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415 國共的十年對峙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目標導航預習導引 目標導航預習導引一二一、“工農武裝割據(jù)”1.背景(1)南昌起義:背景:國民革命失敗后,革命轉入低潮;中國共產黨認識到掌握軍隊的重要性。過程: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等率領革命軍成功發(fā)動南昌起義。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2)八七會議:內容:清算陳獨秀右傾錯誤;確定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統(tǒng)治的總方針。 意義:給處于思想紊亂、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前進的方向。(3)秋收起義:過程: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進攻長沙受挫后,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意義:創(chuàng)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 目標導航預習導引一二2.內容(1)武裝斗爭。(2)土地革命:內容:發(fā)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意義:農民政治上翻了身,經(jīng)濟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積極性空前高漲。(3)根據(jù)地建設:內容:領導革命根據(jù)地軍民進行經(jīng)濟建設,努力發(fā)展生產。意義:粉碎了國民政府的經(jīng)濟封鎖,鞏固了紅色政權。3.影響 (1)根據(jù)地不斷鞏固擴大,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2)毛澤東、朱德領導紅軍粉碎了敵人三次“圍剿”。(3)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目標導航預習導引一二 目標導航預習導引一二觀察上圖,請交流農村革命根據(jù)地建立的特點及其原因。提示:特點:大多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qū);多處在兩省或幾省的交界處;大多遠離中心城市;多被鐵路線分割,未能連成一片。原因:南方幾省的群眾基礎好;反動力量強大、集中且大城市及鐵路線周圍為其勢力控制范圍。 目標導航預習導引一二二、紅軍長征1.原因:黨內“左”傾錯誤使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2.過程(1)開始: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2)轉折遵義會議:內容:糾正博古等人的“左”傾軍事路線錯誤;肯定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選舉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軍事指揮權。意義: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tǒng)治;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勝利: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吳起鎮(zhèn),與當?shù)丶t軍會師。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倒寧會師,長征勝利結束。3.意義(1)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2)開始了革命新局面。 目標導航預習導引一二四川省社科院的一些專家學者提出將“長征路線”申遺,希望借此對長征精神進行宣揚和對長征文化進行保護。長征精神和長征文化有哪些豐富的內涵?提示:甘于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勇于戰(zhàn)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 主義精神;重于求實,獨立自主的創(chuàng)新膽略;善于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精神。 一二精要解讀典題例解遷移應用一、“工農武裝割據(jù)”理論的內容和意義1.內涵:毛澤東總結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實踐經(jīng)驗,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把武裝斗爭、土地革命、根據(jù)地建設三者結合起來。2.內容: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紅色政權存在的重要條件;土地革命是中國民主革命的核心內容,進行土地革命,能充分發(fā)動群眾,為革命發(fā)展提供廣泛的群眾基礎;武裝斗爭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離開了武裝斗爭就不能保衛(wèi)土地革命的成果和根據(jù)地建設;根據(jù)地是中國民主革命賴以發(fā)展的戰(zhàn)略基地,如果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不與根據(jù)地建設相結合,武裝斗爭就失去了陣地和依托,土地革命就失去了根基。 3.重大意義:這一理論的提出,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光輝典范,它科學地指出了中國革命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為中國革命在城市遭到失敗后的下一步發(fā)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一二精要解讀典題例解遷移應用在特定的歷史階段,膾炙人口的口號、標語往往有著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號、標語與國共十年對峙(19271937年)相關的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堅持抗戰(zhàn),反對妥協(xié)C.外爭主權,內除國賊D.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解析:本題聯(lián)系史實進行分析可知,A項是土地革命時期的口號;B項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口號;C項是五四運動時期的口號;D項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渡江戰(zhàn)役的口號。 答案:A 一二精要解讀典題例解遷移應用1.美國一位歷史學家說:“共產黨的多數(shù)領導人被蔣介石殺害,但也有些人進入了華南山區(qū)。他們的領導人之一是毛澤東,毛澤東無視莫斯科的第三國際,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辈牧现小靶碌母锩呗浴笔侵?)A.開展武裝起義的策略B.建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的策略C.讓黨領導軍隊的策略D.建立敵后抗日根據(jù)地的策略解析:抓住關鍵信息“毛澤東無視莫斯科的第三國際,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俄國走的是城市中心暴動的道路,而中國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即井岡山道路, 故選B項。答案:B 一二精要解讀典題例解遷移應用2.1927年12月瞿秋白在武裝暴動的問題一文中指出:“中國現(xiàn)時的階段,顯然到了工農武裝暴動的時期中國革命在斗爭方式與形式方面,有極可注意的特點?!狈喜牧现小疤攸c”的是()A.建立工農聯(lián)盟,推翻北洋軍閥B.發(fā)動秋收起義,建立紅色政權C.開展土地革命,進行武裝斗爭D.糾正“左”傾錯誤,迎接革命高潮答案:C 一二精要解讀典題例解遷移應用中國革命走“工農武裝割據(jù)”道路的原因中國革命要走“工農武裝割據(jù)”的道路是由中國特殊的國情決定的。(1)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不充分,無產階級力量不夠強大。(2)中外反動勢力特別強大,并多集中在城市,力量相對集中,農村是其統(tǒng)治薄弱的地方,易于突破。 一二精要解讀典題例解遷移應用二、遵義會議的重要意義1.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黨中央的統(tǒng)治, 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2.在黨生死攸關的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使紅軍在極端危險的境地得以保存下來,勝利地完成長征。3.它證明中國共產黨完全具備獨立自主解決自己內部復雜問題的能力,是中國 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 一二精要解讀典題例解遷移應用“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是毛澤東在1935年2月寫下的憶秦娥婁山關中的一句,其中“從頭越”反映了()A.紅軍突破了敵人的四道封鎖線B.遵義會議后紅軍獲得了新生C.紅軍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D.紅軍到達陜北后開始抗戰(zhàn)解析:1935年初召開的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tǒng)治,在危急關頭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使中國紅軍在極端危險的境地保存下來,勝利地完成了長征。這首詞反映了遵義會議后,紅軍又看到了勝利的希望,顯示出革命必勝的信心,B項正確。 答案:B 一二精要解讀典題例解遷移應用1. 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表明了中國革命的方向,在艱難曲折的革命斗爭歷程中,黨逐步走向成熟。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遵義會議()A.及時作出了挽救黨和革命的決定B.為長征的勝利創(chuàng)造了條件C.推動了中央革命根據(jù)地的發(fā)展壯大D.徹底清算“左”傾錯誤答案:A 一二精要解讀典題例解遷移應用2.“遠征紅軍智勇全,遵義選帥毛委員。沖破教條與分裂,撥開迷霧見青天。”此詩中“遵義選帥毛委員”指的是()A.選舉毛澤東為工農紅軍的總政委B.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局書記C.肯定毛澤東進攻貴州的正確主張D.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解析:遵義會議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tǒng)治,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答案:D 一二精要解讀典題例解遷移應用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探索中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現(xiàn)(1)中共二大把黨的奮斗目標確定為最高綱領,從實際國情出發(fā)確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最低綱領)。明確了中國革命分兩步走的戰(zhàn)略,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2)中共三大確定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方針,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3)國民革命運動失敗后,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了工農武裝起義,創(chuàng)建了人民軍隊(工農紅軍),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統(tǒng)治的總方針。(4)從中國的國情出發(fā)。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工作重心由城市轉移到農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開創(chuàng)了“工農武裝割據(jù)”道路。 (5)遵義會議糾正了王明的“左”傾錯誤,開始形成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說明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 一二精要解讀典題例解遷移應用 史料一各省自發(fā)的農民游擊戰(zhàn)爭,只有和“無產階級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聯(lián)結起來”,才可能變成“全國勝利的民眾暴動的出發(fā)點”。中共六大通過的政治議決案(1928年)研讀:史料強調“自發(fā)的農民游擊戰(zhàn)爭”要和“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聯(lián)合才能發(fā)揮作用,意在強調城市革命在整個革命中的作用,實際是堅持以城市為中心的革命模式。史料二秋收起義原計劃要去打長沙,大家也都想進長沙可是長沙打不下來,目前長沙那樣的城市,還不是我們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們要到敵人統(tǒng)治薄弱的農村去,在農村建立革命的戰(zhàn)略基地,站住腳跟,養(yǎng)精蓄銳,發(fā)展我們的武裝力量。研讀:“長沙打不下來”反映出秋收起義軍進攻長沙受挫,“敵人統(tǒng)治薄弱的農村” 說明井岡山地區(qū)敵人防御力量薄弱。