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 21師說課后鞏固 大綱人教版第二冊.doc
-
資源ID:2494739
資源大?。?span id="ftlb7li" class="font-tahoma">46.50KB
全文頁數(shù):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21師說課后鞏固 大綱人教版第二冊.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21師說課后鞏固 大綱人教版第二冊1.下列加點詞語的注音和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 傳:chun,流傳。B.作師說以貽之 貽:di,贈送。C.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讀:du,句中的停頓。D.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諛:y,高貴,顯達。解析:A項,傳:zhun,古代解釋經(jīng)書的著作;B項,貽:y,贈送;D項,諛:y,阿諛,奉承。答案:C2.與“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中“恥”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孔子師郯子、萇弘C.稍稍賓客其父 D.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解析:A、B、C三項是名詞的意動用法;D項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答案:D3.介詞“于”的意義較多,常見的有:從、在、向、對、對于、比、被等。對下列各句中的“于”,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而恥學于師其皆出于此乎于其身也,則恥師焉不拘于時學于余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A.B.C.D. 解析:在;向;從;對于;被;向;比;對 答案:A4.下列句中“師”的意義、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師道之不傳也久矣A.而恥學于師B.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C.擇師而教之D.于其身也,則恥師焉解析:A、C兩項是“老師”之意;B項,以為師;D項,從師。答案:D5.下列各句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愈,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xiàn)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B.韓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導了古文運動。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nèi)容華而不實的文風。C.韓愈的散文,題材廣泛,內(nèi)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范仲淹、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D.“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罢f”與“論”相比,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都屬“說”一類文體?!罢f”,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解析:C項,范仲淹應為歐陽修。答案:C6.下列各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或師焉,或不焉。有的向老師學習,有的不向老師學習。B.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教他們書法,(幫助他們)學習斷句的。C.問之,則曰:“道相似也?!眴栃Φ脑颍驼f:“懂得道理也相近?!盌.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地位低下了就覺得羞恥,官職高就近于奉承。解析:B項中“書”譯為“書本知識”;C項“之”代他們;D項譯為:(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可羞;(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于諂媚。答案:A(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題。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7.誦讀時停頓(用“/”表示)正確的一項是( )A.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B.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C.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D.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解析:注意“也”的作用。答案:C ( )解析:D項都是表示原因;A項,自身,親自;B項,并列關系連詞,轉折關系;C項,老師,學習。答案:D9.與“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B.不拘于時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解析:C項,為賓語前置;A項,判斷句;B項,被動句;D項,為定語后置。答案:C10.下列各句中的“道”與“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中的“道”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B.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C.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D.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解析:B項中的“道”是“風尚”的意思,其余都是“儒學之道”的意思。答案:B1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A.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不能解決疑難問題,有的人虛心向老師請教,有的人卻不向老師請教。B.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不能解決疑難問題,有的(指書本上不懂的字句)向老師請教,有的(指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C.書本上的字句不理解,疑難問題不能解決,有時虛心向老師請教,有時卻不能做到這一點。D.書本上的字句不理解,疑難問題不能解決,或者虛心向老師請教,或者不向老師請教。 解析:“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這句要把握:“之”字提前賓語;前“或”指書本上不懂的字句,后“或”指疑難問題;“師”,把不懂的問題拿來向老師請教。答案:B12.對這段文字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A.這段文字中,作者一連用了三個對比,深刻批判了“今之眾人”“士大夫之族”“君子”恥于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B.三個對比,結語語氣一個比一個重,第一個對比的結語是疑問語氣,第二個對比的結語是肯定、責備的語氣,第三個對比的結語帶有諷刺的語氣,表達的感情更強烈。C.這一段批判反面現(xiàn)象,只不過是闡發(fā)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D.此段整句和散句相結合,錯落有致;讀來感心動耳,發(fā)人深思。解析:C項,不僅僅是“闡發(fā)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更有對當時輕師風氣的批判。答案:C綜合拓展提升(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題。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書云,欲相師。仆道不篤,業(yè)甚淺近,環(huán)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乃幸見取。仆自卜固無取,假今有取,亦不敢為人師。為眾人師且不敢,況敢為吾子師乎!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shù)矣。1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 吾子:對對方的敬稱。B.乃幸見取 幸:幸虧。C.因抗顏而為師 抗:違抗,不順從。D.人益不事師 益:更加。解析:B項,幸:幸運地。答案:B14.對“仆道不篤”中的“篤”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忠誠、厚道情B.堅定C.深、甚D.病重解析:C項,“道不篤”與“業(yè)淺近”對應。答案:C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解析:C項“意”都是“料想”之意。A項“師”分別為“學習”和“老師”之意。B項“以”分別為“往(下)”和“因為”之意。D項“之”分別為代詞“他”和結構助詞。答案:C16.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1)為眾人師且不敢,況敢為吾子師乎?。?)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參考答案:(1)給一般人做老師尚且不敢,怎敢給您做老師呢?(2)社會上(那些人)果然都覺得奇怪,聚在一起罵他,(看到韓愈時,就)指指點點,互相遞眼色,互相拉扯示意(輕視韓愈),并增加一些言辭(加油添醋來毀謗韓愈)。17.據(jù)韓柳兩人的文章,用原文中的話回答下列問題。(1)韓文中說:“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柳文也有與之相似的話是: (2)韓文中指出“今之眾人”“恥學于師”這種惡劣風氣,對此,柳文說的是:答案:(1)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2)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18.下列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柳兩文的內(nèi)容基本相同,都是針對當時“恥學于師”的社會現(xiàn)實立論。B.韓文側重于批判“不屑從師”,柳文則更重于論證“師道之衰”。C.柳文熱烈贊揚了韓愈“抗顏而為師”的勇氣,對處于逆境中的韓愈進行聲援。D.柳文主要使用例證法,韓文則主要運用了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解析:C項,“熱烈贊揚”不妥。答案:C參考譯文:二十一日,柳宗元告白:承蒙您(韋中立)屈辱地來信想拜我為師。我的道德修為不深,學業(yè)水平也非常淺薄。認真看看自己,沒有看到能當您老師的地方。我雖然平時喜好辯論,喜歡寫文章,但是很不自信。想不到您從京師遠道來到我被貶的蠻夷之地,我有幸被您認為有可以值得學習的地方。但是我自己估量自己,本來就沒可取之處,即便有一點可以學習的地方,也不敢當別人的老師。我即便是當普通人的老師尚且不敢,何況敢當您的老師呢?孟子說過:“一個人的毛病在于喜歡做別人的老師。”所以從魏晉以后,人們更不愿意去當他人的老師了?,F(xiàn)在社會上沒有聽說去當別人老師的,如果有總是被人七嘴八舌地譏笑,認為他一定是一個狂妄自大的人。惟獨韓愈從流俗中奮起,冒著被別人譏笑、侮辱的風險,招收學生,并專門寫了師說一文,于是便莊重嚴肅地當上了別人的老師。社會上的一些人果然一起責怪他,聚在一起辱罵他,人們指指點點,拉拉扯扯,相互示意,更有甚者,還增加一些莫須有的東西來詆毀他。韓愈因此得了一個狂人的稱號。在長安連飲食都來不及料理,就急急忙忙避開別人的誹謗向東去洛陽任職了。像這樣的事情,也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