍵,詞中“恨”的內(nèi)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guān)鍵之說?為什么?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賞析?!窘馕觥?1)此題考查鑒賞借景抒情的手法的能力。首先明確本句描寫的景有“月”“桐”“漏”,然后分析這些景物的特點,“月”是“缺月”“初月”,桐樹不是茂盛的而是“疏桐”,“漏”也是水已滴盡的漏壺,最后分析這些景物所蘊含的情。(2)結(jié)合作者的遭遇分析“恨”的內(nèi)容。關(guān)鍵之詞要結(jié)合意象及情感分析。【答案】(1)這兩句用“缺月”“疏桐”以及水已滴盡的漏壺等意象寫深秋夜晚蕭瑟、幽寂的情景,營造了一個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為“幽人”“孤鴻”的出場做鋪墊,表達了作者孤獨凄清的心情。(2)“恨”的內(nèi)容是封建社會文字獄對人才的摧殘。同意。本詞上闋描寫“缺月”“疏桐”“人初靜”“幽人”“孤鴻”及水已滴盡的漏壺這些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產(chǎn)生“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本詞以鴻寫人,整首詞用一個“恨”字統(tǒng)轄,意境深邃,主旨鮮明)9仿照畫線句子的句式,再寫兩組句子,構(gòu)成排比句。要求必須點出詩人并引用詩句。我喜歡具有超世之才而又處變不驚的蘇軾,雖渴望“檣櫓灰飛煙滅”的偉業(yè),但更滲透了“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自然和諧;。【解析】解答此題,首先要認真研究供仿寫的句子在句式上有何特點。本題中例句由三個分句組成,“我喜歡,雖,但”仿寫時要保留這格式?!敬鸢浮?示例)我喜歡婉約中透出英氣的李清照;雖自己已是“人比黃花瘦”,也高歌“不肯過江東”的項羽我喜歡意氣豪邁而又沉郁峻峭的陸游,雖“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但“位卑未敢忘憂國”才是他的初衷10(xx湖北高考)欣賞下邊的天鵝戲水圖,圍繞“早春”,寫一首小詩或一則短文。要求:突出景物特征;語言表達鮮明、生動;不超過80字。【解析】本題以圖文轉(zhuǎn)換的形式考查語言表達準(zhǔn)確、鮮明、生動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讀懂畫面內(nèi)容,注意所寫內(nèi)容“圍繞早春”這一限制條件;鮮明生動,寫成小詩或短文,也就是在準(zhǔn)確的基礎(chǔ)上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并通過使用恰當(dāng)?shù)男揶o手法使文字富有文采;最后,注意所寫字數(shù)不能超過80?!敬鸢浮?示例一)一池水融融,幾絲柳依依。天鵝知春暖,悠游自在啼。(示例二)東風(fēng)輕拂,柳條上鉆出了片片嫩葉,絲絲柔條,裊裊依依。幾只黑天鵝伸著長長的脖子,如公主般雍容優(yōu)雅,在一池碧水中自在地嬉戲,悠然地游弋;綠水微漾,泛起圈圈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